无定河新曲
2006-08-18本刊通讯员
本刊通讯员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曾举世闻名,是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作为黄河中游一级支流的无定河,流域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水土保持的重点治理区。
在过去,无定河流域气候条件恶劣,地质地形复杂,风蚀水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对无定河流域乃至黄河下游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如今,无定河流域的人民,在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下,在当地党政领导的带领下,通过20多年的重点治理,使无定河流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黄河的长治久安和水土保持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多年的治黄实践中,无定河流域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2003年,本刊第七期刊发了《奇迹,在无定河流域发生》、《中国最有特色的小流域治理》等文,全面详实地报道了无定河流域山川秀美建设的成就。近三年过去了,在无定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中,一批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示范区成为新亮点,无定河的人民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奏出了新的乐章。
榆阳区:打造“精品”小流域
2004年,榆阳区以阳高山综合治理会战区的李家畔、常家沟、宋家沟三条治理程度较高的小流域为基础,进行全方位优化整合,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点面靠拢”的治理格局。在总体措施布局上,坚持立体配置与平面配置相结合唑梁峁顶、梁峁坡、峁边线、涧地区、沟谷坡、沟谷底进行措施综合配置。在近村缓坡的梁峁顶部,布设水窖,发展节灌农业;在梁峁坡营造三年生侧柏灌木带,带内种植紫花苜蓿牧草;10°以下近村缓坡地修宽幅水平梯田并深翻30厘米;峁边线采取穴状鱼鳞坑整地,栽密集型沙棘、柠条灌丛带;支毛沟和主沟建谷坊和淤地坝,形成完整坝系。不宜打坝的沟道,营造以杨、柳树为主,沙棘混交的沟底防冲林,固定沟床。平面配置上,以村庄为中心,道路为骨架,建立近、中、远环状结构配置模式。
生态环境改变后,示范项目区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个人积极发展民办水利。古塔乡李家沟村民李生飞在本村承包荒沟一条,投资12万元打小坝一座,淤地30亩,购置提水设备一套,使其变为水池,种植葡萄、李子等经济林果,
榆阳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几年来,区新增治理面积155.50平方公里,累计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分别达到:基本农田4138.3公顷,其中梯田3096.5公顷,坝地634.1公顷,水地407.7公顷;水土保持林11471.1公顷,其中灌木林10538.3公顷,乔木林932.8公顷;经济林1727.4公顷;人工种草2864.5公顷;封禁治理3271.1公顷。项目区内形成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2004年,榆阳区在全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工作评比中名列前芧。
靖边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
针对部分群众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担忧心理,2003年,在当地乡政府的支持下,靖边县狠抓了海则滩、席季滩两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通过两年多的治理,两条流域内增加水地191.5公顷,打机井12眼,发展节水灌溉,人均增加水地1.1亩,到2004年人均产粮达到1000公斤,人均收入达到1800元,远远高出示范区其他流域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的进一步实施,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种草的积极性。
在流域治理中,靖边县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从调整产业结构人手,认真组织实施了以“水地奠基,封山禁牧,人工种草,舍饲养羊,强农富民”为基本内涵的逆向开发战略,大搞以种草为中心的草灌生态建设,通过典型引路,鼓舞了全示范区群众大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信心和决心。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示范区面临的两大任务。从示范区的实际出发,在保护水土资源的同时,必须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一是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综合防护体系,增加植被覆盖度,海则滩流域在固定荒沙地采用侧柏造林,半固定及流动地采取障蔽紫穗槐及樟子松造林,硬地梁采取鱼鳞坑油松造林,建成了一个万亩长青生态园;二是搭设沙障,固定沙丘;三是不断改良和引进林种、草种,努力实现生物的多样性;四是推广满天星造林和飞机播种造林。逐步形成植物综合防护体系,从而达到减缓风速,防止风蚀,保护农田的目的。
在项目建设中,靖边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提高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一是注重质量与效益,在造林中,对不同树种采取剪干、埋土、覆膜、浇水等技术措施,使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在人工种草时,为了提高草种发芽率,对盐碱地普遍进行垄沟翻土播种措施。二是发展高效农业,大力推广日光温棚丰产栽培技术。为此,靖边县在海则滩流域投资50万元,占地面积40亩,建成标准化的日光温棚40座,种植各类新品种蔬菜10余种。
横山县:靠典型引路,让事实说话
横山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2003年被列入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实施两年多来,累计完成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95.69平方公里,占五年计划任务的61.7%,项目区人均增收1500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造良好环境。横山县素有“上郡畜牧天下饶”之美称,是全省白绒山羊基地县,养羊历史非常悠久。为了调动群众种草养羊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优惠政策。县重点办率先在项目区推广实施,向项目区群众大力宣传种草、养羊的优越性。他们给群众算了一笔效益账:种一亩坡耕地可产粗粮60~80斤,纯收入40多元,种一亩草可养两只羊,两只羊绒、毛、羔等纯收入600元,是种粮的15倍。通过算账对比,广泛宣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种草养羊的积极性。
——羊草同步发展。改变传统的放羊习惯,变放养羊子为舍饲养羊是羊产业的一次革命。横山县坚持狠抓种草,立草为业,使舍饲养羊得到巩固和发展,重点办首先按照“谁承包、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每年与项目村签订种草合同,无偿提供草籽,鼓励村民种草。同时,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项目,主动和涉农部门联系,实行部门联动、资金捆绑、集中连片、规模种草,以草定畜,并积极开展饲草加工调制,推广秸秆粉碎、青贮、氨化和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饲草利用率,通过这些技术和行政措施,三年来累计种草2.7万亩,为推进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培植主导产业。为了使项目区群众对种草养羊有充分认识,县重点办
组织项目区村干部、养羊大户多次去本县横山镇马家梁村参观、学习,走出去、引进来,为养羊提供技术帮助,同时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帮助养羊大户建水窖、蓄水池、小高抽、青贮氨化窑池,抓典型、树样板。在一些典型样板的带动下,项目区羊子已发展到6万多只,村民人均生产业收入达600元,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实施科学养羊。2002年省科技厅将横山县确定为“高效设施畜牧业科技示范县”,横山县先后承担了“陕北白绒山羊快速繁殖技术开发”、“陕北白绒山羊联合育种”、“陕北高效设施畜牧业科技示范县”、“舍饲养羊技术推广”等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全县舍饲养羊的技术问题,促进了全县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办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聘请畜牧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项目区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培育养羊大户,以他们为典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研究开发了规范化舍饲棚圈和分群管理、分类饲养等措施。广大农民切实体会到科技正确运用的决定性作用。
——建设优质农田。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在重点工程实施中,横山县始终把建设“两高一优”的基本农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规划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规范实施,牢固树立“宁要一亩高标准,不要十亩低水平”的治理原则,并贯穿整个治理工作的全过程。目前,新修的500公顷基本农田全是15米以上的宽幅梯田,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退耕还林,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绥德县:综合开发,生态优先
2003年秋,绥德县在原龙湾生态示范区30多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刘家坪、吴家畔两条流域推进,通过不懈努力,完成治理面积达77平方公里,其中机修梯田0.4万亩,造林5万亩,种草1.5万亩。2004年秋,绥德县按照“政府导演,水保搭台,群众参与,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部门联合,奖金捆绑,规模建设,整体推进”的治理思路,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发扬真抓实干、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两年多治理,把乡与乡、村与村、流域与流域连成一片,使吴家畔、刘家坪、刘家畔、上马家川、郭家村、小窑沟六条流域的治理成果有机相连,形成由点向面幅射、由面向点靠拢、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大规模治理格局。
在建设过程中,绥德县坚持“三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达到“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实现“三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行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通过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做到了治理彻底,不留死角,精雕细刻,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如今在已建成的147平方公里示范区内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放眼望去,层林尽染,绿草成茵,灌木连片,瓜果飘香,初步形成了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环境、带动一方经济的良性格局。动员和组织好群众是搞好水保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两年多来,绥德县首先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一事一议”、政策宣传和效益对比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广大流域区群众对水保重点工程建设的认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治理期间,现场时常呈现出男女老少齐动员,家家户户㈩劳力的喜人景象。同时,有的流域乡镇还建立了农民自愿参与、村户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机制;推行投入公开、补助公开等群众监督建设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水保重点工程的建设。
(李永锋)
米脂县:为生态环境建设树旗帜
米脂县高西沟有40架山,21条沟几十年来,围绕“山青、水秀、村美、人富”这个大目标,高西沟人民坚持不懈、奋斗不止。进入新世纪后,高西沟结合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力实施米脂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个一”工程——经过5~8年的努力,全县实现人均一亩高标准农田、一亩经济林、一亩优质草、户均一圈羊、户均输出一个劳动力。
——建设高标准农田。高西沟人充分利用沟道资源,在无水的沟道打坝、修堰窝,在有水的沟道建池修渠,发展水池,同时在山顶缓坡建台地,修宽幅梯田:他们“沟底打个坝,天旱也不怕,淤积一寸泥,可顶百担肥”。建高标准农田,既解决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资源,又可稳产高产,可以说一举三得。
——将低产坡耕地退耕栽树种草。高西沟人从1959年开始,逐步确立了“因地制宜、合理用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认准了全面规划、集中治理、沟坡兼治、林草齐上、长短结合的方针,坚持山、水、山、林、路、梁、峁、洼、沟、坡、堰统一治理,对坡耕地有计划地进行退耕,截至2005年,造林2276亩,种草1500亩。
——封山禁牧,从1958年春季起,高西沟人就对林地和草地实行“封禁”,一方面严禁羊子上山,另一方面严禁人为砍伐破坏,几十年如一日,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实行联产责任制后仍不例外。为了解决“封禁”与传统放牧之间的矛盾,高西沟积极推行舍饲养殖办法,为封禁后的畜牧业发展找到了出路,同时解决了草、牧之间的矛盾。
——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结构调优、经济调活、农民调富的原则,高西沟缩小粮田面积,扩大林草种植,全面推行“三二制”。“三三制”给高西沟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农业投入相对增加,提高了单产,粮食亩产增加了近8倍,在1/3土地上产出了过去3.5倍的产量;二是解决了当时“要多打粮食,肥料不足,要多养牲畜,草料不足,要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林地从无到有,发展到2276亩,草地扩大到1500亩,年产饲草125万公斤,大家畜发展到150头,猪发展到150头,羊发展到1300多只;三是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过去每年从高西沟境内流出的泥沙有4万多吨,现在经过治理,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长流。
(崔文琪李建习)
清涧县:突出红枣为主的主导产业建设
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川口示范区建设工程,是清涧县在总结历年来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确定的治理方向和建设目标:就是通过建立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显著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使拦泥效率达70%以上。通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建设以红枣为主的主导产业,使群众实现脱贫致富,项目期末人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高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治理实践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服务。
清涧县在项目区的选定时,一是考虑与老舍古流域坝系项目相结合,在发展坝地的同时宜于实行坡耕地的退耕还林;二是项目区位于无定河沿线,是清涧县红枣的优生区和红枣产业建设的重点示范区,布局主要是山上整地栽枣和种草,沟坡封禁,沟道打坝淤地。
与计划实施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老舍古流域坝系建设项目相结合,清涧县突出沟道坝系建设,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建设基本农田,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实现树上山、粮下川(进沟)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规划新建骨干坝9座,中型淤地坝35座,小型坝65座。可新增淤地面积650公顷,累计人均坝地达0.62亩,其中发展水坝50公顷,同时在近村、近水等条件好的地块新修高标准梯田200公顷,配套集雨窖灌工程100处,配套提水工程两处,使累计基本农田达1850.5公顷,人均基本农田达1.46亩,为退耕还林提供可靠的用地保证。
清涧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发展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在清涧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红枣林建设已列入清涧县“十一五”重点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二是初步形成了种、养、加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目前红枣的销售渠道畅通,价格稳定;三是红枣林在清涧县黄河沿岸和无定河流域属优生区,具有十分有利的地理条件;四是红枣耐干旱,耐瘠薄,易管理,群众非常接受,在清涧县干旱和水资源十分贫乏的情况下,应优先发展乡土树种,项目区规划发展红枣林2200公顷,使累计面积达3700.67公顷,人均达2.92亩。
(李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