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点集萃
2006-08-18本刊整理
本刊整理
应立即停止征收利息税
征收利息税并没有达到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的目的。近几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已上了15万亿大关。而且利息税的征收及利率下降使得居民利息收入急速下降,从而导致居民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3年期、5年期等长期存款不再受宠,居民更倾向于活期和短期存款。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对以银行储蓄存款作为主要投资渠道的广大中低收入民众严重不公,而且增加了存短贷长的银行潜在风险。此外,中国利息税征收是按照固定比例税率计征,没有按照纳税人的负担能力随着利息所得额增加而提高税率来征收,这样不管家庭的收入多少,只要存款获得利息就得交税。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但与现代社会的税收原则是相悖的。
——经济学家易宪容
不要将货运变成获取暴利的工具
“铁老大”声称上调货物运价是因为“铁路货运价格偏低”,这个“偏低”是相对于什么而言?是拿铁路客运价格作比照,觉得铁路货运价格偏低?铁路客运价格够高,利润够丰厚。因为铁路客运赚得了暴利,所以铁路货运也要赚得暴利,否则就是价格“偏低”,就要涨价。这是“铁老大”的逻辑。消费者的逻辑则是:作为垄断行业,铁路行业不该获取暴利,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不该只想着如何更多地赚钱。既然铁路客运目前存在暴利,就应该降低客运价格,让利于民,而不是将货运也变成获取暴利的工具。
——经济学人傅新
所谓的市场化过头的问题不存在
我国的市场化还刚刚起步,远没有进入所谓市场社会阶段,连市场化的中级阶段也还谈不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市场化过头的问题。所谓市场化的弊端,有的是旧体制的遗留和权力不受约束的结果,有的是新体制未形成或未完善的结果,有的是制度交替造成的摩擦性结果,有的则纯粹是小生产者所具有的平均主义与大锅饭思维的幻觉。
——经济学人何爱国
打击商业贿赂必须强化信息披露
当前,我国严厉打击商业贿赂,目的在于净化市场,建立公平竞争的良好秩序。但是,这项活动要想达到目的,政府必须发挥积极作用。原因在于:首先,转型时期,大量的市场信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如果政府没有及时提供市场信息,那么,必然会出现商业贿赂问题。在多数情况下,商业贿赂不是为了降低或者提高价格,而是为了争取公平交易的机会。如果政府没有对市场上的有关信息加以收集归纳,并且以便捷的方式对外公布,那么,很可能还会出现商业贿赂现象。其次,为了防止经营者隐瞒有关信息,进行不正当竞争,政府应当督促经营者主动向社会披露商品和服务信息。事实上,我国《价格法》等一系列法律对经营者披露商业信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对于经营者隐瞒有关信息、误导消费者和交易相对人的行为作出了严厉的处罚规定。执法机关应当严格执行法律,确保经营者不会利用虚假信息获取不当利益。
——媒体专栏作者乔新生
首先应保障有房住而不是有房产
按照政策设计的初衷,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是分层次的,即廉租房的保障对象是最低收入家庭,而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对象是中低收入家庭。相比之下,最低收入家庭当然比中低收入家庭更需要帮助。作为政府,当然应该把对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在很多最低收入家庭连“有房住”都还没解决的情况下,政府却让一小部分低收入家庭“有房产”,肯定不合适。
——经济学家盛大林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袒护还不够
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在于追求劳资双方关系的平衡,偏袒劳动者虽然对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有利,但损害雇主的合法权益也将使社会关系失去平衡,最后也必然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当然也应防止。所谓“偏袒论”纯属子虚乌有,“矫正论”才是这部法律作用的准确表述。“偏袒论”在理论上是一种误解。正如专家所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资本更为稀缺,而劳动力相对过剩;劳资双方的需要层次相差过大,劳动者对于劳动关系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雇主;劳资双方的谈判,雇主一般具有更强的能力。正由于资方太强势,劳方太弱势,所以强调某一方的责任,体现了对正义的追求。这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之间发生事故之后的责任分配不对等一样,是对处于弱势的群体的保护而不是偏袒。
——经济学人殷国安
工会应是员工与企业博弈的力量
市场体系内,在企业与员工的博弈过程中,工会比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介入更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因此,悉心培育广大职工的博弈力量,推动工会自身的发育,让工会真正成为工人权益的维护者,从而推动企业与职工之间形成力量上的动态平衡,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让政府集中更多的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媒体评论员马国川
反对教育产业化是一句空话
治本之策是更大限度地动员财政和全社会资源,扩大教育的量,提升教育的质。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全体国民特别是农民最起码的义务教育,首先要靠国家财力分配到位和落实,至于那些超出了国家义务教育标准的初等教育需求,以及国民对非义务教育更为庞大的需求,政府既然无力满足,就不应行政垄断,而要更大幅度地开放,以动员社会资源以各种形式加大投入。在以上两个大的方面,“反教育产业化”既没有点明政策目标,也没有昭示政策手段和工作重点,因而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
权力结构是增强改革动力的关键
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是权力结构的约束。由于政府既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对象,这种状况决定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必然会走向改革的反面,没有政府部门会自觉放弃手中的权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改革形成了利益主导型的改革。而地方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和官员利益主导下的“改革”,不可能不走样变形。因此,政府自身如何改革,是我们继续推进改革面临的又一问题。
——经济学人邓聿文
应该对资源性缺水成因重新认识
中国人几千年治水,大禹治水是从堵到疏,然后把疏当作普遍规律。疏导贯穿了几千年,没有认识到接纳相容的重要。容水、纳水得不到重视。宝贵的淡水资源,总是千方百计地放到海里去了事。把一个特定条件下正确的措施绝对化、教条化,酿成了自造的苦酒,在人口尚少的古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得到充分暴露。建国以来,我们的方针政策虽然是疏导与蓄积共存,但主要是疏导贯穿始终,蓄积却是虚多实少。
到处挖排水渠,生怕水来了走不掉。因此,客观上只能排水,不能蓄水,一来水就是洪水成灾,水一走就是赤地千里。只顾疏导,只顾排水,不能消纳,没有了“肺”,只剩下气管,生理功能能正常吗?
——经济学家李开发
扶贫先扶志是当务之急
村民不要技术只要钱,或许只是局部现象,但它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从政策、技术、项目和资金上扶助农民是必要的,把国家扶贫、扶教、养老和医疗政策优惠及福利真正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人,使他们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好处,也是非常关键的。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帮助落后地区的农民摆脱目光短浅和愚昧束缚的任务更艰巨,也更有意义。扶贫先扶志,把新农村建设、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与信心注入农民们的心里,把他们心里的那盏灯拨亮才是当务之急。
——时评家李甘林
全国牙防组的公正性值得怀疑
现在,终于有国家权威部门站出来回应消费者,“全国牙防组”的组织行为只是评价活动,而不属于权威认证。全国牙防组自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认证”工作。其实,全国牙防组所谓的权威认证是一个权力寻租的过程。据全国牙防组官方网站显示,已为9种产品提供了认证,其中包括宝洁公司所属的佳洁士含氟牙膏。据资料显示,宝洁公司曾为中国牙防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试想,既为企业认证,同时又接受企业的捐赠,这至少违背了利益无涉原则,浓重的利益影子,也就给认证的中立、公正性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经济学人吴睿鸫
中国要注重发展直接融资
因为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从考虑自身风险和收益出发,在风险定价能力还不高、银行间竞争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能寄希望于银行降低贷款门槛,向贷款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借贷。而发展包括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次级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并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
——经济学家巴曙松
党校老板班是市场经济环境的镜子
火爆的培训班实际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见商业文化的部分真面目,乃至当前市场环境尚存的诸种丑陋瘢痕。这些商界精英们之所以踊跃建立彼此之间的“第四种关系”(同学、校友的关系),实际看重的是该种特殊关系所对应的“第四种力量”、“第四种规则”,即在法律、道德和正常商业游戏规则之外的“力量”和“规则”。往深里说,就是潜规则的力量,甚至是腐败的力量。正如有人曾经担心过的那样,中央党校是一个各级政治精英聚集的地方,作为经济精英的私营老板来此学习,会不会在“认识朋友”中扩张一种不健康的精英联盟,为权力资本化和资本权力化推波助澜?这样的担心,应该说并非杞人之忧。
——时评家郭之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