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
2006-08-18廖晓义
“你们现在有钱了,但你们的贸易公司却把我们的热带雨林给毁了”
不久前,一个中学生问我:为什么我们总说谁谁“哈韩”、“哈日”,可却从来听不到有谁是“哈美”的?然后他自己回答说: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在“哈美”呀!
现在几乎谁都不能否认以汽车为标志的美国文化正在渗入和统治我们的生活:私车,美国式的空调病,美国式的娱乐和奢华消费……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美国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1/5、人均资源5倍于中国的国家,是一个靠各种手段来获取世界有限资源的国家。
美国生态学家布朗先生说:“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拥有一部汽车,或者有一些家庭拥有两部汽车,就像今天的美国那样,那么中国每一天将需要8000万桶石油,而目前世界每日石油的产量才7400万桶。”有了车就要修路,根据布朗的测算,假定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那么为了提供所需要的道路和停车场,要占用大约1600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中国稻田面积的一半。修路不仅使大量的原生生态遭到破坏,而且造成了一个失地的农民群体。
当中国模仿美国的封闭式空调建筑,把夏天变成冬天,冬天变成夏天的时候,中国对能源的消费将提出惊人的要求。在2003年,中国的GDP占世界GDP的4%,但是煤的消耗却占世界煤消耗量的30%。在继续掏空地下煤层的同时,人们把目标瞄准了河流,跑马圈水般地筑大坝。虽然未来学家们这之前曾经警告过,在21世纪,谁拥有更多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谁就拥有未来竞争的主动权,然而现在大的水电工程毁掉的,恰恰是不可再生的生物基因库。
“你们现在有钱了,但你们的贸易公司却把我们的热带雨林给毁了。”“地球村”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印度尼西亚出差时,当地的一位环保人士这样怨恨地对她说。近年来,中国室内的过度装修导致中国的木材贸易量在周边国家里迅速地扩大。
两年前我到祁连山下采访,那里的牧民都知道,山顶上的积雪一年比一年少,是气候变暖的结果。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项最新报告,近40年来,整个青藏高原冰川面积缩减了约6860平方公里。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气温上升了0.6至0.7度,未来10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有可能上升1.4至5.8度!气候变化一方面加剧了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甚至江河断流;另一方面的威胁是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到2050年,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四分之一的植物与动物消失,这将是自恐龙灭绝以来全球的最大一次物种灭绝,随之而来的是物种变异和传染病的增加。
这巨大的灾难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从人类的生活中来!温室气体的来源,机动车排放二氧化碳占1/3、热电厂的燃煤占了1/3、各种商用和民用住宅的耗电占了1/3。世界银行和中国专家曾提到,如果按照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发展下去,到2050年的时候,包括广州在内的中国34个沿海城市将会被淹。
节约每一滴水,如同节约—度电,这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环保时尚
2005年8月,我随一个考察团到巴西的库里蒂巴,亲眼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能与环境、人和谐可持续的城市交通是可行的。
这是一条公交专用的快速通道,担负着整个城市50%以上的交通需求。整个城市的各条线路,与这条快速公交相连,构成了一条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快速公交系统每天的运输量几乎达到了100万人次,而且它的投资却只相当于地铁投资的1/20到1/10。
荷兰阿姆斯特丹则是以自行车便利而著称。荷兰只有1500万人口,但是自行车保有量有1600万辆。在这里,从部长、市长到市民都是自行车族,骑车既便利也是一种时尚。
由于这里公共汽车有专用道,出租车如果买了专门的黄卡,也可以上公车道。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这里打车的人很多,因为开私车停车费极高。而对于那些乐于开私车、不在乎停车费的大老板来说,开私车并没有打车快捷,因为私车是没法买黄卡走快车道的。如此这般控制私车的保有量,也减轻了对空气的污染。
在国外,我经常看到公交族和自行车族们是如何引以为荣的。2000年我在挪威拍片的时候,一位挪威朋友开自己的车来帮忙,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他虽然有车,但是只有在假期或周末时才用,平时是不开的。跟挪威的朋友们在一起时,总是乘坐公共汽车,要不就是走路,半个小时的步行是家常便饭。一次在路上,就碰到下班步行回家的市长,他被我们顺便作了个采访。
与此同时,另一种建筑也已经出现在后现代的欧洲。在那里,节能建筑或者绿色建筑,正成为建筑业的新宠。悉尼市灌木之家海湾铁路站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采光,这个在奥运期间每小时的客流量达到5万人的场所竟然不用照明灯。因为它的四周墙体全是由玻璃制成,透明敞亮,同时房顶的设计也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地采光需要。
在悉尼新闻中心大楼的顶部,一个锥形通风管道将楼内上方的热气吸走,便于周围冷空气的进入,从而达到自然通风。这个自然通风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空调的功能。
悉尼的运动员村共有665座房子,每一个房顶上都有太阳能板,这使运动员村成为澳洲最大的太阳能使用区。朝阳的那面墙完全由玻璃和厚厚的百叶窗组成,房间的采光极好,加上有太阳能等设施,每个住户可以节省50%的能源支出。
在荷兰,我在当地能源专家的陪同下,走访了欧洲最大的一个太阳能居民区,一千多户人家住在这里,所有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能。它就像一个小型的发电站,除了自己用,还把多余的能量卖给电力公司。海牙市政厅的墙体几乎全是玻璃,据说不仅仅有采光节能的功能,更有“政治透明”的含义。
2005年6月,我参加了在德国波恩举办的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目睹了德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诸多成就。德国的许多风能发电场就建立在农民庄稼地里,当地农民与风能公司入股分红,分享风力发电卖给电网的效益。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贫乏而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专家预测,全国风能资源约2.5亿千瓦,如果全部开发出来,相当于目前中国电力的70%。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迅猛,如果实现风能、太阳能与房地产的联盟,无疑会缓解能源与环境的压力,还可以拉动西部风能、太阳能资源密集地的就业和扶贫。
为节约能源,普通人也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购物时选购节能产品;比如少用空调或适度使用空调;比如使用节能灯,使用节水马桶。节约每一滴水、节约—度电,这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环保时尚。
生态安全,这条生命线的尾端就在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中
在21世纪,一个人的环境意识意味着这个人的文明教养,就像环境质量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力量。
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将它的文化资本、自然资源和国民健康与它的GDP看得同样神圣的时候,这个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
一次我们在北京的一个社区做了这样一份调查:“你愿不愿意多花点钱买节水马桶,你愿不愿意一度电多花几分钱,从内蒙古买风力所发的电力,成为北京绿色用户?”90%以上的居民填写“愿意”。中央电视台一位素不相识的制片人曾打电话给我,说在知道了空调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后,便把家里的3个空调封了2个,剩下的一个也尽量少开。
过去的几个月里,为了推动大众节能,京城6家环保组织倡议,并与全国40多家民间组织共同发起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大众在夏天里将空调设置不低于26度;为了保护河流,诸多草根组织建立了“中国河网”。这两件事情都与环境 问题相关。
一位美国朋友曾说:“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会有,可是你们现在有的,我们永远也不会有。”他指的这个中国独有的东西,我想就是我们5000年的传世之宝——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今天,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经济发展压力。当我们按照高耗能生活方式,去掏空地下的石油和煤层,去阻截江河建造更多的水电大坝的时候,支撑我们生存的物种和生态链条将极为脆弱。生态安全和国防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线,而如今这条生命线的尾端就在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中。
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在2000年地球日的时候,我和一位朋友写了这样一首歌:“当我们来到这世界上,地球母亲把我们抚养,我们吸吮着母亲的乳汁,却常常把母亲遗忘。但今天我们已经醒悟,地球母亲不再悲伤,只要每个人从现在做起,就有拯救地球的力量……”
廖晓义: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