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写的爱 真情写就

2006-07-28钟脆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5期
关键词:心痛老舍真情

钟脆音 高 娟

每次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总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一直在想,老舍笔下的母亲,不就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农村妇女吗?是什么原因让我每读此文便如此动情?思来想去,惟有两个字——真情。

《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正是老舍的真,深深地打动了我,想必也深深地打动了众多的读者。老舍是一位动人的“真者”。作为儿子,他在用真心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亲。事不须大,惟需有真。多少年过去了,他还那么分明地想着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母亲是如何为自己筹备上学的资金。那时,母亲是“作了半个月的难,含泪送我出门的”。试问,如果不是一位真心体恤父母的孩子,又怎能把这个细节记得如此真切?又怎能体味出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的滋味?多少年过去了,他还那么清晰地记得在那个除夕夜,自己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家看望母亲,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母亲跟他说的一句话“去吧,小子”。听着母亲这开明的话语,再对比着拥挤不堪的街市和清炉冷灶的家,当时,泪就遮迷了他的双眼,到写文章时,泪又一次遮迷了他的双眼。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老舍先生的两次落泪,分明是说他在这儿是动了真情的,如果没有真情,这泪又如何能流得出? 一提到母爱,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里面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是啊,人们都觉得这歌词写的太生动了,太形象了,比喻的太恰切了。可我觉得,比这歌词写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还是老舍的话语,他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多么言简意赅,多么朴实真切的情语啊,如果不是真心体味,又怎会把母爱的滋味咂摸的如此透彻?如此到位? 文章在末尾时,老舍先生说,“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多么令人心酸的话语啊,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惟有“心痛!心痛!”。作者用“心痛”两字来结束全文,可谓情之所致。是啊,真爱无言,此时此刻,这两字,已足够表达老舍先生对母亲所有的爱。 人贵有真情,“真”之所以位列人类三大美德“真、善、美”之首,是因为“真”是一切美德的核心和基础。如果不以“真”为基,善可能成为伪善,美可能成为虚美。要“真” 就要剥去一切伪装的虚假的情感,任何冒充都会在它面前丑态百出。唯其如此,“真”才是最令人感动的,它虽不事雕凿和张扬,却点点入心。读老舍的文章,让我学做真人,学做有真情之人。 人们评论老舍,常称他是旗人作家、平民作家、京味作家、幽默作家……,而我想,在这所有的称谓中,还应再加上一个真情作家。

(钟脆音 高 娟,胶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心痛老舍真情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风雨真情
真情
“对话”小伙伴老舍
心痹、胸痹与心痛浅析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最短小说
心痛的感觉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