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诗歌朗读

2006-07-27熊细滚熊太火

现代语文 2006年5期
关键词:仄仄平仄读诗

熊细滚 熊太火

写诗有写诗的尺度,读诗有读诗的标准。写诗讲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写诗的尺度;读诗,也须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是读诗的标准。下面我们将这个标准具体阐释为三个方面,即读得顺畅,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既是三条标准,也代表了三种水平或者说是三种境界。

首先是读得不拗不阻,流利顺畅。要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多读、熟读。

其次要读出节奏。小时候爱读古诗,虽然不懂意思,但还是乐此不疲,仿佛诗中有一种魔力,是什么呢?那时自然不得而知。年龄渐长,今天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对朗读诗歌特别感兴趣,毫无疑问,这是诗歌节奏独有的魅力。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支歌,首先吸引我们、感染我们或打动我们的并不是华丽的歌词,而是那优美的曲调,那入耳动心、愉情悦性的旋律。每当熟悉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轻轻地哼唱,因为音乐激起了我们心灵节律的共鸣。音乐有音乐的旋律,诗歌有诗歌的节奏。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鼎盛时期,近体诗(即格律诗)已经定型成熟,诗的节奏在格律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可以说,诗的格律化进程也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追求诗的节奏感的过程。主要通过句数(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每句字数相等,或五字、或七字)、押韵(双句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平仄(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属仄声,上句与下句的平仄相反,同一句中平仄交替出现)和对仗(上句与下句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相对)来表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整齐中含变化,变化中寓整齐,回环往复,错落有致,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一唱三叹之妙。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中名词对名词(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西岭与东吴,门与窗,雪与船),动词对动词(鸣与上,含与泊),形容词对形容词(黄与白,翠与青,千秋与万里),数量词对数量词(两个与一行)。

简单地说,节奏是字音、词语和某些形象画面在诗中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它造成诗歌轻重缓急、平仄高下、抑扬顿挫的朗读美感效果。轻柔舒缓的节奏,似小泉叮咚,像潺潺流水;激昂慷慨的节奏,像长江大河,滚滚滔滔,一泻千里;低回婉转的节奏,如深山猿啼,空谷传响,哀啭久绝……要想把握诗歌的节奏呢,除了上面涉及到的知识,关键的一条是把握诗人表现在诗中的情感基调和在某些章节中起伏变化的情绪。这便是我将要谈到的第三个标准。

再次,要读出感情。其实情感也是诗歌的节奏,只不过它是内隐的、无形的(格律是有形的)。郭沫若说诗之精神在其内在韵律,并不是平上去入、双声叠韵,而是情绪的自然消长(即情感的运动节奏),内在韵律诉诸心而不是诉诸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诗需有感,读诗需动情。但情从何来?朗诵者必须充分理解诗的内涵,充分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孟子说:“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业。”)才有可能进入诗歌的意境,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搏,从而唤起自己的内心体验,与诗人的情感相契相浃,同呼吸共命运,同患难共欢乐,完全融为一体。这不仅能获得感官上的愉悦,而且能得到审美上的享受。要达到朗读的此种境界,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更需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精神。

上面频繁地使用“读诗”一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吟诗”(“吟诗作赋”,“一吟双泪流”,“梁父吟成恨有余”)。一字一顿,有板有眼,正襟危坐,一个语调,那是念诗、读诗;读出轻重缓急、平仄高下、抑扬顿挫的节奏,读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才叫吟诗、咏诗。正如我们将喝茶、品茶区别开一样,喝茶只能解渴,品茶方知其味。所以,茶要细细品,诗要反复吟。读诗倘能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便是读出了诗味,也就达到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境界了。

(熊细滚,江西九江师范学校;熊太火,江西星子庐山白鹿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仄仄平仄读诗
读诗的窗口
学诗4
偶感
学诗
春天的马蹄声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
“逾”与“愈”不同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
诗词格律是怎样形成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