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学及反思
2006-05-30王赛云
教前聚焦:
《变形记》是奥地利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暴露了西方社会家庭关系的虚伪性及其利己本质。小说这一主题,生动地通过格里高尔与家人关系的描写,逐层深刻地揭示出来,从而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理解这一主题并不难,关键是作者如何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步一步深刻地把生活幽暗处这个令人惊悸的真相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教学时,抓住格里高尔与家人矛盾的冲突点,层层剖析,小说的主题便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揭开“哭”的面纱
“当亲人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时,比如车祸、残疾、破产等等,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的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谈开去。
“担心,忧虑,焦急。”
“伤心,难过,流泪。”
“悲痛欲绝,天都要蹋下来了”
“家总是被人们形容为一个温馨的避风港湾,就是因为当暴风雨来临时,家人们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格里高尔在父亲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情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而当他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后:他的父亲双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他的妹妹号啕大哭;格里高尔死了,家中的三个亲人都有点儿哭肿了眼睛。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我很煽情地强调当格里高尔遭遇不幸时,他家人悲痛欲绝的态度。学生们面面相觑,随即,大声地与我争论。
“这哭,不能真正表现出对亲人的关心与担忧。
“这哭,也不是亲人离开人世时的伤心与悲痛。”
“这是虚情假意的哭。”
“既然如此,那么,当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时,他的亲人们为什么要哭呢?我们该怎样来理解这些哭的内涵呢?”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情节,品味每一次哭的深层内涵。
生: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就再也不能出去工作了,家庭的经济来源一下子被切断了。而他的父亲已经过了五年的舒适的生活,母亲身体又很不好,妹妹年纪又小,还在上学。父亲的“哭”是失去经济来源后,对生活绝望的“哭”,并不是出于对儿子的关心。
生:他的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要把他赶回房间关起来,是害怕“家丑”外扬。他甚至怀疑儿子会对家人采取暴力,居然用苹果砸他。慈父之爱在他身上已荡然无存,这“哭”怎么会是对儿子关心担扰的“哭”呢?这“哭”实际是他父亲极端自私的表现。
师:那么他妹妹的“哭”呢?格里高尔最喜欢妹妹,时时刻刻想着的是妹妹的快乐,甚至暗暗筹划送妹妹去音乐学院深造。当哥哥最初变形时,都是妹妹在做料理工作,如打扫房间,送饭等。难道她妹妹的“哭”也是虚情假意的?
生:先来看看妹妹的一番哭诉。“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儿”,并且狡猾地辩解“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他就应该,自愿跑掉”,还无中生有的说“格里高尔会要你们俩(指父母亲)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占领整幢寓所”。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诉,把妹妹内心的自私、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
生:妹妹这一番装腔作势的“哭”,只为达到一个目的,抛弃格里高尔。这是绝情的“哭”。
师:格里高尔是一个善良、正直、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年,他满怀着对家人的爱意悄悄地死去了,不再是“家丑”,也不再是累赘,总能唤起他家人一些美好的回忆。“哭肿了眼睛”,应该是亲人对格里高尔去世的伤痛欲绝的真实写照?
生:不对。这“哭”是虚情假意的“哭”,这“哭”无非是迫于世俗的压力,对外人的惺惺作态。看看文章的结局部分的描写,一家三口沐浴着三月的春风,一身轻松的郊游。格里高尔的死,让全家人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啊!
学生们都笑了。
我紧接着再追问;那么,这“哭”对表现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生: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主题。
生:这“哭”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是金钱,是利益。
师小结:大家对小说的主旨把握得非常好。小说中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外在的,为不可知甚至是无法抗拒的力量所致,但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可他的家人形未变心却变了,自私、冷漠和残忍,反映了当时的人题,展现了一份脆弱而虚伪的亲情!呈现出一个势利而冷漠的社会!
教后拾零:
学生在阅读过程容易忽视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看似与文章的主旨无多大关联,它们的存在与否似乎也不会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解读。细节描写虽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细胞”,但也是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可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一部宏大的文学巨著,我们在解读时,常常千头万绪无从着手,而文章中一些往复出现的细节描写,恰恰能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起到一个线索作用。抓住了这一细节描写,就等同于拿着一把打开文学作品的钥匙。在讲授《变形记》时,我紧紧抓住小说中三次“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展开讨论,思考三次“哭”的深层内涵,从而把握住作品的主题思想。
《吕氏春秋·察今》有云:“尝一脬(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晋书·王献之传》中曰:“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传达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从这些小处着手,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更有效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王赛云浙江省温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