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的倚变式句法结构“转A转B”
2006-05-27王琮琮周继圣
王琮琮 周继圣
[摘要]近代汉语倚变式句法结构“转A转B”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倚变式结构“越……越……”。“转”字本为“反复”义,逐渐引申出“更加”义,两种意义的相互作用,逐渐生成“越发”“越……越……”义,进而形成表达倚变关系的比较固定的句法格式。
[关键词]近代汉语 倚变 句法结构 转A转B
近代汉语作品中存在过具有表达倚变关系功能的结构形式“转A转B”,例如:
(1)一哥已下手刻版矣,转看转晓不得。(宋·朱熹《晦庵集》)
(2)王臣心中转想转恼,气出一场病来,卧床不起。(明·冯梦龙《醒世恒言》6卷)
(3)先生曰:“学问功夫,我已曾一句道尽,如何今日转说转远,都不着根!” ……“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楜涂。”(明·王阳明《传习录》)
以上三例中的结构“转A转B”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表示倚变关系的结构“越……越……”。
这种结构,日本学者香坂顺一在其《白话语汇研究》中曾简略谈及——表示程度成比例的提高的副词中有“愈、越”系统的。在现代语中,前者仅见于书面语,后者用于口语。经常用“越……越……”表示程度成比例地增高。
文言中这类副词用“逾、俞、愈”/“益、尤”/“兹、滋”/“增”/“弥”/“加”/“转”等,其中旧白话里多见的有“逾、益、转”……“转”可单用:
至次日,风浪转觉狂大。(《醒世恒言》28卷)
“转”又作“转A转B”用,而且由于受A、B为单音节词的制约,多用明道说话,一看便好,转看转好。(《朱子语类辑略》3卷)
李吉转看转好,便道……(《古今小说》26卷)
本文以为,香坂先生所谈过于简略,故而搜集语料加以详细研讨。
“转A转B”结构中的“转”字来源久远。《诗·周南》中有名句“辗转反侧”。“转”[说文]运也。[广韵]动也,旋也。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认为“转,还也。还者,复也。复者,往来也。”总之,“转”由“旋转”义引申为“反复”义。
至少在晋代,“转”字又有了“渐渐;更加”之义,作副词用。陶渊明有诗云:“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晋书 》卷八十六也载有:“太府主簿马鲂谏曰,今世难未夷,唯当弘尚道素,不宜劳役,崇饰台榭,且比年以来转觉众务日奢于往,每所经营轻违雅度,寔非士女所望于眀公。” 这里的“转”作为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随着某动作或思考的反复,说话人感觉到其述及的对象在程度上有所变化或加深。特别是诗句“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含有“随着无休止的反复徘徊,哭声一夜比一夜更加悲伤”的意思,其中的“转” 字已经含着“倚变”的意义了。
表示“渐渐;更加”义的“转”以及含有倚变意义的“转”在后世一直保留着。例如:
(4)若向个时分晓,便知道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宏智禅师广录》)
(5)倚醉无端寻旧约,却因惆怅转难胜。(《金瓶梅》80回)
(6)遂此二三夜把守俱安,只是御膳减损,病转觉重。(《西游记》10回)
(7)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西游记》16回)
(8)登了座船,诸将捱次告辞。三岛、村溪转觉依依不舍,文龙定了再来之期,才肯回身上岸。(《野叟曝言》134回)
(9)且以工部侍郎严世蕃,凭藉父权,专利无厌,私擅封赏,广致赂遗。使选法败坏,市道公行,群小竞趋,要价转巨。(《绿野仙踪》91回)
(10)脉脉不言将下泪,沉沉含泪转伤心。(《再生缘》46回)
上列7例均有明显的文言或书面语色彩(与香坂顺一所说的“多用在叙述部分(与对话部分相对)”相关),其中的的“转”字都含有“更加”之义。这些语料横跨宋代至晚清数百年,大致可以说,在文言色彩明显的作品中,“更加”义是“转”字的一个稳定的义项。
“转”字的“反复”义以及表示倚变的功能,在明代的语料中不难找到,例如:
(11)……说道:“往夜两个双双而来,今夜却怎的一个也不来。刘娇郎不来,得沈俊郎来也好。沈俊郎不来,得刘娇郎来也好。”你看他转思转量,越愁越恼……
(邓志谟《刻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
(12)桑皮筋被管呵脬数句言语耸动,大怒道:“管兄说得最是!转思再思,越发可恼,还是怎地断送他才好?” (方汝浩《禅真逸史》24回)
例(11)(12)中的“转”字都有“反复”之义,但也都有表示“倚变”的功能。“转思再思,越发可恼”含有“越想越恼”之义;而“转思转量,越愁越恼”几乎可以同义转换为“越思量越发愁,越思量越烦恼”。
还有一个相近的例子是明代杨慎《丹铅余录》中的一句话:
(13)琅琊王氏霞卿,光启三年,阳春二月,登于是阁,临轩转恨,观物增悲,虽看焕烂之花,但比凄凉之色。
例(13)”句中的“临轩转恨,观物增悲”是互文笔法,“转”和“增”对举具有表示“倚变”的语法语义功能。
例(12)(13)中单用的“转”字与其他语词结合产生表示倚变的功能,而例(11)中的重叠结构“转A转B”更是表示倚变的典型句法形式,除本文开头列举的三个例子之外,其他明代文学作品里的“转A转B”式的倚变结构也较常见。例如:
(14)那风声儿一阵阵间着千声长叹。此际空闺人寂寞,教奴转听转心酸。(冯梦龙《挂枝儿》)
(15)且说钮成刚吃饱得酒食,受了这顿拳头脚尖,银子原被他夺去,转思转恼,愈想愈气。(《醒世恒言》29卷)
(16)在灯前转思转怨,愈想愈恨,无心去做这征衣,对灯脉脉自语。(《今古奇观》18卷)
(17)“妻室受污,转思转恨,宁不忧心?若不能除奸泄愤,空生于天地间耳!”(《禅真逸史》45回)
(18)一者夜不容睡,则昏沉逼发,不惟夜不清爽,致令日间如雾中相似,经年累月转做转迷,精神渐疲,话不亲切……(《三峰藏和尚语录·广录》)
以上5个例句中的“转A转B”结构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的“越…越…”结构完全相同,其中,例(15)(16)还使用了倚变结构“愈……愈……”,这更证明“转A转B”结构与“愈……愈……”是表示倚变关系的平行同义结构。
“转A转B”式结构还有顶真式变体“转A转B,转B转A”,例如:
(19)(范二郎)转悔转想,转想转悔。捱了两个更次,不觉睡去。(《醒世恒言》14卷)
此例中的“转A转B,转B转A”式表示随着行为动作的反复推进,所涉及对象的某种状态的程度逐渐加深。
(20)(僧家)不毒不秃,不秃不毒,转毒转秃,转秃转毒……(《初刻拍案惊奇》26卷)
此例中的“转A转B,转B转A”式则表示,越是具有某种心理特征的人越是具有某种外貌或者身份特征,越是具有某种外貌或者身份特征的人,某种心理特征就越是明显。
以上语料不但显示了“转”字及其组合“转A转B”结构引申出“越……越……”义、表示倚变功能的历史轨迹,而且也解释了引申产生的原因是“转”字本意中的“反复”与引申义“更加”的双重作用,这种作用为倚变结构“转A转B”的形成提供了理据,奠定了基础。
从本文所搜集的语料来看,“转A转B”式结构最早的出处是南宋朱熹的《晦庵集》(“一哥已下手刻版矣,转看转晓不得。”)和《朱子语类辑略》(“明道说话,一看便好,转看转好。”)“转A转B”式结构在明代白话作品中很容易找到,而明代的一些作品如《三言》又收录了宋元时代的白话语料,据此推断,表示倚变关系的句法结构“转A转B”存在于宋元明的白话中。而在清代的白话作品中,例如《野叟曝言》《醒世因缘传》《绿野仙踪》《红楼梦》《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等,均没有发现“转A转B”式结构。据此推断,清代以后,“转A转B”式结构淡出了汉语倚变表达的范畴,被“愈……愈……”“越……越……”取代。
语料显示,“转A转B”式结构中的A和B似乎是封闭的类。A大都是动词,既有心理动词“想”“思”“量”“悔”,也有一般动词如“看”“做”“听”,但是后者并没有明显的、具体的动作性;B则是表示伴随着动词A出现的状态,或者因为动词A而造成的结果,如“迷”“悔”“气”“怨”“心酸”“晓不得”,而且这些状态或结果都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香坂顺一用例“转看转好”除外)。似乎可以说,“转A转B”式结构的语用特征主要是在表示不良心理感受的语境中使用,其生成的状态、造成的结果大都不具有褒义性甚至是贬义的。
(王琮琮,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周继圣,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