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运用:选择“纯洁”还是“发展”

2006-05-27孙群力

现代语文 2006年3期
关键词:成语语言

[摘要] 成语运用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在高考题和平时的测试中都存在着不同的标准,相互之间自为矛盾,而成语词典的释义与它的现实使用情况更是龃龉时见。正确运用成语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认真学习成语的本源义,关注它的“身世”;允许结合具体语境合理地变用、活用成语,承认成语的迁变。

[关键词]双重标准纯洁从俗学习使用

成语是语“盐”,它是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冲刷后积淀下来的,是以其言简意赅、含蓄生动而散发着独特魅力的语汇精华。汉语中的成语是汉语的精灵和汉文化的缩影,集中体现着汉语表达体系的精奥。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精辟地指出:“汉语是世界上成语最多的语言。任何国家的语言都难以望其项背。……成语是智慧结晶的结晶。”因此,成语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借以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自然,作为检测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各种语文考试(特别是高考),也就理所当然的有成语题的一席之地。然而,当我在带领学生做各类成语题时,却感觉问题多多,比如: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1992年高考全国卷)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高考全国卷)

这两句中的“灯红酒绿”和“想入非非”都被认为是使用正确的。为什么是对的呢?我们平常谁都没想到这些成语还能理直气壮的这样使用啊。后来看到解释:这是一种成语使用的“舍末逐本”——有时人们故意运用成语的本义,以求收到使文章生动活泼的效果。比如“想入非非”一词的本义为“主观意念进入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现用来形容“脱离实际,胡思乱想”,但该句中用其本义来形容“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形容其创造出来的“神话和传说”是比较形象的说法。有人还找出了有着同样用意的命题:

(1)专家最近提出一个概念叫中间需求不足,即我们在资源政策向国有企业倾斜时,占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民间企业却嗷嗷待哺,这必然导致社会资源不畅。

(2)这些坚定的人,好比这屹立天地之间的岩石,岩石诞生于“水深火热”之中,经过大水和烈火的锻炼铸成了一身坚强的筋骨,特别经得起狂风巨浪的打击。

我看这两句未必是成语语义回归的好例子,但它们都冲出了惯常的使用范畴,或把平时用来形容孩子饥饿难耐的“嗷嗷待哺”活用过来形容民企的资源窘境,或把平时形容人生疾苦的“水深火热”用来形容岩石通过岩熔形成的经历,这真是非常之生动活泼。其实,这样活用成语的例子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我们平时不会去“较真”,因为那是语言“活着”的标志。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同样是成语的活用,在其他时候、其他句中却被判为错误,例如: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2001年北京春考卷)

出题者认为这里的“指手画脚”用错了。但是,如果翻开《中国成语大词典》(1987年版)就会发现,它也可以指手脚比划着做动作。那么,这里为什么不可以运用成语的本义呢?不说完全妥帖,至少不能算错吧。同样的例子还有:1999年高三全国名校高考语文模拟示范卷(七)的成语题“ 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中“坐地分赃”被判错误。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指出:“坐地分赃”也能理解为“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难道成语运用的考查也像美国人权一样,有着“双重标准”,答题者必须先揣测出题者的意图(想用哪种标准)然后才能做题?

这些是明显能找到证据的事例,还有很多因为成语语义演变或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语义迁移也被判为误用的,则是不胜枚举了。我们的语言总是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发展变化的,“固定”了的成语也在所难免。象“逃之夭夭”“天花乱坠”“数见不鲜”“每况愈下”“得意忘形”“浑浑噩噩”“飞扬跋扈”“昆山片玉”“明哲保身”“顶礼膜拜”之类的成语,在今天使用时已难觅其源头上的意思了,这种成语语义经历了历史演变而面目全非的例子占了汉语成语的很大一部分。所以,我们也不能说今天所使用着的成语意思就绝对的固定下来了。有时即使被成语词典等权威规范起来还是不能阻止它流变的脚步,更何况词典永远只是语言的历史总结。有些语言界的正统人士很看不惯这种“不规范”的做法,一定要讨个说法究个根本。于是,就有了“空穴来风”的尴尬,《光明日报》《文汇报》《语文月刊》《语文学习》等报刊都发文劝导大家不要再把它理解为“无根据的编造臆测”,2004年9月15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空穴来风”还要用错多久》一文,指出当前“空穴来风”一词的错用几乎已达到泛滥的地步,我们的媒体在其间也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然而,由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先生领衔的《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编辑组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几年来使用“空穴来风”这个成语的实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代使用“空穴来风”表示“事出有因”的还未遇到,因此编辑者最终决定只取“没有根据”这一义项。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像“首当其冲”“始作俑者”“美轮美奂”“炙手可热”“弹冠相庆”等成语都有词典解释与实际使用相抵牾的情况。作为明智的批评家,应该对这种语言的变革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既然一种用法不会造成交流的困难,那就承认事实吧。而这时的考题又是如何引导我们的呢?

“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1995年高考全国卷)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999年高考全国卷)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999年高考全国卷)

“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2004年高考江苏题)

“当中国女排棒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2004年高考广东题)

“小李没有敲门便登堂入室径直走了进来,把人家吓了一跳。”(高考模拟题)

这些都被当作成语误用的例子。但这里每个成语的运用却都是那么的鲜活,我们完全能够准确把握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不会产生误解。我们的命题者为什么要把生活中习误为常的成语绑缚高考的刑场上来严刑拷打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正宗”,还是为了祖国语言的“纯洁”?

可是,“纯洁”不等于固守,“正宗”不等于僵化。成语语义的变化是语言发展的必然。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一文中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张方镇老师由此提出建议:“语言本身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际工具,所以我们对待成语的正确态度是顺应时势,从俗从众。”

有人难免又会担心了:这样一来成语的学习和使用是不是就放任自流了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成语的语词本位意义上来加以探讨。对于为什么会出现成语,黄兵先生有了较好的论述:

《周易》说:“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主要体现在语言交际双方要有“合作精神”。语言交际双方都有沟通情感和信息的良好愿望,组织或调整自己的话语,把交际活动进行下去。这就要求语言表达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于是人们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即修辞技巧的运用。这些修辞技巧有的十分精妙准确,为后代人们一再模仿沿用,久而久之,就出现一批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词组或句子。成语就是其中沿用至今、具有特殊含义的固定词组。

我们发现,成语是别人运用过的“成熟”的语言,因为它在首次运用时使用了一些修辞技巧(广义的),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顶真、想象、互文、寓言、故事等,从而展示出了很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因而引得后来者乐于搬用,并慢慢沉积定型下来。比如:味同嚼蜡、流血漂橹、生花妙笔、怒发冲冠、飞扬跋扈、口若悬河、顽石点头、一言九鼎、杯水车薪、逐鹿中原、螳臂当车等等。我们同时也会发现,大多数的成语不仅使用了精妙的修辞技巧来使词义表达具象化,而且一个成语也往往会包含世代相传的丰富的史实、掌故、诗文或先哲的话语等内容,使其表达实际化、浅显化。然而,一个很长的历史事件寓言故事或诗句用四字格(也有多字的)精炼出来后,它在字面上显然不可能覆盖那么多的信息,这就带来了信息传递的缺失性和隐蔽性。例如:“临渊履薄”的显性信息就该表达为“(心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风声鹤唳”隐含的意思是“(紧张的形势)(使人)(闻)风声鹤唳(似敌军到来而高度惊恐)”;“汗牛充栋”则应为“(其为书,入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浓缩就是精华,而当精华的成语成为一个表意的象征符号后,它的实际意思要远远大于它字词相加的意义了。

那么,这种缺失性和隐蔽性会不会导致交流的困难呢?“人类语言交际能达至相互理解有一个一般性的前提和普遍的语用基础,这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都依赖常规关系。”如果没有了常规关系(大家都认同的用语基础),就失去了交流的平台,那我们想让成语通畅的交流就变成困难。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成语,掌握它隐含的话语信息,来解放成语的缺失性和隐蔽性。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大家回到成语的本源意义,在阅读(或听说)当中,只有真正了解了一个成语的“身世”,才能准确把握表达者的真实意图,才有可能被成功激起。

比如“填鸭”这个成语(也有认为它是个熟语,因为它很有时代性)是常见的,通过语境也大致可以猜测它是“灌输”的意思。但如果了解“填鸭”的出处,便能唤起一种情境体验乃至激起情绪反应。我不妨来讲讲“填鸭”的掌故。据说烤鸭必须用填鸭。嘉庆时曾任左都御史的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一书中已经记载了填鸭的方法:“朱孝廉云锦,客扬州,雇一庖人,王姓,自言幼时随其师役于山西王中丞坛望署中。……鸭必食填鸭,有饲鸭者,与都中填鸭略同,但不能使鸭动耳。蓄之之法,以绍酒坛凿去其底,令鸭入其中,以泥封之。使鸭头颈伸于坛口外,用脂和饭饲之,坛后仍留一窟,俾得遗粪。六七日即肥大可食,肉之嫩如豆腐。”这是一种古老的填鸭方法。《光绪顺天府志》记载了另一种填鸭方法:“有填鸭子之法,取毛羽初成者,用麦面和硫磺拌之,张其口而填之。填满其嗉,即驱之走,不使之息,一日三次,不数日而肥大矣。”知道这“填鸭”是怎么回事的读者,想必在看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个短语时会对这种教学方法有更直观、更深刻的领会,并且很有可能伴有强烈的憎恶感情。

由此可见,掌握成语本源义与掌握它的当下使用义同样重要。成语的学习必须注重成语的出生和成长,必须增强学习者的体验,体验到所学成语的体温和情绪。我们切不可从短视的实用主义出发,像学习外语单词那样背成语词条以应付考试。那样学习的结果只能是隔膜别扭,正像我们使用背下来的英语单词去说话写作一样。

你也许会继续追问:既然成语的理解有这样的限制(理解的困难),那为什么不选择更直截了当的词语句子呢?成语的使用是不是就不可越雷池半步了呢?我在开篇就讲到,成语是语“盐”,有了它,语言的表达会更有生趣,语言的风景会更加绮丽。就像看风景,要想欣赏山顶的奇松异石,只能麻烦自己的双脚多受点累了。确实,成语的这种含蓄性不仅使表达更加经济,而且更有一种典雅含蓄之美,这一点与国人的审美心理也非常吻合。

为了使用的需要,我们可以对成语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成语的深切理解之上。很多的成语,在使用中不仅适用对象发生了改变,而且本身构造也在变化发展(替词、仿词),如“揠苗助长”被写成“拔苗助长”,“事半功倍”引来“事倍功半”,“一举两得”衍化为“一举多得”,“一触即发”创新成“一触即溃”“一触即跳”,“狗尾续貂”之外又多出了“鼠尾续貂”,所有这些都使我们的“耳目”为之“一新”。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成语家族的新成员也不断涌现,如“旧瓶装新酒”“战天斗地”“鳄鱼的眼泪”“诺亚方舟”“替罪羊”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我们一定要秉着认真踏实的态度来学习成语,同时,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成语的运用。让成语这“盐”为我们烩出更鲜美的语言之餐!

参考文献:

①季羡林《成语源流大词典(序)》(刘洁修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李哲峰《成语辨析有要诀》(《语文世界·高中版》2005年第3期 第77页)

③张方镇《“空穴来风”的尴尬——兼谈误用成语导致的语义演变现象》(《学语文》2005年第3期 第47页)

④黄兵《汉语成语修辞的文化阐释》(《宿州师专学报》2004年3月第1期 第19页)

⑤徐盛桓《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外国语》2003年第2期 第11页)

(孙群力,浙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育硕士,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成语语言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
拼成语
我有我语言
猜成语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