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信息传递中的同指选择

2006-05-27黄利华

现代语文 2006年3期
关键词:语义词语信息

[摘要] 人们在言语表达中,往往选择不同的词语来指称同一对象。同指词语的选择与信息传递的需要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初步探讨言语信息传递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同指选择的表达方式以及同指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关键词] 信息传递同指选择语义关系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传递着各种信息。言语交际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总要用词语来指代人或事物。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词语,叫做指称词语。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往往会选择不同形式的词语指称同一对象,指称同一对象的词语构成同指。在同指词语中,先出现的词语本文称作“前指”,后出现的词语本文称作“回指”。表达同指的词语不限于同义词。同指研究属于现代语用学的一个新领域,研究这方面的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指称问题,对“同义选择”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同指词语的选择与信息传递的需要有密切的联系。说话人指称同一人或事物时,受到信息传递要求的制约,往往会选择不同形式的词语来表达同指。本文拟初步探讨话语信息传递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同指选择的表达方式,探讨同指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一、简化旧信息,回指时简化前指词语的形式,同指词语之间存在上下义关系

当说话人第一次提到某人或事物时,该人或事物对受话人来说属于未知信息。为使受话人能顺利地识别出所指对象,前指词语一般选择信息完整、形式较长、语义丰富的下义词语,以便交际的顺利进行。再次提到该人或事物时,这一指称信息就成为旧信息。旧信息如果信息量大、形式过长,就会增加受话人不必要的记忆负担,影响新信息的顺利传递。这时说话人有必要遵循经济原则,回指时简化前指词语形式,运用语义简略的上义词语。简化形式有以下几种:

1.简称

前指词语采用事物的全称,回指时,压缩全称的形式构成简称。例如:

(1)第二条 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毒性药品的管理品种,由卫生部会同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医药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

(2)战役开始,邓锡侯沿毗河布防,刘文辉则沿河进攻。……当刘、邓在毗河隔岸对峙时,远在重庆的刘湘早已看在眼里,他也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赵映林《二刘争川之战》)

例(2)用人物的姓回指刘文辉和邓锡侯,这种单用姓指代人的方式,可以看成准简称的一种方式。

2.删减

(3)左边放一个白底蓝花仿明磁的大口磁缸,里面斜插了十几幅画。缸边放两张方凳。(曹禺《北京人》)

(4)田玉堂一进门,便习惯性的低头立正,只听见季头头的喉咙在响:

“这两位同志是无产阶级司令部派来调查情况的!……”

“是是!”田玉堂连应两声,这才稍稍抬起目光,溜了两位一眼。(方之《内奸》)

例(3)和例(4)在前文选用的指称语是形式较长的定中词组,回指时说话人删减了限制性定语或者中心语。

(5) 一日,陆游往游沈园,无心之间与唐琬及其后夫赵士程相遇。陆既未忘前盟,唐亦心念旧欢。唐劝其后夫遣家童送陆酒肴以致意。(郭沫若《访沈园》)

例(5)在前面选用同位词组指称人物,回指时,选用删减了同位成分的词语作为同指词语。

3.合称

(6)本条约于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签定,共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日文写成,两种文字具有同等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8月12日)

(7)上海打算通过“上交会”引进高技术,在调整中使产业、产品结构更上一层楼,开辟新市场。江浙也希望能更上一层楼,依靠上海新一轮的辐射和协调发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我想,这样一来,三家的关系就容易在利益均享、风险共担、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理顺。(费孝通《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

例(6)和例(7)中,前指选用两个以上的词语指称两个以上的事物,后面用相应的数量词组或数词概括并列项数,再加上一个表示并列成分的共同类别的词语来回指。

(8)刘文辉与刘湘乃是叔侄。……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二刘为求生存,求发展,相互帮助,相互依赖。(赵映林《二刘争川之战》)

例(8)中的两个人同姓,回指时选用相应的数词概括并列项数,直接修饰他们共同的姓“刘”。

4.换用上义词语

(9)他自己拿起那烟灯,跑到花厅右角的一张桌子边。打开一个文书箱,把大束的田契、借据、存折,都往口袋里塞……

忽然,一片呐喊声像从他们脚边爆出来。曾沧海一慌,手里的东西都落在地下。(茅盾《子夜》)

例(9)中的具体事物较多,前文中选用了一连串的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大束的田契、借据、存折”来指称,下文选用泛指上述概念、形式简短的上义词“东西”来指代。

5.指代词

(10)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撩下几丈远。(茹志鹃《百合花》)

6.零形式

(11)乡干部又来了,还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茹志鹃《百合花》)

二、添加新信息,回指时添加某些语言成分或换用下义词语,同指词语之间存在上下义关系

人们认识事物要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步获得相关的新信息。某一对象第一次出现时,人们对其知之甚少,所获的信息量不多,说话人选用语义简略的上义词语来指称。随着认识的深入,新信息的获知,该对象再次出现时,说话人添加新信息,回指时添加某些语言成分或换用下义词语,同指词语之间存在上下义关系。

(12)三轮车在区委会门口停住,一个年轻人跳下来。……这个叫林震的年轻人,在小学教师支部的时候,就与赵慧文认识。(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13)接待我的是一个岁数和我差不多的小伙子。他自我介绍道:“我叫秦永昌。以后你就叫我老秦吧。叫小秦也可以,随你的便。” ……看起来小秦是个性格很开朗的人,也是个热情的人。(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说话人上文所用的指称语如果信息量不足,受话人不甚了解所指对象,说话人在下文就会添加新信息,补足信息量,添加某些语言成分或换用下义词语回指。

(14)甲:小王考上大学了。

乙:哪个小王?

甲:就是我邻居小王。

乙:哦。

(15)她从岩缝中拔出一棵草问我:“认识吗?”……

老秦微笑着说:“它不会去拉住上帝的衣角,祈求上帝给它取名。它的名子可能是古代山里一位读书人给取的吧!学名远志,俗名细草、小草。……”(黄宗英《大雁情》)

(16)门外一个不认识的人,背了一件东西;后面站着王九妈。

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鲁迅《明天》)

三、 突出重要信息,回指时添加某些语言成分,同指词语之间存在同义关系

说话人为传递有关的重要信息,给受话人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选择同指词语时,在指称词语中添加一些语言成分,突出所指对象的重要语义内涵,但所指词语的外延保持不变,属于同义关系。

说话人回指时选用的同指词语,是在前指词语上添加定语或同位成分。例如:

(17)1842年英国仗其炮舰的威力,胁迫清廷订城下之盟,大概出于当时紫禁城里谋士们的逆料,要求割让的却是这区区一小块四面环海的弹丸之地。

……以海上霸权为基础的英帝国是想在这里扼住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商道咽喉。(费孝通《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

例(17)为更有力地解释英国占据香港的原因,给指称语添加表达重要信息的定语“以海上霸权为基础”。添加的定语起强调作用,不是限定性的,而是突出揭示中心语“英帝国”的一个语义内涵,同指词语保持同义关系。

(18)香港在150年前是个无名的小岛,只有20多个渔民村落,不到400人。……

当初英国殖民者攫取香港这个被称作“杳无人烟的小岛”时,对人口集聚之速是估计不足的。(费孝通《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

例(18)回指时添上同位成分“这个被称作‘杳无人烟的荒芜小岛”,与后文传递的信息“人口聚集之速”形成鲜明的对照,强化了有关的重要信息。添上同位成分后,不改变指称语的外延。

四、 传递言外信息,选用形式上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词语,交替指称同一对象。同指词语之间存在同义、邻义、上下义关系

1.同义关系

(19)1935年底,24岁的陈省身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

1948年,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一届院士选举,37岁的陈省身当选为最年轻的院士。(丁烽《一生事业在畴人——记数学大师陈省身》)

例(19)交替使用由不同定语组成的定中词语“24岁的陈省身”、“37岁的陈省身”指称同一人物,传递了言外信息:陈省身年轻有为。

(20)但是,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未来21世纪看,我认为重建东方大港——上海是比较现实的,也可以说是最佳选择。……

上海的优势有地理的因素,但主要是历史造成的。当年十里洋场的上海,堪称东亚第二,仅次于东京。(费孝通《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

例(20)选用同位词组“东方大港——上海”和定中词组“当年十里洋场的上海”交替指称上海,传递了言外信息:上海的国际地位非比寻常。

(21) 张顺他们说漆棺材的时候,老太爷挑那个、选这个非漆上三五十道不可,现在福建漆也漆上了,寿材也进来了,(赔笑)跟大奶奶要钱,钱就──

曾思懿:(狡黠地笑出来)你就叫他们跟老太爷要去呀,你告诉他们,棺材并不是大奶奶睡的。……(曹禺《北京人》)

例(21)中的“寿材”和“棺材”指的都是给曾老太爷漆的那口棺材。这两个词语是一对等义词,“寿材”只是比“棺材”多一层委婉色彩。不同的说话人指称同一事物,选用不同的词语,传递了言外的信息:张顺品性善良,说话委婉含蓄,曾思懿性情狠毒,说话直白难听。

还有一种类型的同指词语,是通过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段构成的,这种同指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看成是属于修辞上的同义关系。例如:

(22)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斔们并不怕。(鲁迅《阿Q正传》)

说话人选用“保险灯”指称“癞疮疤”,言外信息是:阿Q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甚至忌讳灯烛之类的光亮东西。但是那些闲人专喜欢犯阿Q的忌讳,揭他的疮疤,反映了阿Q所处的可悲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2.邻义关系

邻义词语是指同属一个上义词语而角度不同的下义词语,邻义词语也可以构成指称同义。例如:

(23)他照着手电筒送我,边走边说:“我们县里凡有药场的社队,谁不知道秦师傅、老秦同志、秦老师呢?尤其是公司直接抓的试验点,老人娃子都认得她。他们说:‘秦师傅离儿别女,扔着老伴,把心扑在俺这苦山圪垃里。她黑着头发进山,如今白了头发,俺们忘不了她。”(黄宗英《大雁情》)

(24) 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茹志鹃《百合花》)

例(23)中的说话人选用了一组邻义词语“师傅”“同志”“老师” 交替指称同一人物秦官属。传递了言外信息:当地群众对这位做了贡献和牺牲的科学工作者有着非常浓厚的敬重之情。例(24)中的同指词语“小同乡”、“拖毛竹的小伙”可以看作同属一个上义词“小伙子”而角度不同的下义词语。作者选用不同的词语交替指称同一人物,含蓄地传达了对通讯员的思念和关切。

3.上下义关系

(25)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地说:

“吃下去吧,——病便好了。”……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鲁迅《药》)

例(25)选用的同指词语“东西”和“人血馒头”、“病”和“痨病”具有上下义关系,“东西”的外延包括“人血馒头”的外延,“病”包括“痨病”的外延。言外信息是:“他的母亲”即华大妈心地善良怯弱,关心生病的儿子,忌讳人血馒头和痨病。下文的康大叔骄横跋扈,说话毫无忌讳,根本不顾及弱小者的心理感受。

同指选择是一种复杂的言语选择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值得我们不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常棣, 蔡镜浩.文言修辞概要[M].北京出版社,1988.

[2]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有关的四组概念[J] . 中国语文,1987(2).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李晋荃.上义词语和下义词语的选择与配合[A].语法修辞论集[C].语文出版社,1993.

[5] 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指同的表达[J].中国语文 , 1986(2)

[6] 徐烈炯.汉语语义研究的空白地带[J].中国语文, 1996(4) .

(黄利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语义词语信息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词语积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