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形势下青少年的母语教育

2006-05-27

现代语文 2006年3期
关键词:母语外语汉语

梁 涛

[摘要]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国外“汉语热”升温的同时,国内许多青少年的母语能力却令人堪忧,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从端正对外语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母语教育理念,重视培养青少年对母语的感情,重视母语实践活动等方面改变这一现状。

[关键词] 青少年母语教育策略

一、值得关注的青少年母语能力缺失的情况

目前全世界有近100个国家的2300多所学校在教授中文,学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汉语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语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魁北克省除外)的第二大语言。在日本有100万人学汉语。韩国开设中文系的大学已达140余所。国外“汉语热”升温的同时,中国吸纳外国留学生的人数每年也在递增。目前,仅北京语言大学每年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名留学生。有“中国托福”之称的,用于测试外国人汉语程度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已被国际认可。

但是,这些现象并不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汉语时代已经到来。在目前国内,作为母语的汉语出现边缘化危险。国内青少年学习母语的热情却锐减,许多学生中文水平滑坡,甚至汉语比赛屡屡败给来华留学生,比如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比赛中,外国留学生击败了中国学生。许多人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来的汉语文章却是错误连篇。为找到一份好工作,实现更高生活水平的欲望,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外语。大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学习2~4年的英语,并且要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才能安全毕业,可是《大学语文》只需要进行象征性的学习就可以了。在外语热的同时,国人对汉语却表现出一种严峻的冷漠,人们只会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自鸣得意,却毫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词不达意;人们为托福满分而欢呼,却对母语的错别字连篇无动于衷。甚至在一些大学里,中文系学生过不了英语四级考试就拿不到学位,可写不出锦绣文章却没人计较。相形之下,汉语的被冷落,以及汉语运用中的误读与粗糙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有人把“人之初,性本善”理解为“人之初,性爱本善”,翻译为“Since the beginning of human beings,sex is always good”;将“富贵不能淫”理解为“富贵但不能性感”,翻译为“Be rich,but not sexy”。许多青少年会用一整天的时间去背诵英语,但他们不肯用半小时的时间去学习母语。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等知之甚少,语言十分贫乏,比如赞美别人往往只是说“真棒!好!棒极了!太好了!”等,语言空洞。作文用词乏味且千篇一律,充满时尚元素和网络语言,只会说套话空话,很少真情实感的流露。“痛,并快乐着”“将……进行到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我的精神家园”这样的词句,频频出现在作文里。在高考中一些学生只会默写某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或者照抄作文题说明中的文字。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被用人单位斥之为“英语六级,汉语初级”。汉语——我们的母语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丧失了原有的纯洁,褪去了往日的光彩,失去了以往的魅力。

二、青少年母语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外语考试的杠杆效应

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和管理经验,国家对外语学习十分重视,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这种导向之下,有关部门却在实施中大搞“一刀切”,头脑过分发热,把掌握外语的水平和能力当成类似于“市场准入”的关卡。任何一种晋级考试(考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领导升迁、进职评职称、考公务员、进大城市找工作)外语都是必须的考核项目。也就是说,只要是希望通过教育得到更好生存地位的中国人,都必须学好外语,否则就没有机会,甚至连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有专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英语没有达到分数线而被拒绝。与作为一种功利和时尚备加推崇的英语相比,汉语一直以弱势文化的载体而存在,遭到越来越多国人的排斥和冷落,深层次的“母语危机”在所难免。

(二)母语教育的应试化倾向消解了青少年学习母语的兴趣

从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开始,无数次所谓标准试卷答案的刚性和确定性,早已慢慢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从小学到中学,在本应该充满无穷乐趣的语文课堂上,许多语文老师只是在灌输“生字词”“中心思想”或者“段落大意”上做文章,往往要求学生牢记一大堆中外作家的原名、笔名,却不要求他们去阅读作品。不管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多高,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却是惟一的,若不依着老师平常所传授的技巧并掌握命题者的心理,作文就无法得高分。不管你平时的作文水平有多棒,高考作文想拿高分就得写议论文这种“保险”的文体,等等。正因为整个社会是以升学率来评判学校教学质量的功利性,所以造就了当前母语应试教育下,青少年学生作文的八股化和语言个性化、创造力的丧失,消解了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趣。

(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现在互联网上85%是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也是英语,汉语的使用率只占到百分之零点几;在国外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基本没有使用汉语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时尚文化通过影视、网络、语言等途径涌入中国。国人中逐渐形成一种崇洋媚洋风尚,以取洋名、说洋文、穿洋文化衫、喝洋酒、坐洋车为荣,国内不少企业不仅给产品起洋名,而且以突出外文标识为高档的标志,有些产品干脆假冒洋货只标外文。影视作品中一些洋化人物形象的举手投足都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而街头的外文招牌、商店的英文字号、商品的纯外文品牌,以及经过洋化而变得不知所云的某些诗句歌词,也都无不于潜移默化中颠覆着国人的文化心理。这种对西方文化认同和渴求,无形中成为一种学习外语的内在动力。

三、青少年的母语教育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而且还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母语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介质,是保持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关键要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而且还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乡愁和民族记忆。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语言教育历来是全息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要件之一。它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全面进步与发展的决定性和绝对性要素之一,也是保持、传承和光大民族文化、维系民族生息繁衍的最为关键的工具和手段,所以语言教育一直是整个教育活动基础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语言教育的民族,具有悠久和富有成效的语言教育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语言教育更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极大地推动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一个民族文化的兴亡与民族语言的盛衰是直接相关的;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又是最核心的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只能通过本民族来积累,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也主要由本族语来完成……如果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那么,哪种工具好就使用哪种工具好了,哪种工具用途广、效率高,就使用那种工具好了,语言的消失就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问题在于语言不只是工具,而且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失去一种语言,就是失去一个文化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文化,概括地说,它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成果的积累。”[1]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世界进步曾做出过并仍正做着突出的贡献。所以,尊重历史、传承文明,更应该是现代中国人一份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可是,在畸形的“外语热”的熏陶之下,许多国人由于重外文轻中文而导致的母语水平不达标,以及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局限,恐怕使其无法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尤其今后若没人下力气去学自己的语言及文学,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将如何延续?都会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畸形的“外语热”不仅会导致青少年在外语和母语选修间出现“单打一”,还会令青少年产生因“母语危机”而引发对传统文化认知障碍,直至造成人为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鸿沟。

“民族意识的崛起总要体现在这个民族成员文化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上,而文化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往往首先表现为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2]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学习从学前开始,又从小学到中学,贯穿青少年成长的整个时期。母语课程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是人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它蕴涵着使人道德提升,促使美德生成的因素和力量,使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精神空间得到拓展。针对目前兴起的“双语教学”,钟启泉曾经说:“‘双语教学的实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绝不能伤害‘母语教育,不能以牺牲‘母语教育为代价。‘语言就是文明,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符号、民族的旗帜和民族的‘命根子。正因为此,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极其重视‘母语教育。英国有一句谚语比喻了母语的重要性:‘即便脱离英国,也不想脱离莎士比亚,倘若一个民族的语言被同化、被别的语言取代了,那么,这个民族还存在么?日本著名文化教育学家岸根卓郎说,‘丢弃母语,就是通往亡国(毁灭文明)的捷径。丢弃母语等于亡国。因此,我们倡导的‘双语教学应当是有边界的。”[3]

四、加强青少年母语教育的策略

(一)取消行政硬性规定,外语学习由社会需求自主调节

一段时期以来,简单武断的行政硬性规定代替社会自发调节和公民自主选择的情况,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极端。目前,我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直至研究生阶段,外语特别是英语均被列为必修课,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程最长、单科教学用时最多的学科。这种超寻异常、超越其他各学科的课程地位,在其他国家的语言教育中是没有的。这种教育决策和教学安排,客观上占用了大量国家、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也严重挤占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精力和智力,负面作用逐渐凸现,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发展规律证明,任何事物的运行如果进入违反常规、偏执或极端的状态,就必然会出现弊端甚至危机。无论从历时的角度看还是从共时的角度看,中国的外语教育都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弊端迭现,引发多方诟病。如何解决学校外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主要从观念和课程定位上入手,除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特定专业之外,其他专业以及中小学的外语课一律变必修课为选修课;取消高考中外语为必考主干课的定位,禁止外语同学位挂钩等等,从根本上解决外语教育借助应试教育模式而畸形发展的问题。

(二)重视培养青少年对母语的感情

汉语的丰厚悠久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几乎令世界所有文字无与伦比,故而摧残或抛弃汉语就如同是在向原始森林施以刀斧。因此,我们理应当树立正确的母语教育理念,把汉语言教育当作培养我们的民族情结、民族文化乃至民族精神的一种手段和载体,以维系作为母语的中文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亲情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情结”,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就是一种爱国情怀。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汉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准确、最简洁、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4]母语教育应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这是天经地义的。

(三)母语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青少年进行母语学习的过程是传承祖国优秀语言文化的过程,是为他们的精神生活打基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并最终实现母语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只有认识到了这种人文教育功能,母语教育潜能开发才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是对其母语素养的综合发掘。

母语教育潜能开发就是通过母语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因此,在学校母语教育潜能开发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母语教学观,不仅要重视学生在母语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不再是课堂特别是学生母语学习的主宰者,而应该以参与者与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同时,学校母语教育必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既然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那么衡量学校母语教育潜能开发的标准就不能以知识为本位,不能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唯一标准。在母语教育潜能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必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我们必须明确母语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但却不是母语教育及母语教育潜能开发的终极目标。母语教育潜能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开发学生潜在的母语能力和母语素养。学校母语教育在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各种母语知识,并逐步从对母语的感受、鉴赏走向对母语的创造性应用,使他们不仅善于继承过去,又能积极地适应现在,更能勇于开拓未来,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

(四)重视母语实践活动

一方面学校可开展一些系列化、规范化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如各种读书报告会、演讲、朗诵、黑板报以及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小组、讨论会、辩论会、创作会,通过这些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学习母语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发展中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开展如收集民间传说、春联,对本地历史名人搞专题研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必须加快教改步伐,彻底改变语文教学“满堂问”“满堂灌”的方式,尽快恢复母语教学的灵气,让我们的母语教学变得可亲可近。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咀嚼文字的美感,体验发现的快感,感悟人生道理,掌握表达交流的艺术,从文本中得到智慧和启示,对母语产生亲近感。

参考文献:

[1][2]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P10.P11.

[3]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J] .全球教育展望,2003.(2).

[4]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 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梁 涛,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

猜你喜欢

母语外语汉语
学汉语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追剧宅女教汉语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汉语与拼音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