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亲的力量为何如此巨大

2006-05-10施琪嘉王元元

中外文摘 2006年4期
关键词:身世亲生父母养父母

施琪嘉 王元元

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关于寻找亲生父母的报道见诸报纸、电视等媒体,每一次寻亲的历程都会牵动众多人的心,同时也激起了更多曾被遗弃者踏上寻亲路。无论是哪个民族、来自任何阶层,无论是福利院里长大的残疾孩子,还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中年人,在寻亲这件事上,人们都一样地义无返顾,甚至不惜任何代价。

血亲在人们心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这关乎一个哲学的命题:我从哪儿来?我是谁?

听到别人叫“妈妈”她的心总是抽痛

2月19日,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女儿为患精神病的母亲寻找亲人的节目,家住广西柳州市的肖女士的心像是触电一样:自己也可以找媒体试一试,也许父母能看到。已经40岁的肖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小朋友嘲笑她是捡来的,“我不太敢相信是真的,又不敢回家问父母,只好去问邻居。”邻居告诉她,她确实是被捡回来的。

养父母家的条件算是比较好的,肖在家里也很受疼爱。但身世的真相却给肖带来了伤害。自从身世公开后,她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低人一等,做事总是觉得心虚、没底。一个人独处时,她经常胡思乱想,一会儿幻想自己的亲生父母长得什么样,一会儿抱怨父母为什么把她抛下。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叫爸爸妈妈的时候,她的心总是抽痛。肖曾经偷偷找过自己的亲生父母,至今一直无果。

寻亲的人为何总想看看“生我的人究竟长得什么样子”?

很多寻亲的人自幼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寻找亲生父母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无法释怀的梦,尽管他们的养父母对他们很好,现在已经有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

他们说,之所以寻亲,是想看看究竟生我的人长得什么样子。

其实,这种心态是一个认同的心态,认同固然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但早期的认同特别重要,而母亲是孩子形成自我的认同模板,通过与母亲的认同,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受人喜欢的、安全的,因此自己是有价值的,最终他们会形成稳定、独立、自尊、有价值的自我,反之,则会感到不信任(也不被信任)、自卑(无价值)、依赖感强。

在被遗弃者心里,为何足够好的养父母也不能替代亲生父母?

我们不要低估孩子——即便是一个婴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临床上大量的案例表明,发生在幼年时期来自家庭的创伤,如遗弃、疏忽、虐待,看似遗忘,却恰好会被孩子以临床症状,如重复的动作、偶然发生的走神、控制不住的一些冲动或者长期、慢性的身体不适所替代。反复寻找母亲,则是这些人的症状之一,或者说,是他们心中永远的一个结,通过这个仪式,他们会完成对自我价值的最终认同,如高考一样,不管成功与否,经过高考,很多人才算完成从青春期阶段的转变。

也许有人会问,相对于找爸爸,为何寻找妈妈的人更多?在心理学上,母亲对幼年的孩子来说是个安全感、信任感、对自己价值肯定的一个重要人物,不过她的象征层面的意义多于实际的意义。

在被遗弃者心中,幼儿时形成的不公平感会一直延续到成人

有一位李女士,养父母过去都是高干;自己现在是某大型国企的中层干部,儿子已上大学,记者问她苦苦寻亲的原因,她说: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像少了一点什么。

“只要他们告诉我;一直想念我,想方设法找过我,我的心就安了,我就原谅他们。”

很多寻亲者说,我只是想问问亲人:为什么送我出去?究竟有没有愧疚?倘若当初把自己送出去出于贫困的原因,还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这多年来即便是家境好转后,也没有试图找过自己?究竟父母心中有没有自己的影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在这类人心中,幼儿时形成的这种不公平感会一直延续到成人。

其实,看似愤怒、责怪的背后,却隐藏着自卑、自责和内疚,想看亲生父母是否会自责、愧疚,也是想印证自己到底为何在他们心中一钱不值的意象,这种内疚投射出去,会变成对他人、社会的指责、挑剔,有过强的正义感。

残疾带给他们的伤害远不如没有父母的心理伤害

在众多寻亲大军中也有很多不幸的人,比如那些身患残疾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而这些人有着很强的自卑、无价值感,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就是低贱一些。

“我们是很差,连父母都不要了,是社会的下等人。”对于他们来说,残疾不是最糟糕的,残疾带给他们的伤害远不如没有父母的伤害。

在寻亲中,他们能够非常大方地谈到自己的残疾,描述得非常详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正是自己最重要的特征,是母亲能记得的标志。这些寻亲的残疾孩子们坚信:父母不要我,肯定是因为家里穷,因为我有病。现在我能自食其力了,我不是他们的负担了。

如果自信如张海迪、睿智如霍金、自尊如罗斯福,残疾就不再是一种被遗弃、被低人一等的标签,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一样,它就是属于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摘自《北京科技报》)

猜你喜欢

身世亲生父母养父母
小小数迷泽西之0的曲折身世
数学符号的“身世”
数学符号的“身世”
术赤身世考辨
富养父母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