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折腾

2006-04-29

中国商界 2006年4期
关键词:信托美的

孟 顺

这是一个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故事。

十年间,一位青年运用自己的“草根智慧”从一个街头散发小广告的业务员成为控制多家上市公司的老总,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其成长历程可谓波澜壮阔、一波三折。这个故事是中国民企十年的成长标本。

2006年3月7日,星期二,北京。

坐落在北京饭店对面中国最顶级的俱乐部之一——长安俱乐部里走出一个又矮又胖的年轻人,他就是原中国复美集团的老总——张复美,张复美一边发动自己的那辆红色的莲花跑车,一边问记者:“采访啥呀?不就是哪些破事儿吗?”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惟一标准

张复美的故事是从10年前开始的。

1996年2月,春节刚过。张复美在武汉的街头找了一个为人散发小广告的职业,老板管吃管住,每月120元。张出生在湖北武汉郊区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但是张复美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安分守己,而是一再折腾自己——两次考上大学又两次主动退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对经商的兴趣比读书大”,这与他父母对儿子的期望相差甚远。

每当父母劝告儿子不要瞎折腾时,张复美却振振有词:“折腾才是检验人才的惟一标准。”

四个月之后,张复美手中有了400元人民币,张复美的梦想开始从这里起飞。

在朋友的鼓励下,张复美用手中的400元开了一家名为“复美”的彩扩部,从此开始他的商人生涯。那正是“十亿人民九亿商”的火热年代,张复美很快适应了新的“个体户”角色。当时,湖北武汉市只有极少的几台彩照冲印机,而且价格昂贵,等待照片的时间又长,张复美就亲自坐飞机带着客户的胶卷到广州冲洗,或者托去广州的乘客代为冲洗胶卷。

此时,张复美还展现无师自通的“借鸡生蛋”的融资才能:彩扩部对外招工,张复美要求前来报名的在家待业的女青年先交押金,这些押金为彩扩生意提供了宝贵的启动资金。

这样,武汉市场最早期的民间融资就这样在张复美的启动下开始了运作。

初入商海就小有斩获,这让张复美兴奋不已,但是,他要放飞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大老板。

当时能乘坐飞机的大多数是湖北政要以及武汉本地经济领域的实力人物,张就此结交了当地银行圈的朋友,加上张复美出手阔绰,很得人缘。很简单,飞机的机舱成了张复美的社交沙龙。

在这里,没有任何人知道张复美的真正身份,也没有任何人会去轻视他,尽管只是武汉街头一个彩扩部的小老板。

由于张复美的勤奋,加上勤快,张在彩扩生意上掘得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60万人民币,这在当时可是笔不小数目。后来张又尝试过自行车锁、卫星接收器、魔芋挂面等诸多生意,但均遭到失败,他一度因为欠下银行180万债务,差点被送进监狱。

张复美东躲西藏,整天提心吊胆地与银行讨债人员捉迷藏,在逃亡中生活了1个多月后,走投无路的张复美来到了海南。

从海南到上海

张复美来到海南时,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盛况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的烂尾楼。但是,张复美还是决定留在海南。

经过一番考察,张复美决定跻身海南医药市场。在一无厂房、二无设备、三无投术的条件下,张复美迅速地行动起来,采取的策略就是“借鸡下蛋”。即从浙江运来原料和设备,与海南五山制药厂联合生产人工牛黄,很快获得效益;第二步就是“租鸡下蛋”,即在海口租用厂房,打出“海南红色制药厂”的招牌,但由于一次意外,张复美再一次放弃了做医药产业的梦想。

接下来,张复美来到了上海。

“机会总是有的,关键在于人。”张复美说。就在海南淘金梦破灭之后,另外一个注定要让许多人一夜暴富的机会——股市却在上海风生水起。

在上海逗留其间,张复美天天泡在股市里,当时流传在上海滩上空日进斗金的炒股牛人“杨百万”、“赵百万”等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张复美,或许,这里才是梦想中的伊甸园。

张复美决定碰碰运气,开始在股市上寻找机会。

1998年6月,张复美悄悄潜回武汉,从朋友手头借了5万元现款,一个人来到西安。在西安先后做了精密金属、安安民生、陕北原原等十几家企业的法人股认购权买卖,然后再倒卖给武汉、深圳等地的下家。

在倒卖中,张复美大约每股可以从中赚取0.9元左右的差价。此后,张复美就穿梭于西安、武汉、上海、深圳四地之间,他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穿梭机,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总是重复同样一个机械程序:认购——付款——倒卖——再认购——再付款——再倒卖。

也许是天道酬勤,也许是“命里要发财,点石也成金”的好运来了,一年之后,张复美就不可思议地赚到了500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张复美,这个经历过几数次挫折的年轻人,终于第一次挺直了自己的腰板,在饱尝了失败的痛苦之后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中国股市当时的疯狂与失控,使得张复美片面地认为在股市里捞钱简直有如囊中取物!这笔来得如此顺利的巨款无疑膨胀了张复美日后的野心,更加坚定了张在股市搏浪淘金的梦想。

此时,张复美以前在飞机上结交的金融圈的人脉资源此时发挥了作用,湖北武汉市的一些金融机构为张从事此种交易提供资金的方便,加上张出手阔绰,使得张在很短的时期内完成了大规模的法人股收购工作。

1999年底,张复美成立武汉市复美公司(三个月之后就改成武汉市复美集团公司),仅仅三年时间,张复美就从一个街头散发传单的青年摇身成为一家颇有规模的集团公司老总。

由于张复美工作越来越忙,张通过重金挖来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帮助打点复美集团,但由于双方性格、投资理念、管理方式不同而很快散伙。至今,在张复美的经营理念中,还坚持认为“中国没有职业经理人”。

豪赌资本市场

在不停地投入、融资、倒卖,再投入、再融资、再倒卖的过程中,张复美发现自己的资金胃口越来越大,并且时时饥渴难挨。此时,张复美渴望得到一家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融资平台,就这样武汉市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进入张的视野。

此时,潜伏在张复美身体内的“草根智慧”发挥了作用。张大展身手,恩威并用,在送出了120万的现款之后,张终于打通各种关节,如愿以偿地得以参股武汉市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一个月以后,张复美采用同样手段承包了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在武汉黄河证券交易中心的席位。

这样一番倒腾,张复美彻底完成了从穷小子到草根商人再到社会主流层次的转变。

在武汉,张复美窥得金融机构的门径之后,精明地发现其中的漏洞和诀窍!他开始进行国债回购交易,分别采用各种手段向南南银信托、合农信融得3亿元的巨资进行国债回购。这是张第一次大手笔豪赌资本市场,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豪赌为日后的失利埋下了定时炸弹。

就这样,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了张复美的第一个融资平台,借助于此,张复美开始了自己“点石成金”的魔术游戏。

张复美在回购国债的同时,继续在一级半市场上淘金,他总是抢在第一时间飞到准备发行新股的公司所在地,立即花高价雇佣大量民工认购新股中签表,等新股上市后转手卖掉。张在西安、上海从事的一级半市场业务一直持续到2001年底。

“做一级半市场,前后一共赚了大约7亿元。”张复美说。

庄家对决

2000年,张复美遭遇证券市场上的第一次大溃败。

在那次“证券风暴”事件中,张在国债期货市场上的资金最终被强行平仓,最后造成复美集团巨亏1亿元。事实上,在张复美取得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平台后,张便纠集以前的亲戚、朋友甚至同学,即所谓的“复美集团老战士”,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大举进入二级市场和国债期货市场。

这其实是一场中国大陆版的证券市场庄家对决。

事后了解的内幕是:以中经协开为代表的多方,与万寿国的金生以及辽辽国发的周原、周岭兄弟为代表的空方,发生惨烈对决。在中经协开的恶劣手段之下,金生铤而走险、巨量抛空砸盘,最终导致万寿国爆仓亏空,周氏兄弟在穿仓后被勒令清盘,也在2002年黯然退场。

此时的张复美与这些中国股市早期教父相比,只是一个大牌“跟班”而已。不仅如此,由于在国债期货中站错位置及跟错庄家,张复美还蒙受了1亿元巨亏。

这一次失利,张复美一个星期都没有走出复美集团的办公室,吃睡都在办公室里。

“我没有见任何人,饭是我的司机送到办公室门口,所有电话都关闭了。”张复美说。

韭菜总是割不完

好在一级半市场还支撑复美集团半壁江山。

在国债上伤筋动骨的张复美并未打算放弃二级市场,而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研习各种操纵手法,准备再次对决。在第一次引进职业经理人失利之后,张复美再一次打起了引进职业经理人的主意,但是由于张的刚愎自用,双方的蜜月期仅仅维持了6个月就分道扬镳。虽然,那次庄家对决让张复美元气大伤,但是股市上的疯狂与豪赌气势还是让张复美心颤不已,另外股市牛人—张强全盘操控恐龙股份的操作手法也给张复美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强炒作恐龙股票时,开创了与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资金合作的新手法,他用手中的流通筹码抵押融资,同时继续大量收集流通股票,以至于几乎垄断恐龙的流通盘。不过,张强在通化宝宝上肆无忌惮地采用此炒作模式,却最终惨遭阻击,大败而归。

股市里的韭菜总是割不完。

虽然张强在通化宝宝惨遭出局,但吕梁、张复美等股市新庄家仍奉之为圣明,纷纷效仿张强的手法。此后,复美集团后来在二级市场炒作老三股并没有什么翻新,基本模仿恐龙当年的炒作模式,只不过把时间进行了延时。

以毒解毒

香河股份于1996年上市,这是西北一家以生产辣椒酱为主业的企业。

复美集团手中握有香河股份9%的股权,为了达到完全控股香河的目的,复美集团开始在二级市场悄悄吸纳香河的流通筹码;此外,鄂火种也有70%的流通股筹码被张复美吸纳。张复美此时主要是以个人名义炒股,采用了以手中股票抵押融资、然后再次买入股票的循环抵押买入方式,这种股票质押融资成了日后引爆复美集团的又一枚定时炸弹。

就在张复美踌躇满志时,股市形势突变,股价暴跌,在这种情况下张复美如不追加保证金将有被强行平仓之虞。此外,中央开始整顿金融秩序,清查金融租赁公司在各证券交易中心的资金业务,那些租赁牌照到期的则需要重新领证。

屋漏偏逢连阴雨,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此时还面临人事更迭,这意味着张复美挪用武汉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3亿多元资金的违规行为将很可能曝光。

其实,由于多种原因到2000年底复美集团已经是资不抵债1亿元。当时,复美集团负债总额4.2亿元左右,其中欠豪迈金融租赁的即有3.3亿元;而复美集团资产总值仅3亿多元。

张复美再一次面临破产危机。

此时,张复美迫切需要融入巨资填补在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黑洞,而解决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更多的融资来填补融资漏洞”,俗称“以毒解毒”。

深深的恐惧

鑫旺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张复美新的狩猎目标。

在中央清理金融秩序的风暴下,鑫旺信托的原大股东欲转手鑫旺信托股权。出手阔绰的张复美再次大展神通,在花掉了1200万的打点费后终于打通各层关系,最终借助香河股份曲线收购策略控制了鑫旺信托的30%股权。

在股权尚未交割完毕之际,张复美就迫不及待地率领王宏等复美集团老战士进驻鑫旺信托。

接着,张复美把在股市中学到的“知识”很快应用于鑫旺信托的操盘上。第一步,施展腾挪大法,利用鑫旺信托违规融资;第二步,复美集团将这些违规融资补到最需要资金的紧要部位。利用这种方式,鑫旺信托在短短9个月内就弄到了7亿元资金,帮助复美集团度过了生死攸关的三个月。

就这样,张复美终于以更大的毒药化解了复美集团的危机。危机虽然解除了,但是留在张复美心中的却是深深的恐惧和后怕。

鑫旺信托逐渐取代了豪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为张复美的第二个重要的融资平台。张复美通过鑫旺信托在全国设立了20多家办事处,建立委托理财业务融资网络,至此,一个以鑫旺信托为中心的全国性地下金融网络已然成形。

“我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就像在刀尖上舞蹈。”张复美说。

产业整合战略

张复美能很快领悟并学会庄家的各种操纵手法,这的确有他的天分。但是他性格中有太多狂想成分,这让他始终没有学会最重要的风险控制能力——抑制贪婪。

在利用鑫旺信托炒股的过程中,张复美渐渐感觉到了张强模式的弊端。香河股份、鄂火种被高度套牢,相形之下,君子证券重仓持有的彩虹股份通过数年的大比例送股,股价累计涨幅惊人,高达400%。君子证券借以从高位从容出货,获利40亿人民币。

真是强有更有强中手,一语惊醒梦中人!君子证券仅仅通过数次大比例送股,腿不抬、腰不弯毫不费力就将40亿人民币卷于囊中,简直就是在“抢钱”,这样的手法我张复美也会玩。

君子的成功让张复美的野心进一步得到了膨胀,张复美暗暗发警:我要比君子做得更完美!

在利益的驱使下,张复美开始实施他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最为惊心动魄的表演。第一步,必须先完全控制几家上市公司;第二步,操纵这些上市公司进行大比例送股,最终达到在二级市场上赚钱的目的。

这样,张复美将触角伸进了上市公司与产业界。

2001年5月,复美集团董事局会议在北京达园饭店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复美集团确立了“产业整合的战略路线”,实质上就是“抢钱”路线。此外,复美集团还通过了一项决议,就是要全部集中复美集团的资源(主要是资金),将复美手中全部持有的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票进行倒腾以达到获取巨额利润目的的“狂风”战略。

这次会议之后,复美集团逐步完成了对香河股份、合伙投资、鄂火种等三家上市公司法人股的收购,并继续组织手下在二级市场集中买卖香河股份、合伙投资、鄂火种的流通股票。

张复美同时在两线作战,其一是通过鑫旺信托继续委托理财以获取资金,同时在股市上通吃流通筹码、炒股获利;其二是通过上市公司完成产业整合,成为所谓的“成功实业家”,以报自己当年在实业领域屡战屡败之辱。

张复美的目的达到了,张很快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家,但取得这项“桂冠”的途径却最终把张复美带向了毁灭。

“就像一只飞蛾,为了心仪已久的光明与温暖,就不顾一切纵身扑火一样。”张复美说。

力不从心

自2001年以后复美集团规模膨胀,加上鑫旺信托的账外债务持续扩大,这种 “以一个更大的黑洞来填补前一个黑洞”,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游戏。

一直以来,复美集团没有真正介入生产领域,只是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管理上的漏洞采用许多违规手法来获取利润。这种表象的成功张复美心里最清楚,他乐观地认为只要能在股市上迅速赚钱,就能够使用这些利润大大方方填补这些资金黑洞,兑付危机迎刃而解。

2002年8月,张复美在上海召开复美集团董事局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集中持股”方案,继续以高额投入维持复美旗下香河、鄂火种等股份的高价位。此后,操作“老三股”的地点转移至上海大厦16楼。张复美因为要到北京去组建复美集团总部,操盘工作交给手下张川和王奎(两人分别为张复美的三哥和姐夫),两人都直接向张复美汇报。张川具体负责买卖股票,王奎负责统计工作。

在此前的大牛市中,当张复美看着股市越来越疯狂时,他隐隐感到不安。有圈子里朋友建议张趁高位出货、了结利润,但张复美固执地认为股市能涨到10000点,“不愁出不了货”。

这一时间,复美集团除了操作手中的三只股票之外,还操作了祁山、大峡水利、丰丰农业、亚洲种业、福人科技、华人制药等(股票),但获利甚微。

因此,手中的三只股票只能屹立不倒,这是复美集团在资金市场上构建自己根据地的基石。由于做庄规模铺得太大,张复美已经力不从心。

痛哭流涕

2002年底长庄股科科创业崩盘。长庄先行者“K先生”梁超仓皇出逃。梁超与张复美渊源甚深。梁超的名片上身份众多,其中赫然写着他是复美集团系两只股票的策划人。

科科创业崩盘无疑是这场危险游戏倒下去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不少梁超的委托理财客户同时也是复美集团的客户。在科科创业崩盘后,这些客户也要求复美集团还钱,这是张复美碰到的又一场兑付危机。

2003年初,鑫旺信托有41亿元委托理财资金要求兑付。在不少地区甚至出现群情激愤的客户打砸营业部的行为。张复美从这时起的三年时间里一直处于被追债的境地,以至于张哀叹:“末日来临。”

2003年,复美集团先后在杭州西湖数度召开会议,几次会议的内容都是如何拯救危机。张复美与其他7名董事在两项内容上出现严重分歧:一是张复美认为要挽救鑫旺信托,其他董事则建议让鑫旺信托破产、断腕自救;二是张复美主张从老三股出货,但其他董事坚决反对,因为里面牵涉到太多的利益分配,大量出货计划显然与这些董事的利益相悖。

会议的最后结果就是把这场危险游戏玩大:保留鑫旺信托、暂缓老三股出货。张复美知道自己已经套上了一双“红舞鞋”,注定要在这把刀尖上不停地舞下去。

这一年的冬天很寒冷,在澡堂洗澡的张复美对身边的朋友痛哭流涕:“复美集团有救吗,我能挺过去吗?”

10年努力付流水

没有回头路可走,哭过之后的张复美继续选择铤而走险。

此时鑫旺信托开始失去客户的信任,客户只要听说是复美集团下属机构,就立刻出现挤兑风波,以复美集团的名义再无法做下去。无奈之际的张复美需要打造一个新的融资核心平台。2003年10月,在张复美部署下,上海联邦替代鑫旺信托成为处于核心地位的新平台。

张复美把手伸向城市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收购金融机构的目的无他,就是为了更方便融资,扩大融资能力。联邦逐渐成了整合复美集团旗下林林总总金融机构的“司令部”。复美集团体系控股及参股的金融机构达到21家,收购了南京长河国投、恒心证券、信心证券、富强证券、康桥证券等数家证券信托公司,以及昆明市新达商业银行、株洲市报国商业银行、南昌市海洋商业银行等商业银行。

张复美还创造性地谋划出“委托控股”的隐蔽收购模式以躲避监管,即:用客户的委托理财资金收购金融机构股权,股东名册上则仍显示为客户,但实际由复美集团持有。张复美出手阔绰和金钱开道的作风,是其进军金融机构屡屡得手的关键因素。

收购或参股之后,复美集团很快露出峥嵘面目:这些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很快通过挪用、抵押、担保等手段流失于复美集团庞杂的体系中。复美集团旗下金融机构以委托理财方式融资450亿元,其中未兑付金额172亿。此外,复美集团系企业前后从多个地方的商业银行挪走资金60亿。甚至复美集团系的实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也沦为张复美的提款机。重天实业就被自己的上司——复美集团轻松地提走了10亿人民币。

这是一个“挖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只要不断有新的客户资金被进来,偿还旧客户的资金,这场击鼓传花的骗局就能维持下去。事实上,通过每年资金的不断借旧还新,复美集团早期进入“老三股”的成本早就回收,并非业内人事所宣称的“善庄”、“傻庄”。

2004年1月4日,复美集团董事局在海口召开扩大会议,张复美终于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做出纵有损失也要将老三股抛出的秘密决定。“大不了这10年白干了。”张说。

就这样,自以为能在中国股市上翻云覆雨的张复美再一次偿到了失败的滋味,10年努力付之流水。

复美集团被分割,拍卖的拍卖、破产的破产、肢解的肢解,国家出于对产业保护的考虑,对复美旗下香河股份等三只股票,采取了保护政策。

至今,中国股市还没有走出熊市的阴影。

未来

在复美集团面临肢解的情况之下,张复美抛出了复美集团一揽子改造计划,准备重新再造一个辉煌与神话,但是国家有关部门在认真研讨了这个计划之后断然否决了它。度过短期牢狱之灾的张复美现在已经复出,依旧奔驰在长安大街上,所不同的昔日的桀骜不驯稍稍收敛了一些,脸上的棱角也被岁月的风霜融蚀了许多。张正在与从前的朋友联络,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记者问到未来如何打算时,张复美说:“十年已经过去了,机会总是存在的,还有下一个十年!”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文中公司与人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猜你喜欢

信托美的
在画中醒来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我为冰与火而来,却看到更美的蓝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我国专利信托登记制度之构建
我国房地产信托产品创新研究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让与担保和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