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心理异常

2006-04-29陈立成

心理与健康 2006年9期
关键词:性心理性行为心理障碍

陈立成

编者按:性心理异常是当今社会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但由于涉及“性”,经常使人羞于启齿且讳莫如深。此期起,精神罹患栏目将分几期为读者讲述性心理异常的表现、病因、防治等,希望使这方面的知识得以普及。

古人云:“食色,性也。”性活动与饮食、睡眠一样,是动物最基本、最简单的生存需要和生理本能。通过性行为的生殖功能,动物的种族得以繁衍,物质社会得以绵延和发展。人类性行为受社会化过程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它的特征已与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个体的生殖行为,而是在人类繁衍本能所驱动下的一种复杂的、带有强烈心理色彩的、具有多种社会效应和功能的基本行为。

因此,凡是符合个体所处之社会环境中所公认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规定的,在那些已经成熟的、非直系血亲间两个异性个体间所自愿发生的、合理而且适度的性行为,都被认为是正常的。反之,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被认为是违法的或异常的。

那些异常的性行为中,有很多是属于性心理障碍。这些性心理障碍者中的大多数人对一般社会生活都能适应良好,也具有与其他正常人一样的道德伦理观念,除了因性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各种“屡教不改”的异常性行为外,其他各方面的表现一般与常人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同时存在着正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异常的性心理问题,因而其中很多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了道德冲突,感到非常痛苦和矛盾,并伴随有比较严重的焦虑、抑郁、自卑、自责、愧疚等等各种不良的负性情绪体验。

因此,性心理障碍者一般应是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精神医学、心理咨询及心理卫生等学科的服务对象。这些性心理障碍一般包括性指向障碍,比如同性恋、恋物症等;性偏好障碍,比如异性装扮癖、露阴癖、窥阴癖、摩擦癖、性施虐症与性受虐症等;性身份障碍,比如性别变换症等等。

缘何会有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其形成的原因更是错综复杂,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多个方面。

遗传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原因。国内曾发现一例露阴癖的青年男性,其父亲及父亲家族中的不少男性成员在年轻时都曾有过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某些患有神经精神疾病的患者可以同时伴有各种性心理障碍,例如颞叶癫痫患者可以表现出恋物癖、露阴癖等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尤其是青春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出现多种异常的性行为和性冲动。

环境因素在性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一性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家庭中的不良影响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可能会导致其在成年后的性心理及性行为发生扭曲。如喜爱女孩子的家长把自己的独子自幼打扮成花枝招展的女孩儿形象,不让其与“淘气”的男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而是鼓励其与女孩子们为伴,并常对外人称赞说自己的儿子如何性格腼腆如何酷似女孩子等。这就有可能使该男孩儿对自己的男性身份和特征从内心深处产生误解和排斥心理甚至是厌恶心理,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在其成年后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恋物癖、异装癖、同性恋等性心理障碍。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个别家长与自己的年龄较大的异性孩子的某些过分亲昵的言语和行为也会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曾有一男性,幼年时直到上小学还经常与母亲一同到单位的女浴池洗澡,而且上初中后仍常常与母亲同床而眠,并有抚摸母亲乳房的坏习惯,结果在成年后发展成为一名窥阴癖患者。

有性心理障碍者,其本身内在的心理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早期就表现出与同性别的同龄人相异而与异性同龄人相似的特点,如不喜欢与同性玩耍,愿意接触异性,其爱好、兴趣、打扮、动作甚至说话的语气、腔调等都愿意模仿异性,并可出现厌恶、反感自身的生物学性别,常为此而自责、自卑、愧疚和发怒等情况,甚至责备埋怨父母。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假丫头”、“假小子”中就有个别人在成年后会成为这样的人。

社会文化因素与性心理障碍的形成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社会上各种淫秽、色情之黄色物品的泛滥,对人们的心理尤其是发育尚不成熟的青少年的心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刺激和影响,使之对性和有关性知识发生误解,对异性甚至对同性产生错误的认识和不正确的理解,从而改变其原有的对性的天然的态度和看法,最终可能会在性心理方面发生扭曲,个别人还可能会在性问题方面出现严重的违法现象或犯罪行为。

另外,有时正常的异性间的婚恋问题没有处理好,如单相思、失恋、第三者插足或有外遇、夫妻间性生活不和谐、或一方患病使另一方性生活不满意、或居室狭小不能与父母或子女分居使性需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等,也可能会引发多种性心理障碍。

通常情况下,诸多因素共同综合发生作用才可能会引起性心理障碍。而且,如果性心理障碍出现后处理不当,这些因素就又会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性心理障碍逐渐加重。

如何防治性心理障碍?

各种性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多数专家认为各种后天因素在其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一般认为,性心理障碍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是早期预防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从儿童及青少年甚至从幼儿起就应该进行及时而恰当的性教育。

首先,父母间融洽和睦的关系会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并可使子女的身心在有利的环境中发育、咸长。如有可能,父母应该尽早与异性子女分榻而眠;父母之间不要当着子女的面作一些过分亲昵的动作,因为这些均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在儿童的潜意识中形成有关性的刺激和性的诱惑。

淫秽和色情物品、刊物、网络等的危害极大,可以严重影响少年儿童对性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应坚决杜绝。

在性心理的发育过程中,处于青少年早期的孩子喜爱与同性别的伙伴相处而疏远异性同伴并非是同性恋倾向,中学高年级同学愿与异性接触交谈也不一定就是早恋。这两种情况都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应对此大惊小怪,横加干涉,否则就有可能使青少年性心理的发育因受到阻碍和禁锢而发生畸变。

男性幼儿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好奇的行为。对此,父母应设法转移其注意力于其他事物之上而不能简单地予以制止或呵斥,更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单纯的禁止有可能会损害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育。3岁以后的儿童如偏爱异性服装,喜欢在夏季时白昼裸体或窥视异性上厕所、洗澡,或仍喜欢与异性双亲钻同一个被窝等,应视为有发生性偏离的迹象,要及时矫正。此时父母的态度应坚决、严厉,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语言讲明这些事情的异常性及不良后果,唤起其羞耻心,必要时可请心理咨询师协助。只要发现及时,处理果断,方法得当,一般都不会继续恶化发展。即使某些儿童的性偏离行为已经很明显,只要其性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也是不难矫正的。

中、小学教师在给学生上生理卫生课时,每一章节都应认真仔细讲解。我们曾遇到一名被多名医生误诊为抑郁症的16岁女孩子。经过详细的检查及咨询后才知道,在学校刚拿到新发下来的生理卫生课本时,她与几个要好的女孩子一起把她们认为不应该看的“黄色下流”的那一章节内容统统撕下来并烧掉了。当年轻的老师讲到此章节时又有些不好意思,而是一带而过,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这个女孩子自幼一直随着单身父亲生活,且父亲的要求比较严格,她与社会上的阴暗面接触也很少,因此对有关性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比较内向的她又羞于启齿询问父亲或他人。结果,最初几次月经来潮时她都惊慌失措,处理不当,弄得自己很狼狈和尴尬,因而为此感到惶惶不可终日,逐渐变得更加内向、少语,并有些自卑、羞于见人,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经过咨询了两次,听了有关性知识的讲解,她明白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并学会了怎样应付之后,未用任何药物该女孩儿就一切恢复正常。

各种性偏离首先是性心理发生了障碍,因而最初都是比较隐蔽,不为人们所注意,也不能及时发现矫正的。直到问题严重,被人发现当成品行有问题之后才逐渐引起他人的重视,但此时轿治往往会有一定困难。虽然如此,性心理障碍也并非是无法可医的,适当系统的心理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他方法还有很多种,但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其疗效的好坏,不仅与医生的经验多少、水平高低、技术条件等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有性心理障碍者自己是否具有强烈的治疗愿望,这是治疗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方法得当、疗程足够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性心理性行为心理障碍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我国15省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及影响因素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