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论读经
2006-04-28安希孟
安希孟
我国早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就宣布兴西学,废科举,禁止读四书五经。不料百年后,沉渣泛起,辛亥的后人们却鼓吹“读经”复古,光复旧物。最近蒋庆主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读本》。选取《论语》《老子》《庄子》《诗经》《忠经》《孝经》《三字经》《史记》《传习录》等古籍以及古代诗、词。薛涌先生称此为“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
对此“读经”运动我坚决反对。“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便反对“尊孔复古”,废八股,兴西学、倡科学、张人权、说民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强烈批判旧社会的“读经”。百草园体现了自然之美与天性活泼,三味书屋则是束缚人的桎梏。鲁迅从两千年文明中看到的是“吃人”二字。只有孔乙己才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汉字“寿”字有几百种写法,究竟有什么深远意义?倒写的“福”字表示福到,完全是神秘巫术文化。圆口布鞋、复古的唐装、旗袍、瓜皮帽,偶一穿之,可也,但终究敌不过西装革履。繁难的象形字,其实是中国的包袱1为什么要让我们时代的少儿背这么沉重的包袱?“四书五经,少儿不宜”,而且老人亦不宜。至于唐诗、宋词等文学性的作品,就更谈不上是经典了,属于民间文学,有些还是白话!可能是下里巴人。少儿学一点,本来就不用提倡I如果读经指的是读八股式的死“经”典,这些“经”如《老子》《庄子》等小学生根本就理解不了。《三字经》《干字文》包含的封建思想对儿童有什么好处呢?文化革命中我也随大流批判过《神童诗》、《三字经》、《干字文》、《孝经》等,我至今仍持批判态度。王祥卧冰为母求鱼、郭巨埋儿省粮养母,此类残忍,鲁迅已有揭露。《三字经》、《千字文》等在旧社会是启蒙读物,只是用来教育幼稚儿童认识最简单的文字,并不包含多少知识和思想,在当时就是最低俗的东西,现在看来就更肤浅了。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电脑先进,光盘风行。古时陈旧的东西怎能拿来让今天的儿童去学习呢?儿童是爱学电脑,弹钢琴,跳芭蕾,吃洋餐呢,还是爱读“之乎者也”?中小学课本一定要有其适应新时代的内容,如“杨利伟坐航天飞船”,这与读经相比较是什么感受?我现在见到儿童留辫子,戴瓜皮帽,穿袍子,不知道这是要把孩子引向何方。本命年大人系红裤腰带,测字卜卦的人满街都是,唐装招摇过市。社会空前转型,出现一批“九斤老太”式人物令人惊奇。
我们要花“国资”公帑在世界各地建100所“孔子学院”,据说“汉语将改变世界大脑”(《瞭望东方周刊》)。我认为,孔子学院和神学院、经学院、天主教修院一样,应当由孔门弟子去办。我不希望用孔孟学说改变世人大脑,我也不主张由我们去改造人家的世界观。我国不是孔教立国。孔子并非中国文化的正宗领袖,不应“利用国家的资源”去四海创办孔子学院。不过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人心不古”。现在,人心很古:续家谱、建祠堂、修坟墓、立碑铭、办宴席、福禄寿、纸人纸马、金山银山、金童玉女、香烛冥币……传统文化一点也没有失落。北洋军阀徐世昌建“四存学堂”,读经是必修课,他还计划在各国首都建中国学院,广播颜李之学。他开创了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事业。
2005年6月17日《山西晚报》刊文《以中国文化拯救世界》(世界要靠中国人民解放),文章竟然说中国老太太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是“包容和谐精神”。文章还颂扬重义“贱利”,这可以说有点背时逆潮。文章甚至认为中国近代不落后,明朝的机关枪足以把世界全部纳入中国版图,但中国没有这样做,是宽大为怀。文章还说我们的“国学”叫“汉学”,这可是概念错误。这篇文章违背常理,胡说中国的循环往复历史观比西方直线史观好。这简直无异于无知胡说。这到国际上会闹出洋相。他的根据竟然是人“吃饭———拉屎——吃饭”。这周而复始于是就成了历史规律。这位国学先生把文史哲不分家当作国宝。这足以说明赶浪头的中国学术危害甚烈。
我反对尊孔读经,反对复古好礼!西方早已从象形文字进入了拼音文字,汉语却仍始终停留在象形文字阶段,未能进入拼音阶段。毛泽东大音希声地提出“走世界拼音文字的大道”,中国内地的汉语拼音走在同文同种的台湾香港前边。方块字所承载的义理比英文所承载的思想和哲学要薄弱。让我们学一些英文典籍吧!我们要像鲁迅那样“救救孩子”,“自己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之地”。
中国社会每次进步,就有人哀叹世风日下,希望用三坟五典百宋千元教育青年。常常有人把社会混乱怪罪于新思想、新学术、新青年。我历来反对“世风日下”之说。我认为当今社会秩序治安道德之混乱乃起始于传统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反差和错位。我希望按尼采说的,“重估一切价值!”谁愿意回到原典,就让谁回去,但我不。为什么要复兴传统文化,文化断层和断裂有什么不好?社会革命如五四、辛亥、1949年建国,本身就是文化断层。复兴传统文化和整理国故以及国家主义,本身就是极其反动的运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传统文化出现一个断层,改革开放也是一个文化断层和断裂。面对春风拂面的世界先进文化,有人哀叹,有人向隅,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振奋呢?
(刊出本文,旨在扩大高中生视野,引发他们对新读经运动的注意和思考。本文并不代表我刊观点,欢迎读者就此文章来信参与讨论。续小强/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