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农民致富秘诀:企业参与+信息开道

2006-04-27伦·莫罗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6年4期
关键词:农作物印度农民

伦·莫罗

编者按:伴随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丙戌年初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开局。

中国的全面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作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不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衰败没落,“三农”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农村需要全面建设。

各地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应该遵循怎样的路径和思路?国外又有哪些农村建设的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介绍了印度大企业在面对农村迷一广阔市场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惜往与农业相关的产业一掷重金,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合作,并真真切切帮助农民开通信息渠道,转换其陈旧观念,使二者互惠互补,携手共建新农村,希望能为广大读者带来些许启示和借鉴。

昔日政府即便投入再多的补助金也刺激不了印度农业,如今由于大企业的参与而一举成为——

一、一门潜能巨大的致富产业

贝尔玛,一位生活在印度中部马迪亚普拉迪邦专门靠种植栽培小麦、大豆为生的农民。他家的房屋是用质地简陋且造价便宜的材料堆砌成的。但在两年前,他将计算机搬进了这座破旧不堪的平房里。

微电脑系统是由一家叫做ITC的印度大企业给配置的,该电脑系统以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为电源,通过人造卫星与互联网联接。贝尔玛与周围农家的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该计算机系统。并应用由ITC公司制作的印地语网站自如上网浏览,与外界沟通信息。从互联网上,农民们可以随时掌握诸如自己所居住的区域气象和农作物市场价格以及农作物现代化栽培方法等一系列信息。这在过去简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由于有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能及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就促使贝尔玛下决心拿出自己的1公顷农田来专门试种杂交品种。此外,他还采用信息中提供的广播众收的间隔种植方法,用新掌握的最新技术来给作物施肥。一季下来,贝尔玛仅大豆的收获量就增产50%。“这简直是神奇的魔法”,他乐不可吱地逢人便夸。如今,依靠科学和信息,贝尔玛摇身一变而成为全村首屈一指的富裕大户。今年,他于脆将自己的10公顷农田全部种植上了大豆作物,并计划将掌握的全部新栽培法统统试种一遍。

ITC公司是以经营烟草业成功而蜚声印度产业界的。现在它的商务范围已扩展到食品、旅馆饭店等诸多服务行业,并将发展目标瞅准了与农业相关的产业。

慧眼独具且颇能瞅准农业商机的著名企业在印度何止ITC公司一家。印度通信产业的龙头老大巴尔迪电信集团,则将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在果物和蔬菜产业,在与中东和欧洲的果菜贸易中,该公司也发了横财。而另一家工业大亨特特集团也将经营目光瞄准了农业,并扎扎实实地做起了专门向海外出口芥末和葡萄的农作物贸易,在生产领域也投资巨大。印度农具产业的巨无霸马亨德拉公司同样也将出口和经营的重点放在玉米等的生产力提高上。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农业部门一直是印度最大的“未开发的资源宝库”。该国的农业人口约6亿6千万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始终是印度的主导产业。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并因地制宜地慎重选择农作物品种,若二者都能做到,则印度农产品的出口肯定会出现迅猛增多并在品种种类上很快会出现新的突破。因此,许多有深谋远虑的印度经济企业都纷纷“解甲归田”,且不惜往与农业相关的产业一掷重金。从基本国情来说,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果物和蔬菜生产国。但印度的天时地利却得天独厚。印度的许多地区每年可有3次收获季节。像苹果、芒果和莴苣等许多价格昂贵的农作物,堪称印度出口创汇的强项产品。但眼下企业和农民们仍感到力不从心的是——

二、政府的保守政策阻碍了改革进程

无论印度政府出台什么样的农业扶持政策,都不可能使每个人的革新意愿得到满足,2004年,政府为农业发展支出57亿美元的农业补助金。印度的国有粮食专卖公司使用这笔资金,以比平常高出许多的超高价格从农家手里收购大米和大麦,但要对那些超出需求规定而储备大量谷物的设施建造和维护,则必须由直管部门自筹资金来解决,政府的补助金只能是杯水车薪。

由于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故使得普通农产的种粮压力增大且储粮积极性也受到挫折。令人欣慰的是,政府近年来推行的对农产品的出口,农产在一定期间内实施免税等优惠政策,实质上也就是政府推行的使农村实现现代化的积极政策。原先奉行多年的那条陈旧的社会主义型的法律,即如果企业不经过政府机构的批准,是不允许采购和经营农产晶的法律正在清除,但在印度,该项中央政府的法律政策在地方上却不一定畅通。现在,印度中央政府已向各邦发出呼吁,要求它们尽快撤消同样的法令条例。

在马迪亚普拉迪邦,农户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农产品卖给ITC等民间企业,任何农作物都可以进行自由买卖。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现金交易。农民们在ITC公司的专卖店里,可以大量买进种子和食用油等。

按照政府现在颁布的政策,预计在今后5年内,政府会对印度的企业投入资金的总额将接近50亿美元,届时约有近20亿美元的外国资金流向农村广大区域。政符的激励政策大受企业界的欢迎。“政府完全营造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自由竞争的氛围”,巴尔蒂电信集团的米塔尔董事长说。下一课题,如何使农民们依赖惯了政府补助金的心态转变过来,树立完全依靠自己实力的坚定信心。

ITC公司则一如既往地以向农产大量引进计算机为目标,在激励农民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开拓栽培品种多样化战略。仅此一举,就能使农产品收获量和农民收入大大增强、增多。眼下,印度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农作物的栽培能赚更多金钱的愿望早已变为印度农民的原动力。ITC公司的最新发展战略足,在今后10年内,使居住在10万个村庄的1千万农民都能使用上互联网。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在通过购置ITC公司的电脑装置加快倌息交流进而大大增加农作物收获的同时,还会为ITC公司的各类商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仅仅在过去7年内,持续攀高的该公司销售额已出乎意料地增加了25亿美元。印度农村广阔市场的诱惑力也大大激发着全球商界巨无霸——

三、诺玛特等公司欲罢不能

印度农机具产业巨头马亨德拉公司和著名的巴尔蒂电信集团,都在不遗余力地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栽培农作物附加值的转换方式做深入研究,并认为,农民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实践证明,农民如果种植大米和小麦,每公顷只能挣125美元;而栽培果物和甜椒、莴苣之类的作物可赚600美元,悬差之大,一目了然。

实际上,随着蔬菜市场的旺销和返季节蔬菜的供不应求,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只能是水涨船高。近年来,由于针对食品销售市场的政策放宽,像诺玛特、泰斯克和卡尔夫尔这样的世界商业巨贾和一些著名的超级市场大亨,目前都在纷纷研究开拓印度农村市场的商业战略。但迄今这些商界的龙头老大们还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至少能给印度农村带来巨大效益的那些投资企业仍在持币观望。但人们所期盼的那种气势如虹的商业世界迟早会到来的。

“农村的广阔天地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商机。如今,已有100多家著名企业集团参与了农村市场的开发,另有不少中小企业也在无孔不入地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巴尔蒂电信集团的米特尔说;

不难预测,随着诸多企业的不断涌入,印度农业的生产力必将大大提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竞争力越来越强的印度农产品风靡世界。

(徐新明译)

猜你喜欢

农作物印度农民
耕牛和农民
如果可以去印度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农民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趣味象声词
最高警察
印度数字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