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范式
2006-04-13朱玮玮陈永康
朱玮玮 陈永康
“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和“信息管理”是相对应的三种企业管理范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塑造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范式的观点,并解释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范式的内涵和形成该管理范式的关键要点。
一、企业管理范式的概念
“范式”(Paradigm)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表示词型的变化规律。1962年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使用该词提出“科学范式”的概念,用以说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模式,其含义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范式,认为范式就是一个思维的构造,一个人造物,一个体系,一个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
将范式这一理论工具用到企业管理领域,就产生了企业管理范式。企业的管理范式(Management Paradigm)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基础上,企业组合和使用其各种生产要素的基本架构、原则和方法,它为研究具体企业管理问题提供一个结构性、指导性的框架。一般来说,企业管理范式的具体形态是与经济体制、经营机制等诸多制度性因素紧密联系的。
二、企业管理范式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
纵观管理学的发展史,企业管理经历了与科技发展相对应的“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阶段。传统管理经历了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100多年时间,这种管理的基础是个人(主要是企业主)的日常经验,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因此传统管理不可能有成形的、普遍的或共同的某种范式;除此之外的三个管理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因而形成了相应的三种各具特色的管理范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和管理理论的完善,管理范式不断地被创新和应用,与“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和“信息管理”三阶段对应的符合当时时代要求的主流管理范式分别为:规模管理范式、质量管理范式和信息化管理范式。
(一)规模管理范式
规模管理范式对应于科学管理阶段,大约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实行规模管理范式的企业把扩大生产规模和谋求规模经济作为其中心任务和目标。
规模管理范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基本成形并稳定下来。二战后进一步推广到欧洲和日本。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在效益模式上,以规模求效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生产模式上,高资本投入与低科技和低人才投入,用现成技术和低素质人才,占用大量土地、设备、厂房等进行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在制度模式上,稳定和集权,低成本生产和销售造就了稳定和集权的制度模式;在组织模式上,建立在等级制基础上的金字塔式科层制结构;在文化模式上,雇佣文化和经济人,资本家雇佣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工人只是企业组织和规章的附属物,只能有经济上的要求。
规模化生产企业向社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产品和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曾经匮乏的资本和消费品市场,并且增加了工人收入,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中产阶级,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人力基础。但是,规模管理范式也有其明显缺陷:一是忽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过分关注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二是机制僵化,因为规模管理范式以规范化和制衡的纵向等级制度和横向部门制度为基础,条块分割严重,信息传输不畅,对外界反应不灵敏。规模管理范式的不足为管理范式的演进指明了方向,对规模管理范式的改进导致质量管理范式的出现。
(二)质量管理范式
质量管理范式对应于现代管理阶段,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当时对规模管理范式的改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它主要解决规模管理范式下企业组织的僵化和官僚主义;二是文化,它主要改变“经济人”概念,提出“社会人”概念。
质量管理范式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成形。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世界性的“减量经营”,凸现了日本企业的成功,由此使质量管理范式得到稳固和传播。质量管理范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在效益模式上,以质量求效益,主要体现于产品的适销性和可生产性;在生产模式上,降低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在制度模式上,稳定和授权,全面质量管理需要稳定的组织,同时通过授权使组织拥有一定自由度;在组织模式上,改良层级结构,以加快信息传递和有效管理质量;在文化模式上,社会人和“家”文化,企业基本能满足职工社会方面的需求,如工作保障、晋升、较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企业是建立在等级制基础上的大“家庭”,管理者以“家长”身份管理职工。
质量管理范式促使企业注重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社会提供大量高质低价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范式并不是对规模管理范式的全面否定,而是一种扬弃,即保留原有的高效机制,如流水线生产,改进以前的不足,如组织机制。
(三)信息化管理范式
规模管理范式和质量管理范式的基础都是工业化大生产,而90年代以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简单说来就是信息生产、分配、消费的规模化和工业化过程。信息化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以企业和市场为主的经济的信息化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与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运行。
信息化要求企业更快地创造产品,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尽管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时间不长,但是其发展方向是明确的,即速度;其基础是共同的,即网络化信息。信息化管理范式的基本特征是:在效益模式上,以速度求效益,变动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的快速反应;在生产模式上,高科技和人力投入,根据核心能力,以合作竞争求发展;在制度模式上,敏捷和分权,外界的急剧变化要求灵活的机制和拥有自主权的职能部门或团队;在组织模式上,组织结构扁平化,凭借信息网络和智能处理系统,精简绝大部分中间管理职能和相应机构,或者说减少纵向层次,扩展横向层次;在文化模式上,个性人和团队文化。在信息化时代,个人逐步解除物质和精神束缚成为自由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化发展和自我价值,企业以团队为基本生产单位,在团队中,各成员平等、自由、共同参与和共享信息。
三、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范式
当前,信息化管理范式已成为国际的主流管理范式,我国企业正处于这个大环境之中。我国企业需要吸收国际上先进管理范式的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推进企业管理范式的转型,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范式。
(一)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范式的内涵
1.基础管理扎实
我国企业的管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夯实管理基础一直是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化企业的基础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实现:1、变“人治”为“法治”,不断完善以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为核心的规章制度,真正实现权责分明,权、责、利对等,提高企业执行力,建立起合理、高效、严谨、文明的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2、推行量化管理,强化定额工作,提高生产组织科学性,完善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利用和占用的计划编制,夯实企业成本核算与经营分析的信息基础。3、推行国际标准体系(ISO9000系列)等管理变革。国际标准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为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有力推行这些质量保证体系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
2.人力资源管理完善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国企业不缺乏人才,而缺乏有效的识人、用人,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对人才的使用,即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所以,现代管理范式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我们可以从选、育、用、留四个方面来鉴别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否完善:选,不能搞论资排辈、首长意志,而要广开“才”源,充分利用“市场”这个人才蓄水池;育,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使之与考核、激励有效结合,使个人成长与企业成长相契合;用,建立权、责、利对等的用人机制,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留,以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来留住人才,努力提供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充分体现人才自我价值。
3.创新管理活跃
虽然诸如华为之类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不断涌现,但是,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现在急功近利心理的影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低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全球各大产业的明星企业,如软件业的“微软”、“IBM”、汽车业的“丰田”、“福特”,每年均花费巨额研发经费,组织强大的研发团队,无不体现了对研发的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使企业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较高利润,达到增强实力和竞争优势的目的。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创新管理往往很难把握,研、产、销的脱节是中国企业的常见病。中国企业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加强研发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和运营机制,以加强研、产、销的协同;将研发项目当作投资来看待,在立项之初就充分考虑各项市场因素,通过研发过程管理减少无效研发项目,提高项目成功率;同时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双重晋升跑道,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4.文化管理顺应时代
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环境中,企业价值观和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更容易产生对立与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欲求成功的企业可通过塑造企业的英雄人物,设立企业礼仪,规范员工服饰,彰显企业标识等措施为员工营造内部环境,使组织成员共同明确组织的方向和目标,使大家产生整体感,形成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持久起作用的强有力的文化环境。但企业文化的“内部”性并不意味着封闭、静止,一种能赢得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开放的、动态的,现代管理范式还必须要充分利用不同文化互相合作的方法,以摆脱单一文化的束缚,不断创造出适应环境的新的企业文化,避免僵化。企业文化的另一种作用是增加企业产品(服务)的文化附加值。在今天,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世界已进入了文化产业的新发展阶段,因而现代管理范式就是要顺应人们购买商品(服务)时着重文化符号,注重情感化的趋势,具有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符号的能力。这也是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管理范式转型中的关键转变
1.从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
工业经济社会,企业的管理主要面向生产过程,有人称之为生产管理,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市场管理。而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迅速改变着世界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人力资本在企业多种要素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工人的需求与日俱增,知识创新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活动。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面向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也由市场管理转向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即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作为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把人从传统的生产管理概念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正是信息社会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
2.从物的管理到人的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管理服从于资源经济或工业经济时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以机器为中心的管理,工人被当作机器系统中的配件,因此,人被异化为物,管理的中心是物。因此,管理部门要求雇员成为标准人,以便实行规范化的管理。这种管理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的来临,人的因素:创造性、个性、才能,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使企业的管理部门日益重视人的因素,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管理从物转移到人。在新的生产系统中,将以人为中心,而且是以人的创造性活动为中心。
3.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的转变
工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是刚性管理,即依靠严明的纪律、赏罚分明来进行管理。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一方面管理重心由物到人,研究人的需要、人的行为、人与组织的关系,强调人本位主义,管理倾向于柔性化,管理由刚性转向柔性。另一方面,柔性管理也是与信息社会崭新的生产制造方式——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方式相伴而生的。信息社会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就是知识和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产生了许多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等一系列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进一步集成导致了一系列新型的生产制造模式——柔性制造系统模式,从而直接促成了管理的模式也随之由刚性向柔性转化。
4.从垂直管理到水平管理的转变
在工业化时代,企业组织的目的是使物品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有关产品价格、生产技术和投资决策等知识被少数人垄断。信息从下向上流动,命令从上向下发出,权力来自于知识的掌握,垂直管理成为必然,这也是造成工业社会产品开发迟缓的原因。在信息社会,知识和信息成为基础的资源,成为各部门可自由获取的资源,从而使得水平管理成为必要。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这种管理一方面使得研究开发部门可直接与用户对话,企业大量引进智能型工具,采用柔性生产方式,生产出知识含量高、个性化的产品,以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