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印象:洪战辉VS徐本禹 责任VS使命

2006-04-13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6年4期
关键词:弃婴支教经历

洪战辉

洪战辉生于1982年农历5月。

这个名字在2005年传遍中国,这个24岁的少年身上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朴素、真实以及坚韧。成为新生代“钢铁”精神的代表。

洪战辉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洪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12岁那年,父亲突然患了间歇性神经病,不幸将家中的东西砸烂,将他母亲打伤,将他的亲妹妹摔死,而在治疗父亲的过程中,家中负债累累。

1994年农历小年,犯病的父亲在距离村子10余里的地方捡到了一个弃婴,这个弃婴就是后来洪战辉所抚养大的“小不点”洪趁趁。

1995年8月21日,父亲的拳头让母亲不堪重负,选择了逃离。

从此以后,洪战辉担起了这个不幸家庭的责任。此后他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在高中期间,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小不点”,还要通过推销来赚取生活费用,在大学他得到了很多帮助,而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带着妹妹一起上学。日子依然艰苦,但是他的经历已经传遍了校园。2005年,他的经历被人发到网上,在网友的支持下,成为2005感动中国的人物。

洪战辉语录:

◇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苦难和痛苦的经历并不是我接受捐助的资本。

◇我觉得我更大层面上是那种精神上的提高,我觉得一个人一旦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难倒你的,就是一个人只要你脊梁不弯,就没有你扛不起的山。

◇我发现怨恨没有用,真的很没有用,起不到什么作用,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选择责任选择良知这是最重要的东西,选择爱,你去给别人爱,你去关怀别人就会得到你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我发现,你去恨别人,你去怨别人,甚至你去诅咒伤害别人,那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只有你给别人爱,为别人去付出了才能够得到,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东西,自然而然去得到的,而且是很公平的,我觉得这样才是和谐的东西。

徐本禹

徐本禹生于1982年,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这位24岁的小伙子2003年前保留研究生学籍2年,志愿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支教,一年多来,在乌蒙山区腹地的农村小学,他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用爱心精心栽培和呵护贫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诚和行动实践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及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他被评为2004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徐本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接近贫困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我爹教了一辈子书,去年才转为正式教师,基本工资从200多元增加到800元,这是我们家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娘没有文化,在家务农,身体不好,常犯头疼病,但她很勤劳、很善良,经常拿出家中的东西帮助那些更贫困的家庭。”

2003年7月,徐本禹和7位志愿者来到贵州狗吊岩村。同去的7名同学因水土不服,先后离开。2003年8月,送走最后一位同学,徐本禹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缺钱,成为困扰徐本禹的另一大问题。初到贵州时,他甚至不是国家“体制内”的青年志愿者,支教行为完全出于义务。2003年中秋节后不久,徐本禹发现,“生活费用光了,加上患了胃病,又不习惯吃辣椒,吃不下东西——1.76米的个头,一下子瘦到不足100斤。”

2004年7月,徐本禹转到更为贫穷偏远的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大石小学。因为他觉得,“那里的孩子更需要帮助,更需要老师。”

同年7月11日,化名“南湖居士”的彭光芒老师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网文,短短几个月内,几十万人点击阅读了这个帖子,数千人跟帖,徐本禹的事迹渐渐为人们所知。

徐本禹语录:

◇“我想把时间留给我的学生”。

◇因为别人帮助了我,我当然要帮助别人。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我快坚持不住了!

◇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猜你喜欢

弃婴支教经历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弃婴岛的现实困境与法理分析
弃婴岛的良性运行与儿童权利保障
——由厦门弃婴岛关停引发的思考
“弃婴安全岛”为何被“弃”?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