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模糊的原因与功能
2006-04-06陈平文
一、引言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属性。Crystal在《语言学和语言学词典》中指出:“模糊这个术语源于数学,语言学家用这一术语指对一个语言学元素或形式进行分析时所涉及的不确定性”。(1985:131)在语言中,这种不确定性是就语言所传达的意义,即语义而言的。也就是说,语言学中谈到模糊,就是指语言单位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语义的模糊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中,其中,被语言学家研究得比较多的是词义模糊和句义模糊,而对于语义在语篇层次上的模糊性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文拟就语篇模糊产生的原因及功能问题作一番探讨。
二、语篇模糊的原因
所谓语篇模糊,是指语义在语篇层次上的不确定。在此定义中,“语义”“语篇层次”和“不确定”都非常关键。需要指出的是,语篇模糊既可以指整个语篇语义的不确定,也可以指对语篇中的某些部分的语义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说来,语篇模糊通常由下列一些原因所引起。
2.1 语篇或语句不完整
语篇整体结构不完整,自然会造成语义的模糊。同样,组成语篇的语句不完整,缺乏句子成分,也可能会造成语义的模糊。
(1) (A is quarreling with his girl friend B)
A: I dont mean to blame you. I just wonder if you called him again yesterday.
B: You just wonder! ……
B的话语似乎言犹未尽,并没有把想要说的话说完。所以,她想表达什么意图,只能留给A去猜测了。是不相信他的解释呢,还是讽刺他的多疑呢,或者是责备他过多地干涉了她的私生活呢?似乎每种言外之意都有道理。
(2)“你说呢,小鸥!”我催促她。
“我们……”等了好半天,她才支吾出这么两个字。
——达理《大海的召唤》
(3) 他慌忙了:“不,我是说……唉,一下子也说不清楚,以后你会明白的。”
——普希拉《篱笆》
例(2)中只说出一个“我们……”缺少所必须指出的其他句子成分。小鸥要说什么呢?读者不得而知。例(3)中,“我是说……”一句,也未说清楚。
2.2 语句表达杂乱
组成语篇的语句,逻辑上含糊不清,语句排列无序,反映出言语者思维跳跃或思维紊乱的特点。例如:
She kissed me. My youth. Never again. Only once it comes. Or hers. Take the train there tomorrow. No. Returning not the same…The new I want.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Think you are escaping and run into yourself. Longest way round is the shortest way home…All changed. Forgotten. The young are old. (James Joyce: Ulysses)
这是Bloom在回忆当年与妻子热恋时所出现的恍惚思绪。语篇逼真地再现了Bloom那支离破碎、漂浮不定的意识流活动,他的思绪时而清醒,时而混乱。
2.3 缺少、弄错或者干脆没有标点符号
有些语篇缺乏标点,或标点错误,有些语篇为了突出体现人物意识的漂流性和思维的跳跃性、不连贯性,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下面这段文字出自Williams Faulkner的名著“The Sound and the Fury”,是用以说明语篇模糊这一特点的一个十分好的例子:
…Finished. Finished. Then we were all poisoned, you are confusing sin and morality women dont do that your Mother is thinking of morality whether it be sin or not has not occurred to her Jason I must go away you keep the others I'll take Jason and go where nobody knows us so he'll have a chance to grow up and forget all this the others don't love me they have never loved anything with that streak of Compson selfishness and false pride…(p95)
2.4 答非所问,缺乏衔接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口语语篇中。在口语语篇中,交际双方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围绕某个话题彼此交换共知的信息。通过彼此熟知的语篇衔接手段来维持交际的进行。然而,口语中也存在不少答非所问、导致缺乏衔接的松散语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交际双方所处的情境进行认知推理,读者才能理解彼此交际的真实意图。例如:
(1) A: It is deep late now.
B: It is raining hard outside.
A: Oh, thank you.
从语言形式上看,读者很难找到说话者之间各自语义上的联系,也看不出语句之间存在衔接关系。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中,比如,A认为时间已晚,想离去,而B却想挽留A,因而说出“外面正在下大雨”来说服A留下。又如:
(2) A: Mr. Smith works in America.
B: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A在叙述有关史密斯先生的情况,但B在应答时却绕过A所提及的话题而问起了时间,从而导致A与B对话之间出现不合适的毗邻应对(adjacency pair),形成了会话含义的模糊性:既可能是B对史密斯先生没有好感,根本就不想听到有人提及他;也可能是B急于要做什么紧迫的事情;还可能有别的理解。
2.5 使用模糊词语
自然语言中的词绝大部分是模糊的。具体来说,表示连续客体的词,如时间词、颜色词、年龄词、象声词等;可分为等级的词,如可分为等级的形容词和副词等;某些抽象的词,如love、hate、democracy、happiness、friendship、human rights等;无实际所指的词,如英语中的goblin(妖魔)、unicorn(独角兽)、ghost(鬼)等;模糊限制词,如汉语中的“大约、也许、大概、说不定、若干”,英语中的“probably, at least, many, more or less, somewhat, at most, nearly, relatively”等;数词,如汉语中的“三、九、百千、万”,英语中的ten twenty, hundred, thousand, a hundred and one, a thousand and one 等,虽然它们的语义可以说是非常精确的,但有时却可以表达模糊的语义。
当语篇中使用语义模糊的词语时,自然也可能引起语篇语义上的模糊。例如:
母亲:快告诉我,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裙子?
女儿:我喜欢颜色比较深的那种。
在这里,女儿使用的“深”字就是一个模糊词。这个词使得其母亲既增加了选购的机会,但又增加了选购的难度。
2.6 语篇含有矛盾句
有些语篇并列使用意义相反的肯定句和否定句,使语篇意义不确切。
(1)“那么,你也没有一个意中人?”
她的眼圈倏地又红了,依然是那微带痛苦的声音:“道是有却无,说是无却有。”
——安家正《等到哪年哪月》
(2) “这,真像是一幕戏。既是一幕悲剧,又是一幕喜剧。”
——路遥《惊心动魄的一幕》
在上述例(1)中,“意中人”到底有没有,不明确。在例(2)中,那到底是悲剧还是戏剧,也同样不清楚。
(3) 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problem.
这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面对父亲被害、母亲改嫁、宫中嚣张的邪恶气焰感到困惑时所说的一句独白。然而,许多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们对“to be, or not to be”的理解和解释不一样:“或下去,还是自杀”;“生存,还是毁灭”;“是忍受,还是反抗”等等,至于到底哪种解释更贴切、更准确,很难说明白。
2.7 说话人的主观意图
在有些情况下,语篇的字面意义可能丝毫不具有模糊性,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语篇语义却因为具体的语用而产生模糊性,很巧妙地体现出说话者的交际策略。例如:
A: 你能借给我100块钱吗?我想买一双凉鞋,但是我这个月不好意思向我爸妈要钱了。
B: 可以。不过,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平时就不会花那么多的钱在化妆品上。
单从字面上看,B的回答没有任何的模糊性。但是,当它出现在这个特定的上下文中的时候,B的意图就有了模糊性:可能是对A的一个善意的建议,可能是B委婉地表示她表面答应,其实内心根本就不想借给A钱,还可能是B委婉地表示她对A的这种消费观念和做法的不满,或者这些意图兼而有之。
2.8 源于读者的不同期待
对不同体裁的语篇,读者往往会有不同的心理期待。比如,对新闻报道体裁的语篇,读者的期待主要是语篇要提供信息;对广告性质的语篇,读者的期待主要是语篇要有说明、宣传、劝说和鼓动性;而对诗歌散文体裁的语篇,读者的期待主要是语篇要文字优美、情真意切。所以,同一语篇如果被看作不同的体裁时,读者的期待也就会不一样,解读的结果也会因此不同。例如,W. C. Williams的一首小诗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the plums / that were in / the icebox / and which / you were probably / saving / for breakfast / Forgive me / they were delicious / so that / and so cold.
如果读者认为这是一则便条,就可能将其理解为一种特别的方式表示道歉。如果它是一首小诗,读者对此的期待肯定就会有所改变,知道其意义一定不是诗中文字的表面所指,而是字里行间以及诗句的特有排列形式所表示的深层含义。
三、语篇模糊的主要功能
3.1 实现顺利交际
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医生:头痛得厉害吗?
病人:挺厉害。
医生:发烧吗?
病人:有一点。
医生:多久了?
病人:好几天了。
医生:怎么不早点来?
病人:太忙了。
在这段对话中,因为医生只需要了解病人的大致情况,所以病人就可以用“挺厉害”“有一点”“好几天”“太忙了”等表示模糊语义的词语来回答。况且,像“头痛得厉害”之类的现象,即使病人想用表示精确语义的词语来回答也不容易。因为“头痛”的程度不可能用精确词语来描述。但从整个对话来看,正因为病人使用模糊词语,所以整个对话过程就显得自然和酣畅。
3.2 增加语言魅力
语篇模糊往往能产生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这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苏轼的《海棠》一诗为例:“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在诗中,诗人寓情于景,运用“袅袅”“空蒙”“夜深”等词语所表示的模糊语义,把清风袅袅、香雾漫漫的幽静月夜的动人景象描写得生动而逼真,具有意象上的美感,从而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作者把“东风袅袅”改为“东风风速为每秒一米”,将“夜深”改为“夜间12点整”,就会使该诗失尽诗意,索然无味。
又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用来描写美人的几句之所以脍炙人口,为人称道,也是与作者灵活运用模糊词语分不开的:“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说了半天也不知道究竟有多长、多短、多白和多赤,但却十分生动、形象、贴切,耐人寻味。
3.3 节省笔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在特定语境中,没有再让说话者接着讲下去时,就可以用模糊句来打住话头,达到戛然而止、简洁利落的目的。
(1)“奶奶,你放宽心,兰兰不是……”
“我不是说那个。这些年都过来了,兰兰跟我们吃了不少苦啊。她的心我知道。我是担心小红。”
——黎黎《兰兰》
(2)……也许,我应该想法求生?暂时答应他们的要求,出了洞再设法给大家报警,行吗?或者……但我知道敌人不会轻易受骗。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例(1)“不是”后面的语句省略,其表达的意思是模糊的。因为作者在下边一句要换转话题,谈到另一个问题上去。如果作者不用模糊句来截断话头,则难免要浪费笔墨。例(2)也是同样道理。
3.4 使语言委婉含蓄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或不敢说出确切的意思,就往往使用模糊语言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例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往往避免把话说得太死、太绝,而使用一些委婉含蓄的话语,以便给交际双方留下更多缓解的余地。又如,一些涉及政治、外交、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话题,通常要求使用模糊语言来掩饰、回避。有时,使用模糊语言却完全是礼貌原则的需要,避免使用那些过分直接、刺激乃至粗俗的话语。例如:
(1)“就算给你平反了,那又能怎样?说不定过几年再来一次反复。”竺鹃的话尖刻地刺着他的心。
“不会的,这次和过去不太一样,不会再有反复了。回家吧,我们仍旧在一起…你…你…不能……”老头干巴巴地劝说着。
——燕屏《沉浮》
(2)丹风:“妈妈,你放心,我不是灰心丧气。我想……”它的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陈登科《赤龙与丹风》
例(1)中,“你…你…不能……”表达了说话者有难言之隐,不便直言。例(2)中“我想……”也是如此。
3.5 恰当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为了表现人物对理想、信念和幻想等的向往、渴望和追求,人们通常在作品中运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活动。请看下例:
How the petals are, fold on fold, and the gladioli color. The autumn air. Strange grandsons, fall above the little gnome grandmother, the little spry grandfather, Paul in a frenzy of picture- taking before going. She, wandering the great house. Feeling the books; laughing at the make shoemaker抯 bench of a hundred years ago used a table. The ear turned to music. (Tillie Olson: Tell Me a riddle)
在老太太的潜意识里,过去的经历、现在的情形以及脑中浮想的事物纷乱地交杂在一起。老太太昏迷恍惚的内心和不由自主的意识状态通过语篇模糊的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
3.6 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语篇模糊使得语篇中包含有许多“不确定”和“空白”的意义,这自然成为召唤和推动读者进行创造性填充和想象性连接的基本驱动,它等待、吸引、召唤和促使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参与发现和创造,给他们以阐释和想象的自由,同时也给他们提供再创造的空间和机会。比如以形示意而产生的语篇模糊,读者不能直接从词语中获得语义信息而必须首先把语言转换成含有意象的画面,然后从对画面的欣赏中获得语义信息。以马致远的《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故意把一组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意象堆砌在一起,其实却组成了一幅有机联系的写意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然而,对这些意象的“复原”,则需要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3.7 隐藏说话者自己的真实意图
说话者要么使用间接的、不确定的话语,要么使用客观性的字眼,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让对方捉摸不定。比如:
A:这个周末我想在家举办一个生日晚会,我想邀请你参加。
B:我很高兴能去参加你的生日晚会,如果我到时没有其他的事情的话,我一定会去。
假如A与B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那么B的回答就毫无模糊性可言了。但是,假如A与B关系一般,那么B的回答就产生了不确定性:B可能确实想参加,但又怕不能准时参加,所以提前打个招呼。但这句话还有另一种更大的言外之意,即只是托辞而已,其实B本来就不想去,但为了让自己显得有礼貌,同时也为了维护对方的面子,他就使用了不确定的话语,既表示“很高兴能去”,同时又暗示自己可能去不了,这样,如果B再通知A,说自己去不了,就不会显得失礼了。所以,对于听话人A来说,要准确把握B的意图就要好好斟酌一番了。
3.8 表现作品人物的精神创伤
有些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利用语篇的模糊性来表现人物在经受生活、工作、政治、宗教等折磨后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例如Nathaniel Hawthorne的短篇小说Young Goodman Brown中就有这么一段:
“Ha! Ha! Ha!” roared Goodman Brown when the wind laughed at him. “Let us hear which will laugh loudest. Think not to frighten me with your deviltry. Come witch, come wizard, come Indian pow-wow, come devil himself, and here comes Goodman Brown. You may as well fear him as he fears you.”
这是Goodman Brown发自内心的呐喊,语篇含意有些含混不清,却相当客观、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错乱的精神状态。
无论是在口语语篇,还是在书面语语篇中,语义模糊性的存在都是一种客观事实。希望本文对语篇模糊的原因和功能的研究,能有效地加深对语篇模糊的认识,同时也能促进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3]文旭.语义模糊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6,(2).
[4]马可云、李建军、沈家煊.英语模糊语篇的特征[J].福建外语,2001,(3).
[5]李进喜.语义模糊性及语用功能[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6]李求梅.关于语用模糊的再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3, (1).
[7]项成东.语篇模糊与空间映射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陈平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