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王故里在绛县
2006-03-17刘永昌
刘永昌
尧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五帝之一,开人类文明之先河。尧王的出生地在哪里,据笔者考证,尧王故里在绛县证据充分。
史志记载,多处印证
1、《纲鉴》载:“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阿:《辞海》以“大的丘陵”释之。三阿即三座高大的丘陵。绛县尧寓村南面的三座大丘陵,称东尧岭、中尧岭和西尧岭,而且中尧岭的半崖上有尧王出生密洞,即在“三阿之南”,与史记吻合。
2、《世本记》载:“青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丹陵:《辞海》解释为“朱红色的山陵”。绛县尧寓村的三座土岭剖开表面黄土层,皆为朱红色的山石,地质与之相符。
3、《帝王世纪》载:“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或从母姓伊。”尧王的父亲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第四代孙,姓姬,母亲庆都是伊祁侯的女儿陈锋氏女姓伊。因尧王的父亲经常带兵出征,庆都与帝喾成婚后没有随军,一直寄居于伊祁家,生了帝尧放勋,从小就随了母姓,即“或从母姓伊”。由于尧是寄居舅父之家长大,因此,后人就把尧出生的村庄称为尧寓村,五千年来沿用至今。
4、《左传》载:“……唐人是以此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孔晁注:“唐氏,帝尧。”河东属大夏,而绛县尧寓村地属河东。
5、《汉书·地理志》:“河东大地平易,有盐铁之饶,本唐尧所居。”绛县属河东大地,铁矿丰富,本唐尧所居,并不含糊。
6、明嘉靖已未春《绛县志·序》载:“绛为尧之故墟,历年既远,沿革不同……。”故墟,即故乡集市。
7、清顺治十六年《增修绛县志·序》载:“贤人君子又生其间,往往有陶唐遗风。”陶唐氏即尧王的谥号。
8、清乾隆岁贡白云在《绛山赋》中记:“维绛唐尧之墟,冀州之域,而实之旧地也。”
“墟”即集市、城镇或都城,是先民生产、生活、活动的中心之地。绛县除尧寓村外,还有尧王初次定都的“尧都村”、尧王驻兵的“尧寺头村”、尧王大将史将军驻过兵的史村、尧王巡访时夜住过的“宿尧村”等等。
文物古迹,铁证如山
1、“唐尧寓处”古碑:
绛县尧寓村现存“唐尧寓处”古碑,碑左上方阴刻“大晋永和二年”(公元345年)孟春立,距今1600多年,为当时中国农村最早的石碑之一。右下方阴刻“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刊,邑庠次贡王民仰书”。碑高90厘米,宽48厘米,厚23厘米,顶呈半圆形。此碑为砂质岩,原正面刻字风化,后用背面阴刻原字体,碑文为清代重刊。
2、“陶唐遗风”石匾:
清乾隆七年三月初三,石匾始悬嵌于尧寓村古城门楼之上。长143厘米,高58厘米,厚度不详。
3、“巍严配天”石匾:
该匾原镶嵌在南尧岭全神庙山门之上,现庙宇塌毁,遗址尚存。石匾长138厘米,高63厘米,厚 12厘米,阴刻“巍严配天”四字,其中“天”,正是“尧天”的简略。
4、“创建寨记”碑:
该碑刻于明崇祯六年,碑高 150厘米,宽62厘米,厚20厘米。碑文为:绛邑南古帝尧寓后传□山前涑水河中南有□□环境□□□为茂盛□□万元□邑株为伏觐寓其内□□入□耕田凿井时作序□何有□□凿晋唐尧寓处为此庄之祗以得名也。此碑原在东尧岭尧王庙内,现存尧寓村。
5、古遗址百余处:
东尧岭尧王庙遗址,在尧寓村有娥皇、女英庙遗址,在尧王山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三尧岭有古灰坑、古陶窑、灰层、灰舀遗址多处。
中尧岭有历山古道,是宁夏、陕西、山西、内蒙等西北地区经垣曲古城黄河渡口,通往中原和湖广的古驿道。
翻过尧王山(即龙王庙山),向东是中条山要冲横岭关,向南是烟庄风风岗姜源墓。姜源是稷王之母,相传是在大虎峪前奇生稷王“弃”。中条山前的留庄村(现称柳庄),即尧王父亲帝喾妻子姜源氏留住的地方,现建有姜源圣母庙,横水镇汤帝殿内的娘娘庙是敬奉尧王父亲帝喾第二个妃子简狄圣母的地方。尧母庆都是帝喾第三个妻子,家在尧寓村。尧王出生于此,并从小生长、生活在这里是确定无疑了。
6、尧王故里——尧寓村出土文物100余件,有石锄、石铲、石斧、石锛、石针、石刀;陶器有陶豆、陶鬲、陶盘、陶并、陶杯、陶斛等。出土夹沙陶片数千片,完整陶器数件。这些都充分证明,远古时期尧王曾带领大部落在此地生产、生活,治国安民。
神话故事,代代相传
尧的出生神秘动人。据传有一次,尧母庆都在涑水河上乘船浏览,遇到一条赤龙在空中绕船舞动,感而有孕,14个月后,尧即出生于河南岸丹陵,名放勋,姓伊祁,号陶唐氏。尧是地道的“龙的传人”。
因为尧母庆都孕期长达14个月,生下的婴儿体形巨大,双目有神,且尧从小聪慧过人,制陶、农耕、渔猎等一见就会。所以炎氏族伊祁侯给他起名时颇费了一番脑筋。因此婴生地处三岭,岭岭皆土,三土为“矗”,故起名“矗”。而“垚”正是尧字的繁写。古“垚”字,《辞海》解释为“地高貌”。与此处地形相符。由于尧是随其母寓居于伊长儒之家,人们就称尧的出地为尧寓村,至今一直沿用。
更有趣的是,尧出生前东沟有水,而西沟干涸,就在尧诞生的当天,西沟崖下从石缝中神奇般地冒出一股清澈泉水。人们为了纪念此事,便将此泉称作“尧王泉”。迄今此泉汩汩冒涌,长流不断,冬暖夏凉,不仅是尧寓村人畜用水的源泉,而且滋润着千亩良田,历史的长河流淌了五千多年。
民间传说,源远流长
1、华夏第一都——尧都村
中国的形成是在帝尧时代奠定的基础,尧王被各部族首领拥戴为第一大首领后,采取了安邦抚疆的外交策略,建立了各个方国。尧王所统领的华夏民族当时称为唐国,此后汉人均称唐人。因为唐国为国中之国,所以称中国。河东大夏,山西晋南一带就是中国的源头。
相传尧王称帝后为选取建都的地方,进行了多处巡访考察。一天,尧带领大臣来到浍河南岸的——个村庄,这里依山傍水、物产丰富,浍河滩鸟翔负跃,荷花盛开,稻谷飘香.山坡上梯田层层,遍地牛羊。村民们热情好客,勤劳淳朴,对尧王一行,盛情款待。如同家人。尧王就在此村住下议事。大臣们建议建都此村,尧王欣然同意。由于尧王出身贫苦,他时刻不忘劳动人民的艰辛,不愿耗费人民的血汗钱,于是在建都后颁布命令,不准在首都建豪华宫殿,房屋以土木结构为主,规模以够用为准。此令深受百姓称赞,华夏第一都由此诞生,这就是山西绛县南樊镇的尧都村,五千年来此村名未变。尧王在尧都村执政20多年后迁都平阳(今临汾附近)。86年后禅让帝位于舜。
2、“巍严配天”石匾的来历
尧王是创建华夏文明的奠基者,是一位杰出的圣明君主。帝尧功绩浩大,概括为:大公天下,广纳民言,教民稼穑,丰衣足食;礼仪为本,政纲彰明;解厄安民,治国安邦;治理水患,铲除六害;协和万国,天下太平;选贤任能,禅让帝位。《史记·王帝本纪》载:“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尚书》记:“放勋钦明文,思安然,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孔子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帝王之德莫盛于尧。”说明尧之功大于天而无所不至。孟子说,尧的功绩“放乎四海也”。史学家称其为“仁智达道,圣德配天”。为了弘扬尧王的功德,后人就在尧寓村西尧岭修建了南庙,又称全神庙,并镌刻了“巍严配天”的大石匾悬于庙山门之上,昭示后人。
3、“陶唐遗风”石匾的由来
走进尧王故里尧寓村,尧王古城吸引着八方游人,古城门楼上镶有“陶唐遗风”的石匾,传颂着尧乡人民的优良村风。相传,大清乾隆年间,江南湖广一带流行瘟疫,当地有位有识青年为救治父老乡亲,北上五台山求得控制瘟疫良方,唯恐药方损失,便花钱在尧庙会上买了块宝石,请人把药方刻在宝石上,背负着往回赶路。当他来到尧王故里尧寓村时,不禁被当地的山水和古庙所吸引,竟至放下装有药方宝石的行束走进尧王庙,烧香叩头,然后沿历山古道来到黄河渡口,直到此时他才记起因着急赶路,将装有药方宝石的行束丢在了尧王故里的石碑下。那可是家乡父老乡亲的救命符啊!他急得手足无措,一夜间竟白了少年头。店主问明原委后,安慰道:“你不妨到尧王老家找找,听说那里素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村风,或许可以找到。”江南青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原路返回,只见遗物处已搭起一座茅草庵,却不见有行囊,他不由得大哭起来,哭声惊醒了庵中的老人。老人问明缘由后,从庵中捧出其行囊,原封不动地归还于他。原来老人拾到此物后,看到宝石上的药方,深知解救人命事关重大,怕失主找不到他家,便在此搭了茅庵,昼夜专门等候。江南青年接过药方宝石,从怀里掏出银两酬谢老人,却被老人婉言谢绝。江南青年感慨地说,到底是尧王故里,果真继承了尧王的美德,名不虚传呀!青年返乡后,依药方治好了乡亲们的疾病。翌年,他带领数百同乡,抬着“陶唐遗风”石匾,一路敲锣打鼓,鸣鞭放炮,于乾隆七年三月初三来到尧王故里尧寓村,将匾悬至城门楼上。
如今,美丽的传说为尧王故里增添了绮丽的色彩。寻根问祖的游人常在这里感受着华夏文明跳动的脉搏。
(责编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