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自主创新战略
2006-02-14
为什么要自主创新?
——时代的呼唤
2004年以来,一个响亮的声音——自主创新,如春雷掠过大地,响彻神州上空,经久不衰,深入人心。
2004年,北大方正等十余家企业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宣言;之后不久又有100余家企业在京联合发布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宣言。
2004年,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提出“自主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的论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8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提出“要把推动科技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胡锦涛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强调“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结构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2005年,在3月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长久地保持优势,取决于科技进步的速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并要求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作为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把自主创新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在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制定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明确提出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把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在2005年8月举办的中国广州花都汽车论坛上,围绕自主品牌建设问题引发了被媒体称为“龙何之争”的大讨论,进而席卷全国。当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发言中讲到“我们不能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汽车产业注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我们如能把最后剩下的五六家大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在中国落户,我认为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胜利,不一定要独资搞出一个中国自己的品牌,才是我们自己汽车工业的胜利。”语音刚落,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马上予以强烈反驳,指出“没有自己的品牌,在世界经济中就没有地位。”之后,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财经评论家、科学家和广大民众,纷纷加入这场讨论甚至是论战之中,时间长达数月之久,至今余波未息。
从企业到政府,从基层到中央,不约而同地以如此集中度、如此高频率、如此高强度地呼唤、强调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重要性,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过的。这不是偶然的灵感闪现,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使然。
自主创新,这是时代发出的急切呼唤:
提升国家竞争力呼唤自主创新。根据有关数据,中国在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居第44位,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的49个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下水平,这与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其表现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依赖进口。发达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至80%,而我国仅20%至30%。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提升城市竞争力呼唤自主创新。根据联合国按知识竞争力指数作出的排名,上海市在世界大城市中仅名列第119位,其得分是名列第一的美国旧金山的1/15。而上海市已连续几年位居我国各省市申请专利数量之首。
提升企业竞争力呼唤自主创新。根据国际经验,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必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一般其技术研发投入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不然,就将失去竞争力。而我国目前在大中型企业中,有71%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有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2003年企业新品开发的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66%。2004年我国180多家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国有大型企业申请专利总数仅6570余项,还不及美国、日本和欧盟一家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数多。
参与经济全球化呼唤自主创新。世界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核心竞争力,就难以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分享全球化的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代表着市场控制权、利润控制权和收益控制权,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你就会失去市场控制权、利润控制权和收益控制权。
要看到,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获得了巨大进展,实力大为增强,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正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是单纯引进技术战略没有达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事实证明,核心技术是引不进来的,丢了市场却没有换到技术。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限制,不仅国防技术,就是民用技术也有许多限制,如美国的气象预报数学模型根本不准向中国出口,而欧盟则明文规定,向中国出口的气象预报模型必须有10年以上的差距。这就有使我国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的风险,而打破这种循环要靠自主创新;二是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挣扎徘徊。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跨国公司对我国采取价格歧视、过高定价、掠夺性定价、搭售行为和拒绝许可等多种方式,获取了高额利润,掌握了市场的主导权和收益控制权,使我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名不副实,有成为“世界加工车间”的现实危险。加入WTO以后,针对我国的技术壁垒不仅没有丝毫松动,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享受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的同时,被当作我国比较优势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却被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搞得很尴尬。而要摆脱这种被动不利局面,要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前进,就必须要靠自主创新;三是缺乏核心技术,失却市场主导地位,长期受制于外资,必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自主创新。近27年来,我国GDP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一跃而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这是了不起的成绩。但要看到,这种增长速度是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条件实现的。2004年,我国GDP占世界GDP的4%,但却消耗了世界12%的能源,25%的氧化铝,28%的钢材,50%的水泥。这是人均GDP1400美元左右的消耗。如按此消耗标准,到2020年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这种消耗也会随之增加2倍,这是绝对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不仅按我国目前的这种高消耗难以为继,即使按当今发达国家的消耗水平也将难以为继。因为据有关专家的分析,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7亿人口已经占有并消耗了目前全球年产出资源产品的80%,而我国人口是其2倍,即使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资源消耗标准计算也是不可能的。何况在中国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增长也要参与消耗与争夺这剩下20%的全球资源产品。
但这并非已经无路可走,出路在于自主创新。按照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先生的分析,我国的自主创新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而我国尚不具备、发达国家也不卖给我们的技术,我们要自主创新去解决(如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二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经完成,从物质产品的资本市场转向非物质产品的资本市场(虚拟资本市场),因而在物质产品生产中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大大减弱,使我国要继续完成工业化所需要的技术,从长期看发达国家也没有了,即使想给也给不了。因此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就不应只是单纯地接续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更不应仅仅瞄准进口替代,把关键技术做到国产化就满足,而是要走一条发达国家也没有走过的技术创新道路。换句话说,我们的自主创新既要解决对我国是新而对发达国家却不新的核心技术,更要解决对我国与对发达国家都是新的核心技术。这样的自主创新,才能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世界产业转移规律呼唤自主创新。从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看,制造中心从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向日本、韩国和拉美国家转移,不同的是,日本和韩国十分注重在引进技术过程中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拉美国家却忽视了自主创新。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本和韩国因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增长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得以长足发展,先后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而拉美国家则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未能完成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当制造中心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时,便陷入了被经济学家称为“拉美陷阱”的困境之中,这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上表现最为明显。当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时,制造中心的向外转移是早迟的事,如果现在我们不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那时就可能会重蹈“拉美陷阱”的老路。
据分析,现在世界上有两种转移趋势,一是制造转移,一是知识转移(如办公室业务外包)。前者目前以中国农村劳动力受益最大,后者以印度的青年知识阶层受益最多。我国政府和企业现在在抓住制造转移契机时,还应重视抓知识转移趋势,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及其价值制造的同时,还应抓住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的就业及其价值创造。这两者,都不能脱离自主创新。不然,就会犯丧失战略机遇期的错误。
能否自主创新?
——条件基本具备
上述分析,充分地证明了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对自主创新有畏难情绪,他们或认为企业目前忙于生存之战,无暇顾及自主创新;或以跨国公司实力雄厚、中国企业实力薄弱为由而不敢在自主创新上亮剑,缺乏“亮剑精神”;或者仍对以市场换技术、引进核心技术心存幻想;等等。换句话说,目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可能的吗?或者自主创新的条件具备吗?
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按照唯物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自主创新也是如此。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五大条件基本具备:一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市场条件已经具备。20多年来,企业采取引进中低技术“先占市场”策略,取得较大成绩。现在中低技术占领市场的空间正在缩小,在成本上升背景下,需要增加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意味着拉动自主创新的市场条件正在形成。二是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条件的形成。目前我国已有100多项重要制造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这种大规模制造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可以有效地被分摊,这就为中国众多产业从制造环节向核心技术研发环节拓展提供了条件。三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环节比重上升。2002年以来,我国重工业比重提高,并且技术密集的加工工业的比重快速上升,这对高技术形成了大量需求。这一需求使技术供给者为了贴近市场、提高技术适应性和竞争力,会日益增多地把研发环节转移到中国来,这既是跨国公司近年来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条件,也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条件。四是较大幅度的科技投入。近几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研发投入金额有较大增加,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从2000年突破1%,2003年达1.31%、投入金额1539.6亿元,到2004年已达1.35%,投入金额1843亿元。过去10年中,我国研发投入的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位(虽然这与起点低有关)。五是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丰富。目前总量已达3200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10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每年毕业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增强。据中国企业新纪录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资料,从新纪录发布活动开展10年以来,向社会发布的新纪录项目数以每年31%的速度快速增长。从1996年第一批发布50项新纪录到今年第十批发布578项新纪录,10年间中国企业的新纪录规模增长了10倍。已经发布的2676项新纪录,涵盖了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的创新成果,其中一些重大创新项目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同期的先进水平。虽然自主创新尚未成为中国企业普遍的自觉,但中国企业新纪录的一再刷新至少说明,在目前条件下进行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是可能的。许多企业之所以未能坚持自主创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自主创新不能“等靠要”。自主创新无疑是需要条件的,但这个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等靠要”来的。套用王铁人的一句话就是有条件要搞自主创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自主创新,这可以说是自主创新的辩证法。“两弹一星”、“神六”等等核心技术都是自主创新的成果,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的结果。在自主创新问题上,停滞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自主创新问题上,中国企业尤其要下决心打破对引进核心技术的幻想,要打破对外国技术的“路径依赖”惯性。说到底,这种幻想与依赖,是“等靠要”思想在国际化中的表现,是一种懦夫与懒汉的思想。有些同志会说:能引进技术我们为什么要去自主创新?的确,如果我们需要而又能够引进的技术,今后肯定也还会继续引进一部分。但事实是,过去我们所能引进的技术往往是中低技术而非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确是引不进来的,如汽车产业、彩电行业、电脑行业等等,20多年引进了许多技术,但几乎没有一项是核心技术。正如日本驻华使馆一位官员伊藤忠太朗早就指出的那样:“中国似乎过多地希望外企转让技术,但是依靠外企能否实现技术转让,值得怀疑。只靠引进生产线,与外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叫旁观者清。
有的企业家指出,现在外国对我们的技术控制越来越严格。回头看我们的合资企业,无论怎么合作,或者独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哪一家也没有把他们的核心技术真正转移过来。他们或者把合资里面的技术部分拿出来,或者把研发中心拿过来但实行更独立的管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软科学计划重大课题《利用外资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表明,迷信全球化而强调以外资和外国技术弥补我国的比较劣势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该课题对北京、上海、苏州、东莞等地进行的大型问卷调查显示: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主要以其母公司的技术为基础,但主要以进口母公司的机器设备为主,对母公司的无形技术(知识积累)的引入程度不高,外资企业的研发支出和研发队伍规模普遍偏小,专利数量较少。调查显示:14%的企业明确表示过去几年中没有研发支出,年研发支出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数量仅占总样本量的14%,没有研发人员的占11%。有91%的外资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国内专利,申请国际专利的仅占13%。外资企业对华技术扩散十分微弱,技术溢出效应微乎其微。调查还表明,有60%的外企认为没有与当地政府发生过合作,77%的外企表示没有与政府研究机构有过正式合作,79%的外资没有与国内企业进行结盟的意愿。
美国企业界有句名言: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对中国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说不。在这里,绝对需要的是对自主创新的渴望激情、坚持不懈的韧性和竭尽全力的主观能动性。
由谁自主创新?
——培育合格主体
对于自主创新这样一项伟大战略使命,仅仅认识到必要性和可能性还不够,还需要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合格主体去担当,才能真正完成。
培养合格的政府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各级政府承担着重大的职责。政府主体要通过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经济大环境、政治大环境、法律大环境和文化大环境。具体地说,就是要制定一整套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修正或废止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中不利于甚至阻碍自主创新的内容,清除自主创新的法律、体制、制度、政策障碍。尤其要研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体制,在产权激励制度、投融资制度、税收政策、知识产权制度、信用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使整个法律制度、政策环境有利于自主创新。如被企业广为诟病的外资超国民待遇就应该收回。据分析,目前外资企业的平均负担率为11%、内资企业的负担率为22%,国有大企业的负担率超过30%,内外资企业实行两套税率,使内资企业处于不公平竞争地位,阻碍了内资企业的科技创新。又如政府采购法的制定,既要考虑不保护落后,更应有利于鼓励、支持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又如,《反垄断法》应尽快出台,以克服外企专利包围中国企业和知识产权滥用等问题。再如,各级政府都应从对GDP增长和外源经济的崇拜(宁赠外资,不予内企)以及对部门利益的追逐中走出来,从公共利益高度完善监管与服务,同时要改变偏好外资经济、只重眼前利益的官员文化。
针对“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不需要国家意志,反对政府必要的干预,尤其反对以国家力量发展战略性产业”的观点,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专家梅永红认为,日韩经验证明,积极的产业政策特别是对战略产业的支持,是后发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有效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世锦认为,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重点,一是促进国企改革深化,建立多元股权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国企领导人的选用方式,克服短期行为,鼓励长期行为,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长效机制;二是政府对各类经济体一视同仁,鼓励公平竞争,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三是加强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建设;四是政府通过对前沿性重大项目、共通性技术项目的支持,带动和协调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培育合体的企业主体。有研究表明,在世界近10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中,对经济发展起决定的技术几乎全部源自企业。当今时代,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据几年前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在全世界100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有一半以上是公司而非国家。全球200家最大的公司控制的经济活动不少于全球的28%,其在全球的销售额大于除9个最大国家之外的182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这些大公司不论属于哪个国家、何种行业,其共同点是都有自己的知名自主品牌、可靠的质量、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这些又源于企业自身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的较量在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巨大。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总额不及世界企业500强的1/10,分别只有世界企业500强的8.4%、7%和6%。我国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只相当于IBM公司一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宝洁公司年均专利2万余项,上海家化3年共申请专利582项。另有数据表明,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超过3/4为外国企业所有,在其余1/4的专利中,国内企业为主体申请的不到20%,成为最薄弱的环节。如在中国最擅长的中药行业2004年的452件专利中,个人申请占80%-90%,企业申请的不到20%。这说明,中国企业尚未普遍成为自主创新的合格主体。为什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这就要从制度、体制、机制上解决企业自主创新的观念、动力、条件等问题,把企业培育成具有自觉自主创新意识的合格主体。
要培育合格的自主创新的企业主体,关键在于培育企业家群体的自主创新意识、责任、胆识与胸怀。按照经济学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括5种情况:第一,引入一种新产品;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第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第四,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第五,采取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包括:第一,把社会需求变成可以产生经济成果或社会成果的一项成功事业;第二,创新同时也是让资源能够更多地或者更有效地创造财富。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的基本精神,缺乏创新精神就不能称为合格的企业家;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领航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自主创新的合格主体。
因此,要培育合格的自主创新的企业主体,就要十分珍惜、爱护企业家,为企业家群体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发挥企业家的核心作用。
培育自主创新的其它合格主体。在自主创新体系中,除了合格的政府主体和企业主体之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重大实验室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主体。在西方国家,政府和大学实验室也是产生重大创新突破的地方。在我国,要克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实验室创新意识不强、动力不足、投入较少,机制、体制不顺的突出问题,要解决教育科研与市场脱节、与实践脱节、与生活脱节的突出问题。科研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有利于贯彻自主创新战略,有利于培育自主创新的科技队伍和教学队伍,做到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前沿课题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找准定位,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培育自主创新的员工主体。企业的创新也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也好,靠的是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取得创新成功的企业实践表明,自主的员工、自发的承诺(即把事情做好的愿望)以及学习的环境,是创新的三大条件。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认为,对于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而是每一个人都在“人单合一”的前提下,对自己所应该拥有的市场进行创新。人人都应创新,人人都能创新。要相信、依靠、培育员工,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和动力。
各类自主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战略中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在竞争规律、利润规律的推动下,在振兴中华使命感的召唤下,各类自主创新成果就会如雨后春笋一样争先恐后地从市场经济的原野上茁壮成长起来,普遍而持久不衰。
怎样自主创新?
——道与术并重
自主创新要取得成功,就要遵循创新之道,运用创新之术,以道驾驭术,以术体现道,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自主创新中的各种关系。
要正确认识创新的内涵与外延。有的专家指出,创新有大小之分,“小”创新指产品、流程、服务或商业活动方面的创新;“大”创新指的是管理方面即组织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可、无企不可。它不仅是一种新技术、一种新产品、一项新服务,而且是一种新文化,是员工的创造力和一个组织的能力。换句话说,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认为,有些企业由于不了解创新的内涵,不懂得创新要走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道路,以为创新就是创造全世界没有的东西,以为创新就像农民种田一样可以在XXX园里种出,从而走入误区之中,浪费了时间、资金与机会。
要培育健康的自主创新文化。通过自主创新铸就行业霸主地位的大连振邦氟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良说得好:“中国企业很难做大的原因,并不是实力不如他人,关键在于没有找准自己与众不同的定位,并一直去坚守;不能抵制眼前利益,而总是为眼前利益牺牲目标;不能静下心来走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而是选择盲目跟风。”这说明,创新取胜,首先要有正确的创新战略,还要能持之以恒地坚守这一战略。以急于求成的所谓“短平快”心态搞自主创新是有害的。
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有许多方面。敢于创新的勇气,善于创新的智慧,宽容创新失败的氛围,激励创新的动力,把创新中的意见分歧化为建设性冲突的心胸与技巧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久前,深圳市出台法规,对改革创新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国家机关、公立非营利机构和人民团体可以对提出有重要价值的改革创新意见或建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公务员对改革创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应当作为晋升其职务、级别的重要依据;只要改革创新方案程序符合规定,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牟取私利,也不存在与其它单位或个人恶意串通的,即使工作发生失误,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造成一定损失,可以免于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这有利于营造自主创新的大环境。
自主创新,既依赖个体的创造力,也依靠跨职能的组织协调能力。如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存在战略分歧、技术争辩和方案比较,是十分正常的。如果对此缺乏充分自由争论与民主选择的创新氛围,把分歧、争论等变成拉帮结派、人身攻击、利益团体、或耍政治手腕施加压力等等恶劣文化,冲突就是破坏性的,就会扼杀创新的各种意愿。诺基亚说:“没有任何一个想法不值得一听,没有任何一个想法不值得尝试。”这就是一种有利创新的文化。
培育创新文化,需要改善并建立创新主体间的良好关系。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全球干事、前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副总监尼克·赞纽克认为:“当关系改善的时候,知识也开始增加,当知识增加的时候,创新,包括制造的创新、营销的创新与设计的创新,都在不断地提高。”在我国,嫉贤妒能、文(武)人相轻、等级阻隔或曲意迎合等恶劣关系与文化是健康和谐关系的大敌,在培育创新文化上尤应加以克服。
要正确认识处理自主创新中的各种关系。要提高自主创新的有效性,一要正确处理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中,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大通病,有钱买马,没钱装鞍。日本企业可以说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数据显示,其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费用之比是1:10,而我国企业却正好相反,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二是普遍创新氛围的营造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关系。在企业的自主创新实践中,应该使创新意识、创新行为成为员工普遍的自觉。但伤其一指不如断其一指,在财力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集中财力人力,找出最主要的影响企业发展全局的重点课题进行创新攻关,以求尽快突破,取得成效,进而以点带面,这样效果更好。三是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在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前沿性技术创新时,要充分考虑到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的创造,能被本企业率先享有,力求避免本企业开发出创新产品却被市场追随者超过,自己栽树、他人摘桃的事情发生,以保证本企业能从自身开发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中收获最大的利润和价值。四是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既要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又要重视该新产品形成的新价值链的创新;既要重视企业内部关起门来所作的研发设计,又要重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伙伴联合研发设计,这样才能避免“创新孤岛”现象发生。五是适应型客户导向与引导型客户导向的关系。适应型客户导向的创新只能满足当下市场需求,引导型客户导向创新可以预测、引领、发现并开发未来的新兴市场需求。把握二者关系的度,既可把握住今天,又能掌握住明天。
要建立研发队伍和创新激励机制。自主创新是人去实现的,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技术研发领袖带领一支志存高远的研发队伍,承担自主创新中重大的攻关任务,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他们在自主创新中冲锋陷阵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还要把研发团队的创新活动与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与智慧紧密结合起来,与创新改善的各种合理化建议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能使自主创新活动成为少数人的孤军奋战。如丰田汽车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其领导曾自豪地说:“我们的汽车就是由职工的建议凝结而成的。”该公司职工因提合理化建议而获得的奖金比工资还多。如果我们不但学会了运用员工的双手,而且学会了运用员工的头脑,那么创新的智慧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真正形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生动活泼的自主创新局面。
(责任编辑: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