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创新 创建百年油田

2006-02-14王玉普

企业文明 2006年1期
关键词:大庆油田采收率勘探

王玉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大庆油田作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多提供油气资源、多上缴利税,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根本所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力实施 “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战略,努力追求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的和谐统一,切实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尤其是油田即将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资源接替难、特高含水期开发难和外围增储上产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走出一条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更强国际竞争能力的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推进创建百年油田实践,实现“十一五”期间持续有效较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追求油田开发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和谐,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企业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壮自身、推动社会的发展。大庆油田始终把科技进步放在企业发展的主导地位,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形成了一套自主研发、系统配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勘探开发配套技术,不仅历史性地解决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大难题,而且目前仍然发挥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可以说,大庆油田的发展史是一部自主创新的科技进步史,是一部为祖国加油的无私奉献史。

会战初期,国民经济困难,国家极度缺油。大庆油田创新应用陆相生油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发现并高速度、高水平地开发了大庆油田。此后,随着向斜区岩性油藏勘探理论和技术的应用,陆续探明各级储量20亿吨以上。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发不久的大庆油田,半数以上油井油层被水淹,采收率不到10%。大庆油田提出“非均质”开发理论和“高效注水开采”的方法,研发了“六分四清”综合调整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单层突进和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日产百吨以上的高产井成批涌现出来。

70年代,面对开发储层多,非均质性突出的油田,大庆油田创新形成了“分层调整开采”技术和“层系细分开发调整”技术,增加储量近10亿吨,油田快速上产,1976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

80年代,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大庆油田摸索出一套开发表外储层的技术,突破了低贫油层的开采禁区,表外储层地质储量达到7亿吨,可采储量近2亿吨,实现了第一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十年目标。

90年代,为了响应石油工业战略西移的重大决策,大庆油田实施“稳油控水”系统工程,涉及到以精细地质描述和可采储量预测等9大配套技术及上100个攻关项目,3年含水上升率不超过1%,5年累计多产油610多万吨,累计增效150多亿元,实现了第二个年产5000万吨稳产十年目标。

1996年,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试验,聚合物驱油技术开始在工业推广应用,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聚合物驱年产油量已突破1000万吨,约占油田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大庆油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保证了连续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5年来,形成了一整套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和非均质大型砂岩油田地质开发理论及工程技术系列,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累计取得科技成果9400多项,其中9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0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

追求持续有效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大力推进创建百年油田战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能不能在“十一五”这个关键时期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加快发展很重要。尤其对于大庆油田这样的企业,在国家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奉献油气资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怎样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我们提出了“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发展战略,并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构想,通过创建百年油田,建设高科技、综合性、现代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和具有强劲竞争力、成长力、生命力的百年企业。

在创建百年油田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矛盾和挑战,要战胜这些困难,实现既定目标,主要途径就是靠科技创新。无论是找资源、降含水、控递减,还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需要一流甚至超一流的技术水平。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通过开展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十大”现场试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技术换资源,以技术闯市场,以技术拓空间,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是研发多找油的技术,提高资源探明率。资源是创建百年油田的基础。面对油田资源接替紧张的局面,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甩开预探,大胆创新勘探思路、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大打勘探进攻仗。发展并形成断陷盆地断块群油气藏勘探地质理论,完善了盆地评价、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评价等3项现代勘探评价方法,发展了二维、三维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近平衡、欠平衡钻井技术、复杂地层测井油气水层识别技术、气相色谱录井油气水层识别技术、储层压裂改造技术、试油技术等6项勘探配套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积极寻求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目标和新突破。目前,初步形成4个亿吨级储量后备区,4个3000万-5000万吨级储量后备区和5个甩开勘探区。今年,葡萄花油层首次整装提交预测储量1亿吨,海拉尔盆地提交探明储量1亿吨。

二是研发多采油的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立足于提高水驱采收率,在老区开展了三类薄差油层井网加密及提高采收率试验等,提高采收率1~10个百分点;立足于提高外围难采储量动用率,开展了裂缝不发育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开发试验等,使外围难采储量的动用率达到90%以上,外围油田年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400万吨以上;立足于提高聚驱及聚驱后采收率,开展了三次采油试验,将使油田采收率提高到60%以上,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等聚驱后采油技术,还将使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油田主力油层采收率已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近15个百分点。“十大”现场试验成功后,可增加可采储量3亿吨以上,从而为创建百年油田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和技术支撑。

三是研发多找天然气的技术,提高天然气转化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要实行油气并举,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大力支持开发利用天然气,逐步改善能源结构。在大庆油田找大气田,是几代大庆人的梦想。近几年,大庆油田公司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研究力度,形成了室内勘探目标识别、钻井过程中减少气层污染、试气工艺措施等配套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已探明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规模,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再探明2000亿立方米。我国第一大油田已成为东部陆上第一大产气区,这对于平衡和改善我国天然气资源宏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依靠核心优势技术,提高市场占有率。当今世界,科技制胜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流,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市场竞争能力。大庆油田具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世界能源再分配的“敲门金砖”。大庆油田的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哈萨克斯坦肯吉亚克岩上油田的试验取得了成功。试验区综合含水下降54.7%,日产油112吨,较试验前的13.1吨上升了98.9吨,提高采收率10%以上,为滨里海地区类似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有效手段。印尼国家石油公司考察团两次来到大庆油田调研,对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决定合作开展印尼TAP油田聚合物驱油可行性研究项目。目前,大庆油田公司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已进入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尼等国际市场,成功收购了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3个开发区块,在海外独立勘探开发油气田有了良好开端,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惟一一家在海外扩张迈出实质步伐的地区公司。

大庆油田公司成立5年来,申报专利639项,其中发明专利143项,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专利大户,被评为全国专利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桥式偏心分层开采及挖潜配套技术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4年《阵列式阻抗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泡沫复合驱油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在2020年前油气当量继续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奠定了基础。

追求人才培养与企业成长的和谐,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积蓄发展能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企业的发展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石油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挑战技术极限,必须建设一支素质一流、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大庆油田公司把人才作为资源型企业的第一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人才,激励人才,使人才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现。

一是突出能力培养,建设核心科技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实施能力关怀,公司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加大培养力度,采取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送到国外专业院校培养深造,加任务、压担子,承担重大科研、技术开发和现场试验项目,开展技术带徒活动,促进人才成长进步。同时,加强外部人才引进,通过特薪引进人才,吸纳引进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年薪招聘人才,建立特聘专家制度,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为公司提供科技咨询,指导项目攻关;通过合作借用人才,以项目招标为载体,面向社会,广募群贤,引进外脑,为我所用。建设一支集在职、兼职、挂职人员于一体的高精尖人才队伍。目前,公司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844人,涌现出各领域的领军人物387人;现有本科学历人员11306人,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0893人,技师、高级技师939人,借聘到CNPC海外公司工作185人,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

二是突出人才激励,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实施以业绩导向为主的薪酬激励,制定出台了重大项目课题制管理暂行办法,对公司级主要科技项目全部实行课题制,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激活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科研人员通过承担科研课题拿酬金,通过取得“高含金量”成果获重奖,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拿提成。近几年,先后对重大科研项目分别奖励50万元,对突出贡献者分别重奖20万元;实施以命名表彰为主的精神激励,对业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公司成立以来,先后表彰功勋员工11名、杰出员工295名、优秀员工2.7万人次、党员科技标兵5名、党员技术能手5名、十大杰出青年20名、青年创新创效英才10名;实施以提拔重用为主的成长激励,对技术人员建立了资深专家、高级技术专家、技术专家、公司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厂(分公司)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等共6个层次的核心人才成长通道,每月享受特殊科技津贴,使科技队伍成为备受青睐的群体、高收入的群体、充满活力的群体、能力提升最快的群体和大有作为的群体。

大庆油田公司通过大力实施科兴企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2000-2004年,累计生产原油2.49亿吨,天然气107.6亿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4348亿元,上缴利税3528亿元,纳税额连年位居全国第一。2004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利税总额达880亿元,续写了全国纳税第一、原油年产量第一、油田采收率第一的历史纪录。今后,我们将坚持不懈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让大庆红旗继续高高飘扬!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大庆油田采收率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勘探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