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诸子修身小议

2006-02-02王青松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2期
关键词:忠信颜渊荀子

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可见孔子所说的“仁”,包括“爱人”与“克己”两个方面。从“爱人”方面说,就是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伦语·雍也》);从“克己”方面说,就是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语·卫灵公》),这样才能做到“身正”,而“身正”就能做到“不令而行”(《伦语·子路》),就可以“天下归仁”(《伦语·颜渊》)了。

孟子继承孔子上述学说,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棗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将这种“仁之端”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就能达于“仁”。君主将“不忍”的“仁爱之心”“加诸彼”,推及到百姓,则可以“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就可以“王天下”了(《孟子·梁惠王上》)。

与孔孟重仁轻利不同,墨子并不排斥利,将“利”与“忠信”相提并论。他在《节用》中说:“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同时也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并且注意到别人对自我修身的重要影响,根据他人的经验教训帮助修身。“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尤其强调“力事”的重要性:“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重视实际的“功”:“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突出“名”对“功”的依赖性,要求“君子以身戴行。”(以上见《墨子·修身》)

荀子显然吸收了孔孟自省式的修身方式,和墨家关于他人对自我的影响,提出“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指出:“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并发展儒家礼,要求内在的品质与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饮食、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进而得出:“礼者,所以正身也。”要求人士君子:“礼恭敬而心忠信,本礼义而情爱人。”做到外在的“礼”与内在的“情”的统一,让人有所效仿。所谓“非礼无法。”(以上见《荀子·修身》)

荀子还进一步扩大修身的范围,将修身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要求为君者“尚贤使能”,善于发现人才并大胆使用人才;能“群人”,即“善生养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用贤人之后,要“参之以礼”,“稽之以成”,“校之以功”,这才是“人主之道”。如此则“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以上见《荀子·君道》)比之孟子的“推恩”说,不但扩大了修身的范围,而且更具可操作可检验的实践性品质。

韩非子反对儒家的“礼”,认为礼是对内心真实的掩饰,他在《解老》中说:“礼为情貌者也……夫君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其法治思想,无非是进一步将“礼”政令化、国家化)但对其老师提出的“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荀子·君道》)的修身本位说是赞同的,并从哲学本体论上对修身的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道”与“德”的关系。“道有积而积有功;德者,道之功。”认为“德”是“道”在其体事物上的体现。还从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身”是达“德”的必要条件,通过“修身”经“德”而致“道”,达于对宇宙万物本体把握的无上境界。“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故日:‘修之身,其德乃真。真者慎之固也。治家,无用之物不能动其计,则资有余,故曰:‘修之家,其德有余。治乡者行此节,则家之有余者益生,故曰:‘修之乡,其德乃长。治邦者行此节,则乡之有德者益众,故曰:‘修之邦,其德乃丰。莅天下者行此节,则民之生莫不受其泽,故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修身者以此别君子小人,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以上见《韩非子·解老》)将修身与治家治乡治邦平天下联系起来,与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似重复,其实是在更高哲学上的把握。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尽管主张各异,但都一致地强调修身的重要意义,反映其重视主体人格修养,注重身正影从的客观效果,其对我们今天加强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王青松,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忠信颜渊荀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百岁“武痴”
百岁“武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
高管偷腥“小萝莉”难脱身,逃亡千里血案收场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