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当代思考
2006-02-02郭德好
一
“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宋代理学家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说·系辞下》)《张子正蒙》鲜明而深刻地表现了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之同时的儒学大师二程亦认为“人与天地一物也”。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很多学者都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源于思孟学派。的确,“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根主线,贯穿始终。由《中庸》可见子思“天人合一”思想之端倪:“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继承了子思的衣钵,创立了性天相通说。到了汉代,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初步总结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到了宋代的理学,“天人合一”思想才明晰并成熟起来。
其实,“天人合一”不仅是儒学的传统,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周易》中已有萌芽,道家、墨家和杂家等更是从不同侧面阐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甚至可以说,在道家的思想中,人与天的关系更加清晰。《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亦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天人合一”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张岱年认为:“‘天人合一主要包括两层意义:其一,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普遍规律;其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1]其实,总括起来是一个意思——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华思想大辞典》进行了明确的表述:“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对人与自然的区别这一问题上模糊而笼统,其目光专注于人和自然的统一上:一方面,自然是人生成的基础,亦是人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又不能脱离自然界。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和”,只有和,才能共生。既然是“和”,人就要尊敬天,天也要体察民情民意,人与自然应该是朋友,彼此平等和尊敬。世有“天道”与“人道”,“人道”必须符合“天道”。张载认为,实现人格、品德完善的途径抑或最高境界是“诚明合能”。“诚”是“天”在“人”中之德,“明”是对于理想以及一己之“德”、“能”的觉悟。换句话说,“诚明合能”的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还是一个美学范畴,它揭示了美的最高境界——和谐。崇高是美,优美亦是美,和谐是优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和谐体现了万物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既给人类的精神与品质的生成提供了机会,也给自然的完善与圆融以及生生不息提供了契机。这是一种外在美,更是一种内在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诚明合能”、“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生生不息,这种美的境界体现了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天人合一”也成为中国人审美境界的最高追求。
二
中国人之所以把“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追求,也是有深刻原因的。
首先,这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有关。第一,农业社会所采用的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周期长,与工业相比,更明显地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对自然的顺应是维持生产活动的前提,人们必须特别注意自然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天吃饭的,因而对天有一种深厚的感情。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耕耘,直接与大自然接触,为大自然的静谧、深沉所熏陶,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恩赐感激之情,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第二,中国是农业社会,社会关系比较单纯,很少横向联系,不像西方国家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关系复杂,因而人们不大喜欢剧烈的冲突和变化,从心理上希望过着和谐宁静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心理方式养成了他们顺应自然,追求不求人为的和谐,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审美境界的审美情趣追求。宗白华曾说:“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2]P415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异质同构的关系。
其次,这也与我国古代人的信仰相关。我国古代文人大多信奉儒家思想,儒家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生在年轻时多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希望“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他们在得志时就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但是有时失意,便会遁世退隐,放情于山水世界,与大自然融在一起。有些文人信奉老庄思想。老庄主张恬静淡泊,修身养性,顺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在年轻得意时多信奉儒家思想,而年老、失意时往往转向老庄和佛教。可见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把和谐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所以形成了对“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追求。
三
钱穆曾认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3]。的确,“天人合一”在当今仍能给人们很多启示,对它进行重新审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认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天人合一” 至少能给我们以下两点的思考:
第一,“天人合一”话语中的环境意识。“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然而,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欲的膨胀,造成了对自然界的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面对当代的环境危机,人类应该具有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因为这关系到人类整体的存在和发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忽视或者抹杀人类的利益,恰恰相反,这是为了人类最大的利益。当代环境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人类实践能力增强的表现,但是局部的、个别的利益妨碍了整体的、公众的利益,也就是说个体或群体利益的获得是以损害人类整体利益为代价的。遗憾的是,个体能力的增强不仅没有成为人类发展的催化剂,而是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定时炸弹。我们今天反思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也是从人类的角度进行的反思,其目的不是要把人降低到自然物质的存在,而是要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今天要使每个公民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不容推卸的责任,同时从各方面加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而进行的联合,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天人合一”与人们的道德境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无疑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的。“天人合一”十分注重人的自省、自律,这也是现代人提高自我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天人合一”中“自省”、“修身”、“慎独”等修养理论及修养方式,对于我们完善自我人格和升华人生价值,至今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总之,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中关于修养的系统论述及付诸实践的经验,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重新对这一学说进行审视的意义所在。
注释:
[1]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85,01期.
[2]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A].宗白华全集:第二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04期.
(郭德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