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年度中国十大金融事件 十大金融人物

2006-01-19高广春

银行家 2006年1期
关键词:改革

高广春

编者按: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昂首急行的姿态,作为其中枢的金融则是进行了一场近乎惊险的跳跃。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倒计时钟即将谢幕,可是我们却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准备妥当,我们的惟一选择就是只争朝夕。那么,在中国金融业匆匆走过的2005年中,可以沉淀给2006乃至更长远未来的人和事有哪些?本刊梳理出的十大金融人物和十大金融事件可望为所有关心中国金融业未来的人士提供一隅之见。

按照中国的传统,“十”代表完美,但我们坦诚“双十”的确无法对中国金融业在过去一年里的风雨历程做出完美的概括。我们深知,中国金融业一刻也离不开无数普通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我们也清楚,本刊的“双十”概括肯定会引发一些争论,但争论是一种常态。2005年的中国金融业正是在争论中度过。

2006年,争论将会持续,但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也必将执着前行。

十大金融事件

1、央行成立上海总部

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上海总部主要以现有的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为基础进行组建,作为人民银行总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行的领导和授权下开展工作。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兼任上海总部主任、行长助理马德伦和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分别兼任上海总部副主任。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负责中央银行部分操作性业务,这将更加便利中央银行从金融市场一线获取信息,从而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业务操作和动态微调,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效率。此外,根据总行授权,上海总部还承担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等总行直属在沪单位管理工作,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联等有关机构的协调、管理工作。

上海总部的职能定位是“总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平台、金融市场监测管理平台、对外交往重要窗口”。设立央行上海总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决策与操作体系,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水平;有利于发挥贴近金融市场一线的优势,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金融服务、特别是金融市场服务的效率;有利于扩大上海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新步伐

2005年7月22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人民币对美元的初始汇率调整为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至此,备受瞩目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7月22日之后,人民币汇率一路上升。截至12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达到了8.0730,创下历史新高。以8.0730计算,人民币汇率收盘价较汇改之前的8.28水平,累计升幅达到2.456%。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政府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充分考虑到国内改革和发展需要以及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之后进行的。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3、央行推出短期融资券

2005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5月26日,华能国际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5家企业成功发行了7只短期融资券,分布在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四个期限品种,总面额共109亿元。其中一年期短期融资券的参考收益率为2.92%。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分别担任了7只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农业银行、中信证券等8家金融机构参加了承销团。截至12月9日,共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1121亿元。

对商业银行来讲,短期融资券以外部力量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产生冲击,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压力和挑战。一方面,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解决短期流动资金需求,给银行短期贷款业务带来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银行承销短期融资券又带来中间业务的繁荣。短期融资券客观上在银行间市场形成市场化的短期利率,从而对实体经济领域的短期贷款利率造成影响,有利于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化的利率结构。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短期融资券是我国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是以货币市场发展促进金融整体改革的重要政策措施。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对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止广义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维护金融整体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房地产新政力促房价稳定

2005年3月16日,央行宣布实施房贷“新政”。从2005年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现行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同时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各银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到30%。同时各商业银行明确表示,对于购买第二套住宅产品或者是高档住宅产品的,审核和首付比例上均有所提高。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悄悄”发布了一个叫《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随后建设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新政策指出,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不应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同时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进城务工人员,单位和职工可缴存住房公积金;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可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的工资基数按照缴存人上一年度月平均纳税收入计算。显然,政府此举一方面是通过控制需求来抑制房价,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范围来使得更多的人通过采用住房公积金的方式来购买住宅产品。

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表明,新政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我们期待,中央关于房地产的政策明确而稳定,唯此,房地产业才不太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历程中的一个“坏小子”。

5、《公司法》、《证券法》完成修订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3日分组审议通过了《公司法》、《证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两法的修订对于市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使监管和处罚更加有效,而且还给市场各参与方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投资者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也为上市公司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新的融资手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对于券商等中介机构来说,则是开辟了很大的创新获利空间,最终的结果是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不难看出,两法的修改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首先,将提高证券市场的活跃度,活跃市场气氛。其次,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并建立法律追究制度,让违法违规者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样就有助于减少因证券市场高管们的道德风险所带来的投资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固然会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并不是迅速起效的“十全大补汤”,目前也很难成为中国股市拐点的助推器。道理很简单,一轮行情牛熊与否,单单靠修订一、两部法律是决定不了的。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改善,即使有再多的利好,也难以改变目前积弱难返的现状。

我们期待着,随着2006年1月1日新的《证券法》、《公司法》的实施、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能够推动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改善,引导中国股市尽早走出漫漫熊市。

6、证监会执着实施股权分置改革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试点阶段历时近五个月,有两批共45家公司成功进行了股改。

9月4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9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由点到面推开,且逐渐提速。截至12月23日,共有15批40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进入了改革的程序,范围覆盖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种类型上市公司,占沪深两市1358家上市公司的30%,总市值超过两市总市值的30%。中小板50家企业全部在11月21日顺利进入全流通时代。按目前进度,预计到2006年2月底,完成和进入股改公司的市值将超过50%,标志着股改重点推进阶段的完成,证券市场也将从而转入正常状态。

在此之前,中国股市经历了长达四年的熊市,2005年6月6日沪综指盘中跌破千点。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亟待完善。股权分置作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和价格发现功能,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一直被认为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障碍。

股权分置问题的最终解决,将使中国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7、国有商业银行积极股改、上市

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与上市年。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成功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内地以外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更是标志着几个新纪录的诞生: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IPO;亚洲地区除日本以外最大规模IPO;中国企业规模最大IPO;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实现上市。

与此同时,中行、工行正在积极推动股改,争取尽快上市。农行的股改工作已经提上日程。2005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更名挂牌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行方面表示,工行有望年内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上市准备阶段。而中国银行已经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战略投资者签订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目前中行已进入上市冲刺阶段,明年上半年赴港上市应无悬念。

可以预见,在2006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之前,国有银行的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股份制改造工作将基本完成,所有这些都无疑会促进其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竞争能力。假以时日还可能与世界诸强一比高下。

8、银行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2005年12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业相关事项的公告》,宣布自12月5日起,将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汕头、宁波,并提前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和南宁五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使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从18个增加到25个。同时,适当降低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营运资金的要求。这标志着为适应2006年12月以后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以及金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在主动、积极、稳健的步调下进一步提速。

2005年,我国银行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对外资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外资银行的机构、地域、业务范围以及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重要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市场影响日益扩大。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华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华23个城市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存款和贷款的年均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同时,中外资银行股权合作取得重要进展,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5年10月末,我国已有17家境内商业银行本着自愿和商业的原则引入了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体制机制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9、混业经营迈出重要步伐

2005年2月17日,保监会联合银监会下发《保险公司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保险资金入市涉及的资产托管、投资比例、风险监控等有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期待已久的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扫清了政策和法规障碍。紧接着,太平人寿、华泰财险、泰康人寿等七家国内保险公司悉数挥师入市,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终于变为现实。

自2005年7月26日国内首只银行系基金产品——“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基金正式发售,直到12月1日首批银行系基金产品最后一只——建信恒久基金公告成立,再加上交银施罗德银行系首支基金,三家银行系基金首发规模超过了152份。

眼下,除了已经成立的三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也递交了申请,而光大银行有意入主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入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多赢的作用。一则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多投资品种;二则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长期、有效的支撑。而银行系基金则是开启了金融混业经营的“闸门”,有利于降低间接融资比重,降低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促进中国银行业实现向现代化经营模式的根本转变。

10、境外引资引发“银行贱买之争”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成为我国银行业近年来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而这一形式在2005年达到新高潮的同时,也引出了对“银行贱卖”的争论。

据中国银监会日前提供的最新资料表明,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17家境内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引入美洲银行、交通银行引入汇丰银行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也在积极谈判中。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已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先后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华夏银行引进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也取得重要进展。筹建中的渤海银行将精选的外资银行作为发起人之一。另外,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南充7家城市商业银行也成功的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

面对“银行贱卖”之说,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基本都予以“高调”回击,他们认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环节。金融监管高层也均明确表示,引进战略投资者并不是为了获取资金,而是为了引进先进的银行经营和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在新的一年里,贱卖之争可能还会持续,但同样,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将持续前行!

十大金融人物

周小川 完善央行三大职能

2005年,是周小川央行行长任期内的第三年。这一年里,一方面,他的种种努力结出了不少果实;另一方面,他还要面对国内外各种压力,从央行自身的职能和从中国国情出发做出各种艰难选择。然而,周小川始终面带微笑,举重若轻,轻松化解。

2005年,央行在他的领导下的确做了不少漂亮事。货币政策操作更加娴熟、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迈出关键步伐、企业短期融资债火爆推出、支付体系建设终于修成正果、国有银行改革方兴未艾、央行再贷款营救券商、“金融生态”观念深入人心,哪一件、哪一桩不是可圈可点?

这些看上去头绪较多、甚至引起争议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强化中央银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与维护金融稳定的三大职能来进行的。这些不管看似自然抑或出于偶然的工作,对于周小川来说都是精心考虑与准备的。

宏观调控一直是周小川的中心工作。他一方面要保证宏观调控的成果,防止投资或信贷增长反弹,又要面对外汇储备增加造成的货币供应增长压力,继续应用央行票据为主要载体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上调房贷利率与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四次调高美元与港币存款利率上限、提高企业保留外汇比例。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确实“出人意料”,但想来却是水到渠成,谋划多时,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几年来一直就在进行外汇市场的基础建设。当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不久,央行就推出了扩大外汇市场主体、开展外汇掉期等新品种方面的工作。相信市场机制的周小川一直希望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自由化,理顺货币政策传统机制,增加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效率。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周小川作为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根据一行一策之原则,精心设计国有银行改革方案。建行成功上市,工行改制非常顺利,农行改革方案正在运筹之中。作为学者型的行长,周小川善于利用学术性讲坛来发表自己某些观点,预热某种议题.早在2004年底他关于金融生态的讲演,引发了从外部寻求中国金融稳定的原因,并且极大地动员了地方政府参与到维护金融稳定中来。企业短期融资债的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大改变了企业、银行与有关政府部门的行为,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减弱中国金融体系过度依赖银行融资这一金融不稳定因素。对券商的及时慷慨救助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功不可没。

2005年6月,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完成在全国的推广运用,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圈内人都明白,这一切来得并不轻松。

2006年,周小川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各种压力仍然存在。我们相信,周小川仍能以其为人熟知的微笑、学者的智慧与政治家的气魄,满足我们更多的期待。

刘明康 培育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

自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成立,刘明康为银监会掌舵已逾1000天。在此期间,刘明康带领银监会进行了一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从银行体制改革到银行业的开放到促成国有四大银行的上市,再到建立风险控制和廉政制度,刘明康上任以来的表现赢得了银行业人士“绅士风度、国际视野”的赞赏,而中国银行业在2005年度所取得的成就似乎也印证着这一点。

2005年,我国银行业在银监会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引导下,改革取得长足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中国路径——财务重组、组建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资本市场上市初见成效。交行和建行成功上市;国有商业银行正在向治理结构合理、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经营稳健、服务和效益以及资产质量优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稳步迈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正在稳步推进,银监会认真严格履行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当中关于银行业的开放承诺,并在某些领域和地区提前实行了开放。

悉数中国银行业2005年的成就,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刘明康在银监会成立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喊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努力提升我们国家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能力”。也许只有在这样的语境之下我们才能把握刘明康主政的银监会所施行的一系列改革背后的良苦用心。

陈元 国开行稳中谋变

2005年11月22日上合组织六个成员国以及巴、伊、印、蒙十国的领导人,现场见证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间合作(联合体)协议》的签署仪式,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代表中方在协议上签字,并当选为上合组织银联体首任主席。

上合组织银联体的成立,是此次上合组织会议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开辟了欧亚各国政府间金融合作的新领域,显现出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特征的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当选为银联体首任主席,更是引起了包括西方各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对国开行近年来优异的市场业绩和陈元行长在国际金融界影响力的认可和肯定,标志着中国在通过开发性金融对周边国家发挥作用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有利于中国企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中国政府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广泛合作。

就在几天之后,国家开发银行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签署了《促进中部崛起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签约额度为1110亿元。这批贷款将以市场运作为基础,通过建立省级融资平台,向重大项目提供大额度政府信用融资,其中重点支持的对象不仅包括基础设施,还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并扩展到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项目。

而在这笔协议的背后,国家开发银行在地方层次正在谋划进一步发展战略:继续坚持用建设市场的方法,打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加强金融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大机构和干部合作力度,推进开发性金融合作向市县延伸。

回顾陈元以及他所领导的国家开发银行在这一年所经历的变革,从探索资产证券化到 构建跨国融资机制,再到将金融触角向市县延伸以及调整业务结构,我们不得不承认陈元领导下的国家开发银行正在稳中谋变。

姜建清 谋划全能银行

2005年10月2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资产规模最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完成了一次艰难的转身——从这一天起,中国工商银行这个名字,将被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代替。从2005年4月工行股改方案获批,到10月成立股份制有限公司,工行只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就走过了建行和中行一年多才走完的路程。在国有商业银行重生的四部曲——注资、剥离不良资产、引进战略股东和上市中,股份制改造无疑是让姜建清深感骄傲的一个飞跃。

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显然在股份制改造之后取得了看得见的效果,前者直接充实了注册资本金,后者则直接减少了不良资产的存量。而在姜建清看来,第三步才是关键,因为新增注册资本会不会被新增不良资产带来的亏损消耗,关键在于引进战略股东能否让银行运营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姜建清的思路当中,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工行的资本金将达到360亿美元,汇金和财政部两大国有股东的股权比例将从原来的50%下降到42%左右,而且随着工行的上市其股权比例将进一步多元化;而更为重要的是,工行最近和德意志银行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则涉及在财务及并购顾问、私募资本市场、银团贷款、公开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等业务领域,相互介绍业务机会和客户需求、联合竞标潜在客户、共同提供交易方案、联合进行交易执行等,以共同推动双方投资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一系列文件和举措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工行混业经营的意图,也许这也是姜建清将工行打造成全能银行的战略的关键所在。

郭树清 建行航母平安启航

2005年3月16日,张恩照因涉嫌贪污受贿而被正式免职,就在第二天,原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郭树清临危受命,出任建行党委书记。从此时起,郭树清,连同2004年9月由中信集团总经理调任建行行长的常振明,以及刚刚由建行行长助理提升至副行长的范一飞,迅速组成了建行新的“三驾马车”,成为建行股改上市的核心领导小组。郭树清心里明白,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役,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郭树清开始了近8个月的“云上的日子”。

从3月份任职,到6月引入美洲银行和淡马锡作为战略投资者,到10月底的成功上市,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赞建行的上市过程“一气呵成”。而建行的上市也被业界赋予了里程碑的意义:四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亚洲除日本以外规模最大的IPO、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IPO、25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股IPO,也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首家实现上市的。

而且作为自2003年以来启动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第一个阶段性成果,作为第一家真正经历了市场洗礼的国有银行,建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谈判技巧、承销商与上市地点选择、上市定价技术把握等诸多方面积累的经验与教训,都足以对后来者乃至整个银行业改革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业界将建行比喻为一艘“航空母舰”,那么建行十月份的成功上市似乎意味着,这艘“航空母舰”在掌舵人郭树清的运筹帷幄之下已经平安启航。

郑晖 率农发行迈上新台阶

2005年,由郑晖领衔的农发行新一届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精神,确立了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农发行的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呈现出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三年改革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当是其内部治理工作中最富有价值的杰作。该纲要旨在全面推进农发行组织体系和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与经营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构设以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为中心、前后台制衡的信贷机制。此外还制定、修订了数十个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而在内部治理工作中最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则是其队伍建设。通过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全行2000多个机构中有89.4%的机构群众满意度达100%。全行出现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绩优的良好局面。

2005年的农发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创新也取得很大进展。全年累放贷款2600多亿元,净增800多亿元,一举扭转了持续多年的业务萎缩局面;发债筹资2000亿元,拓宽了筹资渠道,扩大了资金来源;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双降的目标,经营利润大幅增长;创新了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新业务。

200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迈出新的步伐,我们期待着郑行长和他旗下的农发行有新的作为。

李若谷 勾画进出口银行的新未来

2005年上半年,进出口银行共批准各类贷款959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走出去”项目批贷金额占批贷总金额的30%,发放贷款675亿元,同比增长107%,支持了237亿美元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进出口银行的各种表现令银行业侧目,而新近入主的掌门人李若谷也被金融界在深化进出口银行改革、加快进出口银行发展方面寄予了更多的希望。

在中国进出口银行200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首次以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的身份主持召开工作会议的李若谷公开谋划进出口银行的新未来。在这次会议上,李若谷要求全行上下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优化贷款结构,重点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重点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境外投资和资源合作开发等“走出去”项目。同时,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围绕开办能源资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引进的进口信贷等课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争取有新的突破,为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李若谷所谋划的进出口银行新的未来蓝图之中有一点是值得大家期待的,那就是“进出口银行应该充实资本金,逐步地拓宽业务领域,除了政策性业务之外,也要有一定的参与市场其他方面的、以市场为基本的开发性金融的功能。”

而对于这位资深的金融家而言,面对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到进出口银行行长的角色换位,从宏观的金融政策到微观的进出口业务的业务转型,李若谷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未来。

蒋超良 带领交行实现“三级跳”

诞生于1908年、重组于1987年的交通银行,终于在2005年6月23日迎来了它近百年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一员。作为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家完成财务重组的国有商业银行,第一家引入世界级著名商业银行作战略投资者的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交行始终走在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前列。

而48岁的蒋超良在本命年里走向了事业新的高峰,这位前副省长重操旧业一年,恰好亦是交行“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公开上市”三步曲的同时。

交行在香港顺利挂牌上市,不仅是对其深化股份制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也为日后中行、建行海外募股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同时首次在国际投资者面前展示了中国政府推进银行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也正因为此,交行改革和上市进程中的每一关键性步骤,对于后来者都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值得人们用心体味与认真思考。

而对于蒋超良来说,交行海外公开上市是对其近年来改革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是改革走向深化的重要里程碑,但同时也是交行迈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全新起点。交行在海外上市后,将面临着境外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以及国际战略投资者和全体股东的全方位监督,这也意味着交行在未来面临着一系列考验:熟悉境外上市公司运行的有关规则,建立一整套关于公司治理、规范经营、投资人关系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规章制度和运行规则,把国际资本市场规则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融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对于蒋超良来说,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交行必将面对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改革的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长。但无论如何,作为国有银行改革的探路者,蒋超良和他所领导的交行毕竟已经成功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其历程无疑将永久载入中国金融业改革的辉煌篇章。

陈小宪 打造中信模式

自从陈小宪上任不久在“中信贵宾理财,智慧创造财富”新闻发布会上的首次亮相开始,业内人士就在猜测,在陈小宪为中信实业银行定制的发展模式中,贵宾理财服务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这个开端却预示着中信一次不小的业务转型。

2005年11月,拥有18年历史的中信实业银行“变脸”为中信银行,在“变脸”背后贯彻的是陈小宪打造中信模式的一贯思考,那就是淡化现有名称中比较浓厚的企业金融色彩,以适应由“公司银行”转向“零售银行”。

从上任伊始推出贵宾理财服务,到一年之后的中信实业银行更名,陈小宪为中信银行打造的中信模式越来越清晰,中信模式的效益也日益彰显。

为此,陈小宪制定了“三维四动”的总体策略,即公私联动、产品拉动、专业促动、全员推动。以公私联动为例,就是利用中信在公司业务方面的客户群,用最短的时间与投入来开拓私人业务,以达到缩短发展低端客户群的时间。这其中,开发更多的适合不同特色人群的创新产品,就变得非常关键。比如,中信就专门针对温州人推出了温州卡,并且在全国第一家推出了针对公司的信用卡,以及专门针对年轻时尚女性的信用卡——中信魔力信用卡。在这些措施背后,陈小宪有着自己长远的谋划,那就是在三年内,使个人业务占比达到20%,成为一家以私人业务为特征的银行。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在第四季度启动财务重组,并于12月份获得中信集团超过80亿元的直接注资,这些举措近期目标就是提高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银行监管要求,而它的远期目标则志在高远—上市。

郎咸平 经济学界的堂吉诃德

单以影响力而论,性格张扬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无疑是这两年来风头最劲的经济学家,他在质疑德隆、三叩TCL、四问海尔、七敲格林柯尔,连续批判了这些明星企业后,突然在全国普通老百姓中名声大噪,成为经济学界的明星大腕。在孤军奋战了两年之后,2005年的郎咸平似乎在寂寞中退出了人们的视野,销声匿迹了。

然而,就在2005年底,这位经济学界的堂吉诃德再次出山,在12月举行的第八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上, 时隔一年再次面对北京听众的郎咸平不再只关注国企改革,不到20分钟的演讲时间里,他的批判目标从国企产权改革延伸到教育改革、企业股改,并认为这些尝试都谈不上成功。这让郎咸平又一次站到国内主流经济学界的对立面,再次成为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挑战庞然大物的堂吉诃德。

在我们看来,郎咸平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敢于独立地、负责任地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样的学者实在太少了,包括前不久我们痛失的一位——杨小凯。而在最近中国青年报所做的“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专题调查中,结果显示郎咸平位居第一,达到31.0%。与此同时,在被誉为一年一度中国经济盛典——2005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一开场,郎咸平先生就被公众广泛关注,并进入三甲。

在我们看来,公众的态度也许可以让我们搁置各种“郎式是非”的争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公众的希望——给予这些独立学者们应有的宽容和保护。

猜你喜欢

改革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争当改革促进派难在哪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