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点评心血管病
2006-01-12
胸痛一定上医院
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为胸痛,急性心梗半数以上无先兆,而以突发的胸闷胸痛为表现。胡教授提醒人们“有胸痛一定上医院”!从血栓形成到血管供应的心肌组织坏死,在人身上最慢是6—12小时。所以作为心脏科医生的最重要的理念是“命系1小时”,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时间窗——即抢救的黄金时间。时间窗没抓住, 病人将付出致残、致死的代价。
目前在相当多的百姓中间存在着三个误区:一是忽视心梗的紧急信号——胸痛,坐失良机。二是一向没病、没有胸痛的人突发胸痛时,以为是胃疼,挺挺就过去了,这一挺就把命挺没了。三是心梗发生在白天时,患者只是去了医务室,并未转到有条件的大医院,使宝贵的“时间窗”终于关闭。
就医 服药 有诀窍
心血管病人用药时要做到“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服用各种各样的无效保健品;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服用了有效药物,但剂量太小或用的时间不对;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第一次发病后经过救治自认为没问题,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不去看病,也不吃药;还有的嫌用药麻烦,吃吃停停,停停吃吃,不但效果不好,而且很危险。
高危的高血压病人,仅靠饮食、锻炼是不能控制血压的,必须用药物干预,而且要特别强调适度的锻炼;中危的高血压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与有氧代谢运动,锻炼的强度可适当增强;低危较轻的高血压病人,可以通过运动、控制危险因素等等。还要注意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估计其未来10年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危险程度。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这两个危险因素常常狼狈为奸,必须吃药治疗,同时有效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没有糖尿病的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限盐6个月后再决定是否用药。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在血脂异常的干预力度上,糖尿病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相同,称为“等危症”,切切不可忽视。
生活细节导致疾病
胡教授特别强调:“心血管病是生活方式病”,人们应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掌握与自己健康长寿有关的数据。如应该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多少、血脂、血糖指标、腰围等。如腰围男性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就是危险信号。心血管病发病多在中年以后,因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危险因素群集的源头。
美国的肯尼思·珀博士是全世界推广有氧代谢运动的第一人。他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的理论已经过40年实践的验证,美国的总统卡特、布什、克林顿等都到那里进行过有氧代谢的指导训练。他首推的有氧代谢运动,使导致美国死亡率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八点以后吃早点
老年人多有早起的习惯。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传统认为,老年人早晨起得早,早餐也应吃得早,其实不然。
医学专家指出,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因此,老年人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必然会干扰胃肠的休息,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所以老年人最好在早8点以后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