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精品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2005-09-26马小红
在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中,“精品课程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精品课程建设,实际就是在不同学科领域建设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和一流教材的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分为院校级、省市级、国家级三个级别。
钢琴课是高校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巧课,也是一门基础课、核心课。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钢琴是音乐教师实施教学的乐器之一,掌握钢琴演奏基本技能和歌曲即兴编配与弹奏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基本功;在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钢琴课在所有的基础课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是几乎所有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依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己任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钢琴教学作为钢琴基础课和专业技巧课,它的课程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培养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工作者,为他们打好音乐事业的基础,为他们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钢琴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其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使学生在具备钢琴演奏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运用基本技能进行独立演奏的能力和运用基本技能进行即兴编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打造“钢琴精品课程”一个重要的建设思想是:“加强基础训练、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创造意识、突出编创能力。”
二、课程内容
我们认为,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应树立音乐人才培养的大局观,密切关注当前国内外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根据21世纪音乐专门人才培养的总体需要和目标,适时调整和改革教学的重心与内容。在坚持钢琴课程的基础性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时代性特征以及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建设思路。
在钢琴教学中,技能训练是基本内容,但以往的传统教学内容有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趋向,忽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及在音乐创作和教学实际中即兴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歌曲进行即兴编配和即兴创编乐曲等相关内容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已经直接成为我国基础音乐教师的一个软肋,暴露出钢琴教学内容中的缺憾;同时,由于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视野较为狭窄,缺乏对钢琴艺术的整体了解。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钢琴课程建设上,根据音乐人才培养的整体需要,确立以基本技能掌握为基础,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编创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钢琴技能基础课为起点,将课程内容扩展到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教学法和歌曲伴奏即兴编配等课程,使学生既重视钢琴基本技能的学习 ,又能了解钢琴艺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既能够独立演奏音乐作品,又具备根据不同歌曲即兴编配与弹奏的能力,从而成为胜任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 传统钢琴课:分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即我们平时作为教学主体内容的钢琴课。
基础课。是一、二年级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它的教材选用国内外钢琴教学通用的四大件: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中小型中外乐曲。上课形式为个别课和小组课。
专业技术课。从三年级开始,为主修钢琴学习阶段,采取师生双向选择方式,教学以独奏为主,也有其他形式的研究,如双钢琴,声乐、器乐谱伴奏训练,舞蹈伴奏训练等。
以上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不论在什么形势下,我们都坚持考查、考试。传统钢琴课的教材程度一般分为六级,学生考试成绩结合所选级别与现场的实际弹奏两方面进行评定。
2. 歌曲伴奏编配与弹奏课:我们十分重视即兴配弹课,因为这是我们高师钢琴教学的核心课、特色课,它着重培养学生快速综合反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骨干课程。我们要求教研室每一位钢琴老师都能教授这门课,在我院招收研究生复试及应聘教师考核时都必须有即兴配弹这一内容,几十年来这门课我们一直坚持开设从未间断过。
即兴配弹课分为必修课和主修课两个阶段。必修课设在二年级下学期,主修课设在三年级上学期,每学期18课时教学,在这18课时中,一般又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有小考,平时成绩占40%,期末大考占60%。上课采用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形式。
3. 钢琴史论课:十年前我們首先开设的是钢琴教学研究,力求从理论上让学生明了钢琴教学的基本规律。钢琴教学法的开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钢琴史论课的开设,是近年钢琴教研室在新学科领域的发展、创新。从2001年至今,我们开设了《近现代钢琴发展史》、《中国钢琴发展史》等课程,并进行了系列钢琴专题讲座。
三、 实施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主要授课方式
1. 个别课。钢琴学习是一种特殊技能技巧学习,学习过程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个别授课是国内外钢琴教学的主要方式,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根据钢琴教学的特征、规律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与保护学生对音乐技术与艺术风格的感受力、领悟力,培养其创造能力。
2. 大班课。这种教学方式主要针对钢琴艺术史等理论课教学,以及技能课中有关钢琴技能共性特征的讲授,着重于钢琴技术与艺术特征的共性课程内容。
3. 小组课、合奏课。这是一种介于大班课和个别课之间的教学方式,既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观摩、探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
(二)教学原则
我们的钢琴教学以培养对钢琴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即兴编创能力为核心,着重体现出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相结合、传统继承与编配创新相结合、方法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技术理论与艺术理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1. 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相结合。传统钢琴教学存在着重技能、轻艺术的状况。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弊病在国际学术交流的比照中愈显突出。我们认为,技能训练与艺术表现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技能是艺术表现的前提,没有良好而娴熟的音乐技能,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艺术表现;音乐技能以艺术表现为根本目的,脱离艺术表现,音乐技能便失去了意义。
2. 传统继承与编配创新相结合。钢琴艺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风格流派,积累下大量的优秀经典作品,这些人类音乐艺术中的宝藏需要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尊重和学习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要求学生掌握相当数量的不同时期和流派的钢琴作品,把握其技术和艺术风格。在此基础上,将培养学生即兴编配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通过开设歌曲即兴编配与弹奏课,使学生的即兴创造能力获得切实的提高。
3. 方法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钢琴教学法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与中小学钢琴教学及运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学生所学习掌握的方法具有充分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以适应未来的教学工作,成为社会和教育单位所欢迎的有用人才。
4. 技术理论与艺术理论相结合。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开阔教学视野,将学生的学习领域从原来只局限在钢琴技能的领域拓展,提升到对于钢琴艺术的整体认识层面上来。
5. 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目前综合大学钢琴教学大多注重课堂教学,学生的艺术实践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加强了艺术实践的环节和要求,通过经常性地参加各种形式的钢琴演奏会和结合音乐会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观摩,切实增加学生的艺术经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水平。
着眼于我国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它的建设需要培养一批一流的钢琴教师。相比这种高要求,目前我们的教师知识面比较狭窄,与世界先进的教学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认为,只有提高教师的水平,才能培养一流的音乐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也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引进人才,一方面积极地为在职教师的进修深造创造条件。目前高等音乐教育蓬勃发展,形势喜人,既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大力抓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音乐工作者,为“科学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服务。
马小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