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音乐

2005-09-26沈维荔

中国音乐教育 2005年7期
关键词:木卡姆沈老师维吾尔族

教案

[课时] 1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一、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乐器,感受维吾尔族民族音乐。

二、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民族音乐形式《木卡姆》。

三、 通过学习维吾尔族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爱护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以及热爱新疆的思想。

[教学重点] 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感受维吾尔族的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爱护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以及热爱新疆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004年是我最为丰收的一年,7月份参加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音乐优质课录像比赛获得中学组一等奖,12月份参加全国优质课现场比赛获中学组一等奖,这些成绩来得是那样的不易,那样的令人欣慰。通过参赛我有很多的感受想写出来与全国的音乐教师做一下交流,为大家以后的比赛做一个前鉴。

一、 善于取材

大多数老师都清楚参赛课选材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教学内容能够生动地、充分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如何选材却成为大家的难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新疆歌舞享誉世界。身处在这个环境里,每一位新疆人都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学生们从小都耳濡目染着新疆美丽的音乐,但却不是很系统,因此我将少数民族音乐这一单元的维吾尔族音乐单独提出来学习,丰富学生的维吾尔族音乐知识。在本次大赛点评中,《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的主编吴斌老师讲到选材时说:“确定教材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由于你深爱着这类音乐,并被之深深地打动了,并会有一种迫切的将这些音乐介绍传授给学生的心愿,所以你会不停地研究它。因为大量的研究使你对这类音乐内容有了充分的了解。由此在教学时才能充分地把握教材,使教学方法和谐而巧妙地贯串于教学之中。

二、 肯于求教

参加全国比赛的优质课在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手段乃至每一句话都需要恰到好处,精雕细琢。而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例如我的参赛课《维吾尔族音乐》,当时在本市试讲时,由于其中涉及到了维吾尔族音乐、哈萨克族音乐和回族音乐,结果教学内容太多、太杂使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正在我迷茫之际,有老师建议我将维吾尔族音乐单独提炼出来作为一节课,以点带面地使学生了解新疆音乐。

虚心地向每个人求教,诚恳地接纳他人意见,即使一些建议与你的思路相悖,也不因此立即抛弃而是要仔细地思考,从中分析原因,吸收其中的精华。这会让你的教学锦上添花,日趋完美。

三、 坚持己见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这一点似乎与第二点的“肯于求教”相悖。其实不然,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取百家之长后为己用,这才是重中之重。盲目地听从他人的建议会将你的教学思路打乱。凡是参赛的教师都经历过越到比赛前夕越不会上课的过程,这是最可怕的时候。在本次比赛中,一位小学的参赛教师在比赛上课的前一天晚上还在修改教案和教学课件到凌晨两点多,结果可想而知。凡是临时修改的地方全部在上课时出现了差错,这是多么令人可惜的事啊。这时候一定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教学思路,力排众议。

我的课一直都是在众多的异议声中成长起来的。由于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音乐知识《十二木卡姆》是一套维吾尔族的古典音乐套曲,音乐中有很多古老的维族文字难以解释,尤其是在面对陌生的昆明学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所以如何很好地诠释《十二木卡姆》众说纷纭。有的甚至建议删除这部分教学内容,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图。最后在比赛中《十二木卡姆》的教学成为本课的亮点。

最后想告诉每一位音乐老师,其实我的教龄很短,不到五年,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讲课比赛,从市区比赛到全国比赛真的像做梦一样。但每一步走得又是那样艰苦而充实。感谢《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给我们音乐教师提供的这次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音乐教师们上出好课一起来参加比赛。

沈维荔新疆石河子市一中

专家评析

沈维荔老师的《维吾尔族音乐》一课,我先后看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北京看她的录像课,第二次是在昆明看她的借班现场课。给我印象很深的是,12月的昆明寒气袭人,室内温度低于室外,看课的老师们大多数都已身着冬衣,可沈老师却穿着单薄的维吾尔族民族服装给学生上课。当时我想:沈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敬佩。

给我印象更深的是:在这节课里,沈老师不仅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触摸到具有代表性的维吾尔族乐器——热瓦普、胡西塔尔、艾捷克、手鼓、萨巴依等,还引导学生对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特别是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十二木卡姆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例如:通过认识维吾尔族乐器的形状、演奏方法等,感受、体验乐器的音色,知道其分类;通过聆听乐曲、观赏歌舞,掌握维吾尔族音乐的典型节奏,感觉、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民族风格;通过欣赏《拉克》琼乃格曼、达斯坦、麦西热普,认识了解琼乃格曼、达斯坦以及麦西热普的文化含义,认识和了解了十二木卡姆的表现内容、结构形式及民族特色……我想:沈老师在充分挖掘地方及民族教学资源的工作上,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工作上,可谓用心良苦,也确实收到了成效。

对这节课,除上述印象外,还有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 在这节课中,虽然也对维吾尔族音乐的节奏(尤其是典型节奏型)、十二木卡姆的结构形式等要素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而对于最能体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的节拍、旋律、调式等要素问题却涉入不深。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感知能力,尤其是逐步增强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能力。正如雷默所说:“它们是教师在这一行的家底,成了所有层次和所有活动中教学的基本教材。”因此,建议对音乐要素的探究活动更深入些,更内在些。

第二, 在这节课的后面,安排了一个“聚会麦西热普”的表演活动。很明显,沈老师的意图是通过这项活动将教学推向高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检验前面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借此机会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不可否认,这个意图是很好的,从教学实际上看也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从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角度看,真正的创造性能力应该表现在学生能否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自主地做出创造性决定上。而做出这种决定的机会,不仅表现在最后的“聚会麦西热普”中,更蕴涵在此前的聆听音乐、表演音乐之中。所以,建议将创造性教学的含义作广义的理解,将学生做出创造性决定的活动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创造的决定权更多地交到学生手中。

章连启北京101中学

猜你喜欢

木卡姆沈老师维吾尔族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人体呼吸的秘密
我难忘的启蒙老师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我的竹笛老师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乐舞之魂木卡姆
了不起的老师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