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的怀念
2005-04-29何仕华
何仕华
我怀揣调令去报到,经理很热情,一边为我倒茶一边说:“真是不巧,机关满员了,你就去电站上班吧!也许在那里更能发挥你的特长……”
未等经理说完,单调枯燥封闭的电站生活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心中十分不悦,但经理的话铿锵有力,只好背着行李启程了。到电站已是下午六点,太阳的余辉挂在树枝上,一阵微风吹来,飘散着泥土的芳香,厂区周围的花草也要比城里的公园更逊色。我心中已得到新的安慰。
我被安排在运行班,运行值长是理工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当我踏着清晨露珠到机房,值长和其他员工早已把工作台和机组设备擦得一尘不染。每天的岗前检查,值长总要仔细揣度每个员工的情绪,遇上技术方面的难题,值长和几位师傅会聚在一起各抒己见,在攻克难关之后毫不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我们一千徒弟,并要求徒弟们不断吸收新技术,提高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创造高效益,为二十一世纪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建立坚实的技术基础。这时候,我才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只有对高技术设备的迅速掌握,才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是的,如果不是邓小平同志对世界大势的高瞻远瞩以及扭转乾坤的胆色魄力,中国就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我们电力企业也不可能在如此安定的环境里拥有如此充分的创造和发展空间。
也许我属于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岁月都有着切身体验的一代,因此,对于能赶上当今这样鼎盛时世,一种竭我全力,穷探宝穴之情油然而生,也觉得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辜负时代的厚赐。正是这一种无法抗拒的“时代诱惑”,我不耻下问了。员工们也很能理解,纷纷递来记事本,并真诚地鼓励我:“你就慢慢地翻看吧!”
翻开员工记事本,我惊讶于他们的求知毅力,满本都记着技术问答、事故处理、反事故演习、设备缺陷及生活常识、心情感悟、个人经历。字迹不很优美,但很工整,语句措辞不太精炼却很真诚,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可见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他们不懈的努力,不仅让自己超越了自我,跟上了时代,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学习改造中,体验到了生活、工作和生命的意义。
一直以见多识广自居的我,不得不为自己技术和思想的落后深感惭愧。
惭愧也是动力,它推动我去奋发,去努力学习设备技术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记得在一次机组振动增大冒烟的抢修工作中,运行班组配合抢修班拆机检查,经过一天一夜的排查发现上导瓦间隙过大,下瓦被振裂一块而报废,重新研制一块新瓦回装。大家齐心协力,冒着严寒,艰苦奋战,照明、送材料、递工具、操作监护,工作持续了三天两夜,待机组安装正常发电时,几个员工也睡着了。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大坝捞草机耙斗钢绳磨断,取水口被废渣严严实实地堵住了,严重影响机组出力。正值痛风请病假治疗的值长知道后,立即拄棍前往,但因病情严重,举步艰难,只好由一名员工背着他到实地处理故障,保证了机组出力。还有那次是按照调度指令停机,但再次启动时,三号机因转子发出火花,员工们精心地排查了故障,发现是磁极连接线松脱,师傅们立即找来锡和焊锡膏牵焊,刷上绝缘漆,待漆干后安装试机成功时,时针已悄悄指向凌晨六点,虽然眼睛都熬红了,但大家紧张的心情才得以放松。
是什么动力促使他们如此不顾一切地默默耕耘,是一个国力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只因为在这样的时代里,企业员工也才有可能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认为神圣而崇高的事业,才能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潜能。所以,这对于有文学爱好的我来说,无疑又是意动神驰的“诱惑”。事实上,我是抱着文学爱好者的心态,尽自己的能力,去采写一线员工们的艰苦创业精神,记载他们争创一流的时代业绩。一篇以反映电力员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经济发展步伐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已被诸家权威媒体刊载。其实,这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线员工能够以自己微薄的努力,来响应科学时代的呼唤,借以寄托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的、永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