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校”困境
2005-04-29刘冰一番
刘 冰 一 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小学6年级学生王青(化名)的母亲最近接到了一个令她欣喜万分的电话。来电人称,她代表本市一所知名中学邀请王青去该校读初中,并承诺免交跨区费,其他费用与学区内学生一样。此后一周内,王青的父母又分别接到另两所知名中学同样的邀请电话。
看着周围其他家长因为孩子择校的事整天忙碌和发愁,王青的父母感到极为骄傲:小学6年,王青每学期的考试成绩都保持在全年级前3名内,各种获奖证书有一大摞。
直到现在,王青的父母也不清楚这几所学校是怎么知道他们家的电话号码的。
名校:人心所向优生荟萃
听到乌市某初中名校分校“小升初”开始招生的消息,高兵一大早就带着孩子的资料等在了校门口。在校门打开之前,已挤满了和高兵有着同样目的的家长,他们相互交流着今年乌市初中名校的报名条件、收费情况和考试时间。这种盛况在其他几所名校同样上演着。
高兵是乌鲁木齐县安宁渠镇人,1997年来到乌市,从推着板车叫卖水果,发展到现在已拥有几家水果、鲜花专卖店。因为忙生意,高兵的儿子一直在安宁渠由他的父母带着。为了孩子将来能上乌市最好的中学,高兵3年前给孩子买了乌市户口,1年前在乌市某初中名校的学区范围内花十几万元买了1套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就高兵所知,在这个小区买房的,50%以上都是为了孩子。
在该校分校招生的第一天,前来咨询、填表的家长络绎不绝,招生报名表、获奖证书复印件已摞成厚厚的两沓。招生老师手里拿着数份区属各小学不同名目的参赛成绩单和获奖名单,以此审验家长提供的获奖证书。
招生老师告知,该校校本部今年初一计划招8个班,生源均为学区内的,这些学生的费用按国家规定收取;与一所私立学校合办的分校计划招6个班,每个班56人,生源均为学区外、在小学期间获过学科竞赛自治区级一、二、三等奖的。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初中每学期交跨区费900元,其他费用按国家规定执行;二、三等奖获得者3年交1.5万元,一次性交清。
“弱校”:人才凋零前途未卜
前不久,乌市某报登出一篇有关呼唤教育公正的文章。其中写道:“某区属中学2004年按区划分来的初一新生有300多人,预计可开6个班,可等到提学籍卡时才发现有150多名新生的学籍卡神奇失踪,原来都是被某些‘名校提前抽走了。该校作过统计,凡是在小学各项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在小学担任过班干部、课代表的学生都已被‘一网打尽。到开学时,只有90多人报到……”
文中提到的中学在当地是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弱校”。该校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校小学部去年有4个班的毕业生近200人,到9月开学时,来该校中学部报到的只有四五十人,而且其中大多数学生成绩较差,有的毕业考试语文、数学两门都不及格。
“我校的尖子生是被某些名校打电话邀走的,而且以保证不收取额外费用为条件。更多的学生被通知参加其他学校的入学考试,近60名学生连学籍卡也不要就一去不返了。”这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据说学生放弃了学籍卡,可在新的学校重新获得。
“弱校” 师生一声叹息
市场化的社会大环境决定了学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争取到更多优秀学生,就意味着谁拥有较高的升学率,较高的社会认知度,丰厚的经济利益。所以,学校间互挖墙脚的做法每学期都在进行着。
这些学校是如何掌握各小学优秀生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的?一位教育界人士分析:一是由名校老师通过在“弱校”工作的大学同学或其他关系弄到;二是由名校老师到各小学暗访得来;三是各区教育局为了将本区内的名校培养成市级、自治区级重点中学,有意而为之。
一些在“弱校”任教的老师认为,人往高处走无可厚非,但名校利用非正常手段对“弱校”进行“掠夺”,让他们感到寒心。“弱校”学生的基础薄弱,培养一个好学生,老师要付出比名校老师多得多的心血和精力,结果却是培养出一个被挖走一个,这对老师积极性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在“弱校”,更多的学生则抱着自暴自弃的态度混日子。在一所刚刚开学的“弱校”,阳光下,一大群半大男孩子自发举行的篮球赛正激烈地进行着。这群男孩来自该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上午的最后两节课他们都没去上,这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其中球技颇高的一个穿着黄衣白裤的男生名叫易阳,是该校的“逃学大王”。
易阳被分到这所“弱校”以来,就不断和家长闹别扭,认为是家长没本事。于是,他的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四处托关系,在初二开学时终于将易阳转到一所好一些的学校。易阳决心在新学校好好学习。尽管很努力,他的排名始终处于中下游,一个学期后,再没有一个班愿意接收他,他只好又回到了原校。但在原校想学习的人太少了,哥们儿总拉着他逃课打篮球。易阳觉得回到原校就等于什么前途也没了,再学也没用,努力学习的劲头彻底消失了。
“弱校” 恶性循环何时休
这些“弱校”都有一些叫老师头疼不已的学生。他们既不听课也不老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破坏课堂纪律,和老师对着干,还时时强调他有受教育的权利。开家长会,连一半的家长都到不齐,更别说平时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老师拿的都是“死”工资,没有什么福利,出了校门都不好意思提自己是该校的老师。学校教职员工的子女没有一个在本校上学。
老师们说,每堂课的1/3时间要用于维持纪律,即使付出多于名校老师百倍的心血也换不来名校的成绩;他们一半精力得放在对差生的说服教育上,投入到教学上的精力就很有限了,这极大地影响了业务能力的提高。年轻老师为此忧心忡忡——同年毕业的同学,因为所处教学环境不同、培训机会不同,几年后,业务能力、收入水平、社会认知度的差距明显拉大。如果学生过少,老师还有下岗的可能。年轻、有能力的老师想尽办法往好学校“跳”,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的老师不多。
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自卑。有些学生主动和在好学校上学的亲戚疏远,尽量不来往;学习好的学生一个个考走了,从“好学校”淘汰下来的则来到这里。
针对“弱校”一步步陷入窘境,一位中学老师认为,凡事都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办不好,有历史、社会以及家庭的原因,但也要认真总结一下自身在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学校由差变好的例子不是没有,就是乌市的名校中,有的在若干年前也还是普通中学,人家为什么就能做强,做出名牌来?
一位教育界人士对此既无奈又担忧:如果把差生、问题学生都集中到一些学校,结果就是这些学校办不下去。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从长远着眼,应以行政的强制手段有所作为。
(摘自《中国青年报》 本刊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