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热点
2005-04-29
百度“地图搜索”上线战Google
百度地图搜索业务“十一”前夕正式上线,以此对阵Google同样在9月推出的本地搜索。
百度公司首席产品设计师俞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百度地图搜索打的是“本土牌”,在研究中国人搜索习惯的基础上,百度在地图搜索中特意支持诸如“从A地到B地”等典型的使用习惯。百度地图搜索可以支持输入“从徐家汇到东方明珠”这样的短语进行路线查询,行程以自驾、公交两种形式展现出来。
“地图搜索是兵家必争之地。”搜狐副总裁王建军表示,在数以亿计的地图和黄页数据中,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广告市场,甚至可以卡位3G服务。易观国际分析师表示,目前地图搜索已十分普遍,3G到来时,应用就会像电子邮件一样普及,因此国内的地图搜索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三五年最多会发展成上百亿元的市场。
“地图搜索的普及预示着未来的搜索专门化趋势会越来越强。”王建军认为,以网页搜索为基础,搜索引擎要从无所不搜,逐渐加大细分和特色的力度,比如卫星搜索、购物搜索,甚至提供诸如用户邻近区域的犯罪和交通事故高发区的搜索服务。
Google网上图书馆计划遭出版商强烈反对
Google公司去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曾宣布一项与出版商的书籍扫描伙伴计划,但一年后当这一书展再次开幕时,该公司与出版商的“伙伴”关系却变得不那么友好,公司的网上图书馆计划遭到了出版商的反对。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近日开幕后,美国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和其他4家出版商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阻止Google公司没有授权就对受版权保护的图书进行扫描,以及将全世界大部分图书上网供搜索查询的计划。美国出版协会会长帕特·施罗德说:“我认为(网上搜索图书)这朵绽开的玫瑰今年肯定将会凋谢。”
Google要建立的网上图书馆,旨在将美国5大主要图书馆和英国主要图书馆的所有图书进行扫描,然后上网让网民查看书的摘要。该公司希望以此为全世界的读者和科研人员创建一个有价值的网上图书馆。
但出版商和作者并不希望像Google这样的公司拥有网上数字图书馆,他们担心设立这样的图书馆会开创一个有关版权法的危险先例。还有人担心网上图书馆计划将使Google公司几乎拥有对世界文化的垄断。法国国家图书馆负责人让纳内说:“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网上图书馆计划‘对人类是多么美妙的一步,但我又马上认识到对这些计划我们必须十分谨慎。”
《科学》杂志中文版停刊
从11月开始,科学爱好者在三联等学术书店将买不到享有盛誉的《科学》杂志了。原因是美方不再向该编辑部出售版权。《科学》的曾任主编周国臻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美方不满意中方的销量。
据了解,美方要求杂志在中国的销量达到5万册,但是目前的销量只有2万册,除了北京、深圳等少数几个城市可以达到2000册的销量外,其他的一些城市只有几百册的销量。
周国臻表示,与美方的合作主要就是购买其版权,保证使用美方杂志的长文章,其他短文章可以自行选择。不过由于目前国内科普类文章还没有特别适合《科学》杂志风格的,所以3年来杂志一直都是以翻译《SCIENTIFIC AMERICAN》的内容为主。
由于与美方合作在今年8月31日到期,所以今年11月起就不能再出中文版本。编辑部开始想用一些国内文章将今年的杂志出完,后来怕读者不满意,所以决定还是向订户退款。2006年开始,《科学》杂志将会全面改变,成为拥有全部版权的自主期刊。
《中国读本》输出德国
参加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中国辽宁出版集团与德国贝塔斯曼集团2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中国读本》德文版版权输出协议。
《中国读本》于1998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曾获“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作者苏叔阳以散文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等。德文版权协议的签署使该书成为第一本成功“走出去”的“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
辽宁出版集团和贝塔斯曼集团的代表以及《中国读本》的作者、著名作家苏叔阳分别在版权输出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贝塔斯曼集团将获得这本书的德文版权,辽宁出版集团将获得10%的版税收益。
苏叔阳在签字仪式上说,中国和德国都是伟大的民族,乐于把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目前我们正处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阶段,重新评价华夏文明,给予其准确的定位十分重要。他说,让人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他创作《中国读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