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没有“着陆”过

2005-04-29

新财经 2005年11期
关键词:梁红消费经济

金 顺

中国经济增长再次显露加速的迹象,但是,倾斜性增长导致中国经济迫切需要结构调整,需要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刺激国内消费。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和相关价格的上涨导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中国似乎又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助推器,通货膨胀真的会卷土重来吗?

经济增长加速

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货币供给扩大(通货再膨胀)政策的有效性已经发挥出来,经济增长已再次加速。但是,她同时指出,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恶化,石油价格高涨和美国经济表现不佳将会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

梁红进一步指出,国内需求在最近几年进入了“局部疲软”的状态,她认为“国内需求表现疲软并降至历史最低点的主要原因是非消费性投资增加”。她敏锐地观察到“来自贸易和投资计划的大量外汇就像提供给中国公司部门的过桥贷款,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限制。然而,外部盈余的持续增长将很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中除了贸易的其他部分再次繁荣。而且,这种转移过程将会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显著放松来实现。”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则具体指出,离2004年5月实施全面宏观调控不过十四五个月,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经济反弹的力度和持续能力尚有待观察,不过,反弹本身已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他的证据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采购经理指数,继8月之后大幅回升。中国的原材料进口在沉寂了大半年之后,开始明显加速,进口建筑机械需求也出现反弹。这些是经济复苏的前瞻性领先指标。”

不过,中国经济增长也受到了石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高油价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更高于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或消费水平的影响。由于固定投资高度集中在非能源行业,如制造业等,这些板块的利润增长已开始明显减缓,而油价上升将进一步降低这些行业的投资冲动。

德意志银行测算,若石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将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5%,而工业增长率可能下降1%,商品贸易额每年下降120亿美元。对于证券市场,油价上涨将促使非石油和石油板块股价继续两极分化。受益于油价上涨的产业板块主要有石油开采、小型节油汽车、公共交通、能源替代产品、节能技术和高速公路,而利润率受到高油价严重负面影响的板块有石油冶炼、航空公司、石油化工、水泥、航运和钢铁。

动力需从出口转向消费

陶冬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的经济再次加速主要还是前两年过热的行业,其他行业和国内消费增长明显落后,中国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一贯看空的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中国如何转向消费主导的增长模式》的研究报告中直言:中国对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他指出,中国目前采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起点很低;伴随着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贸易体和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超过GDP的一半,目前的增长模式已经出现了收益率迅速下降和长期来看不能维持经济高增长的趋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朝着注重消费的方向转变。

梁红认为,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国内需求正在好转,这是货币政策静悄悄地放松和其他国内政策的宽松所推动的”。她预期“将会有更多的政策来推动国内需求的增长”。不过,谢国忠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目前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是抑制消费增长的,虽然中国正在对货币政策进行大规模调整,但是如果没有以分散社会财富为目标的社会结构改革,单单货币政策的调整只能是让中国成为‘第二个日本。”

在刺激国内需求方面,梁红极力推崇减税。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加大对普通大众可承受的廉价房屋供给。飞速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是阻碍消费增长的另外一个主要障碍。房地产是一般家庭最主要的消费支出项目。高涨的房地产价格轻松地超过了中国城市家庭年收入的15倍。这么高的价格对消费发展的抑制作用相当明显。

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经济学家团队所著的《中国消费者的腾飞》一文则认为,预计以美元计算,未来十年中国消费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8%。陶冬表示,将会有大量因素支撑中国消费的爆炸性增长。目前,全球30%的消费来自美国,中国去年仅占3%。不过,十年后,尽管美国仍将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但中国的份额会增长4倍。

通货膨胀是否卷土重来

里昂证券亚洲经济学家沃克表示,过去三年,中国经济走势既非“硬着陆”也非“软着陆”,而是根本没有“着陆”过。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也并没有改变,即“未来五年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但中国对出口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着实令他忧心忡忡。安德森说“中国经济仍将强劲增长,但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那将不再是非常友善的增长。”的确,在原材料和石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再度抬头。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黄益平认为,未来几个月,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扬可能推动CPI增长。迄今为止,劳动力成本同比增长了15%。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师龚方雄认为,国内经济整体虽然并不过热,但是局部过热导致了通胀压力再次抬头。在油价对日常消费领域的影响方面,马骏博士认为,由交通工具原因所导致的油费开支仅占家庭开支的2.5%,因此,若10美元的油价升幅对消费者开支而言,也只是微量减少0.2%。

在通货膨胀的幅度上,高盛的梁红认为中国不用担心通货膨胀,她认为通货膨胀很可能会保持温和的水平,但是中度的通胀压力很可能会在未来显现。原因是实体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乃至货币和信贷供给增长的连续显著上升,高盛预期,一定程度上的CPI通货膨胀压力很有可能会在2006年中期出现。但是她认为并不用担心通货膨胀会加剧,因为目前明显减弱的通货膨胀压力给予了中央银行更多的时间来继续目前的温和步伐,同时也给予了中央银行更多喘息的时间将人民币升值作为一个反通货膨胀的工具,这样,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压制通货膨胀抬头。

谢国忠认为,中国正在引领全球经济现在通胀未来通缩。他分析指出,从长期来看,只要富裕和贫穷国家之间的财富鸿沟保持目前这么巨大的幅度,劳动力成本套利交易就仍然会成为通货紧缩的强大动力,全球化仍然会导致全球经济进入通货紧缩;同时,伴随着中国向生产价值链条的上端转移,并进入研究和开发领域的进程,新一轮的通货紧缩仍然会出现,全球经济的长期趋势仍然是通货紧缩。但是,受到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影响,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中国经济有可能会成为通货膨胀的因素。

沃克的研究报告则指出,中国经济最早将于2007年出现“急速而痛苦的衰退”。他警告说,增长速度最低可能降至4%。他认为,影响中国繁荣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缺少类似台湾地区的经理人那样的人才,他们掌握着具有世界水准的管理和技术技能。“电力短缺、基础设施瓶颈、房地产投机以及政策选择不善,这都不是问题。”他在发给投资者的简报中这样写道,“问题在于,中国正在日益面临关键成长因素的短缺——有技能的劳工和公司利润。”所以,过了明年,市场担心的将是中国经济如何再次增长,而不是通货膨胀。

猜你喜欢

梁红消费经济
Spin splitting of vortex beams on the surface of natural biaxial hyperbolic materials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求婚,寒极做证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消费流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极地露营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