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乡下来到大上海

2005-04-29

上海采风月刊 2005年12期
关键词:二房东厢房弄堂

龙 铭

一九四五年的深秋,那时抗日战争已取得胜利,全中国还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一天夜半时分,地处浙江四明山区一个农村小镇的一户富裕人家的楼屋中,突然传出了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声。我就这样出世了。我上面有一个姐姐,所以排行老二。

因为家里添了男丁,可谓国事、家事,双喜临门。妈妈赶紧把这个喜讯写信告诉远在上海的爸爸。

上海是个花花世界。爸爸从上海大学毕业,就在上海工作。他在一个亲戚的一家钟表店中当会计。钟表店开在非常热闹的大马路上。因为不时有亲戚从上海传来消息,说时常有女性的同学、朋友来约年轻爸爸吃饭或娱乐。故亲戚力劝年轻妈妈早日到上海来,与丈夫生活在一起,免得长久之后,恐怕会生出是非来。于是妈妈就带着我们一双小儿女坐上宁波轮船,从乡下来到了上海滩。

为了安顿家小,爸爸在上海租下了房子。这是在离市中心不远的一条小马路上,所以是闹中取静,比较适合居住。这条小马路是南北走向的,马路两边是一条条弄堂。这一带的弄堂房子都是三十年代造的。每条弄堂都有一个名字叫做某某里或某某坊。

打个比方,如果将马路比作带鱼脊骨的话,弄堂就好比是脊骨二边的鱼剌。弄堂里的两侧,则是一栋栋相互毗连的二层楼水泥小洋房。洋房正面是矮墙,有一扇铁门,墙门内有块小空地。再前面是楼门,进去便是“客堂间”。“客堂间”楼上面一间就叫“前楼”,因为“客堂间”和“前楼”这二间房间的窗户方向是朝南的,所以冬暖夏凉。在洋房的后面有扇后门,从后门进来,是用来做饭的“灶坯间”,穿过灶坯间,前面直通到上面所说的“客堂间”,侧面可以上楼梯。灶坯间楼上一间叫做“亭子间”。“亭子间”名声不小的,因为鲁迅先生在上海时就住过“亭子间”,他的“且介亭杂文集”就是从“亭子间”中写出来的。过了“亭子间”从楼梯上去,便可到“前楼”了。“亭子间”的上面,是可用来晒衣服的露天的“晒台”。房子的屋顶是平坦的尖顶,上面铺盖的是暗红色的瓦片,屋顶与“前楼”之间还有个假三层楼,称作“三层阁”。

由于我们住的这条弄堂与小马路斜交,而我们居住的这幢房子又贴近马路边,所以这幢房子比一般房子多出了一个斜角,房子的平面是个直角梯形。面积也要比其他房子多出一块。因此在灶间右面多出了一间“厢房”,同样,二楼也多了个厢房。在三楼又多了个“高晒台”。

拥有房子产权的房主称作房东,向房东租房的就是房客。如果房客租了房东的房子,再将部分房子转手出租,那么房主就是大房东,转手出租的房客就称作二房东,最后租房子来住的居民就称为三房客。二房东是个中间剥削者,上海有个十分著名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生动地描写了在解放前二房东与房客之间的矛盾的有关内容。

我爸爸用两条称作“小黄鱼”的小金条作为定金,向二房东租了二间房子。一间是“亭子间”,另一间是二楼的“厢房”。此外,每月还要按时付给二房东一笔房租。

二房东住“前楼”,另外还住了三户房客。一户住“客堂间”,一户住一楼“厢房”,再有一户最可怜,住在低矮、尖顶的“三层阁”里,冬天奇冷,夏季酷热。

我就这样从乡下来到了大上海。

猜你喜欢

二房东厢房弄堂
“弄堂”一词的由来
二房东跑路 180多人被骗800万元
二房东违约,租户的损失谁承担?
绝 句
弄堂里
寿星(外一首)
弄堂
弄堂记忆
798物业、二房东、画廊三方矛盾公开
转租时莫忘约定续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