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我们选套件
2005-04-29谢仲良
谢仲良
作为一个传统的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济南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称“济钢”)也在新的形势下提出了“把济钢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公司管理层认识到,要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利用国际上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经过三年多的努力,OA和ERP系统不但成功上线并稳定运行,而且为济钢今后的更大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根据目前系统运行情况和带来的效果,我庆幸当时选对了。” 济钢总经理助理、CIO曹同乐如是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为一个传统的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济南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称“济钢”)从战略角度来展开自己的信息化工作,并将信息化推进战略与人才战略、低成本战略等共同构成了济钢整体战略的“六大子战略”。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OA和ERP系统不但成功上线并稳定运行,而且为济钢今后的更大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
11月24日,围绕着济钢的信息化建设这一话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济钢总经理助理、CIO曹同乐先生。
庆幸选对了套件
其实,济钢的信息化历史可以回溯到更早。早在2001年8月份的时候,济钢就采用Oracle的数据库软件Oracle9i开通主干网数据库;2002年,济钢启动了普及信息化的突破口——OA系统;2003年3月,济钢完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据悉,2003年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志顺去北京参加人大会议时,就通过笔记本电脑实行移动办公,成为当时会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各大媒体的关注。
可以说,这都为济钢实施ERP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在当时考虑实施ERP系统的时候,济钢内部就选择套件还是定制开发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争论。济钢经过多次考察和论证,最后决定还是选择套件。“第一,我们企业的目标不是为了开发软件,而是利用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重点在于‘用;第二,公司希望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能够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而当时Oracle等企业的相关产品能够满足我们的这一要求。”曹同乐说。
据悉,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供应商,Oracle提供了包括了平台产品、应用产品、完善的服务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最完整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在平台产品方面,新一代电子商务基础架构Oracle9i由Oracle9i数据库、Oracle9i应用服务器和Oracle9i开发工具包组成,提供了电子商务企业所有关键的软件基础结构和开发电子商务应用所需要的所有重要功能;在应用平台方面,Oracle电子商务套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全集成的、功能全面的电子商务应用套件,包括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企业资源规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电子学习等多个组件。另外,Oracle具有成功的钢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施经验,其产品已经在浦项制铁、美钢联、衡阳钢管、湘潭钢铁等企业中采用。
曹同乐指出,Oracle的产品首先是基于B/S架构的;其次,开发系统采用Java语言,具有开放性的优势;最后,容易客户化,具有很好的集成性。
“根据目前系统运行情况和带来的效果,我庆幸当时选对了。”曹同乐说道。
重点突破,分期上线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制造业从业者之间的素质差异很大,国内钢铁企业也不例外。显然,这种现状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决定了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而不能实行一刀切的做法。
虽然已经开始决定采用Oracle的ERP系统,但是曹同乐知道,身上的担子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觉得担子更重,压力更大。“刚开始时,一处库房的几位员工年龄都已经50多岁了,以前根本没接触过电脑,更谈不上用电脑录入相关数据了。但是,济钢的信息化必须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曹同乐说。
据悉,为了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志顺曾经提出要求:不通过培训,不准上岗!
曹同乐说:“我们当时给员工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相关技能,同时,这些员工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公司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很快形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同志自己动手在纸板上画出计算机键盘来练习打字输入法。”今年刚刚退休的库房管理员张师傅说。
据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曹同乐主持召开的有关信息化的会议就不下500次。“去年新系统刚开始上线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系统有时候也会不稳定。我们甚至有几次都要开会到凌晨4点。”曹同乐说,“如果系统不好,那生产出的产品一定是不合格的产品。因此,我们必须得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据介绍,济钢ERP项目按照“全面规划,重点突破”的原则分三期上线运行。“为什么要重点突破?第一,我们原先旧有的系统还必须运行,不能全部废了,实行休克疗法;第二,信息化是我们的子战略,要服务于我们的总战略。我们首先要关注公司的收入和效益,否则就谈不上企业的信息化了。因此,重点突破可以说是尽可能地降低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吧。” 曹同乐说。
据悉,第一期于2004年1月1日投入使用,主要包括采购、销售、财务应付、进厂计质量系统;第二期于2004年6月投入使用,主要包括财务应收、资产管理、生产制造、设备管理、铁前计质量等系统;第三期于2005年3月投入使用,主要包括财务成本、总帐、国际贸易、MES、质量管理、钢后计质量等系统。
“先把流程说清楚”
已成口头禅
“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IT扮演的只是公司的一个技术角色。我也没有参加过公司内部的综合性会议,对公司也没有全面综合的了解。但是现在却大大不同了。自动化部的一个具体员工就能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召开一次会议了;许多员工也能从公司整个运行的层面来考虑问题了。”曹同乐说。
公司财务处副处长深有感触地谈道:“我以前都不愿意参加这些ERP的会议。但是经过实际运用,我发现不但对ERP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现在分析问题也更加全面了。”
据悉,以前,员工们不清楚自己的业务内容,也不明白怎么做自己的业务;现在,员工们思考问题时都有了一个流程化的概念,做事情时总要考虑业务流程问题。“‘先把流程说清楚成了公司员工们的一句口头禅。”员工小李向记者介绍。
原料处是济钢集团的采购部门,是ERP工程的首批上线单位,负责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原料的采购、供应和管理,为生产和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的大宗原、燃、炉、辅料。随着ERP的实施,不但公司的采购业务流程得到了重新的梳理,而且原料采购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据悉,通过“Oracle Sourcing电子招标”和“网上供应商门户”模块,负责原料采购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在网上进行物资的招标工作,不但省事省力,而且保证了整个采购流程的公正和透明,为济钢集团实现供应链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没有99%,只有100%
信息化带给济钢集团的效果是明显的。根据统计,在业务层面上,已经发挥了85%的作用;在统计管理层面上,已经发挥了95%;在企业决策层面上,已经发挥了60%的作用。据悉,在2005年11月于济钢召开的钢铁工业信息化及自动化推进中心年会暨中心成立五周年大会上,济钢的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同行和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虽然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长顺表示信息化是济钢集团的一项创新活动,创新容许失败,但是我觉得压力非常大。”曹同乐说,“这项工作没有99%,只有100%。目前我们的系统是比较适应的,已经达到了99%,但是我们的努力就是要消灭1%!”据悉,曹同乐还专门召集部门员工召开过“消灭1%”的大会。
现在,曹同乐也开始更加用心地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来为企业决策服务。“企业决策好比开汽车。决策者是司机,KPI指标是汽车的仪表盘。光看这些仪表只能告诉司机汽车是可以开的,但是开汽车时,还要注意红绿灯和各种路况信息。同样,决策者只有了解了相关的信息后,才能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曹同乐说。
据悉,目前济钢集团正与Oracle、汉普共同努力,决定推出一套济钢绩效管理系统。“比如,通过供应链模型,可以及时了解供需变化,实现上下游的良好互东;通过市场模型,分析竞争对手情报;通过其他相关模型来了解宏观经济及其他行业的变化和更好地把握国家政策走向。”曹同乐说。
成功带来双赢
“有一次,‘销售定单模块运行中‘参考字段出现问题,我们很快就向Oracle售后服务热线请求支持。产品经理当时很快就给予了技术支持,从而没有对公司的运营产生更大的影响。”有员工说。
据悉,每次出现问题,Oracle的有关技术人员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予解决。也正因为如此,双方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Oracle为济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保证,另一方面,济钢ERP系统的运行,又极大地促进了Oracle ERP产品的完善和本地化进程。
“Oracle ERP比较好地满足了济钢的需求,而且便于整合和集成。目前,整个系统90%是Oracle套件,其余10%由我们自己开发。”曹同乐说。
据介绍,基于对这种双赢的认识,济钢和Oracle目前已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谋求更深层次的双赢。
相关链接: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简称:济钢)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和全国最大的中厚板生产、出口企业。现有职工3.8万人,资产总额167亿元。2004年生产钢687万吨,钢材55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74亿元、利税31.4亿元、利润20.5亿元,出口创汇4.4亿美元。“九五”以来,销售收入提高3.8倍,利税提高9.5,利润提高1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