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园雅集图》看张大千及其艺术风格等
2005-04-29唐恺等
唐恺等
唐恺,中国书画院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他将多年鉴赏字画、古陶瓷的实践和理论完美结合,形成了以理服人的鉴赏风格。
张大千不仅是中国画史上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世界重量级的艺术巨匠。他的艺术成就早已名扬四海跨越了国界,他在世界上的声誉名望和地位已经定论——大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大千先生1899年出生在四川内江一个古典而传统的家庭,原名正权,后改爰,小名季爰,号大千,室名大风堂。年幼受家母启蒙,能书善画。早年赴日回国后,在上海游学于李瑞清和曾熙门下,遍临古代名迹。抗战前后带领学生临摹唐朝敦煌壁画。1949年移居海外定居巴西,1969年移居美国,其间在欧a洲世界级的艺术殿堂举办中国画展,晚年定居祖国的宝岛台湾摩耶精舍。大千大风堂弟子有五百多个,1983年神仙般的艺术大师怀着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离开了世界……
大千的一生,书几乎成了他须臾不离的伴侣。大千经常教诲大风堂弟子:一个不读书的画家,必然免不了俗气、浮气、匠气,最终也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大千的一生博采众长,广结益友。虽然他的后半世侨居海外,但是他思念祖国的情怀始终如初。1982年初,一位华侨将一包四川内江平原的泥土携到台湾,大千双手捧着这几十年朝思暮想的故乡泥土,为之大恸,老泪横秋……此时深刻表明大千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情和思念一如既往。
《西园雅集图》就是一幅作者追求祥和与团结的代表作。该图系大千先生1947年在成都昭觉寺所创作,费时达三月之久。当时大千弟子龙国屏先生也在场,并参与左右。该画历经数次浩劫后,今天终于藏在张善仔的后代,九十高龄的宴先生手中。画的裱头右方有大千弟子龙国屏等人的亲笔题跋(图一)。大千的嫡孙大声赞叹:绝对是祖父真迹!
在画中作者运思缜密,技法高超,继承了唐宋青绿工整的画风,线条严谨流畅,细描和层染为主。22位人物奇姿异态,各不相同。画面壮阔,作者特喜爱鲜艳夺目的蓝,红,绿色表现的艳而不佻,别具一格。作者不仅笔墨超奇,章法和经营给人一种非凡的气魄。画中的苍柏、孤松、芭蕉、锦石、竹林、清溪与名流、人杰、学仕、高僧、少女儿童相影得彰。不愧为作者盛年时期的精品,给人以高古、雅兴、尽兴和欢乐之享受。
大千曾经讲过:得笔法易,得墨法难,水法更难。水法的运用在画里表现得明透而不显轻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掌握统一文人画和宫廷画,以及传统和创新的融会。大千先生一生奉行以自然为师,大胆实践,大胆生活,大胆创作,给人类留下无数的传奇,无数的财富。中国美术理论家、教育家徐悲鸿说的好:五百年来一大千。
日前中国文联拍摄的三十集大型电视剧《张大千》即将结束,相信《西园雅集图》一定会伴随着《张大千》电视剧的开播而首次面市,也必将惊动整个世界画坛。
小巧玲珑的微型墨盒
文/刘超
近日,笔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觅得一个只有大拇指头大小堪称迷你的铜墨盒。
在五花八门的收藏中,刻铜墨盒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刻书画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的人文气息独步文坛,为才子佳人所喜爱。如今更是备受收藏家的青睐和关注。
刻铜墨盒属于近代文房用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同时带有时代特征强、传统的和民族的文化信息量大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近100多年来各地制作的形形色色的墨盒,其上面镌刻的铭文有纪事、纪年、使用者姓名和馈赠亲友的吉祥的以及勉励的用语,当然还包括墨盒的使用者与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等息息相关。因此,脱颖于清道光年间的铜墨盒如今不仅具有收藏和欣赏价值,而且,还具有研究价值。
笔者收藏的这只铜墨盒以“小而精以及观赏性强”取胜。
此墨盒是我见过的墨盒中体积最小的一个。它通体包浆成熟,看上去后重凝实,众多藏友见之纷纷称奇:“如此小巧玲珑之物可谓中国之最。”而且,制作相当精良。铜墨盒纹面上刻了一朵怒放的菊花,仿佛在随风摇弋,其铁勾银划的制作具有“茫父风格”,刀法自然,有力。尤其是那朵盛开的菊花,我们好像从中闻到了它的清丽淡雅,它的袭人芳香。古人把梅、兰、竹、菊称之为花中四君子,在自然界,菊花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之后,不与群芳争艳,因此,菊花被历代文人用作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茫父,姓姚名华(1876——1930年),字重光、一鄂,茫父是他的号,此外,他又号:老芒、莲花庵主,光绪三十年进士,官至邮传部主事,民国参议院议员,曾留学日本,先后传授于五城学堂、清华学堂,历任北京女子师范校长,朝阳大学教授。他本人非常喜欢金石书画,特别擅长山水和花卉画以及篆书真草等书法,可以说是无一不精。尤其是在铜墨盒上刻制字画,具有艺精技绝,感染力强的特点,在当时可以说是名扬天下了。
笔者所收藏之墨盒,虽然不是名家题刻,但其构图精致,刀法老到、简洁、功力深厚,画面生动清晰、典雅脱俗。俨然茫父风格之“克隆”,也算是一件精致的极具观赏性和有收藏价值的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