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再袭中国
2005-04-29司马江
司马江
中国一年所获得的投资,要比印度十年获得的都要多。
国外企业家对中国市场垂涎三尺已不是什么秘密,超过十亿人口的大国,年均增长9%的中国经济,一切都让人怦然心动。但事实是:大部分想法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只有极少数人侥幸成功。
但是,新近几家中国公司成功地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了IPO,这让探索多年的国外投资者终于发现了一条可以从中国投资收割利润的办法。
以2004年3月上市的中芯国际为例,该公司用四年时间使营业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当年,硅谷风险投资公司(简称NEA)的合作人迪克·克拉姆奇在中芯国际投入了1.2亿美元,两年过后,他已经收获丰厚。
虽然国外投资者们都很清楚,在中国经营或者投资还有数不清的风险和陷阱,但是类似于中芯国际这样的公司,照样引起了他们的激烈争夺。2004年6月,硅谷银行带着25个加利福尼亚州的风险投资家,专程飞到中国来拜会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其中,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紧跟他们后脚跟的,是200个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家。
这种浓厚的兴趣,已经转化成了行动。2002年,进入中国的私幕股权投资额为4.18亿美元,2003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6亿美元,2004年肯定会变得更大。据《亚洲风险资本》披露,2003年在中国运营的风险资本企业有172家,相当于2002年38家的4倍还要多。
滴水正在积聚成洪水。美国家传第三代的创业投资公司Draper Fisher Jurvetson,掀起了新浪潮中的第一波,它把百度搜索放进了自己的投资篮子里。另外一些风险投资企业也开始在中国市场频频亮相,这其中包括有克拉姆奇的NEA、Crystal Ventures、Doll Capital Management和Accel Partners。在硅谷,几乎每一个想创业的人,对这些公司的名字都耳熟能详。除此以外,还有十几家公司在费尽心机地制定投资计划。
据Google的早期投资者之一兰姆·谢里兰说,中国一年所获得的投资,要比印度十年获得的都要多。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相比,甚至“工业革命时代都变得黯然失色”。
其他的风险投资家表示,他们也想到中国来,但却害怕这里的巨大风险。“现在有一大帮莽汉要冲到那里去。”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里恩·贝克说,他并没有指明所说的莽汉是谁。
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中国很容易亏钱。华登创投公司和汉鼎亚太公司也承认,他们能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收回投资,纯属运气。
很多人抱怨说,近来对中国的投资热潮,正在产生一种类似于投资泡沫的东西出现。外国投资者——这些人占到了中国所有风险投资者的90%——对中国私营企业的竞相出价,使得他们必须为同样数量的控股权花更多的钱。
随之而来的是他们提高了对这些私营企业的期望值。但是有资历的投资者们赞成说,要实现这些期望值,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政府也正在着力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硅谷资深风险投资家桑迪·罗伯逊说,他担心事情已经失去了控制。罗伯逊曾帮助成立了中国国内最早的风险投资企业之一——成为基金(Chengwei Ventures)。不久前,一位纽约的对冲基金经理给罗伯逊写电子邮件,邀请他对一个新开的中国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投资。“他身在纽约,但是却在做这种事情。”罗伯逊说,“我的感觉,就像是‘我的天啊,这不跟过去的互联网热潮一样!”
但是,其他的人认为,中国也不是那么吓人。从现在来看,认为在中国投资是冒险的观点并没有错,但是中国的迅速增长,让很多人认为这样做是有价值的。
“我们坐在海滩边上,听着不远处的海啸声。”贝克说,“我们看到有人在海面上冲浪,也看到有人高呼,在那里冲浪是非常危险的。但我们都视而不见的是,这些海啸已经做好了冲上海滩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