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健食癖吗
2005-04-29失宠青衣
失宠青衣
生命的诗意和光彩日益黯淡,差不多只剩下了一个内容:一场毫不容情的、不屈不挠的战争,对手是食物和食欲……
又到周末,张健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几个人商量着去哪儿吃好,商量来商量去没个结果,张健忽然说:“我们还能吃什么?”
是啊,还能吃什么?牛,疯了;猪,搞不好是被瘦肉精减过肥的;水果的基因被动过手脚了;就连我们天天吃的大米也可能是有毒的。那么多人得上了癌症、畸形、抗药性、性早熟、心血管病……
张健告诉大家,他已很久不吃牛肉了,也不吃猪肝,因为从一篇报道上得知,带瘦肉精的饲料给猪吃了,大多停留在肝脏和肾脏中,吃了会引起高血压和哮喘。有个朋友建议他戒掉牛奶,因为其中可能有抗生素成分。另一个朋友则劝他吃素,既健康又环保,还时尚。结果他寡淡无味地吃了许多青菜豆腐之后,他又读到了蔬菜中农药超标的新闻。他一直相信:正确的食品对健康有益。但什么是“正确”的食品呢?
是啊,有的营养专家奉劝大家,蔬菜是不能使劲洗的,这样使营养损失严重,吃了也是白吃;而另一些专家说,蔬菜中带有致命的污染物,必须用洗洁剂至少浸泡20分钟。有些专家推崇生食主义,认为生蔬果有营养,而另一些专家又说,食物不经过加热,容易造成感染,一旦引起了中毒性痢疾,你就有性命之虞。
如果稍做深入研究,就一定会发现,几乎每种食物,全世界都分为两大阵营:最营养的美食和最不健康的食物,双方都引经据典,证据确凿,谁也说服不了谁。
多吃水果身体棒;水果会导致念珠菌感染。发酵食品是腐败物;食品发酵后能促进消化。糖不能吃;蜂蜜是最佳天然美食。醋是毒药;苹果酸醋包治百病……
一阵接一阵的健康食品浪潮中,他只剩下东倒西歪的份儿了。
话题又回来了。这个周末,我们去吃什么?
几个朋友最后建议去吃西餐。张健已经控制自己的食欲很久,本来想反驳,但太久没有和大家一起大吃特吃,在跟自己做了斗争之后,他还是和他们一起去大快朵颐。之后又陷入后悔和自责中……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每次非常注意自己之后,总是又跟着女友一起出去拼命地吃平时想吃又不敢吃的东西,之后后悔。然后再“禁食”几天,再狂吃一顿……如此循环,痛苦不已。
这次和朋友们吃完西餐回来,张健很晚都没有睡着,他有强迫症似地想,我吃了些什么?有没有对健康有害的东西?要不要紧?
想得自己头都快炸了。他问自己,总是这样下去可怎么办是好?我整天惦记的净是吃吃吃,生命的诗意和光彩日益黯淡,差不多只剩下了一个内容:一场毫不容情的、不屈不挠的战争,对手是食物和食欲。
贴心提醒:
关注健康饮食是件有益的事情,但万万不可走得太远,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病态心理——健康饮食成瘾征,简称健食癖。
实际上,世上没有一种绝对安全的食物,就像没有一种绝对安全的生活。假如我们一味地寻求安全感,便只能牺牲享受生活的乐趣。患者大都是些成功、优越、上进的人。他们努力追求生活各个方面的完美,从不松懈。他们很爱惜自己,以健康为己任,严格遵守各种各样的饮食纪律,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可惜的是,如果你从小生于肉食之家却要改吃素,或者,你已吃了20多年的炒菜却要改吃生菜沙拉,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无数次欲望与意志的激烈冲突。
食欲越被压制,就越会突然迸发,每隔一段时间,患者会控制不住地饕餮一顿,之后,便会陷入强烈的内疚和自责,为了摆脱这种自责,患者会用更严格的饮食纪律来捆绑自己。如此恶性循环。
当健食癖发展到顶峰,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便成了生活中头等重要的事情,吃饭不是为了活着,活着倒是为了吃饭。
这种价值观的扭曲正是一种真正的心理障碍,它对身体和心灵的摧残,并不亚于另两种常见的心理疾患——暴食症和厌食症。这3种进食障碍的根源都是将食物放在了价值系统中过分重要的位置,不同的是,一是执著于食物的量,一是执著于食物的质。建议他们:1,不再关心报上那些关于健康饮食的报道,至少不要特别留意。2,不要强迫自己吃一些口味很坏的食品。3,不要经常向家人、朋友标榜自己的健食主张,并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4,不要出于健康原因,有超过4种的食品禁忌。5,不要因为健食禁忌,牺牲了许多与朋友一起大嚼的乐趣。6,尽量不要考虑这个问题——“吃什么才健康?”
总之,让自己洒脱起来吧,想吃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