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国 外 交 的“思想库”
2005-04-29彬康
彬 康
“思想库”又称“智囊团”或“智库”,是决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思想库”是研究群体的总称,本文只涉及我国总体外交中的咨询机构“思想库”。
作用与任务
一、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外交决策权高度集中,属于中央决策机构。为使决策准确和有成效以及顺利实施和减少损失,古今中外的聪明决策者或决策机构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都会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思想库”作为决策机构的参谋和助手,首要任务就是为重大决策进行调查研究和出谋划策。
二、进行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中央已提出本世纪头20年为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库”当前任务就是对这个时期的国际环境进行研究,并提出我国国际战略的选择方案。
三、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重大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这方面的课题是很多的,仅举几例: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和大趋势,国际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和世界基本矛盾,左翼运动和国际思潮。现在突发事件频繁,也要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应对方案。
四、对“战略思维”和“理论思维”提出看法和建议。“战略思维”和“理论思维”是战略决策的前提和灵魂。“思想库”可以在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五、提供策略和谋略的选择。策略和谋略是实现战略决策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构件,也是“思想库”充分发挥才智的领域。“思想库”的任务提供各种策略和谋略方案,说明利弊,供决策机构选择。
体系与机构
“思想库”并不专指一个机构或单位,而是一个研究群体,分散存在于各部门和机构之中。决策体系上由三个方面组成:决策机构、咨询系统和实施系统。咨询系统即“思想库”是决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
我国的总体外交“思想库”可分为两大系统:职能部门研究单位和学术性研究机构。
职能部门,如外交部、国家安全部、商务部等政府职能部门,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已形成一支富有实践经验的精干研究队伍。
学术研究机构,包括社科院下属的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央党校、重点大学所属的国际关系学院和研究所。已形成一支学科比较齐全和交流日益活跃的专家学者队伍。
这两支队伍各有自身的强势和弱势。通过交流和协调实现优势互补。“思想库”是分散于各部门和单位的研究集体,进行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对一些重大的研究课题,决策机构分头想这两个系统布置研究任务,定期做出研究报告,然后组织两方面的专家举办研讨会,综合各方面意见(包括不同看法)供决策机构参考。近20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两大研究系统积极主动的各自组织并吸收对方参加的各种主题研讨会,发挥集体智慧,激发新的思路。这已成为一种传统。
服务性和独立性
“思想库”的咨询地位决定了它的服务性,即为决策机构服务。而它在决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及它自身的运行机制要求它具有研究的独立性。因而服务性和 独立性都是相对的,既矛盾又统一。“思想库”要接受决策机构布置的重大课题,而在完成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又是独立进行的。除此而外,它最重要的任务是,独立主动地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对涉及国际关系及重要双边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障碍和我应采取的对策进行调研,向决策机构提出看法和建议。
学术性研究机构,研究的侧重面同职能部门有所不同。职能部门侧重于研究现实问题和全局性问题。学术机构着重于学术课题,分门别类进行更加细致和系统的研究,研究方法更具独立自主性。
两个研究系统侧重面不同,但不是互相隔绝和排斥的,而是互有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改进研究方法
就“思想库”当前的情况,对研究方法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一、扩大范围。就研究课题来说,国际战略研究的范围已很广泛,我们的研究课题也应随之而扩大,不要固守在现有的几个课题上。就研究队伍来说,现在民间对国际问题研究兴趣越来越大,应选择其中一批优秀者进入“思想库”的圈子内。
二、解放思想。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研究方法要突破旧的思想框框,不断创新。特别是要改变诠释性研究的习惯。
三、百家争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创造和形成多种意见争辩的氛围。特别在学术研究方面形成各种学说派别的争鸣。
四、整合资源。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资源是很丰富的,但力量分散,课题重复,重点不突出。随着国际战略研究任务日益繁重,研究资源的合理整合已被提上日程。
五、人员交流。主要是指职能部门研究人员和学术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交流,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欧美发达国家的这方面做法有可借鉴的地方。
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越来越普遍地成为决策机构关注的重点,充分发挥“思想库”的作用是理所当然的。
(本文责任编辑: 刘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