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合常规的都是正常的
2005-04-29张宪章
张宪章
一切不正常、不合乎常规的都是正常的,一切循规蹈矩、整齐一致的都是不正常的——这是什么话?岂非颠倒是非?不!这正是美国人的观念。
请看旅美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记述。严歌苓曾在芝加哥大学求学,第一堂课当她穿着浅蓝牛仔裤、白网球鞋、浅粉红毛衣走进课堂时,同学们投以异样的目光,因为在他们看来,她的穿着“不见任何独创性,象征保守、规范、呆板,如此地芸芸众生”。她总结说:“我扎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浑身上下太没什么扎眼的了。”当然,严歌苓读的是文学系,文人难免更凸显个性,但是不求社会认同,一切随心所愿,张扬个性,绝对是美国人的共同特色。
记得孩子第一次从美国回来探亲时,那身穿着实在让我们大出意料。说起来已经读完博士走上工作岗位,好歹也算进入中产行列吧,可他,上身穿着件旧皮夹克,已经磨得发亮,下身套了条再普通不过的牛仔裤,里面是件灰不拉叽的T恤,就跟街头举着牌子揽装修活的民工差不多。上街、访友,毫不在乎地就这样出门。老伴忙找了套他弟弟的衣服:“来,赶快换上,别给我丢人了。”他顺从地笑笑,更衣,也不说什么。去年我们赴美探亲,发现居然还是那般模样。虽然当时他在曼哈顿上班,整天生活在白领圈子里,也就是每天换换衬衣、烫烫裤子而已,几乎没见过穿西装,打领带。就是儿媳,换来换去也不过是几件一般衣裳,还没有国内职业女性穿得时尚、讲究。
“你们什么时候能穿得像个人样呢?不知道还以为你们是华尔街要饭的。”我们实在不解,半开玩笑地说。
孩子笑了:“爸爸,何必管别人怎么‘以为,穿衣服又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只要干净、舒服、自己满意就行。这里是美国,美国人穿衣行事是不会考虑别人怎么看的,也不会有人对你的穿戴评头评足。”
事实也果然如此,在美国的日子里,开车出游、上街购物,从不见一个老外穿得正儿八经的,个个都随随便便。我明白了,孩子的穿戴并没什么奇怪,它折射出的正是美国人的行事秉性。“穿衣服又不是为了让别人看”——这句话惊破了我几十年的宿见,这种观念、乘性引起了我的关注、思考。
不久,友人的女儿从日本来,我们陪她游普林斯顿。作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所在地,普林斯顿是新泽西州最高雅的城市了——从建筑到着装。然而在这金秋时节漫步街头,同样只见穿什么的都有,有穿流行牛仔,有穿正宗西式呢大衣,还有穿短裙、短裤、短袖T恤的,至于款式、颜色五花八门就更不用说了。
看她不解的神色,孩子解释说:“美国就是这样,爱怎么穿就怎么穿,爱怎么做就怎么做,随心所欲。”
“随心所欲?”她的语气里透出几分讶异:“日本人可不同,很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感觉。出门前都会想,怎么穿才不会让人觉得怪异、不合时宜,所以大家的穿着基本一致。不光是穿着,工作也是这样,很看重别人的印象。上班时那怕明明没多少事,甚至还玩游戏,看股票,也装出一幅兢兢业业、紧紧张张的样子;早上提前到,下班推迟走,看别人点头哈腰地起身了才好走人。”
“其实看他干了多少活不就明白了吗?”
“是啊,但是日本人似乎更看重工作态度,那怕是表面的留给人的印象。”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似乎是在展示东西方文化的歧异。强烈的对比使我领悟到,归根结底还是出发点不同:是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还是按别人的目光行事?是张扬个性,我行我素,还是压抑个性,屈从大众?一句话,是“自我本位”还是“对方本位”,这是根本区别的所在。我不禁地插嘴说:“看来中日文化同源,习性也相同,都应了孔夫子那句老话,‘吾从众。”
的确,衣着只是一个方面,是美国人张扬个性在表层上的一种表现。更深层、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喜欢坚持己见,标新立异,而不是随大流;喜欢从个人的爱好、信念出发,选择人生道路,决定取舍,不愿意屈从于社会潮流。他们不论财富多寡、地位高低,一般都是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他们觉得各有各的活法,我走的是我选择的路。他们的言谈举止,总希望能与众不同,能因此而引人注意,就觉得是一种成功而洋洋自得。在美国,你几乎看不到千篇一律的谈话、千人一面的行事。就连严肃的政治性活动也总想发挥个性,与众不同。游华盛顿时,我看到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囚笼里,放在小卡车上,由别人开着车游行,意思是抗议国家的一项法律限制了他的自由;在报纸上,我看到一个妇女的反战口号也别出心裁,她取意于英文里布什和炸弹的头一个字母都是B,提出“扔掉布什,不要扔炸弹”。凡此种种充满个性色彩的怪人、怪事、怪言、怪行,在美国可说是屡闻屡见不鲜。
在美国任教的亲家,给我讲了亲见亲历的一个美国人的故事:那是一个辅导过他英语的年轻朋友,环保专业的研究生。这个年轻人也许是因为所读专业的影响,他对现代化非常反感,对人类非常痛恨,认为人类到处破坏环境,是不可饶恕的自然的敌人。毕业后找工作多次碰壁,就是因为他那颇为偏激的观点让人难以接受,怕他将这种观点带进工作。他当然也非常着急,可又不肯为求职而改变或掩饰自己。讲到这里,看我神诧的神色,亲家笑着说:你觉得这简直在犯傻是不?我也忍不住旁敲侧击地提醒过他,那两年找工作不容易,作为朋友实在是为他担心哪,可没想到毫不犹豫地给堵回来了。过了好久,他满脸欢欣地跑来告诉我,这回可能有戏了,这次面谈时那家公司老板听他畅谈自己的观点,神情非常专注,两眼都放光。我也真为他高兴,总算找到了‘知音。但一两个月过去了并无音信,看来当初只是他‘一往情深产生的错觉。听说最后他改行去学护理,说将来可以在护理病人时宣传自己的观点。”
不能说美国到处都是这类怪人,但是标新立异,我行我素,却是美国人的普遍追求,而社会对另类行为、另类观念、另类生活方式也有足够的宽容。只要不违法,不损害他人利益,不论什么样的举动、什么样的主张,决无人歧视、贬斥,更无人限制、干涉,统统见怪不怪。也许在他们看来,所谓“怪”只是一种偏见,世界上本来就没什么“怪异”、“异常”存在;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为什么只能把占多数的叫正常,而视占少数的为“怪异”加以排斥呢?实际上对于独具个性的言行,不仅是宽容、尊重,而且是鼓励,对不通世事的小孩都是如此。小孙子满两岁后送进了幼儿园,我们一直担心这个娇宝宝不听话,胡闹,老师不喜欢。耐不住,一天跟着儿媳一起去接他。到了幼儿园,我们先暗暗观察,只见他一会儿跟小朋友们你追我赶,桌子、椅子碰翻了,一杯杯饮料洒了一地;一会儿又把小椅子一张张往上架,哗啦啦横七竖八倒了一地。天哪,这比在家玩得还疯,还不让人讨厌死了,可老师没有干涉。见我们来了,老师一边喊他,一边不绝口地夸孩子是多么可爱。回家路上我问:“教师不是说客气话应付我们吧?”儿媳的答复却让我颇为吃惊:“不,她是真心喜欢,当面背后都夸。她说他有个性,活泼开朗,捣乱都会动脑筋。”天哪,发展个性竟是“从娃娃抓起”!我不禁想起参观杰弗逊纪念堂时看到的嵌刻在圆壁上的文字,那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中的一段名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乃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于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以及谋求幸福之权。”这一立国精神尽管笼罩着财富的阴影,但也许就是它陶冶着美国人的性格吧,尊重个人权利,自然也就尊重个性,也就有个性的恣意张扬。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价值,都应按其本人的意愿和表现来对待和衡量。
当然,这个一切以个人为出发点、立足点的社会,一味关注自我,张扬个性,也会走向漠视他人和社会利益、全无责任意识的极端。以前听说过,当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举国悲痛之际,电视台中断了球赛转播,居然有不少球迷打电话抗议,个性强到毫无忌讳、不知权衡轻重的地步。在旅居美国的日子里,孩子们又告诉我一桩匪夷所思的杀人案。几年前美国发生过一系列信件爆炸案,收信人一打开信件,信封里的炸药就爆炸,先后炸死了三人,伤的更多,弄得人心惶惶,警察局悬赏10万美元,缉拿这残忍凶狠的杀人犯。破案的结果,没想到作案的竟是原任教于加州大学的一位数学教师。他认为科学破坏了自然,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社会的种种弊病,他要向科学报复。于是他辞去工作,住进深山老林,过原始生活。他买来一些炸药,放进信封,专门寄给那些有成就的科学家……一系列的惨案就这样发生了。其原因就是他放纵个性、偏执于自己仇恨科学的观点而不顾其它。
张扬个性走向了极端当然不可取,它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应该防止,然而就我们而言,主要问题似乎并不在这个方面,许多时候倒往往是习惯于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不自觉。中央电视台的“让世界了解你”栏目,出国前也看过,在美国,再看这档节目,听其中中美两国人士的对话,就强烈感到其中的差别:美国人的谈话往往有出其不意的东西,我们的谈话即令是出自肺腑,也总让人感到是在背稿子,是一个模子铸就。我们的发言者面对镜头的时候,总给人一种做秀的感觉。个性原本是千姿百态的,为什么不能任其自然地坦露?为什么会有意无意地回避、掩盖呢?“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这段名言,不时被人引用,已经耳熟能详,其实值得我们跳出老框框真正领会、深思。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认同,没有认同就成一盘散沙。但也决不能趋同划一,一切都趋于规范化、程式化,只会走向僵化,死气沉沉。认同而允许存异、鼓励立异,才会有奇思妙想的创造性、无穷无尽的驱动力,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社会,有不断前进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