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弹一星”人才的教育背景与启示

2005-04-29樊洪业

民主与科学 2005年4期
关键词:叶企孙两弹一星物理学家

说到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人们都会首先想到“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当然不仅限于科技本身,更突出的是,它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挫败了核讹诈,加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近三十年来,由“两弹一星”的话题写成的报告文学和人物传记,已见多多。银屏上的文献片、故事片以及人物访谈等专题节目,也时有闪现。最隆重的当是1999年9月18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大会,发布决定,并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有23位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关于“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经验,按中规中矩的表述,首先要说到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然后说广大科技人员、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的长期拼搏;接下来要说各部门、各单位的“全国一盘棋”;当然还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笔者习史,认为可以把“两弹一星”看作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有必要从更大的时尺度总结其历史经验。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之最重要因素,不可回避科学人才这个基础。23位功勋奖章获得者是“两弹一星”研制中涌现的顶尖人才。且看下表:

表中列出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姓名、出生年份、早年就读的大学、出国留学的年份和国家、1949年以前归国后的供职机构,最后附上了他们在1949年以后至从事“两弹一星”研制之前的供职机构或系统。(表中文字只是表述一个大概,细节不见得都能准确反映,如郭永怀1940年留学之初是到加拿大,一年后转至美国。)

按照我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论及旧中国的科学与教育,总是否定的多,肯定的少。然而,从上表至少可以体认以下几点:

第一,按表中23位科学家的经历,除孙家栋以外,这些人的专业教育都是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的大学完成的,可以说,他们是旧中国留给新中国的“科学遗产”。

第二,表中从赵九章到彭桓武,共7人,是在抗战前出国留学的。从任新民到朱光亚,共13人,其中除钱骥外,其他12人是在抗战后期或战后出国留学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抗战八年加上随后的国内战争,其持续时间超过了“文革”十年),没有造成严重的人才断层。可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有值得肯定、值得研究和总结之处。

第三,他们的大学教育是在国内名校完成的(其中只有任新民所在的兵工学校鲜为人知,这是军政部兵工署系统的学校,设有大学部,相当于国防科技大学)。大学之后的研究生教育、回国后的服务机关也都是高水平的。解放后,在参加“两弹一星”研制之前,他们大致分布在中国科学院、国内高校和国防科研三大系统中,还有几位归国较晚者是直接进入角色。可以说,这些人不仅教育起点很高,并且尔后也有幸一直保持着累积优势。这与他们的际遇环境有关。如何保持和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稳定环境,这也是我们多年来乃至当今的“要命”话题。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变革,使科学家队伍呈现出一定的代际特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们,多数是物理学家,我们就拿物理学家来说事。

中国的第一代物理学家,如胡刚复、饶毓泰,他们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期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尔后到国外读大学,并进而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回国后在新创办的大学中教授物理学,但很少有条件从事研究工作。

第二代物理学家,如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吴大猷等,他们已有条件在前辈科学家执教的大学中学习(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曾受教于胡刚复,吴大猷曾受教于饶毓泰),随后到国外完成研究生学业。他们回国后,在继续培养人才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科学研究。

在上表中,并没有这两代人的名字,但后人应该清楚,是他们付出的心血为后来者打造了高起点的平台。表中许多人都出身清华大学,而清华大学的物理系,正是先后在叶企孙和吴有训主持下才写下中国现代科学史和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

如果按照清华的路子说下去,赵九章、王淦昌、钱三强、王大珩、彭桓武等,都曾直接受教于叶企孙和吴有训,他们属于中国现代物理学家的第三代。郭永怀、钱学森等同属这一代。

在“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中,钱三强是领军研制原子弹的帅才人物,钱学森是领军研制导弹的帅才人物,赵九章是领军研制人造卫星的帅才人物。从表中可以看到,这些人都是在抗战之前出国的,较早的高起点使他们成为“两弹一星”事业起步时期的领军人才。

从无到有,先有三代之兴,后有“两弹一星”帅才出。历史似乎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叶企孙两弹一星物理学家
用特殊方法培养学生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李政道的考卷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异同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位物理学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