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的十个认识问题
2005-04-29
批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经济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评判我国的“批发市场现象”,对于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直到今天,人们对批发市场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出现与推广,使人们对批发市场这样一种业态产生了不少认识上的困惑,甚至出现了一些非议与责难。
人们对批发市场的普遍关注,一方面说明批发市场在我国经济与商品流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已经形成了十分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商品流通体系,批发市场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调整、改造和提高等都是迫切急需解决的课题。因此,如何走出认识误区,全面、客观、公正地总结批发市场的历史,研究批发市场的方向,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就批发市场的认识与实践归纳了10个方面的问题,做一些初步的研究分析和探讨。
批发市场是不是传统和落后的交易模式
对批发市场最流行或者说最普遍的非议是,批发市场是一种传统和落后的交易模式,与其它现代商品流通方式相比,批发市场交易方式有着诸多弊端,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究竟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批发市场?至少要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批发市场的历史作用。
批发市场的出现导入了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市场机制的最初认识。包括如何形成正确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第一个具有突破意义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改革措施就是让农民进城,允许他们创办各种类型的农副产品自由市场甚至是马路市场,一举解决了计划体制下困扰我们多年的农副产品严重短缺问题。可以说,正是成千上万集贸市场的出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基础。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借鉴农业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城市体制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各种类型、各种产品的有形商品市场大量涌现,商品的流通渠道大大拓宽,生产者的积极性大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充分释放,我国工业品、生产资料商品以及各类日用小商品短缺问题也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从一定意义上说,各类有形商品市场的出现及其发展最早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是我国流通领域里的一场重要革命,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比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品供应体制,我国批发市场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实现了有效组织供求,衔接产需,引导生产;(二)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节约了流通时间和成本;(三)初步形成了商品价格的市场发现机制;(四)推进了商品流通信息化和网络化;(五)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六)提高了民间资金利用率;(七)带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我们对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有一个认识过程,对批发市场也有一个逐步认识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在强调:“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 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因此,改革开放初期,在人们对市场经济和现代流通还缺乏认识和了解、市场各种内外部环境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各地企业和政府部门选择批发市场这样比较容易操作的模式导入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第三,判定一种流通方式是否落后的标志只能是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为低下,人均GDP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并不排在前列,不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广大的乡村和小城镇地区,批发市场都有着特定的市场群,工薪阶层、农业劳动者、大批低收入人群仍然喜欢批发市场、依赖于批发市场,换言之,在现阶段,批发市场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准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和广泛的适应性。因此,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批发市场都将会保持一定的生存和成长空间,和其它新型流通方式一起,在推进我国的商品流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从其它国家看,南非、土耳其、埃及、印度等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依托于批发市场建立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发达国家存不存在工业品批发市场模式
对我国批发市场持否定态度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品以及小商品的流通不存在以摊位制为主体的批发市场交易模式。
考察西方商品流通史,应当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和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去进行。有专家指出,西方国家在一二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商品流通经历了杂货店、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后,又回过来搞连锁经营,搞社区便利店。但无论怎样变化,马路市场始终草色新鲜,因为它代表了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平民经济和平民文化,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流通领域里的直接反映。
从各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欧美还是亚太地区,各种各样的以摊位制形式为主体的工业品、小商品市场应当说还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像北欧著名的丹麦哥本哈根步行街、德国科隆商品步行街都是这一类的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
可见,对西方商品流通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分析,西方并不是只有沃尔玛和家乐福,它们的商品流通体系同样是由多种流通业态、多种商品贸易形式共同构成的,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市场对象和顾客群。
摊位制作为一种最为普及的商品流通形式在西方国家并没有被其它流通形式所完全取代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房地产商、物业管理商与流通商的分离,不仅不是落后的,而且是一种现代社会分工的历史进步。这也是摊位制在欧美地区不但在一般贸易场所里能够生存和发展,就是在一些高度现代化的经营场所中也是一种相当流行的商品流通方式的重要原因。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大贸”(Mall Market)就是一种摊位制模式。
其次,发达国家看重的是效率,而并不强调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分野。不少西方国家都是既有现代化的大超市、大连锁,也有街头市场、跳蚤市场,甚至对街头市场等方便市民的商业网点还有一定的政府扶助措施。即便是大宗工业品的流通,摊位制也有很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如悉尼建材商品流通中心就是澳大利亚一家很有名的摊位制商品批发市场。
第三,政府并不干预市场,也不强行推行任何商业模式,完全由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去自由选择。
对于批发市场,应当主要是看效率,看作用,看它对我国经济是不是还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不应当把关注的目光主要放在研究它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这样缺乏实际意义的争论上,也不应当一味的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简单的类比。
批发市场能不能发展成为主流商品交易模式
人们曾普遍认为,批发市场交易规模过小,不可能发展成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主流商品交易方式,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批发市场里各个交易商的具体情况不同交易量也有大有小,但不能就此来推断批发市场的整体交易规模,并做出不正确的结论。
经过20多年的繁荣发展,我国今天相当一批成功的批发市场无论在交易规模、辐射能力、专业化商圈等方面都早已大大超越了人们在一般意义上对于市场的肤浅认识。对很多市场来说,乡村集贸、马路交易的小地摊方式早已成为历史,其中不少市场甚至已经发展成为跨越国界、辐射全球的著名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全球化的商品流通中心。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2003年,我国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约为60000家,摊位约220万个,销售总额为21086.8亿元, 交易总量约占GDP20%多一点,亿元以上的市场占市场总数4.3%,成交额占市场总交易量的70%以上。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市场年销售总额已高达363亿元。今年 9月13日《城市快报》登载:北京最大的一家民间涉外服装批发市场-雅宝路市场,占地约20000平方米,从1988年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京城其它商厦无法替代的重要的高档精品服装流通基地。北京银行业人士曾用一个金融概念形容雅宝路市场:俄罗斯商人每年留在市场的美元现金之多,几乎可以拉动北京外汇市场的比价。市场4500家摊位的贸易范围覆盖前苏联、东欧、非洲、西欧、亚洲和北美。我国批发市场发展规模及其商圈辐射面,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把批发市场与其它的一些流通方式相比较,可以看出,无论从交易量还是交易的辐射范围上,至少在目前,批发市场在我国商品贸易过程中仍居于主导地位。
2003年,全国100强连锁企业销售额为3500亿元人民币,门店总数20000家,成交额大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左右。从这个数字看,批发市场的成效额约为连锁企业的6倍多。
从现代物流发展情况看,一方面,受大而全观念制约,在我国,企业物流外包还难以被广泛接受;另一方面,我国第三方物流成长缓慢,还不具备完全承担物流市场潜在需求的实力。据调查,我国53%的生产企业、39%的商业企业有自己的车队,59%的生产企业、44%的商业企业有自己的仓库。这些物流资源是企业经营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进行物流业务外包就意味着裁员、资产出售和利润外流,无论制造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都不会甘心也不会情愿这样做。这就造成了我国目前原材料物流只有18%、产品销售物流只有16%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所以,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是我国物流的发展方向,但当前要全面发展第三方物流,必须在物流资源充分整合的基础上经过一个相当时期的发展过程。
由于市场环境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并不是它的贸易功能,它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现代化的网络情报系统和信息平台。
所以说,现代与非现代、主流与非主流交易模式都是相对的,既有其时间范畴的约定,也有其全社会的认知程度的限制。与连锁、物流和电子商务相比较,不管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批发市场规模越做越大,商圈辐射范围越来越广阔,消费者对于批发市场的消费依赖心理也越来越强烈。批发市场不仅现在是,而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也仍然会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主流模式之一,这不仅仅取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还取决于我国人民群众的购买习惯、我国商业文化的约定俗成。说到底,批发市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我国商品流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客观阶段。(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