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光和激情

2005-04-29本刊编辑部

诗选刊 2005年5期
关键词:搜狐新诗诗人

本刊编辑部

本栏主持人:宋峻梁孟醒石

一次由68万民间人士参与的诗歌普查活动

一次针对数十万知识阶层的诗歌普及活动

中国的诗歌从先秦诗歌到唐宋诗词;从“五四”时期的白话诗运动,战争年代的墙头诗,到新中国的群众诗歌运动和当代诗歌,在浩繁的卷帙中,名篇佳句灿若星河,而那些遗失在民间的诗句,不知能否再被忆起,那些与诗有关的经历和故事,又怎让你遗忘。

有没有一段诗句曾经打动你的心灵,有没有一首诗曾经照亮你的生命,有没有一个诗人曾经让你痴迷和仰慕,而你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诗的梦想?

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无论是庙堂钟鸣还是民间苦吟,无论是蹙眉之作还是小憩之戏,我们愿倾听那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1915年,美国现代意象派诗人庞德迷恋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神韵,翻译了《神州集》。

1915年,留美学生胡适开始和同在美国的梅光迪等人进行文学争论,议题是“中国古文是否是半死或全死的文字”。胡适在此之前认为中国古文不易教授而从英语中获得了些教训,从而认为古文存在着问题。而梅光迪却不同意。两个年轻人的争吵渐渐升级,结果胡适认为古文是一种全死的文字,而相对应的文学亦需要革命。紧接着胡适提出了方案:“须作诗如作文”。并身体力行,倡导以白话写诗……

2005年的今天,中国新诗已走过了近百年的路程。百年以来优秀的诗人和诗歌如灿烂星河,浩繁而光明,而且,中国新诗的发展几乎与百年历史同步,使得中国新诗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外国诗歌要用千年时间才完成的裂变,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以来,社会生活逐渐趋于平静和正常,诗人们也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而且这个时期是艺术上最多元的时期,这与诗人们所处的环境和心态有关。很多优秀的诗人省察出写作的终极状态在于宁静。他们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喧哗,开始学着对荣耀和责难无动于衷,甚至也根本不关心一般读者的心理感受,他们往往沉迷于精神自足或小范围内的慰藉。而读者,更是由对诗人光环的仰视转而渴望与诗人平等交流,甚至试图通过对诗人内心隐私的窥视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然而,由于文学史诚信的缺失和诗歌艺术普及教育的落后,使他们觉得哪怕是误读也无法进入诗歌时,与诗人之间的隔阂便越来越深。

这就造成了现代诗歌艺术的恶性循环:读者心目中的诗歌与诗人心目中的诗歌迥异,读者要想成为优秀诗人,必须脱胎换骨。能够经得住“脱胎换骨”痛苦的读者又有几人?这就形成了“诗人的断代之忧”。当然“断代”并非表示后继无人,而是后继乏人,每一位新诗人都有重蹈覆辙的危险。同样,更突出的问题是“诗歌读者的断代之忧”,试想假如没有一个庞大的高素质的读者群体,诗歌能繁荣吗?

由此产生的另一个恶果是:诗歌杂志越发小圈子化,几本官方刊物翻来覆去发表的都是那百十来位精英诗人的作品,几乎全是熟悉的面孔。再加上杂志之间互相抄袭创意,栏目设置相似,编辑趋向雷同,导致某些没有独立精神的诗歌写作者陷入了揣测和摹仿诗歌杂志上的作品的怪圈,复制,复制复复制。

以上观点并非完全以社会功利性为目的,从而漠视诗歌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我们的愿望仅仅是纠偏,恢复和构建诗歌的“和谐社会”,从而使每一个诗歌社会里的个体(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增进彼此的尊重和了解,充分享有诗歌这一独特的权利。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返回记忆深处,寻找诗歌萌芽的起因。试想我们小时候,谁能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诗人?相信答案大多是:没有天生的诗人,每一位诗人都是由最初的诗歌读者成长而成的,同样,每一位诗歌读者都是一位潜在的诗人。

《诗选刊》杂志社经过反复论证,决定与搜狐网共同举办中国首次诗歌读者普查活动!

从2004年4月我们开始同时在《诗选刊》杂志与搜狐网发布《中国首次诗歌读者普查公告》。公告自发布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到2004年9月底活动结束,参与者高达68万人次之多。

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诗歌活动,网络的普及,以及它的快捷性与即时性为活动奠定了广泛的民主基础,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通过网络对诗歌畅所欲言,尽情尽兴道出自己对诗歌的感触。而网络民众的特点为“大多是中等收入者和年轻人”,从1990年以后出生的学生到目前在读的博士,再到教师、退休职工,甚至在海外留学的人士,都踊跃参与。虽然年龄跨度很大,却基本属于知识阶层。这就保证了本次活动的有效性以及参与之后的诸多可能性。

我们列举了题目请大家参与:

1、您喜欢诗歌吗?经常读吗?您对当代诗歌有什么看法?

2、您订阅或购买过诗歌杂志或诗集吗?请列举出印象较深的几种,并列出您喜欢的十位诗人,不管他们在唐代还是当代。

3、您写过诗歌吗?现在还在写吗?如果还在写,写的是格律诗还是新诗?如果不写了,是什么原因使您停止了呢?

4、您更喜欢古体诗还是新诗?为什么?

我们还在搜狐网和当期的《诗选刊》上同时发布了附录1:“20世纪以来部分经典诗人及作品”;附录2:“20世纪以来部分诗人名录”;附录3:“《诗选刊》推荐2002、2003年度优秀作品”。在读者和网友中反应强烈,引发了一场关于“诗、诗人、诗名”的讨论,使得这次活动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性。

很多人在留言中谈到,他们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原本是非常喜欢读诗写诗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同诗歌疏远,正是这次诗歌读者普查活动激发了内心中那一部分柔软,在搜狐网看到《诗选刊》杂志这几年的诗歌精选后,触动很深,觉得将来有必要在闲暇时重新开始读诗写诗……还有的参与者告诉我们,她从上高中开始就一直在日记本上偷偷写诗,每年总写那么二十几首,到目前也积累了上百首了,但从未想过拿出来发表,正是这次诗歌普查活动,使她明白原来诗歌依然有这么多读者……有年纪大的参与者告诉我们,他最喜欢毛泽东的诗,他收藏了很多毛泽东诗歌的书法作品,通过这次诗歌普查活动在网络上读到很多新诗,他忽然觉得新诗也挺有意思,仿佛更容易掌握和发挥……还有情绪激昂者一边参与一边和别人争论某某算不算诗人,使旧话在这里有了重提的机会;更有读者还把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写成诗发给我们……

从参与者回答问题的角度之广和层次之深可以充分验证,民众对新诗并非一无所知缺乏热度,并非只是浮于表层,而是深入诗歌世界的肌理去关注新诗解析诗歌。很多人在嬉笑怒骂中道出的真知灼见,往往比某些评论家还务实和超前。人们对诗歌的热切超出了本次活动组织者最初的想像,并且深深感知:中国仍堪称“诗的国度”。

因此,本期《诗选刊》对这些原生态的发言和网络数据没做任何修饰和更改,也不做任何强加于人的概括评判,仍然保持它们原有的新鲜或者辛辣,直接刊登出来以飨读者。哪怕有人指责网络普查会有很多局限——发言的随意性很大,不够庄重等等;哪怕有人对本次活动展现出来的读者和诗人之间的隔阂与分岐感到失望。(如果有“隔阂与分岐”的话,这正是本次活动所表达的。)相信每一位读到它们的诗人和读者都能看到积极的一面——还有这么多可爱的人在伴随我们!我们还进行了20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诗人评选,当然,亦有许多诗人的票数与前十名的票数相差不多,但按照评选规则,只选取前十名,相信诗人和读者们会理解。还是那句话:这不是定论,而是一种声音,还会有许多别的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除另一主办单位搜狐网之外,未寻求任何赞助单位,全部活动资金均由《诗选刊》杂志社承担,而且这次评奖是在“《诗选刊》2004年度最佳诗人”评选工作刚刚结束后《诗选刊》的又一次重大举措。

中国首次诗歌普查问题及观点:

一、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您喜欢诗歌吗?经常读吗?您对当代诗歌有什么看法?

路兵:非常喜欢,经常读。诗歌不能离开读者,没有读者就没有诗人,没有诗了。

阎海育:我喜欢诗歌,经常读诗,认为当代诗歌正日益走向新的繁荣,许多诗歌越来越贴近生活,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诗歌是神圣的,但不是神秘的。

smalgir:我喜欢诗歌,经常看,我觉得当代的诗歌在海子消失的时候已经步入膏肓了。虽然诗坛上有很多新人崛起,但是我觉得现在的诗歌已经不是纯粹的诗歌了,更多的是包含了一些其他的元素。太杂了。

赵思运:喜欢。经常读。当代诗歌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成为事实而且还将继续行走。它的处境既不像不读诗的人说的那么萧条,也不像诗歌行内人士说的那么繁荣。经历了极端政治化的“非诗”的诗歌年代,现在它步入了最佳的诗歌探索期,真正的多元格局已经形成。同时,网络是一个难得的诗歌公共平台,激活了诗歌的生产力。不过,网络诗歌泡沫太多,良莠并存。对于泡沫的处理方式,不应该是专制式的压制与打击,而应该凭借真正的诗的力量,使真正的诗歌消灭虚幻的泡沫。还有,民刊现象也非常值得关注。

陈汉斌:我喜欢诗歌,有时间会读一读。中国当代诗歌现在有些萧条,也未必是诗歌质量不高,有高质量的诗歌也未必能掀起八十年代那样的读诗热潮。原因很简单,现在人很浮躁,太功利,精神生活还没有上档次。人们追求金钱远胜于追求精神、道德和素养等。而社会大众的这种功利追求也会影响到诗歌的创作和繁荣。诗歌创作应该由政府给予扶持,因为我们的国家在这样的大时代里不能没有诗歌,只有载人飞船。

赖华民:我喜欢诗歌,尤其当读到一首好诗,好像听到一首好听的多声部童声合唱或一部交响曲。我以前经常朗读或阅读,虽然现在年近五十了,已经不经常朗读或阅读,但仍感觉诗歌是命运的呐喊,国家命运的呐喊,群体命运的呐喊。个人命运的呐喊。像北岛先生所言,诗歌是忧郁的载体。

2、您订阅或购买过诗歌杂志或诗集吗?请列举出印象较深的几种,并列出您喜欢的十位诗人,不管他们在唐朝还是当代。

王浩:订过《诗刊》《星星》《诗神》。喜欢的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李清照、顾城、舒婷、北岛、食指、艾青。

李占乔:订阅过《星星》、《诗神》、《绿风》及《散文诗》,这两年订阅的是《诗选刊》。每年都会购买部分诗集,如《xxxx年度最佳诗歌》、《xxxx年诗歌精选》,也购买过一些个人诗集,比如年代诗丛。我喜欢的十位诗人是:李白、北岛、丁可、洪烛、艾青、江一郎、西川、车前子、于坚、王小妮。

牛建坡:订阅了《诗潮》《诗选刊》《星星》等。我喜欢的十位诗人是:海子、卞之琳、顾城、北岛、臧克家、戴望舒、席慕容、徐志摩、食指、舒婷。

罗刚:每年必订的诗歌刊物有《诗选刊》、《诗刊》、《星星》、《人民文学》。喜欢的十位诗人: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徐志摩、牛汉、西川、车前子、于坚、王小妮。

陈志华:我以前零星买过诗歌杂志,也买过诗集,如《雨果诗选》、《普希金诗集》、《唐诗三百首》等。我喜欢的十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郭沫若、徐志摩、艾青、臧克家、舒婷等。

依兰:《诗经》与《楚辞》、《唐诗宋词》等。屈原、曹操、王勃、李白、王维、李商隐、李清照、徐志摩、海子、席慕容等。

3、您写过诗歌吗?现在还在写吗?如果还在写,写的是格律诗还是新诗?如果不写了,是什么原因使您停止了呢?

门兴:是的,想写,还要写。一般是新诗,不求格律。最好有不要求格律的古体诗。

阎海育:我写过诗歌,发表过几十首,断断续续,现在还在写,只写新诗,不写格律诗。

张任:现在偶尔也写啊,我只会写新诗。

郭雪强:我写过诗歌,现在还在写。写新诗。

策兰:我写过诗歌,偶尔的,主要还是格律诗。

赖华民:自然我不可能没写过,起码是自娱的。去年“非典”时期,刊在《北京晚报》2003年5月24日,有一篇我的《等待》。

4、您更喜欢古体诗还是新诗?为什么?

张海法:古诗,以及新诗中的一部分。

蒙伞:我更喜欢新诗,因为新诗的表达更加随意,所表达的情感更能淋漓尽致。

点点:我喜欢新诗,因为很随意。现代感强烈。

张画龙:到了新时期,当然是喜欢新诗。

崔今:我不喜欢,读不懂,为什么读不懂的诗反倒被人认为是好诗?

莫莫:都喜欢,古体诗是精髓、瑰宝。新体自由。喜欢自由,试着用新诗来和当代人对话。

二、请列举曾经打动您的一首诗或诗句及诗的作者(包括古体诗和新诗)。谈谈诗歌为您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诗与您的生活和经历;或其他相关内容。

□韦伟山:我与诗歌

我喜欢诗歌,但我不是诗人。我是广西一位壮族后代。自幼爱好文学,尤其爱好唐诗宋词,可我读的却是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学专业。这是因为,我是1972年春被选送的工农兵学员,无选择自己所爱好专业的权利,那个年代能上大学读书已是阿弥陀佛,高兴得不得了。与凡是读过书的国人一样,认识诗歌也是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等唐诗开始的。随着学龄的增多,读到的诗歌也就越多。从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回乡知青、大学工科专业生,到工厂技术人员,我一直都没有远离过诗。记得那年远到东北大学读书,我简单的行李中还带有一本《唐诗三百首》呢!当时,这本唐诗曾感染了许多同学,他们都轮着借阅,悄悄地被视为珍宝。

年岁越高,我与诗的情结也就越深,特别是近年,读诗更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一件事。只是对当代诗歌的情结可没有如对古代诗歌那样深,虽也常看一些,但都没有在脑海里留下什么深的印象。原因是当代诗歌佳句太少了,即使用心去记,也只一段时间而已。可唐诗宋词就不一样,千古绝句多的是,多看几遍,就自然而然记得了,且总是不容易从脑海中消逝。

既是爱好诗的,当然是少不了订阅或购买一些诗歌杂志或诗集,如《诗刊》、《诗选刊》、《中华诗词》、《千家诗》、《全唐诗》、《唐宋词卷》、《元明清诗词曲900首》及毛泽东诗词等等。

我喜欢的10位诗人是: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辛弃疾、苏东坡、李清照、毛泽东、徐志摩。

自然也免不了学写点诗。但凡说得上爱好诗的人,大多是随着年纪的变老而对诗的情感也就越浓厚,对爱写点诗的来说更是如此。否则,怎能谈得上爱好诗呢?我当然仍在写,写的多的是格律诗词,新诗偶尔也写几句。

我喜欢古体诗,对新诗说不上喜欢,原因在上面也已提到了。本人迄今为止,所读过的诗词不少于一万首,其中新诗约1000首。但能留下一点印象的(指对每一首或是记得一两句,或是记得题目,或是记得曾似读过),几乎都是古诗词。新诗中,能记得一两句的,至多有50首。

我认为新诗谈不上有什么高的艺术,往往是好诗与劣诗不分,特别是长的诗句,与散文无异,没有美感,连学文的都很少看,更不用说大众了。不信,你随便问一个初中文化40岁左右的人,当代的诗人他知道几个?可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古代诗人,他是能说出的呵!

曾经打动过我的诗及作者太多了,如杜甫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多么悲壮感人呵!

诗歌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可多了。诗歌中的爱国精神常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热血沸腾,增添了力量;诗歌中的正气使我不敢做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诗歌中对江山如此多娇的歌颂,使我更热爱大自然,更热爱人文景观……

每当我的心情不爽时,多是通过读诗写诗来消遣;每当对生活有新鲜的感触时,我也多是通过动笔写几句诗词来抒发我心中的情感。

因为爱诗,我总觉得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没有庸俗而是也有一定的品位。我的亲友也这么认为的。

□周霞辉:我与诗歌

我很喜欢诗歌。席慕容汪国真的诗我都读过,二十年代作家的一些新诗也很喜欢。学生时代经常读,现在读得比较少,但唐诗宋词一直相伴。我不大了解当代诗歌,北岛海子的诗都没读过,偶尔会读到当代的诗歌,感觉很好,立意和技巧很不错,但琐事烦心,没有多加留意。如果有时间仔细去读,我想我能在当代诗歌里找到自己喜欢的诗及它们的作者。所以要列举印象深刻的诗人我可能会局限自己的阅读忽略了其他很不错的诗人。李白、辛弃疾、陆游、李煜、纪伯伦、泰戈尔、毛泽东、舒婷、戴望舒、余光中、流沙河,这些诗人及他们的诗歌令人印象深刻。

我自己写诗,仅限于自娱自乐,从来没有发表过。学生时代十六七岁开始写,到现在30岁也还在断断续续。基本上是小女人的小意思,给自己看着玩。如果整理起来可能蛮多了。基本上写的都是新体诗,不外乎情感方面的。我想我可能会一辈子与诗歌相伴。它是我对生活的一种表达,我需要。它能使我快乐,能够采用诗歌的方式,让我舒展自己是件很好的事。吟诵自己喜欢的诗歌,感受诗中的情怀同样让人愉快。

我爱古诗是从武侠小说开始的,最喜欢金庸的小说,大气、平实,但我是从梁羽生的小说开始喜欢诗的。小学五年级我接触梁羽生,最爱的是《萍踪侠影》,读到这本书时已经是中学。那时为张丹枫的风流侠骨、名士风格心折不已,书中表达他的狂放痴情的部分佐以诗歌,结合当时情境,给人无限想像。最丢不下的一句:也拟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唐诗宋词里的意境放在这些故事情节里,相得益彰,使人回味无穷。

有时也疑惑诗歌对于生活的意义,和吃穿柴米油盐琐屑生计有什么相关吗?人们忙碌地算计着金钱,筹谋着房子车子,这些具体的目标让生活更舒适体面风光,吟风诵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但越到后来,越知道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华服美食,不全是实际的算计和筹谋,总需要也总追求一些虚的东西来充实。比如精神的、灵魂的、感情的,还比如信念理想情操一类的东西,和诗歌一样没实用的价值,但必不可少。人和人不一样,有外在物质的区别,但真正的区别是内在的不同,我相信这一点。而且,我相信真正好的诗歌是在崇高的劳动中,在最普通的人和事件之中。

但我自己没这个本事发现和表达生活中的诗意以及诗意的生活,只是向那儿靠近一点。有时我对待生活也满怀热情,对弱的怜惜和同情,对美的赞叹和仰慕,对恶的厌恶与唾弃。但我还不足以形成有同情的力,赞美的力,及怨恨的力。如果同情、赞美和怨恨可以促使改善和转变,我认为那才是有力量的,但我局限于自己分明的感情,而且也不能够表达到位。但我想,我不是诗人,我只是普通的愿意与诗为伴的人,也就做到这样的程度吧。而有幸,也许我将能够一直满怀热情与诗歌相伴而行。

□刘萍:我与诗歌

喜欢诗,是从家里的一本陈旧的古乐府诗开始的,繁体竖行,仿线本的装帧,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淡淡的优雅,让你感到有说不出的忧郁。当时很不懂,刚上初中的孩子对诗的朦胧,如同诗本身的朦胧一样。也许就是这朦胧里的美深深感染了我。接着是春花秋月的岁月流逝,唐诗宋词的通读。书架上的诗多了,阅历多了,脑海里的诗就膨胀起来了。七十年代珍藏一本毛主席诗词及一本几毛钱买的格律诗写作方法的册子,从认识平仄开始,写诗,甚至填词。几十年后,老同学们有了离岗退休后的余兴,自创诗刊,拿出当年填的词,诉衷情一首:“一抹绯红雪山霞,银岭裹轻纱。夜来冰花贴窗,好个新年画。天山雪,贯长空。绵无涯,别有天地。迎新情怀,付于雪花。”事隔几十年还觉得写得像那么回事儿。

对古诗古词的眷恋正是因为那底蕴里的丰富与让人心怡的意境。越摸不着就越想深入进去,有时感叹古人真就写遍写尽人间一切美好。那时候诗歌刊物太少,一本《诗刊》伴我走过七、八十年代。当然枕边少不了的还有李白李贺李商隐及唐朝王骆卢杨的诗。

我喜欢近现代诗人臧克家、艾青、郭小川。郭沫若早期的诗能燃烧起人的激情,可惜后期就不是诗了。外国诗人普希金、歌德我喜欢,最倾心的诗人是泰戈尔,他的诗里流出的是大自然最质朴的美,可惜记诵不抵唐诗,无论豪放派的还是婉约派的,其间隐含的民族气节与纯美的意境,切肤之感,渗人心底,甚至成为你人生轨迹的路标。我就是因为一句:男儿国为家,长剑走天涯。纵横东西八千里路云和月,二十岁离家,先是新疆天山草原,又是冀东平原,之后回了京城,其时已过不惑之年。当然珍藏在日记里的诗已经我一改成为:女儿国为家,长剑走天涯了。人在此地心在流浪,想到老友,以诗问候,忆及旧地,写诗托情,寻寻觅觅还是诗,感慨落地生根还是诗。比如请朋友一聚,以诗为柬:虽无旧迹觅红叶,更喜芦花碧云天,遣的春风做信使,共放纸鸢任嬉戏。诗在蓝天的风筝里飘悠,老朋友们在运河的广场上自由的像忘形的孩子们,原来除了爬香山,诗歌早就已经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或喜或烦,吐尽不快或愉快,心里宁静而深远。

自学毕竟有限,何况诗歌这高雅之作。更困惑的是诗歌刊物太少,除了层出不穷的一版再版的格律诗,新诗少的可怜。时代发展快,人人忙生计,发展,抓不住年轻人的时间。网页里也有,可惜快餐多,但精雕细琢得有闲人有闲时间。所以格律诗在老干部里,似乎有燎原之势,手头就有诗,三十年未谋面的老朋友,而诗刊却寄来几本。我们几个老朋友也在写,只是工作之余有限。

喜欢写的前提,必须是喜欢看,所有书籍中诗的书籍最少,除了成套的唐诗宋词等,还有珍藏几十年的《诗刊》,几位革命领袖的诗集,如陈毅的、董必武的,以及前几年出版的顾城的诗集等等外,有时报刊登载的诗,有好的便留存剪贴。林林总总数下来,我喜欢的诗人古今中外都有。

新诗里少的就是意境,尤其报端所见的,太浅,从对事物本质的把握重现到用词与意境,既然不和诗以咏志,何谈意境之美,逼真二字都贴不上。也许说法失之偏颇。新诗好写,古诗难作,难才更富于挑战,用时下的时髦说法“高风险高回报”,古诗回报你的是笔耕不辍之后的喜悦。古诗是国宝,修性养身,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升品格,写诗从做人始。诗若其人,也不为过。在市场经济里,一切以商品为上,卖不出去的诗不等于卖不出去的商品。本来就是高雅之品,何以屈就。宁肯阳春白雪下去,否则玷污了诗魂。作为艺术,国家相关政策应该予以经济方面的支持,完全商业化的操作,诗就会俗,俗诗叫诗吗?不如不写不出。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实力的提升,艺术会赢得一席应有地位,自然少不了诗歌的地位。目前民间自发的创作诗歌的热情已经普遍,不信,在每个单位的宣传栏里,都有老同志的诗歌杰作,他们与时俱进的诗篇,证明他们的不落伍与诗的功底。作为诗世界里的旗手或者是主持者们是否应该善于发现希望的星星之火,给予喜欢诗的人们更多精神食粮与施展空间,阵势大了也许会吸引年轻人,我所阅读的王国维论诗之意境说,便是从女儿的书架里找到的,何况我女儿是学理工科的。可见金子就是金子,艺术便是艺术,科技就是科技,他们之间也是相通的,好诗会赢得年轻一代,至于诗的事业如何发展,具体方法又如何,相信会有能人。最后用诗作结语:隐隐轻雷何处,将曙。

□伊湖水:我与诗歌

今天是2004年4月15日,现在是上午,我坐在空旷的客厅里的电脑前写这篇文章。窗外春光渗透进来,客厅西窗口和北面厨房的窗口,有鸟叫声传了进来,吸引我推开窗子朝外看,又是一个明媚的日子,感觉只有细细的风,在北京这座风沙肆虐的城市,这样美妙的春日并不多,所以弥足珍贵,而能在这样静谧的时刻坐下来,写一写关于自己诗歌的话题,有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的感觉。

在1990年,也是这样的春日,我写了一首小诗《绿》:当这片绿/飘向世界/所有的人都抬头/看到里面的/你的影子。这首小诗严格讲当时我不是当作诗来写的,而是当成后记写的,那时我在北京科技大学读硕士,陷入一场“少年维特之烦恼”式的爱情,有“爱过一次,醉过一次,死过一次”的感觉,结果是除了病了一场,什么也没有得到,只留下写给那个女孩的几首诗歌,自己打印成一个小薄册子,命名为《我的太阳》,在这几首诗歌前面,还加了一个前言:

初春时候,小树抽出新枝,孕育一片绿,当这片绿告别小树,走向色彩缤纷的世界时,还不忘那棵曾哺育她的小树,便以自身的生命注入小树,使小树不朽了。这是我的诗,更是你的诗,你就是哺育诗的小树!我也要用这薄薄的一片绿使你不朽。

今天看这个前言也许有点矫情,仔细想想,当时是爱情无望时写的这些诗歌,想使那个女孩“不朽”未必是真心,想使自己不朽的念头可能也有,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完这段前言,翻到小册子最后的时候,觉得应该有个结束语才像回事,于是写了和前言搭配衔接的《绿》,当时曾叫《篇尾》。

应该说直到昨天晚上,我才考虑把这个篇尾提出来,单独作为一首小诗歌来讲解。记得当时写完很久以后,我几乎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简短的《篇尾》,大约到了1996年,一次我在北京大学三角地旁边的长椅上休息,记不清楚怎么认识了一位北大学生诗人,也记不清楚他的名字了,只记得当时他写了一首很长的《离骚》式的诗歌,我现在还能记得其中两句,就是“武有少林武当,文有北大清华”,我们在椅子上聊了一会儿,互相翻看了诗作,互相“吹捧”了一个小时,最后他指着这个《篇尾》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诗,使我为之一动,感到惊讶,因为我当时带的是自己的诗集,有很多比这重磅的“炸弹”,但我没有当一回事情就过去了。

后来到了1997年,我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认识了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朝夕相处,感情甚为融洽,后来女孩回到南方,天各一方,在北京非典猖獗的时候,大约是挂念着我在北京生死未卜,她居然从网上搜索到我的网站,找到我的电话,问我是否还健在。于是我们又恢复了联系,还互相交换了QQ号码,有时在QQ上聊几句,当时我无意中翻看她的QQ资料,看到自我介绍的框框,我惊讶地发现,框框里面居然是我这首小诗的句子。

□阎海育:我与诗歌

感谢所有的诗人为我们写下了许多好诗,许多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好诗。在我学诗的初期,曾经读过诗人姚振函的一首《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幸福》:“六月,青纱帐是一种诱惑/这时你走在田间小道上/前边没人,后边也没人/你不由得就要吆喝一声//吆喝完了的时候/你才惊异能喊出这么大声音/有生以来头一次/有这样了不起的感觉……吆喝一声吧/声音直达远处的村庄/这是另一种幸福/更加辽阔。”是这首诗使我明白了诗歌的豁达和吆喝一声真的会很幸福。

上学的时候,学校有一个“银帆”文学社,那一片银色的小帆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但那时我对诗歌的理解还建立在“日照香炉生紫烟”、“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基础上,从学校团委书记一次关于审美艺术的讲座中,我知道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懂得了现代诗歌的美。从此,我开始读诗,既有以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朦胧诗,也有汪国真的校园诗。后来,我成为了“银帆”第四任社长。毕业已经13年了,学校也由中专升为了大专,最近听一位老师说,“银帆”现在还有,使我非常感动。

参加工作后,静坐在单身宿舍仰望星月的夜晚,寂寞和孤独从四处袭来,唯有大脑天马行空,肆意编织着一些晦涩难懂的梦呓。然而诗歌在工厂钢铁与机床的鸣奏中似乎并不受欢迎,虽然我坚持不懈地读诗,以保留自己对诗歌的爱恋,却只能断断续续地写诗,偶尔发表一些也不过是自我陶醉,缺少交流成了我写诗的一个致命弱点,也决定了我写诗不会有太大长进。不过,幸运的是,我用诗歌换来了一位女子的爱情,并最终成为我的妻子,使诗歌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依然不知疲倦地读诗,依然关起门来埋头写诗。我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诗歌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

□陈汉斌:我与诗歌

杜甫的《七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曾打动过我。刚开始我认为这首诗平平,后来我发觉诗人用“个”而不用“只”很奇怪,一经研究字形和语境才发现“个”字之妙。“个”表现的是小鸟两翅上举欢叫时的动态形象,而“只”只是表现小鸟两爪抓枝时的静态形象。特别是有限于古诗的平仄要求,用“个”而不用“只”使得平仄呼应,易于上口。另外,一个“含”字就化出意境来,这不能不让人惊叹于古诗的魅力了。这样一来,这首诗不仅意境开阔,风格清丽,而且用语出神入化,在寻常中显示出不寻常来。

有鉴于此,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就多了一份心眼,注意寻常事物中不寻常的方面,教学生作文和阅读时,我就注意让学生学会区别和比较,达到准确把握和理解。我在写作中也注意到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有一次全国征文中,我写了一篇记叙文,叫《偏见的代价》,其中写到大家一块儿大声说出话来时,我想了好一会,才想到“爆”这个词。这一个词比“大家一起大声说”显然要精炼有力而有意境得多。文章发表后,同事们也反映这个字用得好。有时文章不能发表,不能上档次,可能就是在一词之变上。如果文章中有五六处甚至于七八处文字上的硬伤,那么这篇文章就该枪毙了,这是多么可惜啊!

我所以有空就读读诗,不是为了当诗人,而是为了训练语言的功夫,要知道诗歌的语言是最精粹的,最有意蕴的。有时在生活中有了诗的语言的帮助,也会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的。比如有一回,我为一所学校打了一回申请建校报告。我问好了他们的要求和需要的力度,他们说房子已非常危险了,他们这是第五次报告了,也希望成为最后一次报告。我就给他们写了一份简短而不减力的报告,里面有“即使钢筋铁骨日久锈蚀溃崩会有时,而况芦席竹木时常腐朽败坏当无日。”“风霜雨雪日添危相,春夏秋冬年增险情。”“积久推诿且莫乐,一朝出险谁更悲。”及报告最后的“如生不测,难辞其咎”等言辞,据可靠消息反馈说,一下子让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联起手来,办成了五六年也没办成的事。

可以想见,读诗学诗对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有多重要呀!

三、搜狐网友:我来说两句

注:1、以下文字均随机采编自搜狐网和诗选刊论坛,未做任何修改。

2、网友言论,不代表《诗选刊》杂志社观点。

3、[搜狐网友]是未留下任何姓名或代号的名字的统称。

西域战士:现在的能让人看得下去的诗不是非常多,至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人生观点应该和作品分开来看。

68607458:舒婷像所有诗人一样抒发和表达,也像所有诗人一样存在局限和缺陷。但是,正如没有瑕疵的碧玉不是碧玉,她仍不失为一位优秀的诗人。我爱她的诗句。

搜狐网友:诗歌是表达人的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诗歌也能让我们回忆和畅想。《诗选刊》的活动很好,有魄力!

搜狐网友:诗歌:饥不能食,寒不能衣。

来来往往:诗歌是人民的诗歌,诗歌是大众的诗歌,诗歌是一种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是最贴近生活的,不要把诗歌高雅化,那些有华丽的辞藻而没有内容的诗歌,不是好的诗歌,诗歌不应该华而不实,应向通俗化口语化大众化发展。

搜狐网友:诗人自有诗人的想法,不管他当时想的是什么,现在的你们并没有评价的资格,光凭着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一首优秀诗歌的意境,你不觉得太卤莽了吗?还是认真看看自己吧,少去凭着字面的意思去评价吧!

wangzedu:诗歌:天堂不收,俗人不食。

搜狐网友:我喜欢……顾城的纯真;食指的悲壮;郭小川的激情;舒婷的绮丽;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如梦如幻”;海子的“返璞归真”;甚至伊沙的戏谑调侃。

搜狐网友:对卞之琳《断章》诗赏析

我认为这首诗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第一:它可能是一篇关于爱情的诗,写的是两个人的心是亲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有一些因素使的他们不能在一起。他们彼此是心照不宣,很有默契。第二:它可能是一篇关于哲学的诗。是关于事物的相对性来说的。楼上与楼下是相对的,他们的思想也是相对的。第三:是一篇关于人与人的联系,人不能离开集体。

xiaoqiao:见过几个诗人,于坚迫不及待地希望别人当他作“大师”看待,伊沙对名利的渴望很强,西川等又太知识分子了,真想不出来谁像真正的诗人?

feiya777:见过诗人帮派间像文革一样狠狠批斗,现在双方都有人上榜,可惜让人记住的好诗不多。怎么汪国真之类傻帽儿也在上面?下半身很狂的,怎么也阳痿了?朱文不错,怎么没在?

柔情是水:我是一个缪斯的信徒,虔诚地在她的百褶裙下苦苦求索,虽然至今也没有机会让自己火起来,但我无怨无悔:诗不是我生存的物质,却是我生活的必需!现在虽没订阅任何诗歌刊物,但不时还是会购买一些诗歌类刊物,如《诗选刊》、《星星》等。好让自己的八小时之外,有一份精神寄托!现在也还在涂鸦,把自己的心灵交给诗才感到踏实!可惜我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写出的心灵感应,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我会坚持下去,直到我不能动笔的那一天!

搜狐网友:当全民文化素质提高之日,还是会提倡古诗词的。也许只要10—20年。

独钓寒江雪:当代诗人之最大不幸是他的诗只有诗人们去读,而读者只愿意读过去的诗。

流尘:有些诗第N次见,都烦了!是不是创造力枯竭了!

匆匆过客:对戴望舒《雨巷》: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的遐想,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美感,诗人的惆怅,启开了我们沉重的心窗,试问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诗歌更伟大的艺术呢?不懂得如何欣赏诗歌的人们,请不要亵渎诗人伟大的作品。

百年孤寂:是谁败坏了诗歌的名声/是谁倒了中国人的胃口/诗歌沦为古老的怀念/都去听周杰伦了/任性的诗人们/这下满意了吧?

搜狐网友:说到诗歌,可能是当今文化界最大的悲哀:一是没有好诗。好诗应是发自内心,即为心声。或针砭时弊,或歌颂友情,或赞美人物、风光……纵观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诗歌,无不如此!而今的诗歌有吗?二是没有诗歌的席位,造不成喜欢诗歌、欣赏诗歌、弘扬诗歌的氛围。请问央视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曾有几人朗诵过诗歌?三是诗歌的写作、欣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当今的政客、大腕、大款、富豪等,是难以企及的。而真正懂诗、爱诗、喜欢写诗、能够欣赏诗的人,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无力大张旗鼓地弘扬诗歌。

75943856:永远不要说诗是错的,永远不要说诗是过时的!在这个欲望的世界诗人才是纯粹的!相信艺术的唯美!当然我们坚决反对那些沽名钓誉之辈!

搜狐网友:不排除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应景之作,充满雕琢痕迹。要不怎么会选进课本。并不能代表舒婷的真实风格和水平。

搜狐网友:诗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诗不仅是潺潺流水,和青青的小树林,也可以是惨烈的炮火硝烟。诗永远不会写完,只因为这世界还有人,还有人五彩斑斓的情感——

dingxiangrong:对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女士的诗写的很好。我都不知怎么评价了。

源源:“何女士?”请调查一下他的性别。

搜狐网友:诗是一个民族步入文明的标记,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荷马史诗》是西方文明的肇始。巴比伦虽已灭亡,史诗《吉尔伽美什》却向今天的人们展示着这个古老文明曾经的辉煌和成就。古印度的《摩诃波罗多》与《罗摩衍那》两部史诗为伟大的释迦牟尼奠定了智慧思辨的基础。提到唐宗宋祖你可能不清楚,但是唐诗宋词你却肯定能背上几段。可是什么是诗,又该如何写诗,何等诗才算是好诗呢?

毛金刀:不懂就不要装懂,没素质。

搜狐网友:对李瑛《一月的哀思——献给敬爱的周总理》评论:好长的一首诗啊!写的真好,佩服佩服!

wo:对《中国当代诗歌生存状态调查》发表评论:1、现在只能说是诗歌发展最多的时期,而不是最好,有数量无质量。(对于坚)2、机遇有,挑战没有,因没有“高峰”。(对吴思敬)3、说是“更关注个人”,其实只是聒噪,很多都没有深度。(对杨克)4、理论科学还好,诗歌创作科学是悲哀。(对沈奇)5、“写诗与环境无关”是废话,激情源于环境,而激情是诗歌的生命。(对伊沙)6、还是那话这绝不是“最好”,但自由性确是较好。(对唐欣)。

搜狐网友:对《周总理,你在哪里?》发表评论:我又哭了,太悲伤。

雪里梅: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诗评析》发表评论:请该文作者自重。不要用你那低下的、卑微的、市侩的的思想去评论你所不了解的海子。海子思想的高度,你永远都达不到,你还有什么资历评论他呢?海子,我们敬爱他。

Sgd:中国现代诗歌算得上精品的,恐怕连两只手的数量也不足。原因很多,一言难尽。有一点可能最为关键,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最大尊重与适应才是新诗的发展方向。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悖反之日,就是新诗可能也是一切诗歌的消亡之日!大解的《悲歌》被冷落,就是一曲最大的悲歌。

人海孤鸿:对于现在的诗,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否定。用一种宽容的心去看待嘛。老祖宗留下的固然好,但是毕竟也只是历史的。中国的诗歌不能让它出现历史空白的,中华民族丢不起这个脸。

汪洋:影响我的诗人是汪国真和席慕蓉,那个年代疯狂地买诗集读诗,以至现在写出来的东西还能找着他们的影子,饿死诗人是相对的。有的诗人达到了一种高度,高处不胜寒,不像他们一样过得洒脱。我倒愿意诗人们都快乐,少了那种忧郁的芬芳。

WEDDK:诗歌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电影电视的时代和网络游戏的时代,唐朝早巳经过去。建议诗人把诗歌变成电影剧本和小说来写,肯定发大财,经济上都穷的叮当响还说什么高尚?

无人野渡:“建议诗人把诗歌变成电影剧本和小说来写”,这个观点造成了两重困难,一是诗人把诗歌真的完全变成电影剧本和小说来写,就不再是诗歌;二是如果诗人把诗歌变成电影剧本和小说时,其中较多地展示诗歌特征的话,一般人则难理解。而如果用电影剧本和小说来写诗人及其生活,则是可能的。但是,如果搞文艺创作的都来写电影剧本和小说,别的文艺种类将无发展。这样就会造成经济领域中怕见到的现象:生产过剩。其后果不难想像。(当然,文艺创作与经济生产还有许多不同之处。)

QWEE:难道诗人因为也要吃饭,所以诗人就一定要放弃追求、远离高尚?如果只有这样才行的话,那么人类就天下无异,大家都只能“吃饭”了!那么人类就真的可悲了!

FGFG:我觉得,很多诗人都被大家视为精神病,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自杀呢,既然你自己觉得自己很伟大,自己的作品很有价值,为什么不能创造财富呢?穷困潦倒还不如大街上一个卖烧饼的大娘,还称什么高尚呢?毛主席早就说过,有很多知识分子一身的臭毛病,必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海子自杀了,自己解脱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他的母亲养育他费了多少心血?他这么不负责地死去,对得起母亲的爱吗?曹雪芹是伟大,但是,也很渺小,举家食粥,是身为男人的失败,对家庭和子女的不负责任。所以,我认为,要做文人、诗人,先做好普通人,普通人都做不好,那么,穷困不亏!

无人野渡:“我认为,要做文人、诗人,先做好普通人,普通人都做不好,那么,穷困不亏!”这个观点只符宜于“普通人”,而用来要求文人、诗人,则是外行了。最起码“普通人”就有贫富之分,何况文人、诗人呢?不知提出以上观点的网友是否悟透了“文章憎命达”所含的一般意义?如果你“年轻”的观点改为“希望文人诗人都同时做好普通人,并且过上好生活”,那倒是很好的。

杨泱:可怜是这个世界上最卑微的东西。

网友:诗人是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评价的,不要太求全。

高志坚:《诗歌的革命》:当清新质朴的诗风/雅俗共赏的品位/变成了云雾迷蒙/诗歌也就不再/属于大众/也就没有了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是的诗歌步入低谷/已被认同/然而难道我们/只是看着无动于衷/啊不我们要呼吁/要拿起纸和笔/战斗行动//这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我们共同的情钟/因为我们有过//唐宋元的高峰/因为这门艺术的/骄傲恢宏/牵绕着我们的魂梦//当然复兴诗歌啊/道远任重/年轻的我们没有/扭转乾坤的神通/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不惜一切的投入/果敢和奋勇//而当我们经历了/研攻激情的冲锋/那么就算没有/辉煌的成功/我们也可以昂首挺胸/无怨无悔在/天地间人海中。

搜狐网友:北岛及席幕容的诗曾经深深地影响过我们这一代人,但愿飞速发展的社会不要抛弃这一精神精品。

搜狐网友QWE:汪国真可以作为一个诗歌现象来看,你这样就偏激了。他毕竟曾经把诗歌发到了大量少男少女手里,他也有好作品。说话要公正。

搜狐网友:希望诗人都能像演员那样挣钱,不要被贬到生活的最底层。

GHHHG:我可以背得几百首古诗,但记不清一首“现代诗”,为什么?

半生:因为你近些年来得了失忆症。

UUU:诗歌是古代的艺术主流,电影电视是现在的艺术主流,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民国电影,一代有一代的文艺,为什么老沉浸在过去的艺术形式里呢?梁朝伟演绎的《无间道》不也是诗吗,梁朝伟不是在用演技来写诗吗,顺应时代者昌,诗人现在都穷得叮当响不正说明了以上观点吗?

半生:哪个时代的诗人又真正富过?

搜狐网友:新诗成什么样子了?不是我不喜欢诗歌,而是新诗没有任何章法,文学怎么能没有章法可言呢?看看唐诗?如果我们还按那种方法中国会出现多少伟大作品!

林子:汪国真?他能算是诗人吗?

搜狐网友:写诗的,少发表。不写诗的,认识一个主编,修改发表,诗的悲哀。

叶落无声:诗歌总有一天会成为一种时尚,我相信,如果说小说是对生活的一种描述,那么诗歌则是对它的一种概括,诗歌是一种品味。

搜狐网友:我觉得诗歌应该商业化/因为诗人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有车有房/活的潇洒/活的快乐/手中有足够的钱。

古雨云:诗,是一种用经提炼了的文字烧制和编结的情绪,精粹而富有内涵。的确,诗要经得起推敲。

烟波钓客:看了那些所谓的诗人的诗,我总有一种感觉:1900年以后中国没有人写成诗,只是某些人当了喇叭筒被捧出来的!

搜狐网友:不太好,只是转换字词,制造模糊。

搜狐网友:一个民族是否爱诗,写诗,支持诗,朗诵诗,标志着这个民族的情操、情感、文化修养、民族素质,不爱诗的民族不是个高尚的民族。

FDSFD:诗歌与苦难有关,与孤独有关,与语言无关。

搜狐网友: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我们玩的就是心跳!哈哈……诗歌……哈哈……

搜狐网友:他也许不是一位大诗人,不是一个天才,但读着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出来。我想肯定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愿意分享这首诗带来的心灵深处的感动。至于什么评论家的言语,我是不会被感动的,我只知道他们是靠着别人吃饭的。

搜狐网友:海子,我心中的诗歌皇帝!

搜狐网友:老实说,我也曾喜欢过他的诗,但那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后来,我就知道了,他的诗初中生读一读,还是可以的。你现在读初几了?

小非:一个好的作品只有面似简单的内心包含着无数复杂的充满矛盾的感情,才能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以达到其普世性的共鸣而流传万世。成为一个好的作品。

搜狐网友:对于将崔健录入诗人行列,我深感赞同。是否也可将唐朝乐队的词作者也收录在列,因为他们的作品确实也很出色。

搜狐网友:是的,我读不懂海子的诗,但我却会为他感动到流泪,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绝望,因为他内心的痛苦,还因为那些如歌的行板,语言的美,语言的痛,语言里一行行说不出的东西……

搜狐网友:艾青、臧克家、郭沫若等,这些人的诗让人感到极其平常,觉得没有思想和灵魂。真正伟大的诗人可能一生连一首诗也没有发表过!因为某些时代不允许他这样!

HJJJ:舒婷的诗蕴涵着水的味道!散发着少女的芳香!

奉天才子:我认为新诗搞了80多年,几乎没有发展壮大,反而成了少数“精神贵族”的享受专利。还是古典诗词好,看看吧:现在的中国人,外国人,谁不会几句唐诗宋词?这是为什么?其实新诗比古诗难写。

诗子:我们会永远沉思在食指指向的方向!我爱食指的诗,那是男子汉的豪情和激切,无论告别在北京站的月台,还是相聚在未来,食指,都已经站在那里,指向那里,排浪,朝阳,让他终于能够不朽!

鸭子的眼泪:死对诗人来说真的会是一种解脱吗?

xsi:还是那句老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是人类天性的流露,不用给它附加太多的东西。

搜狐网友:只要自己喜欢,有那种感觉就行了,还要做这样的分析岂不是很累,有很多人之所以伟大,恰恰是因为他真实而平凡,而有些人所标榜的伟大却往往很虚伪,这个世界已经够虚伪的了,为什么我们在自己的空间里还不能坦白,还要委屈自己去做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呢!

搜狐网友:再天才的人也是人,是人就难免有痛苦和忧伤。顾城之死也并非是一个谜,也许是上帝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但留给我们常人的是沉重的思考,也许这一种结局本可以避免。

搜狐网友:现在谈顾城的人,有两种情况:一是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首诗;二是谈他的死。我想,这两样都不是他希望的。

可歌可泣:诗人,自古都是情种!为情而死,有何憾矣?真正为过而死,那是傻瓜!

搜狐网友:朦胧诗速成:1、打开字典,随便翻几页。2、把每页的第一个字记下来。3、连在一起。4、一篇朦胧诗完工了!

搜狐网友:你这个愚昧无知的人!你把字典打开写这么几句出来让大家看看。

搜狐网友:我一直很喜欢席慕容,她的那首“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我便是那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多么美的文字,一直藏在我心里。

方先生:昌耀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好诗人。目前大家谈他甚少,其诗风沉郁,行文自由,感人肺腑,不好一点是诗风稍显干涩,这与他身处北方有关。他生前孤独,真不希望他死后也不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评论家真应多谈谈他。

KKK:我喜欢读诗,屈原以降,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章,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词,令人百读不厌。现当代诗人中,我喜欢的有艾青、戴望舒、徐志摩、海子。

一片云:除了艾青,你说的我都喜欢!

糊涂虫:我是一个对诗歌情有独钟的人,可我很难喜欢眼下流行的诗,因为那些诗和以前的好诗相比缺少意境和深刻。

铸剑:我很喜欢徐志摩的诗,我觉得他的诗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我。

搜狐网友:当现在收破烂的架子车撒了一地的垃圾时,后面一些人把它拾了起来,然后抛向天空——你们在做什么啊?“我们是诗人,我们在找灵感。”收破烂的喊:“不要乱扔啦。我好不容易把那些破达达烂先锋收拾好啊!”

诗是什么?如果你把它搞的只有你自己懂,你还写那做什么啊?闭门翻书造字是为了一个诗人的名分吗?压缩一篇旅游或是爱情日记,再加一点隐喻或是潜台词之类的东西然后再把好好的一段话分一句两句三句切成四段五段六段就是诗吗?笑话!当我想起这些现代诗,就像想起我那死去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怀念啊古体诗!

古体诗啊!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大多数搞的那么短小精悍。格式那么严谨!韵律那么讲究哪——哎——

并不是现代诗有什么不好。而是没有人能去把它做好。没有人去要求谁非得去坚持什么民族本位,可有些人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格式无知追随,语言极度饥饿,挥舞一枝秃笔,拼凑几句锈词,还有那颓废的理想,仿佛挂啦着齿须,都是现实把自己咀嚼等之之类类呻吟的病态。无知痛苦地剔除自己的最后那一点点的根髓。现在的诗人可是一点都感觉不到,自私得没有一点责任。自歌自唱,自舞自赏,就是不去自怜。

老徐怎么地?那痞子蔡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难道不比他那抖了半天的长袍大袖才能不带走半拉子的那个云彩精彩吗?

长啸:在文学世界里,诗歌的国度最为辉煌。那绚烂的天光是人世间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真正的诗人应是心系天下、放眼无极的天使啊!杜甫沉郁的诉说,顾城、北岛、舒婷、梁小斌面对苦难对美好世界的执著追求等,绝非蝇营狗苟的庸俗之辈能企及的!

山羊3:必须承认,有许多东西,特别是高雅艺术,是不能强求人民大众都懂的。各行有各行的专家,为什么偏要求文学必须是大众化的呢?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些文学形式(譬如诗歌)的有些作品只要求有专门修养、特殊感悟能力的人懂呢?绘画是高雅艺术,音乐是高雅艺术,怎么就不要求它们也大众化呢。艺术应有大众艺术与精英艺术之分,正如这世界上必须有男人和女人一样,大众艺术和精英艺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共存的,街头画家给人画的头像是大众艺术,梵高的画是精英艺术,流行乐、民族乐曲是大众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精英艺术,这样说可能大多数人不会反对。可是将这样的概念运用到文学上,就有那么些人会极力反对,说文学就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看得懂的,甚至必须有战斗性,有社会意义(并且这些人所说的社会意义是那种一看就能立马知道的)指责现当代诗歌相当多的诗篇及诗人失去了群众基础,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有读者,其中有许多篇章是靡靡之音。对于这些责难,我的回答是,现当代诗歌只在一个小圈子里有读者,恰说明它是一种精英艺术,而我们不能说因为是精英艺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点在前面已经说过;对于所谓的几成“靡靡之音”的诗作,只要是发自诗人的真实内心(这才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诗人最重要的),我们就不能有过分的非难。文艺复兴就是为了唤起人们性灵的复苏,号召艺术家们侧向于表现个人真实内心的创作。

我们也承认文学有其特殊性,即思想传播的广泛性、深刻性,等等。故而在民族危亡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强调文学的大众化。来使更多的人民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以适应激烈的斗争。然而,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也有必要还艺术以本来面目,还现当代诗歌以客观、公正的说法,不能总是让战争时代、文革时代的那套缚住手脚。

GG:新诗史上最伟大的抒情诗人是徐志摩和食指。

一点心动:不对!没有最伟大的诗人,只有最伟大的诗。不能因为爱一个人而爱他的所有!诗人也一样。不是每一个诗人的每一首诗都是好的,虽然他可能是名家大家。

广都:汪国真是我最敬慕的诗人!也是好诗最多产的诗人!只不过因为当时他的名声太大了(超过了一般诗人的受欢迎程度),以致引起很多嫉妒与挑剔,但是他的诗伴我走过青春: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属于鲜花微笑和酒杯,怎比得属于原野清风和海洋。很多很多,既平实又优美,既朴素又蕴含哲理!对于一个诗人来讲,他的成就太大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是贬低批评挑剔接踵而来!汪国真,伟大的诗人!

不懂:可怜的孩子,你只读汪国真以及更下流的诗吧?

搜狐网友:对徐志摩发表评论:假如当初林徽音接受了他,那么还会有凄美哀怨的“人间四月天”的故事吗?我想是不会有了。许多事情因其遗憾,所以让人揪心一辈子。

搜狐网友:诗歌是文学的起点也应该是文学的终极,眼下缺少大作家,恐怕也与“作家”们缺乏对诗歌应有的尊重与敬仰有关。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始终这样认为。

剑气纵横:诗人是贼,也是翻译家,他把从天使那里偷来的声音翻译给我们凡夫俗子听。

景三郎:诗意中国的存在与延续是地球人类的福祉:中国的诗意气象正在走向衰微,“拯救诗歌,拯救诗人,振兴诗坛”是发场民族文化的大事。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诗歌教育。包括学校在校生的诗教和大众传媒公共文化场馆对于大众诗歌记忆的打捞与催化。二是拯救诗人。宽容地对待诗人的种种“神经质”行为,为其提供创作的物质保障。三是解放诗坛。诗人作品的出版,诗人间的结社等采取丰富多样的便利形式。

搜狐网友:在这个病语横行的年代。我还能说什么?在这个用怒吼或呻吟书写诗歌的年代,我只是一个在诗歌的怪圈里瞎混的杂种——用一个象征诗歌的符号将我埋葬——类如此人者死无葬身之地。

fa:你说的确是事实,但我们也应对诗歌有信心,世界之大,瞎起哄的、伪诗人等,虽然层出不穷,但时代最终只会给真正的诗人和真正的好诗以不朽的地位。

fa:这个活动很好!估计会征集到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我只是觉得选诗人、诗歌有点难。所谓影响,因人而异,更因参与投票的群体局限,很可能会出现争议、缺乏权威、不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搜狐网友:诗歌里黄色的东西太多!

强生程林:诗坛不是梁山,更不必矮子里面拔将军。好诗永远不在圈子里。我们多么怀念七、八十年代的诗歌生活啊!

何用:诗是写给诗人自己看的,好比在澡堂里边洗澡边唱歌。这个世上最没有用的人是诗人。大多数读诗的人,是等退休后,等死混点的时候,看一看诗,但看大诗人,名诗人的诗。把电视干掉,才有诗的春天。

物语:我要说的是,诗歌从来就不是完全民众的,就是《诗经》,并不是那个时候的人都能看得懂的。诗歌也不是非要别人去理解去懂的,你不懂那是你们的事,关诗歌什么事。比方说鸟鸣,你懂什么意思吗?但你们有时候觉得很好听,并且愿意听,不是么?诗歌是一场个体游戏,是个人的、是当下的、是不需要被所有人去理解或去歪曲的。还有,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现代诗,你就不要去看好了,没有人邀请你们参加这场游戏。

五谷丰登:现代诗有内容没文化,但自称是抓住了本质;形式很难看,但自称是解放了形式。古诗孤独,是因为没有追随者;现代诗孤独,是因为没人愿意看。不过,这是现代诗的大多数情况。不包括贺敬之,郭小川等既新又美的诗,也不包括毛主席,旧诗的形式,新鲜的内容。还有一些歌词,“常回家看看”。现代诗还是有发展的,只不过现在好诗还很少。

独然:我是个很爱诗的人,自己也经常写一些,可我从没让它们见过别人,我怕它们长的丑吓坏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它们可都是我的孩子呀!有的十月怀胎,有的一朝分娩,我爱它们,因为这个世界也只有它们最能理解我。不管我是好是坏,它们总是安慰着我,支持着我,默默的,沉沉的。现在我好想带它们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可我不知道外面是否有它们生存的空间,是否有好心人的呵护和关爱,如果你可以,我愿意将它们交给你,我等你。

盛钏:当代的诗歌边缘化了,不再是文学金字塔的塔尖了。现代诗,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的一部分诗,简直就是一道道的符,除了极个别的专家读得半懂不懂外,其他人只看到汉字,读不出味道了。诗人当反省啦。我说了这些,真实的这些。难道是我弱智,才读不懂现代诗?

XY:我喜欢艾青诗歌中的苦难精神,那是永恒的主题,是一个伟大诗人存在的基石。反对郭马屁,反对北岛故弄玄虚,反对汪国真的浅薄。喜欢徐志摩的空灵,喜欢老闻的严谨,喜欢穆旦的探索。

assnow:诗是什么?她是女人。是宠物。是你的心。是你的影子。不是吗?

搜狐网友:诗的灵魂是意境!新诗在格律上打破了传统,创造了自己的一片自由天空,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字与字的精华却差之古代很远很远,这是现代诗人的伟大职责!

搜狐网友:郭老呀郭老,诗虽多却不好。

搜狐网友:诗歌是不会死亡的,优秀的诗人也不会死亡,他们将永远活在人心里。死亡的是《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等刊物上面出现的当下的“垃圾诗”和“垃圾诗人”。现在的诗歌刊物大部分作品是垃圾,编辑素质低下,没有诗歌修养!这是诗的可怕的、令人担忧的地方!

搜狐网友:诗歌创作的基本观点:诗歌要想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在创作上,我以为首先须坚持以下三点——

第一,作品应有情感或思想,又须易懂。因为常说的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得到美的享受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作品若没有情感、思想,则无法打动读者;而若读者连作品所要表达的是什么,都不能明白,无法理解,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第二,语句须流畅自然,简洁凝练。诗歌是以短小见长的,在尺幅之内,一点点拖沓牵强,瑕疵差错,都格外醒目,都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乃至整体的失败。所以,在创作中,反复的锤炼推敲,耐心细致,精益求精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作品须有韵律。诗歌过去是现在依然是韵文文学。诗歌的美,我们常常所说的诗味,相当程度上,是由熟练、贴切的押韵体现出来的。是的,诗歌有了韵律,才会有节奏,有乐感和旋律,在吟哦诵读时,才有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享受。

以上三点,如果做到了,我想,诗歌至少就不会再受到读者的冷落和漠视了。当然,任何观点都不是绝对的。譬如,难懂的诗作也有受到读者喜爱的,像唐代李商隐的一些作品;再如,没有押韵的诗作也有千古流传的,像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按现在的读音)。但,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类作品,在诗歌作品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在那几位诗人本人的集子里,所占的比例也是极低的。所以,我以为,诗歌创作,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写得让读者懂,认认真真地炼句、押韵为好。

搜狐网友:今天还有“今天”派吗?

欲说还休:我喜欢舒婷的诗,尤其是《致橡树》表达的是一种超越凡俗的理想之爱:热烈而不招摇绚目,缠绵却不拖泥带水,是心灵永恒的寄托,是生命长青的动力。“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这是多么坚贞的承诺呀,又是永不朽腐的誓言。如能当面与诗人探讨,当大慰平生!

大夫:诗人自杀了/他梦见全世界都是鬼。

饿热:饿死诗人。

搜狐网友:饿死诗人对你有什么好处?

原前:我觉得郭沫若的诗歌就是一堆垃圾!

搜狐网友:要历史地看!

搜狐网友:诗歌本身就是属于心灵的东西,跟市场,跟商品经济何干?是否自己太浮躁了?

搜狐网友:任何时候,不管什么领域,都有鱼龙混杂,不要因此非难当代诗歌!

书剑浪子:诗至唐宋已绝其踪迹,后人不过是狗尾续貂而已。新诗——是糊涂人的糊涂话罢?

搜狐网友:旧体诗与新诗完全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在当代谈诗最好不要混在一起非此非彼!

季节:好的诗歌,能让人感动,让人流泪,领悟人生,纯洁灵魂。可惜90年代以后的所谓诗歌以故弄玄虚、愚弄大众为乐,无法让人读懂,因而失去了市场。商品经济的大潮令人心浮气躁,随波逐流,如今读诗的怕是所剩无几了。有道是读诗使人聪慧,由于不读诗,现在的人越来越愚蠢了,包括我。

木然:诗经离骚以降好诗极多,珍重唐诗,欣赏宋词,心灵当得润泽。重视旧体诗,兼顾民国至70年代的作品,可读之诗尚有一批。推及境外珍品,尤为泰戈尔的诗,佳作良多。80年代至今,几无好诗。近年大白话之类的货色竟然以诗冠之,大约要算是现代汉语近于死亡之兆了!

秋水小琴:诗是情人,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搜狐网友:诗是排泄物/但不仅是排泄物/排泄多了便饿/于是渴望食物/也就造就了希望和追求/肚子不好排泄是病/正常的排泄是自然法则。

IHATEPOEMSNOW:诗歌应该抒发真情,应能给人以真善美的享受。而现在诗歌已误入歧途,变成少数人无聊的文字游戏。难怪诗歌刊物无人问津。我在八十年代初读大学时,常去图书馆读诗,自己也同时学着写,后来,全国的诗歌刊物都换了面孔,上面充塞了不知所云的东西。我当时就想,至少这不是百花齐放了吧?如此,我便远离了诗歌。我认为,当今的诗歌都是些弱智者的排泄物,很臭!但我依然爱舒婷的诗的芳香——

li—shujiang:在我的世界里,只有古诗。也许本人很封建,竟然不喜欢现当代的书,包括诗、小说、散文等等现代的书,还有外国的书,我觉得他们的书根本不行,我宁愿拿一本唐诗看。

搜狐网友:汪国真当年受到很多指责,即便现在,也还有一些无知之徒,胡说八道。他的诗不好,怎么在过了十多年的现在,还不断能看到盗版他的诗集呢?中国那么多“大”诗人,有几个被盗版的?诗歌,不仅是诗歌,文艺作品如果没有读者,或者只在小圈子里你吹我捧,能称得上好吗?能有生命力吗?

搜狐网友:作诗:用性灵的梭子/真情的丝/穿起一个个/平平常常的字——我认为,作诗应该如此。

搜狐网友:诗太美了/我的灵魂不够美/我不应该说。

aa:真正的诗人,他的诗来自灵感、灵魂,不是来自知识。所以,诗歌能穿透人的灵魂。

韩流:乡愁是一张过期的船票,我不忍回乡/乡愁是一枚异国的邮票,我不能邮寄/乡愁是一副近视的眼镜,我却是远视。/乡愁是一张冷漠的现在,我回不了童年。

鹿独鸣:诗歌是一种很无奈的精神再现,但诗中的人往往不是读诗的和读懂诗的人……

搜狐网友:把徐志摩这么有影响的诗人称为垃圾,这是对诗人的侮辱!

职业诗人:诗是什么?摄影师:是山景折射在水里的倒影。医生:是病人的呻吟;是康复者的喜悦。驾驶员:是汽车碾过留下的轮印。电工:是误操作产生的火化。面包师:是刚出炉的面包。火车司机:是永远离不开轨道的机车。水手:是浪船相碰浅起的水花。科学家:是微量元素纳米技术的整合。经济学家:是优化资源配置。麻将玩家:哎呀呀,太复杂了,明明是“一条”或“幺鸡”。

搜狐网友:梁小斌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怎么只字未提?活着的诗人或者诗歌怎么就不被人们提起,难道非要死了才是真正的诗人。

搜狐网友:要搞清楚,诗歌不需要拉关系,结帮派的。梁小斌一直为中国文学奉献着自己。他也从不要求什么回报,这个国家的人民怎么能将这样一个思想者说忘就忘了呢?还是控制诗歌界的某些人别有用心地埋藏真相?

搜狐网友:杜甫说过,国家不兴诗家兴。所以,我们每一个热爱诗歌的人,在中国商品经济的社会思想泛滥,整个民族文化期待振兴之际,应该理性坦然且不失积极作为地对诗歌这些年的低迷进行分析、判断,直至复兴光大。其实,这样的讨论与交流本身就有益。

搜狐网友:诗歌,是妓女,从15岁到70岁的男人女人都会和她发生关系;诗歌,是思想的血液从真正的人的心脏一瞬间喷发的玫瑰花!你说,诗歌是什么?

yz:我热爱诗歌,在高中时代曾经梦想过做个诗人。我喜欢唐宋诗词,也喜欢新诗也喜欢泰戈尔的诗。近30年内,台湾诗人的诗曾感动过我。

搜狐网友:没有冯至,没有穆旦,能谈诗歌吗?

搜狐网友:有人说“天才的海子”是一种炒作。我还要再进行“炒作”——他是当代“诗王”。

搜狐网友:面对诗歌,我几乎无话可说。诗歌是古诗新诗并不重要,重要的要是诗(尽管有伪诗)。很多写诗的人,总是感叹诗的萧条,却不想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回答是:诗人们,你们有多少人明白自己的诗?够了!别拿那些貌似高深的鬼话吓唬人了;别把中国的老百姓看得太无知了;别再猥猥琐琐假情假义了;别再惺惺作态无病呻吟了;别再冷漠孤傲旁若无人了;别再胆小如鼠缺少良知了;别再假话连篇言不由衷了;别再故做清高居高临下了……作为读者,我不想听谁呓语连篇,也不想经历千辛万苦却仍然找不到你的所谓的“坚实的内核”了,更不想再一次因你的虚伪面临痛苦的尴尬了,我们真的经不起“诗人”对我们智慧的考验了!我只想问诗人们:假如你们真的有真情,假如你们真的有思想,假如你们真的有才华,或者你们真的有勇气有良知……为什么,你们不能用最平实的语言最有生活的语言最具生动的语言也就是最是“人话”的语言,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同时也抒发一些自己的什么呢?我想,技术和方法的问题好解决,真理,却是诗人们首先要解决的。

搜狐网友:我喜欢的诗人,纯粹个人喜好:艾青、郭小川、贺敬之、海子、西川、北岛、舒婷、钟鸣、徐志摩、戴望舒。其中最喜欢海子,最崇敬艾青,最佩服的还是毛泽东,读的最轻松的是席慕容,不过台湾的诗人,觉得他们的语言很美,对古典的继承很好,但很少有所谓的“大制作”。

sange01:“以郭老的才华,如果他专攻一门,哪怕弄个诺贝尔奖都绰绰有余;当然,以他的经天纬地之才,他恐怕不屑于被某一个专门领域所拘牵。”中国真有这样的人吗?多的是欺世盗名之徒吧!

搜狐网友:现代诗歌?我不看,多而且杂,又未必符合自己胃口,大家有兴趣可以来看我的诗词和散文,环肥燕瘦,各式各样,有太白之风,又有李清照之婉约。只怕你们看不懂。诗人的悲哀:一切都能成为永垂不朽的诗篇,然而得到的认同和理解不够,只剩下自己一人还在反复地吟唱。邮箱:savage_2004@hotmail.com。

河北电视台《中国河北》栏目陈编:这个活动很好,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个诗歌的声音。让人们记住还有诗歌曾经和正在继续生存着。

猜你喜欢

搜狐新诗诗人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晒娃还要看诗人
新诗之页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搜狐汽车
搜狐汽车
搜狐汽车
搜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