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准备中高考,家长不要做什么
2005-04-29牟春风
牟春风
还有一个月,许多孩子就要走上中考高考考场,许多家庭已经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相信学校老师都告诉了家长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仅从疼惜孩子的角度,给家长一点小小的提醒——不要让下面这些事发生!
火上浇油的家庭氛围
●唠叨不休。你的“考试焦虑症”比孩子还重,不但自己失去冷静,还感染孩子。你必须首先保证自己情绪稳定,然后才能去冲淡孩子心中的紧张不安,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的复习环境。
●过度照管。你事事过问,呵护备至,不懂得过分的关照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其实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适度就行了。
●期望过高。你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吗?坚决不要幻想奇迹发生,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
●盲目攀比。如果你总爱旁敲侧击地对孩子说某某某如何勤奋的话,反而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要做的是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较,努力发现他每时每刻的进步。
●反差太大。因为孩子要考高中或考大学,全家人一反常态,不敢大声说话,走路蹑手蹑脚,这实在没有必要。孩子熟悉的家庭环境不要改变过大,衣食住行都应和原来一样,这样孩子的情绪也可以保持正常。
●威逼利诱。你是不是许下了一些很重的奖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要知道这不但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温情提示:
这时候家长的定位应当是:为孩子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
适得其反的鼓励
“这么多年的拼搏,关键就看这次考试了,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噢!”
你一定把中考高考看成检验孩子多年学习成果的惟一标准了,这对孩子是不公正的,会误导孩子,让他以为自己只有这一条出路。
“如果这次考不好也不要紧,咱们还可以复读一年,明年再考。”
也许你以为这是在给孩子减压,让他们放宽心,实际上这句话给孩子的感觉却是:还没考呢,你就想着让我复读,明摆着是对我没有信心。
“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支持孩子参加中考高考,你不让他做任何家务,甘愿为他操持一切。如此“体贴”的呵护,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责任太大了,万一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爸妈的付出。这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好好复习,上了考场来个超常发挥!”
其实你对自己孩子的实力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估计,所以你才会希望用“超常发挥”来弥补某方面的不足,但是连孩子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超常发挥”的概率微乎其微。你越这样说孩子越觉得自己实力不足,到时候别说超常发挥,很可能连正常发挥都做不到了。
“看看你能不能考上某某学校。”
“某某学校”一定是你和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成为孩子复习的精神动力,但也有可能成为压在他心里的大山,还是不要挂在嘴边的好。
友好评点:
不要以为多鼓励总没错,以上这些“鼓励”的话是初三高三学生最不喜欢听的,因为只会给他们增加压力,起负性影响。如果找不到得法的鼓励,家长还不如什么都不说,至少给孩子一个平静的氛围。
绝对安静独立的个人空间
在最后冲刺阶段,一些父母为了保证孩子不受干扰,尽一切可能给他们创造绝对安静和独立的空间,比如出去租房子,甚至到宾馆开房间,这可不见得是什么好办法。因为越接近高考压力越大,有的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患上严重的焦虑症,而他自己又不愿意或者不懂得说出来,如果父母不跟他密切接触,经常观察和交流,就不能及时发现这个严重的问题,就会危及高考。
当发现孩子有这个问题时,你更不能让孩子独处了,要多和孩子交流,想方设法缓解弥漫在孩子心头的紧张气氛,讲讲笑话,开开玩笑,通过这些人为的手段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使之不能继续下去。你还可以告诉孩子,考生人人都有焦虑,只是学习好的同学比较容易调整心态,在相对好的状态下应对高考。
专家观点:
研究表明,一个人不可能在一个绝对精力集中的状态下学习,更不用说压力重重的高考生了。所以家长不要强求孩子在绝对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下复习,孩子也无须抛弃所有的私心杂念,因为他们正值青春期,思想活跃、渴求多多是很正常的,家长不要让孩子成为不正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