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巨头们的新战略
2005-04-29白丽
白 丽
盛大走进“网格”
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公司之一,盛大交互娱乐有限公司最高峰时并发用户数超过200万。在管理迅速增加的游戏社区方面,盛大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能够以零宕机时间不间断地提供在线服务,如:身份验证、计费和账户管理,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平滑地扩展系统。”盛大公司平台研发中心总监张益嘉博士(Gary Chang)认为。
为了给在线游戏运行提供创新性后端平台,盛大于近期在甲骨文公司的帮助下开始实施网格计算方案。
“我们的网格设计方案非常有弹性,有能力在7天24小时情况下支持来自所有系统的数百万同时上网的游戏用户,并具有系统自动互救能力。”张益嘉认为,“甲骨文企业网格控制产品自动完成了系统的很多初级管理任务,这些任务以前耗费了盛大系统管理员很多时间。另外,用甲骨文身份管理实现身份验证标准化以后,我们能够整合多种游戏的身份管理服务器。”这正是盛大转向网格计算的原因所在。
其实,像盛大公司这样能体验到网格计算益处的企业已经为数不少,而且还在快速增加。
《商业周刊》撰文指出,网格计算已经走出科研领域进入商用阶段,正在成为一种主流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部署网格计算系统,分析家已经部署了300~500个商用网格计算系统。据咨询机构Forrester调查显示,在北美149家大型企业中,已经有37%的企业建立了网格计算系统,另外30%的企业也计划采用这一系统。
中国五大网格
在中国国内,已经有了“反垃圾邮件网格”、“上海视频网格”、“航空制造网格”、“新药发现网格”和“国家地质调查网格”等多种网格应用。
2002年,中国863计划正式启动了网格计算专项,当时立项的名称是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网格)专项。该项目计划周期为三年,获得了国家1亿元的863计划经费,在预期中,它同时还能够吸引地方政府、应用部门和产业界2至3倍的配套经费。
目前我国共有五大网格:中国国家网格、863空间信息网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格、教育科研网格、上海信息网格。同时,利用我国5大网格,还开发出地质调查网格,数字林业网格,针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跟踪与监察等;还有气象网格和制造网格等等。
其中,上海网格连接了交大、同济、上大、上海超算中心和复旦大学的超级计算机,是上海市为2010年世博会专门立项而成立的。上海网格首先推出的应用将会是为上海居民在全城3.6万条路段和近2万多个交叉路口,提供动态路况显示和动态路况最优选择的服务。在上海交通局和上海交通信息中心的协助下,上海网格能够采集到动态的交通情况数据,并且通过专业软件分析出当时的最优路线。上海巴士、上海出租车公司等企业也已经参与到网格应用之中,估计该项目已获得5000万元的资金。
另外,上海超级计算中心还同国家863网格开展了药物网格、气象网格和制造网格三项网格应用。
据IDC分析,网格计算市场即将踏入飞速增长阶段,在高性能计算技术市场与商业企业的相互作用下,到2007年,世界网格计算市场的预期收益将超过120亿美元。
在网格这一巨大的商机面前,全球IT巨擘已经开始在企业计算领域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投入和推广,国外的甲骨文、SUN、IBM、HP等和国内的联想、曙光、浪潮等IT巨头的推动下,网格已经开始了商业化普及之路。而Platform、Avakia等则把自己定位在网格基础软件与系统开发商。
网格布局
甲骨文自2003年开始就把网格计算技术确立为其企业技术战略的一项中心业务,随即在2003年旧金山甲骨文全球用户大会上,开始力推网格计算,发布了全球首个企业网格计算中间件应用服务器10g(此前是9i),并喊出了“将企业级应用带入网格时代”的口号。2004年,甲骨文再次发布战略部署,宣布网格与Linux、中小企业并列为其新财年的三大战略目标。
与此同时,2004年4月21日,甲骨文又宣布与几家软件经销商共同成立一个企业网格联盟(EGA),以便推动网格计算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参加该企业网格联盟的还包括EMC、富士通-西门子、惠普、NEC、Network Appliance和Sun等15家公司。引人注目的是,微软和IBM这两个IT巨头并没有参加该企业网格联盟。
“参加网格联盟的企业可以自己制定网格计算技术标准。网格技术应用市场也许将是该联盟内部的结合。网格计算技术依赖于许多标准、安全性及可信度。由于参与网格联盟的企业都认识到它们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该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网格计算技术标准的制定。”对此,一位分析人士这样评价。
尽管在企业网格联盟阵营缺席,但是蓝色巨人IBM却依然网格计算作为其战略重点。自2001年8月起,IBM就投入数十亿美元,与一些开放源代码社团及行业标准化组织共同推动开放网格技术的发展和标准的建立,并一直致力于推动网格从学术性研究走向商业应用。目前,IBM已经成功地将网格技术用于政府、教育、生命科学、金融、石油、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并开发出一些解决方案。
2003年,IBM已经把网格计算作为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的重点,与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开展了科研合作,并帮助他们进行网格应用的开发和移植。2004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IBM网格计算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是IBM和国内高校成立的第一个网格研究中心,也是一个为校内提供网格服务、向外部开放的学科交叉的新型计算研究基地。
HP已经把网格计算作为其成长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计划将其所有的产品,从最小的手持设备、打印机、PC,到强大的存储阵列、超级计算机等互相连接作为网格中的资源提供服务。此外,惠普在Globus计划和全球网格论坛(GlobalGridForum)中一直很活跃,但除用于其硬件的插件(使用Globus软件)外,它没有自己的网格中间件产品。
网格消费新观念
作为最早倡导网格的企业,SUN公司正在全球推广其“1个机时1个CPU需付费1美元”的新消费观念,这是Sun公司新近推出的网格计算的收费模式。大肆提倡“网络就是计算机”概念的Sun公司一直在力图改变大家的消费观念,希望消费者从“购买计算机”转变到“购买CPU、小时”。
2005年,SUN将这种前景看好,但似乎还比较超前的消费方式被引入到了中国。2005年4月7日,在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与Sun计算机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教育及科研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研讨大会上,Sun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宣布免费向中国教育部提供10万个机时的网格计算能力,用于科研与教学。这10万个机时将合理分配到国内的各所大学。
按照合作计划,今年第三季度Sun将在美国建成网格支持中心,10万个机时也将分配到中国各所大学。
2005年2月初,Sun点燃了Sun Grid之光,为其客户提供第一个全球性网格计算与存储公共服务的创举。Sun首席科学家John Gage说,Sun首批网格中心所在地为弗吉尼亚州、德克萨斯州、新泽西州,以及加拿大和苏格兰等地。预期2005年晚些时候,SUN的新的网格中心将全部投入运营。Sun的雄心壮志是“谋求是整个世界,还有整个网络。”
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家或者两家科技公司垄断网格计算市场的局面,不过诸多的科技公司正试图争取领先的优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企业网格联盟将的成立是推广网格计算技术应用的必然步骤,这表明网格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出台网格技术标准。
目前,尽管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网格技术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在网格技术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如果这些IT企业巨头加大投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基于网格的解决方案,网格联盟能够彰显其有效性。网格计算技术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需要许多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必须要有一些大企业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产生效益。
在中国的企业网格市场,甲骨文在网格方面已经有了盛大这样的客户,而IBM也已经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展开了合作。他们的应用将共同推动网格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