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之eWork攻略
2005-04-29李栋
李 栋
我们正步入一个高速的信息时代,在这个社会里,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率(ROI)是企业竞争的根本
细心观察的话,大家会发现“企业信息化”不像以前那样热了,以前刊登在杂志上的气势恢弘的广告,长篇累牍的案例,现在都慢慢变少了。从读者到编者,都感慨“信息化就那么点东西”。而调查公司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点,最近的一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80%~90%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投资没有达到企业原本设想的效果。
这个结果几乎让所有的软件企业失望。一切都没有像他们曾经期望的那样“烽火燎原”。相反,很多用户开始对信息化抱抵触态度,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企业那运行两套系统,一套是所谓的“信息系统”,另一套是传统的手工作业系统。
症结乃在“沟通和交流”上
“纵观一切企业,不管其是什么行业,什么类型,沟通和交流都作为一种基本的活动在其内部存在、发生、作用着。它基本到很多企业人都忽视了它的存在就像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体重一样;正是这种忽视使得人们对它的重要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企业沟通体系的完善在企业内部起着基础的、本质的支撑作用。沟通体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体质好坏,企业只有具备了一个良好的体质,才有可能进行有活力的运营。”广联集团总裁智文广说道。
智文广比较认可企业信息化是以效率为中心的。他说,从各应用系统的使命或目的来看,信息系统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及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效率。譬如,DSS帮助管理者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FINM保持企业健康的现金流并实现资金的增值,CRM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及忠诚度。当然,提高效率的含义也包括通过新的模式及方法去实现工作目的,如通过网上交易促进销售,就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一样,企业信息化实质上也是以效率为中心。
“以效率为中心”和传统的“以订单为中心”有着本质的区别。ERP就是典型的以订单为中心的信息化思想。但现在,事实证明,很多企业在ERP的道路上都受了伤。由于ERP系统本身的非人性化和刚性化,一旦卡壳便导致企业无法运转,致使企业不得不放弃信息系统,这便导致了信息化的失败。
建立“即时通讯工作机制”
专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在ERP的基础上提出一个eWork的概念。如果说对管理工程的电子化实现方式是ERP的话,那么对工作工程的电子化实现方式则需要eWork。ERP关注的是企业资源的规划和流转的最优化管理,着重强调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有时会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而eWork关注的是某一具体工作活动或过程的最快速转换和实现,着重强调工作活动的效率性。eWork不涉及企业流程重组,不会对企业伤筋动骨,所以eWork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较温和的再造过程。
很大程度上,ERP解决的是“企业资源如何配置和布局”的问题。而eWork要解决的是“企业资源赖以有效流动和运行的环境”问题。
eWork从工作工程出发,从“人”的角度出发去看信息化,一切都围绕人性化使用,所以在信息化过程中较少受到抵触,比如说,eWork支持手写,而且不要用触摸屏,直接用笔在普通纸上书写就可以了。这种设置看起来是个小动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意义非凡,因为国内企业的高管层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再要他们学打字,学基础的电脑知识,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只能主动去适应他们。
而且,从实际的实施效果来看,eWork比ERP更受欢迎,他们的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信息化,但是一个从人的角度出发,一个从物的角度出发,前者强调效率和艺术性,后者强调规范性和执行性,相比而言,eWork更容易获得好感。作为业界第一个集成了几乎所有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沟通手段的协作软件,eWork在功能和管理水平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企业用户构建一个具有强大灵活性和可靠性的协作工作环境,使终端用户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与公司同事、客户、领导进行实时的交流和沟通。
我们正步入一个高速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用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获得相对最大的收益就成为整个社会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