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义的衍变
2005-04-29郑慧生
郑慧生
中国在六七千年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对龙的崇拜。1987年下半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村发掘出一处仰韶文化遗址,从中发现了三组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其中一幅中的龙,身长1.78米,像一条大虫,有如蟒之身、如兽之足。经过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1994年6月至1995年1月,考古工作者又在辽宁省阜新县查海村进行原始社会聚落遗址发掘,从它的中心部位,清理出了一条巨型的龙体堆塑。该堆塑用大小一致的红色石块堆成,龙体也堆得像一条大虫,但比濮阳龙要长得多,有19.7米长,1.8~2米宽。经过碳14的两次测定,知其年代在7000多年前。
1978年,考古工作者从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曾侯乙墓中,发掘出一只漆箱盖,盖上绘有一幅青龙白虎图案。青龙身披鳞甲,口吐长须,和上述两次发掘出的龙形一样,也像一条大虫,有如蟒之身,有似足之爪,说它像蜥蜴、像鳄鱼、像只大蜈蚣……都行,无可无不可。
东汉郭稚文墓的四象碑刻上有一条龙,头尾相似,成了一只双头蛇。四脚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迈去,说不清它是要前进还是后退。
西汉以后,龙的造型更加理想化了,它成了能飞能跑、能屈能伸的神兽。从西安建筑遗址中出土的西汉瓦当,中间绘着一条昂首摆尾的苍龙,展示出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飞龙形象。
这些龙的形体,和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十分相像,都有一个弯曲的身子,一张其大无比的嘴巴。金文中的龙字与甲骨文中的基本相同,但笔意已显得线条化了,脱离了汉字初期象形化的阶段。
总的来说,甲骨文、金文中的龙字保存了龙的形象,它们和古代文物中的图像一样,表明龙是一条虫,一条弯曲的虫,有口有脚,是动物之一种。
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龙也是这种形象,是有身、有头、有口、有脚的一条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正义》:“龙,虫类也。”
先秦时期,就有人认为龙是水生动物,是水中之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也有说,龙就是介虫。《楚辞·七谏·谬谏》:“龙举而景云往。”王逸注:“龙,介虫,阴物也。”从此以后,龙开始被打扮成了一种怪物,不再只是一只有脚的大虫了。它能飞,《淮南子·兵略》说:“凤飞龙腾,发如秋风,疾如骇龙。”高诱注:“龙,鱼也,飞之疾者。”这种鱼,头上长有角,有的身上还长有翅膀。《淮南子·览冥训》说:“服驾应龙。”高诱注:“有角为龙,无角为虬。一说,应龙,有翼之龙也。”
汉以后,龙更被人看成了一种神物。《国语·鲁语》说:“水之怪曰龙。”韦昭注:“龙,神兽也。”《说文》更把它说得神乎其神:“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释鱼》则把龙分成了许多种类:“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龙,无角曰螭龙。龙,能高能下,能小能巨,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深是藏,敷和其光。”至于龙的身体形象,《本草纲目》说得十分具体:“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从远古到秦汉,我们看到,龙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远古,龙只是一条大虫,它有头有身,有足有口。但到春秋之后,它开始被人神化,披上鳞甲,成了介于水族与兽类之间的怪物。然后愈变愈奇,甚至头上长出双角,身上生出翅膀,成了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够入水、能够上天的神龙。从此,它不再是人眼能够看到的动物,而是人心所常想到的偶像。它既已为鳞虫之长,也就成了一方神灵。
秦汉以后,这神灵又和社会上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搭上了关系。皇帝是万民之主,神龙乃鳞虫之长,大家都要统治同类,具有绝对的可比性。于是人们把皇帝比做了真龙天子,把龙比做了水中之王。
这种比喻的滥觞,肇自秦始皇,成于汉高祖。《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始皇三十六年,山鬼托言:“今年祖龙死。”始皇退而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皇帝是人之先,就是祖先。龙和天子搭上了关系。
到了汉高祖刘邦,他径直做了龙之子,成了真龙再世。《史记·高祖本纪》说,他的母亲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龙所生,他的相貌也和龙相像,称做“龙颜”。《高祖本纪》说:“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
刘邦是龙所生子,他具有龙的相貌,他就是龙,于是他成了天子就是真龙天子。从此,天子的面貌叫龙颜,天子的座位就叫龙位,天子的身体就叫龙体……龙成了天子的代称。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龙从虫到天子,是我国封建社会几千年造神运动造出来的结果。在这个运动中,人造出了神,最后又相信了神,顶礼膜拜这个自己造出的神。这叫异化。
近代以来,西方的考古学者从地下发掘出了一批化石,那是生活在中生代的早已灭绝了的动物的骨骼。骨骼形似蜥蜴,但体长30多米,看了令人恐惧。专家们给它取名dinosaur(令人恐惧的蜥蜴),也叫做dinosauria(令人恐惧的蜥蜴类的动物)。蜥蜴和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龙形体相仿,学者们就把这个“令人恐惧的蜥蜴类动物”翻译成了恐龙。听名字好像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很相似,其实,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因为恐龙在中生代晚期已经灭绝了,那时候整个人类尚未诞生,中国人怎能见到它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龙和恐龙一字相同,就把中国龙的历史追踪到了中生代,更不能误把龙的传人当成恐龙时代的传人。
远古的龙是一条大虫,为什么到了春秋战国以后,它又变成了一只神兽,甚至最后变成了天子、皇帝的代名词了呢?这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有关。
《说文解字·叙》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观象于天就会发现天上的几组星宿,它们组成一幅图案。这图案像一条大虫,西方人把房、心、尾三组星看做一只蝎子,叫它Scorpio(天蝎座);中国人则把角、亢、房、心四组星看做一条龙,名之曰龙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说:“龙,宋、郑之星也。”杜预注:“房、心为郑,角、亢为宋。故以龙为宋、郑之星。”龙为角、亢、房、心,后来又加上了氐、尾、箕三宿,就成了东宫苍龙,共计七宿。《左传·桓公五年》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蒸。”龙见,指的是龙星出现。杜预注:“龙见,建巳之月(即夏历四月),苍龙宿之体昏现东方,万物时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
在《左传》一书中,龙字出现了两个概念,一为动物之名,指大虫,如《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一为星名,指的是龙星,如《襄公二十八年》:“龙,宋、郑之星也。”
在其他的文化典籍里,龙字的概念究竟属于哪一种呢?
两种都有,有时甚至是两种概念掺杂一起,交替使用,令人难解难分。譬如《说文》“龙”字条:“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这说的是动物的龙,是一只大虫,大虫才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说的是龙星,龙星于夏历二月初天刚昏时从东方地平线上探出头来(此即农谚所说“二月二,龙抬头”),至春分开始升上东方天空,此即“春分而登天”;秋分过后,龙星渐渐由天空上方转入西方地平线下,而中国人的传统看法认为西方地平线下都是水,是水在托着大地,因此龙星转入西方地平线下就是潜入了深水之中,这就是许慎说的“秋分而潜渊”。
如果你不知道这一段文章中的“龙”是两个概念,登天、潜渊的龙是龙星而不是一只大虫,你就不能解释上面这一段话。是呀,一只大虫可能会潜渊但怎么能登天呢?况且,登天、潜渊为什么一定要在春分、秋分?别的日子为什么就不行呢?
段玉裁注《说文》,以得许书要旨著称。但他对“龙”字条内容的解释,却不曾涉及登天、潜渊之义,不知是分不清两个概念呢还是认为此处不屑一解。
《后汉书·张衡传》引《应间》一文说:“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泥而潜蟠,避害也。”这段话所说的和《说文》是一个意思:玄龙,即龙星,它在“迎夏”——即春分之后,陵云奋鳞而升上高空;在“涉冬”——即秋分之后,逐泥潜伏而下入于地。这里的“玄龙”虽已人格化了,但它仍然是天上的龙星,不会是地上生活中的一只大虫。
中国古代有一种天人感应学说,此说认为,凡人间之官都会表现为天上之星,人间有各路诸侯,天上就有各方星官。在先秦,龙星在天上,还没有代表天子,代表天子的是北极星空紫微垣中的帝星(小熊UMi),而龙星只能代表一路诸侯,待到秦始皇以一方诸侯取代天子成为皇帝之后,天上的龙星也随之升格,成了代表天子的吉祥物。《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范增谓项羽曰:“吾令人望其(刘邦)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龙为天子,所以《后汉书·李固传》中,就称顺帝登极称天子为“龙兴即位”;《三国志·蜀书·吕凯传》中,也称刘备即帝位为“先帝龙兴,海内望风”;又《吴书·胡综传》胡综称孙权称帝为“龙兴践祚”……总之,龙兴就是天子即位。
从动物到星座,又从星座到神圣的天子,“龙”义的衍变是一个典型的异化过程。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