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在湖北沙洋 “五七”干校的回顾

2005-04-29孙君恒

民主与科学 2005年6期
关键词:沙洋干校湖北省

孙君恒

1969-1972年,中央部委机关、部队、北京的高等院校,纷纷到湖北建立“五七”干校,总共有38个单位,近10万人(不包括家属),包括沙洋干校、咸宁向阳湖文化部干校(臧克家、张光年、郭小川等文化名人来此)、襄樊铁道兵干校、襄樊国家经贸委干校(朱硏基到此)等。1979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后,“五七”干校才全部撤销。湖北的沙洋,是“五七”干校最集中的地方,在全国颇有名气。沙洋“五七”干校,以沙洋镇为中心,以原沙洋农场管理局的基础和范围为条件形成,故名“沙洋五七干校”。

沙洋先后建起 27 所“五七”干校。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八大民主党派、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财政部、农林部等中央国家机关和湖北省直有关单位从各地来到沙洋,一万多机关干部及家属来到这里接受劳动锻炼。具体地说,当时的干校包括:1357干校(人大、政协 、八大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中华职工教育社等13家单位的干校),地点在范家台;财政部干校,地点在范家台;统战部,开始在黄土坡,后搬至七里湖二中队;外交部,在上罗汉寺农场十三中队(沙岗);北京外国语学院,在七里湖一中队;中央民族学院,在广华二农场彭河大队;024(总参),在上罗汉寺农场;总后274,在苗子湖农场;武汉空军后勤,在广华周矶;七机部,在罗汉寺;中国地质学院,在七里湖七中队;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在杨集五中队;交通部长江航道管理局,在杨集六中队;农林部,在李市新灯四组;“三高”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位于小江湖监狱。

沙洋“五七”干校的学员中,有文学巨匠、各界专家、外交大使、社会名流,其中一些日后还成为政坛要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社会学家费孝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执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火星、江文,公安部副部长胡之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克木,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财政部常务副部长吴波,“文坛祖母”冰心,社会学家吴文藻,作家冯亦代,画家周绍华,数学家罗声雄,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驻英国大使查培新,驻芬兰大使张直鉴,驻联合国副代表张义山,李宗仁先生的最后一位夫人胡友松,中国藏学研究奠基人于道泉,我国著名的刑事诉讼法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教授崔敏,中国藏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尧等。

选择湖北沙洋作为“五七”干校的地址,有以下主要原因。

第一,政治原因。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五七”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1968年5月7日,为纪念“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黑龙江省革委会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一所命名为“五七”干校的机关农场,500名来自黑龙江省的干部在这里劳动锻炼。毛泽东认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外都应该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由此,“五七”干校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文化大革命的大背景,导致干校的大量出现。

第二,地理位置与水土资源。沙洋作为湖北省八大重镇之一,素有“小汉口”的美誉。她滨临汉江,地处江汉平原、荆楚要地,自古就是鄂中地区主要的物资集散地、川鄂豫陕商品流通中心。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汉江、荆门的漳河水库等使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供应。解放前,汉江的水灾使这里成为分洪区。这里地广人稀,有大批土地乃至荒地,可供耕种和等待开垦。广阔的田地可以开垦和耕作,正好可以锻炼干部,大有用武之地。翻译家冯亦代回忆沙洋“五七”干校时说,干校的地点与水、鱼关系密切:“干校坐落在汉江边,不远处有个大水库,盛产大鱼,每尾差不多有一米长。”

第三,出于备战的安全考虑。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爆发,中苏关系紧张,全国进入紧急战争准备状态;中央加紧“三线”企业的建设,十堰的“二汽”、荆门的炼油厂、荆门的宏图机械厂等项目在此期间进驻湖北。特殊的形势、国家安全的考虑,使一些准备将干校建在东北的中直机关,纷纷选择沙洋这个地处中原腹地的风水宝地,创办“五七”干校。

第四,劳改农场已经在此打下比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总部设在沙洋城区的沙洋农场,创建于1952年9月18日,当时曾经有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和建造,是全国最大的劳改农场之一。整个农场分布在荆门、钟祥、京山、天门、潜江等五县市,经过多年的生产,已开垦的土地、房屋、农机具,可供大批人员生产和生活。

曾经担任七里湖沙洋一农场场长的李维龙(1940年参加革命,现年79岁)说,湖北省委书记张体学亲自出面、动员,主张劳改农场迁出,让位给“五七”干校。李场长就把6万多亩农田让与干校,带领6万多犯人从七里湖搬家到杨集,直到1979年再被移交回来,物归原主。1969年初,沙洋农场管理局按照湖北省革委会的指示,将所属的一农场、二农场、上罗汉寺、周矶、苗子湖等农场和黄土坡、范家台农场部分房屋、土地、林木、牲畜、农机具设备等,先后移交给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单位和解放军办干校,而这些农场的原有干部则被安排在七里湖农场,创办了湖北省“五七”干校第六分校。翻译家冯亦代回忆说,干校建筑的来历是劳改农场,干校撤消就把房屋归还农场。干校的建筑交给了原来的劳改农场。

中央“五七”干校的到来,给湖北地方政府带来很多困难。除了说服、协调劳改农场移交干校工作外,尚需要建设许多干校房屋,建筑费用和材料成为当时急需。1969年5月23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业务办公室报告,请求中央解决湖北开办“五七”干校的经费和物资等问题。报告说:“目前中央部委和部队来我省办‘五七干校的有38个单位,近10万人(不包括家属),已划拨土地35.1万亩;我省县以上各级革命委员会所办‘五七干校人数近10万人,连同家属35万人,拨出土地47.2万亩。仅我省‘五七干校就需要搬迁安置费5.5万元,修建房屋用材26万多立方米,钢材2万多吨,水泥2.9万吨,请求中央安排解决。”?眼湖北省计划委员会编《湖北省经济大事记》(1949-1987)?演

吃饭是干校的大问题。粮油供应在计划和短缺经济时代,也非易事。为此,湖北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1969年4月28日做出了《关于“五七”干校粮油供标准的规定》:“中央和省‘五七干校的干部每人每月口粮38斤,由所在地粮食部门按月供应,粮油关系暂未转来的,按上述标准定量凭粮票购粮,不足部分实行差额补助。随同干部去干校同样参加集体劳动的家属,其口粮按干部标准执行。不参加劳动的16周岁以下的小孩,按当地城镇居民定量供应;学生按当地学生口粮标准供应;已转粮油供应关系的到校人员,凭省粮油票供应食油,或凭全国通用粮票按当地城镇居民口油标准供应,供应时间从到校之日起。如干校生产的粮油,按定量还不能自给时,仍由国家补足其差额部分。”?眼湖北省计划委员会编《湖北省经济大事记》(1949-1987)?演

“五七”战士自己动手搬砖、锯瓦条、砌墙……很快建起了一幢幢红砖瓦房。干校除了自己种棉花、种蔬菜、养猪、养牛、搞基建外,农忙时节,军管会还安排“五七”战士到附近的大队帮助插秧、割稻,学员们学会了种树、种粮食、种蔬菜、喂猪等,进行各种各样的紧张劳动。例如,范家台农场辖区的财政部干校的5个连队,种着2000多亩农田。

翻译家冯亦代回忆说,当时劳动负荷大、心情压抑:“十年动乱中,我被下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自己也害怕。……在干校里成为‘打倒在地还要踏上千万只脚的待罪之身,在监督劳动改造。即使年已半百,仍须每日上下午推拉500多斤重的拾粪车来回往返,以图重新做人。”艰苦劳动外,还要遭到训斥,“矮个子连长当下训斥道,要你去就去,有什么讨价还价!我只能硬着头皮去报到。”离开干校,返回北京的心情和场景,使人难忘,“北京传来命令,干校撤消,留校的干部和家属便浩浩荡荡回北京;……我原来以为下半辈子要老死异乡的厄运,便一风吹散,跟着回京,真是‘来是无言去绝踪。”

猜你喜欢

沙洋干校湖北省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让“优质粮食工程”落地生根——对京山、沙洋两县实施“优粮工程”的调研及思考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沙洋
听·烟花
沙洋公安局:中金行涉嫌集资诈骗案仍在侦查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2015年3月生产资料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