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降:有名无实的投降

2005-04-29阎盛国

寻根 2005年6期
关键词:瓜田皇甫王莽

阎盛国

新莽之政,法禁烦苛,百姓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奸吏因以愁民”(《汉书·王莽传》),雪上加霜。公元17年,临淮之人瓜田仪,凭借会稽长州险阻之地,聚众与王莽政府相抗衡,俨然成为王莽新朝的第一颗星星之火。公元21年,上谷名士储夏,向王莽毛遂自荐,愿意前往会稽长州劝说瓜田仪部众出来投降。王莽采纳了储夏建议,赐予储夏中郎官职,派遣前去招降瓜田仪。

储夏如何劝说瓜田仪出降,《汉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只是扼要提及此次招降的不愉快结局:“仪文降,未出而死。”何谓“文降”?唐人颜师古解释说:“上文书言降,而身未出。”说明瓜田仪只是通过文书形式向王莽表明自己愿意投降的愿望,瓜田仪本人在没有脱离他所占据的地方时就死掉了。瓜田仪因何而死,不得而知,瓜田仪是否真心投降因此成为历史悬案。

王莽派人寻来瓜田仪尸体,举行了隆重安葬仪式,“为起冢、祠室,谥曰瓜宁殇男,几以招来其余,然无肯降者”(《汉书·王莽传》)。王莽派人大修瓜田仪坟墓,赐予谥号,如此作为的动机在于通过表达对投降之人的隆宠,达到吸纳瓜田仪部众降附的目的。然而瓜田仪的部众却无人愿意向王莽投降,最后王莽煞费苦心的招降活动遭到彻底失败。瓜田仪及其部众假投降的可能性很大。其一,“在某些情况下,投降似乎可以作为一种手段,以便保存实力,等待将来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东山再起,一决雌雄”([美]保罗·克奇克梅提著,北京编译社译:《战略投降—胜利和失败的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如果瓜田仪真心投降,他应该马上离开自己原来的地方,来表示自己的诚心,但是王莽招降活动的自始至终,瓜田仪及其部下都没有离开他们活动的地盘一步。其二,史家“文降”一词运用也表明史家同样认知王莽招降瓜田仪上了当。

对于“文降”的描摹,汉代无独有偶。东汉名将皇甫规,身在边外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当他出任地方行政官员时,皇甫规既无其他私惠结交权要,而且对不法之人多所举奏,又深恶痛绝宦官之为非作歹,不与他们交结往来。于是朝廷内外奸佞之人共同仇怨,一起诬陷皇甫规“货赂群羌,令其文降” (《后汉书·皇甫规列传》)。由此可知,皇甫规洁身自好、不阿权贵、嫉恶如仇的秉性招致朝廷内外奸人诬陷,奸佞之人拿皇甫规招降羌人功绩大做文章,攻击皇甫规打着招降旗号为自己加功进爵。这些奸佞之人以皇甫规招降羌人之功与羌人“文降”相提并论,自然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奸佞之人为何以羌人“文降”诬陷皇甫规?因为“文降”是“以文簿虚降,非真心也”。

“文降”,言下之意是一种有名无实的投降,是一种通过文书形式达成的表面投降,而非出自真心实意。在某种程度上,“文降”一词的出现和运用,表达了汉代人们对投降的内涵有了更为丰富的解读。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猜你喜欢

瓜田皇甫王莽
Absorption spectra and enhanced Kerr nonlinearity in a four-level system
王莽:皇帝家“可怕”的亲戚
“瓜田明珠”“瓜奶奶”: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呱呱叫的瓜田
宋就不计前嫌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王莽岭抒怀
给别人的瓜田浇点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