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征战南极

2005-04-29王自磐

大自然探索 2005年7期
关键词:中山站考察队冰盖

王自磐

2005年3月24日,上海民生路码头,彩旗鲜花一片,锣鼓鞭炮阵阵。刚刚结束南极征程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正徐徐靠岸。

2004年10月25日,人们也是在这里欢送“雪龙号”出征,转眼150天过去了,“雪龙号”总航程超过26500余海里,破冰累计13海里。其间,“雪龙号”和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137名考察队员先后6次穿越西风带,经受住了浩瀚大洋的颠簸和西风带最大浪高8米、风速11级以上的南极航行历史上最大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南极冰盖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除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和南大洋的遥感测绘、两站绝对重力测量、环境监测、特别保护区考察、磷虾资源研究、太平洋-印度洋暖流观测和Argo浮标投放等考察调研项目外,还首次向国际上称为“难以接近之极”的冰盖之巅发起冲顶挑战,由13人组成的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最终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任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次冲顶活动填补了世界南极科学考察史上的一项空白,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建设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南极内陆考察站”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

穿越西风带

2004年11月15日21时30分,“雪龙号”从澳大利亚Fremantle港起锚后向中山站方向航行。当天夜间,“雪龙号”便遭遇到南半球西风带气旋。

南半球西风带气旋是威胁中国南极考察航行安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本次考察经历了超过以往南极考察穿越西风带的时间记录并遭遇多次气旋的夹击。涌浪似山头般压向船头,横贯甲板,考察船在巨浪中大幅度起伏摇摆,真正成了汪洋中的一叶扁舟。船上大部分队员都出现了晕船和呕吐现象。

但就是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大洋考察队仍然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抓住有利时机,在南纬55度35分展开观测调查,创造了我国南极考察20年来首次在西风带停船调查的历史记录。

“雪龙号”在西风带与狂风巨浪顽强拼搏了8天8夜,遭受到5个气旋的前后夹击,经历了风力11级以上、浪高8米左右的大风浪区,船的摇摆达到30度。

11月21日,“雪龙号”终于抓住机会果断南下。23日18时,“雪龙号”安全穿越西风带。

冲破冰障

11月25日,“雪龙号”抵达中山站临近海面。

乱冰林立,车船难行。“雪龙号”倒车、向前冲,再倒车、再向前冲……48小时中,“雪龙号”一米一米艰难地向前“爬”行。冲过厚冰的封锁后,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片冰厚不足1米的连绵的宽广新冰区,船长袁绍宏立即下令进行连续破冰作业。在马达的轰鸣声中,“雪龙号”似一把巨大的钢铁利剑,在白色的冰雪“长绢”上划开一道口子急速前行,只留下船尾一道笔直的深蓝。真是痛快淋漓,一解先前欲进不能的烦恼。此时已经是27日21时30分,距离中山站22.8海里。

然而,前面的海冰厚度又超过了“雪龙号”的破冰极限。怎面对办?考察队做出决定:进行冰上物资卸运。考察队连夜派出队员进行冰上探路。海冰是如此坚硬,一斧头下去,反弹力震得手臂生疼。队员们不顾长期航行的劳累,在极地明亮的夜色中,挥镐举斧,一步步艰难地开路,经过近12个小时的连续作战,硬是在乱冰之上“砍”出了一条18千米长的“冰路”,为雪地车驶向中山站开辟了一条通道。队员们还在冰裂隙上搭起了临时浮桥。而后,由4辆雪地车组成的车队往返中山站4次,总行程1920千米,运输货物约80吨,保证了内陆冰盖考察队的物资输送和中山站科考器材、后勤物资和人员上站。完成中山站卸货任务后,“雪龙号”继续执行一船两站的补给任务,于12月7日启程西征长城站。

神秘南大洋

在“雪龙号”从中山站至长城站的8000多海里往返途中,大洋考察队对普里兹湾威德尔海海洋断面进行了我国南极考察史上前所未有的海洋综合考察,内容包括海洋物理学、海冰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及渔业资源等多学科项目。在南极海区和南大洋航程中,考察队总共投放XBT探头500个,XCTD探头48个,获得100个定点站位观测数据,这些对揭示南极底层水形成和南大洋环流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考察队还在印度洋上成功布放6枚Arso浮标,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以上区域海洋物理学方面的空白,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奠定了基础。

12月23日,“雪龙号”抵达长城站。

在此之后的10昼夜中,“雪龙号”抵御了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风暴的袭击,完成了500余吨物资输送,在临近海域30多个站位进行了海洋环境参数和生物样品采集,实施了法尔兹半岛陆上绝对重力测量和国际GPS联测项目。

登上冰穹A

12月7日15时,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院生为队长的13人冰盖探险小分队,从中国南极中山站出发,踏上了冲击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的征程。

冰穹A距中山站约1300千米,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远的冰穹之一,也是南极大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难以接近之极”,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考察队从地面进入冰穹A开展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此行,小分队的交通工具只有雪地车与雪橇,雪橇上面装载油料、食品、仪器设备、居住舱、生活舱、发电舱等,以及1个临B寸观测站集装箱。路途的艰险令人难以想像:低于-30℃的严寒,随时可能出现的暴风雪,强烈的高原反应,还有沿途密布的无数被浮雪虚掩的深不见底的冰裂隙,真可谓危机四伏……

2005年1月7日,机械师盖军衔因严重高山反应,不得不在距离冰穹A最高点仅48千米处含泪中途退出,由美国国际救援飞机接送至美国阿蒙森一斯科特极点站进行救治。

1月9日,小分队成功到达冰盖高原最高点——冰穹A地区,完成了人类首次从地面进入冰穹A并开展系统科学考察活动的神圣使命,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南极冰盖之巅。

经过8天的艰苦工作,小分队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5分确定了冰穹A最高点的位置:80°22′00′′S,77°21′11′′日,海拔高度:4093米。小分队在中山站至冰穹A地区沿途1200多千米的途中,系统-地开展了冰川学、气象学、气候学、测绘学、天文学等多学科考察。小分队测得冰穹A地区年平均温度为-58.4℃,这是目前为止在南极冰盖测得的最低年平均温度;采集了135米冰芯样品,16个点的两米雪芯样品及大气氧化亚氮样品;获取了高精度GPS数据,测绘了冰穹A地区冰盖厚度和冰下地形,准确地获取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高度和经纬度,并测量了甘伯采夫冰下山脉、冰厚和地形。与此同时,小分队还在冰穹A顶点建立了国际共享的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一个天文观测站,并在沿途1228千米建立了路线标识系统。

2月7日,冰盖小分队经过63天的艰苦努力,总行程3078千米,终于安全返回大本营——中山站。中国科考队成功登上了冰穹A,不仅填补了国际南极考察的空白,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大国风范,举国上下为之振奋。

硕果累累

在冰盖小分队征战冰雪高原期间,长城站上的地质考察队也成功地完成了从埃默里冰架至西福尔丘陵约250千米范围的1:50万地质图编制的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普里兹造山带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特征;完成了拉斯曼丘陵大地控制网项目,包括东西约18千米,南北约9千米的24个GPS联测控制点的高精度实地考察。地质考察队还对曾在15年前制造特大冰崩,围困我“极地号”考察船5天5夜的达尔克冰川投放了记录冰川活动的标志物组装件,以探测“白色女巫”的喜怒哀乐。为获取海冰年际连续观测资料,考察队进行了普里兹湾海冰飞行航拍,获取冰情及冰川航片2400多帧;在南大洋完成了船基海冰卫星遥感观测和走航海冰、冰山观测,并首次在冰山上投放卫星跟踪定位测试装置;在中山站以东的阿曼达湾首次进行了帝企鹅栖息群生态学和生物学观测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深入进行我国首个CEP级的南极特别保护区研究。

2月23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按计划完成了全部27项度夏科考工作和24项后勤保障工作。随着一声鸣笛,“雪龙号”告别中山站,告别并肩作战100多天的中山站17位越冬队员,满载着胜利的成果,踏上了返航的路程。

猜你喜欢

中山站考察队冰盖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回国
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火星考察队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南极洲——中山站
考察队遭抢记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动物爱耍伪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