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权分置改革的泛市场机遇

2005-04-29王世渝

商界 2005年8期
关键词:股权国有企业改革

王世渝

对于股权分置改革,人们的视线往往局限在资本市场上。事实上,它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几乎为所有的企业都带来了震荡和机遇。

眼下,中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股权分置这个不符合证券市场基本规律,从根本上阻拦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顽疾,正在被一个强大的、积极的改革力量攻克着。改革的走向、力度令人关注,让人揪心。

外界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改革的方案设计、股市的行情波动以及改革后企业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方面,而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经济、民营企业发展和国企改革的影响,却明显关注不够。

事实上,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大事,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大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事。

民营企业四大机遇

按目前中国证监会的态度和尚福林主席“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大无畏精神,中国 1300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在今年,最迟在明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证券市场将迎来“后股权分置时代”。

这一改革,将使民营上市公司从不合理的市场交易制度中摆脱出来,与国有控股、国有投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处于同一起跑线。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将为我国的民营企业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呢?

首先,各上市公司大量非流通股在短时间内集中“出手”,对民间资本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证大投资入主ST天然,深圳茂业集团控股成商集团,大连实德成为ST大元的新东家……种种迹象显示,随着5月初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民营资本开始迅速涌向证券市场。它们先低价收购绩差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获得控制权,然后通过资产置换改善公司业绩,最终利用解决股权分置之机成功套现。

其次,优势企业将因“有人喝彩”而获得更强的再融资能力。

由于非流通股可以变现,股改对一些民营上市公司老板意味着一场财富盛宴,他们将告别原来的“纸上富贵”,真正攥着钞票跻身于超级富豪的行列,中国富豪榜的座次也将重新排位。但对于民营上市企业而言,更有意义的是它们将获得更强的再融资能力。

由于股权全流通,企业的经营水平、盈利能力、企业家的才能、行业的优势等企业资质,与股权的价值将达到有效的统一。股票价格将会成为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这样,企业家就会把全部资源、全部心血倾注在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提高,带来股票价格的提高,也带来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的价值增值。这样,上市公司的发展才有了真正的核心动力。

正是这种原因,三一集团正考虑放弃将旗下的另一“爱子”——三一重机赴香港上市的计划,转而加入到三一重工中来。在贤成实业的股改方案中,也计划注入优质资产,希望得到股价上升所带给公司的诸多好处。

在现有沪、深两个市场,不乏一些优秀的上市企业,在获得发展良机时,往往因通过增发或配股获得资金异常困难而错失机会。

股权分置改革后,不再有来自非流通股的约束,市场的配置功能才能真正调动起来,优势企业的再融资将更加市场化,也将更加容易操作。

第二,民营企业将能通过并购,迅速实现发展、扩张。

由于股权分置,企业股权不能统一定价,统一流通,因而,上市公司利用并购交易来发展和扩张的道路几乎被堵死。10多年来,无法通过股权置换、股权支付的对价方式来进行并购扩张,导致企业并购不活跃,行业整合不容易,优胜者难以发展,劣势企业难以被淘汰,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成长方式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性。

环顾全球企业,没有一个著名的大型企业不是在并购中成长起来的,成熟国家的资本市场都能够为企业的并购创造条件,提供杠杆。惟有中国只能以现金支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不是闲置就是稀缺。

第四,将有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实现发展。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每年产生的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应该不下 100家。但由于沪深股市的制度性障碍,这些企业不是被无止无休地堵塞在上市排队的漫长通道里,就是离乡背井远走高飞,纷纷被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市场吸引而去。每天飞奔在中国各地的投资银行业内人士已不代表国内各大证券公司,而是印上了全球大大小小投资银行的名片,而国内投行人士不是充当“洋买办”,就是纷纷转行。

这既是中国企业的悲哀,又是中国投资银行业的悲哀,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悲哀。股改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不必远走他乡。

国有资本将成投资主体

近年来民臂企业的迅速发展,自然要归因于自身的灵巧与刚猛,但也不乏国有企业受僵化的体制所累,在竞争中步步后退,让出大好市场的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国有企业转制重任的中国股市,此次改革,将给国有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个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否完成,以什么为标志并没有一个定论。早在十年前,当时制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什么叫产权明晰呢?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是国有资本,达本来就是明晰的。但当时的学者们认为,虽为国有,而国家是抽象概念,没有国有资本的代理人就导致产权所有人的主体缺位。几经周折后,建立了国家国有资本监督管理委员会来行使这样的责任和权利。

是不是这样就解决,了国有资本的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呢?几年下来,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国有企业并没有真正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中小型国有企业几乎很少了,竞争性行业里的中小国有企业就更少了。大型国有企业也出现了实体空洞化、资产空洞化现象,资产下沉,被子公司、孙公司层层分解,所谓的保值、增值并没有在低效率运转下实现。这一状况告诉人们,产权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实质与核心,产权制度的改革难以在静态下进行操作,必须在一个大的市场配置环境中去完成。因而,股权分置改革就创谐了这样的机会。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首先是在深圳、上海两个、证券市场上的A股可全部流通了,然后,B股的合并以及H股海外上市公司的股权流通问题也会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涉及到两方面:第十,国有控股和持股的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份,可以完全按市场价格退出上市公司,避免国资产权改革的暗箱操作;第二,国有资本同样可以通过证券市场投资,甚至并购非国有控股和持股的上市公司。

这就意味着国有资本的产权行使主体真正成为一个投资主体,而不是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职权、参与管理、干预管理的政企不分的主体。兴许到了这样一种状态,我们才能说,我们真正完成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使命。

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伴随而来的是将建立在股权结构基础之上的治理结构。众所周知,什么样的股权结构决定什么样的治理结构。国有资本从控制人转化为投资人之后,公司治理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股东大会的决策权、董事会的执行权、管理者的经营权才会真正明确,这样的治理结构才会使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真正的法制化、理性化,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那时,国有企业将不再是现在意义上的国有企业,而新的国有企业,也将不再是因产权、激励等因素而在某些环节上“卡壳”、经常“无心恋战”、在市场上步步后退的对手。

当然,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并不是同有控股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完成,而是开始。因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只是撤销了对国有股权流通的限制,国家国有资本监督管理委员必然还会调整对国有投资、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流通、交易的监管方式,建立科学的投资体系,推出监管决策体系、考核体系,奖励、处罚措施,保障国有资本在新的市场配置环境下的保值、升值能力。

我们都不是旁观者

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是中国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价值回归与拨乱反正,也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契机,是中国所有正在创业与发展的企业的契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应当成为股权分置改革的旁观者,也不应仅仅去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投资机会与投资价值等“末节”,而应当从各自的角度去做好发展的准备。

对于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来讲:这是借壳上市的好机会。优秀企业可以在这段时间,寻找一些壳公司,因为对这类上市公司来讲,股权分置与否,都不会带来股票价格的大起大落。通过借壳上市,注入优质资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就可以寻求到发展良机。

对于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来讲,现在可以制定企业的上市目标,早一些聘请专业机构提供专业咨询,尽早进行改制、重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做准备。

对于那些本来准备远走他乡的企业来讲,这个时候是否犹豫一下,再次回过头来审视一下国人的智慧和中国经济的力量,也许雨过天晴的中国股市才是你真正的归宿,相信中国,等于相信你自己。

猜你喜欢

股权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改革备忘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