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黄色文明”与西方“蓝色文明”文化渊源探析
2005-04-29李丽王成
李 丽 王 成
我们经常说,传统的西方文化是蓝色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是黄色文化。那么,这两种文化背后更为深刻的涵义和内在必然性是什么?本文拟从对中西方文化的色彩象征意义加以分析,从地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学三个学科角度阐述其文化渊源。
一、色彩的地理学意义
要了解色彩的文化意蕴,首先必须从文化起源的自然环境谈起。色彩中的文化内涵,首先是从这些自然环境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中西方文化在色彩上的差异:一为蓝色,一为黄色,也正是各自不同自然背景的产物。
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西方文化则发源于古希腊的爱琴海海滨。在黄土高原,人们面对的是大片大片的黄土地,是沉默稳固厚实可靠的大地。黄土和中国的文化联结得非常紧密。而古希腊在地理上是一个半岛,三面临海,其大部分居民又生活在东南沿海的爱琴海海滨。在这种环境下,人们面对的首先是汪洋浩瀚、神秘莫测的大海,海水与西方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不同的现实和意象对古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打上了深刻的印记。在中国最古老的史籍和神话传说当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原始初民们普遍存在着一种“恐水症”。一种对水的强烈的畏惧心理。在他们心目中,海洋是在中国以外的异己存在,海洋的形成本身也是不正常的灾变的结果。大禹之所以能作为一位令人景仰的君主,其主要功绩就在治水;“精卫填海”中的小姑娘被海水淹死后,变成一只鸟,还执着地到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块,发誓要把大海填平;人类的始祖女娲,同时也是一位补天的英雄,而补天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治水。
和恐水相反,中国人对于“土”则表现了强烈的眷恋和依赖心理,我们称它为“恋土情结”。面对着汹涌的洪水,先民们首先想到的是用土去对付水。“土”是坚实可靠的,而水是给人带来灾难的,是与人作对的。在中国人所崇拜的诸神中,有一位受人爱戴的神叫土地神。这位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土地公公,正是中国先民们心目中的土地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帝王的权力总是首先表现在土地所有权上。所以,中国古代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土地战争,而不是人的战争。因为在中国人看来,人是属于土地的,占领了土地,也就等于征服了这一方土地上的臣民。这一点和二战时法西斯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是不同的,和欧洲历史上历次旨在消灭异教徒的宗教战争也大相径庭。中国人的疆域意识非常强,这疆域意识就植根于土地意识之中。
与中国人的恋土恐水相反,古希腊人则是重水而轻土。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即提出了“万物基于水”的命题,体现了古希腊人对水的强烈信赖和重视。在古希腊神话中,海神波赛东占有很高的地位。荷马说:“海神夫妇是万物之父。”另一位对西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爱神阿芙洛狄忒也是从海中诞生的。古希腊人确实非常重视海洋,《荷马史诗》中的整个故事都是在海滨和海上展开的。与对水和海洋的重视恰好形成对比的是,古希腊人对于土和陆地却抱着疏远的、漠视的,甚至是不友好的态度。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土地和丰产之神,名叫哈德斯,但他同时又是冥国和地狱的统治者。哈德斯性情乖张,脾气暴躁,冷酷自私。他劫走了农神之女珀耳塞福涅,使活泼可爱的少女成了阴郁的恶魔。这一形象恰好与中国的土地公公形成对照。将掌管丰产的神与掌管地狱的神合而为一,正说明了古希腊人对于土地和农业的漠视和疏远。古希腊人对于战争的观念也与中国不同,他们主要关注的不是土地面积的多少得失,而是对于敌方有生力量的歼灭和重要港口的攻克。很明显,这也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所打下的印记。
正是这不同自然环境才造成中西方人的不同的色彩观念:一者崇尚蓝色,一者崇尚黄色。
古希腊人比较喜欢蓝色和紫色,这两者都是大海的颜色。古希腊人是从海洋来接受蓝色的。就海水本身来说,它是无色透明的。它之所以呈蓝色,正是映照了天空之蓝的结果。紫色则是在蓝色之中又加上阳光(特别是朝霞、晚霞)照射,折射出紫外线的结果,被认为是大海深处的颜色。在他们看来,这两种颜色是最高贵的颜色,只有神才配享用。在罗马帝国,紫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用紫色来装饰,是对一个人的最高礼遇。西方人对蓝色的观念也与此相似,把蓝色看成是“天堂的色彩”。
相反,中国人则崇尚黄色,认定黄色是最高贵的色彩。中国人是尊土的,而黄色正是土的颜色。正如五行当中“土”为中心一样,在五色当中,中国人也是以“黄”为中心。从黄土地到金黄的庄稼,从黄皮肤到黄袍、黄冠,从远古的黄帝到列朝的皇帝(皇、黄同音通假)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黄色的尊崇。中国人比较讨厌紫色,认为紫色是杂色。中国人对蓝色的态度也与古希腊人相反,他们认为蓝色为俗色。在中国,只有皇上才能穿明黄色的衣服,布衣百姓通常只着两种颜色的服装,一是蓝色,一是灰色。中国古代称老百姓往往是“黔首”,是“黎民”,正因为他们经常穿戴的是青色(深蓝色)的衣服和头巾。我们说西方文明是蓝色文明,中国文明是黄色文明,首先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二、色彩的心理学意义
色彩还有着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就是说,两种色彩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感觉方式,包含着心理学意义上的文化意蕴。
就心理学意义上来看:西方文化是以理性为本体,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得,属于智性文化;中国文化则以感性为本体,注重自身生命的享受,属于情性文化。
智与情,理性与感性,知识的获得与生命的安乐都被看作两个相互对立的“极”,获得其中一极总是要以牺牲另一极为代价的。在这对立的两极中,西方文化选择了智,选择了理性,选择了“知识之树”,将知识的获得作为西方人生命的动力和目的,作为衡量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所在。“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在西方人的信念中具有两千年不动摇的统治地位。在西方人那里,追求知识已不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而是目的本身。它已成为人的生命和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西方人的这一文化信念。然而,同古希腊一样,这个信念也没有为近代西方人带来生命的安乐和幸福。科学越是发达,知识越是丰富,其精神上的痛苦与生命的悲剧感就越是强烈。歌德笔下的浮土德形象便充分反映了西方文化因选择知识之树而陷入痛苦、两难的境况,是西方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一个缩影。这是纯智性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归宿。
与之不同,中国文化则选择了情,选择了感性,选择了“生命之树”。总体上说,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生命哲学,中国所有的宗教都是生命宗教,中国所有的艺术都是生命艺术,中国最普及的学问是养生之学,中国持续最久、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思潮亦为生命思潮。所以说,中国文化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就是指文化的一切功能都指向人的生命的安乐与长久。生命的安乐与长久当然首先体现在肉体与感官上面,所以中国文化从来没有西方那种以灵魂蔑视肉体,以理性禁锢感性。恰恰相反,中国文化是以感性为本体,是把理性融入感性,把灵魂归为肉体。中国文化中有一股强烈的“身体化”倾向,它将整个生活的意向都导向“身”的需要与满足。道教的两大工程——内丹与外丹都是旨在延长个人的身体;儒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为了避免家族的血缘在代代传续中中断,是家族身体的延伸与不朽。中国的科学总体上说不算很发达,但它对生命科学和养生学的研究却惊人的深入而且精细,无论是中医、气功、武术,还是烹调、房中术,都是同时期的西方所无法比拟的。
东西方文化心理上的这一差别,实际上也可以得到色彩学上的说明。就蓝色与黄色的心理效应而言,它们也正好构成截然对立的两极:蓝色意味着冷静、淡漠和超脱;黄色意味着热烈、狂躁和入世。西方文化的智性特征、理性精神以及对知识的重视,无疑是与蓝色的冷静、淡漠和超脱相一致的。它那严密的逻辑思维,机械论的科学模式,纯客观写实的艺术倾向,超越性的真理观念和宗教意识等等,都与蓝色的心理效应相吻合。而中国文化的情性特征、感性精神、对生命的重视和强烈的功利意识,又无疑是与黄色的热烈、狂躁和入世相一致的。它那与感性体验分不开的直觉思维、功利主义的科学动力机制,充分展示生命律动的艺术倾向,离不开身体感官和具体形象的认知模式,具有强烈现世精神的宗教生活和享乐意识等等,则又与黄色的心理效应相契合。
三、色彩的行为学意义
色彩除了地理学与心理学的文化意蕴之外,它还具有行为学意义。这一层次的文化意蕴是通过对色彩的运动知觉展示出来的。就水平方向看,蓝色是“离开观众而向后退缩”,而“黄色的最初运动是向观众进逼”。就圆周方向看,蓝色的运动是“向它自身的中心收缩”,形成“向心运动”;黄色则是“一个从中心向外扩展的运动”,它“盲目冲击着每个障碍物并且漫无目的地向四下扩散”,形成“离心运动”。离心方向表现出向观众的逼近;向心方向则表现出向观众的远离。两种运动方向的知觉与对冷与暖的知觉也是对应的。“暖色意味着接近黄色,冷色意味着接近蓝色……暖色向观众逼近,而冷色却离开观众向后退缩。”蓝色与黄色的这种不同的知觉运动效果,同中西方文化的行为张力也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众所周知,西方文化是建立在个人本位基础上的文化,其人格构成是以内在自我为其核心,在他们的行为中,他们特别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强调意志的自由。在同他人的关系上,他们特别注重突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充分显示自己与他人的相异之处。所以他们时时注意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他人的私人时间和私人空间,尊重他人的意愿,时时明确自己同他人的界限,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总是趋向于远离,偏向于冷淡,归向于孤独。在人与人的联系中尽量地向后退却,尽量地向自身收缩。这一西方人的行为倾向正与蓝色的知觉运动效果相一致。与此相反,中国文化则建立在群体本位的基础之上,其人格构成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所以,在中国人的意识深处不是以自我意识,而是以他人意识为中心。在他们的行为中,他们不是强调独立、自主、个性、自由、求异等代表分离的倾向,而是特别地具有一种从众心理和求同意识。在同他人的交往中。中国人往往极力消除自己与他人相异的地方,以显示自己与他人的相同之处,往往表现出对别人的关怀与亲近,努力在同他人的关系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种你我不分的“互渗状态”。所以中国人待人比较亲近、友好、热情,富有关怀意识和同情心,从而也就较少具有个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和个性。中国文化的这一倾向,又正好同黄色的知觉运动效果相吻合。黄色所具有的向观众逼近,向四周扩散,以及所产生的温暖、热烈和对肉体感官的刺激等等,均与中国文化这些特征形成直接对应。